周 艳,姜宝法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众所周知,艾滋病是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政府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对这样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在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和特异性疫苗预防的情况下,通过宣传教育和积极干预,有效地预防和阻止艾滋病病毒的感染与传播尤为重要[1]。大学生因其生理发育基本成熟,对异性和爱情有着强烈的渴望和执着的追求,热情活泼又缺乏生活经验和技能,使其成为易受艾滋病病毒侵害的群体之一。因此,该群体也是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2]。为了解某医学专科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水平,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我们于2011年10月对在校学生进行了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的问卷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1 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校专科医学生抽取一、二年级学生共400名进行问卷调查。
1.2 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参考国内外对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的自填式调查问卷[3-4],设计本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预防知识及获取途径、最喜欢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方式等。调查以班级为单位,先由项目组老师讲解问卷填写说明及要求,统一发放问卷,由学生匿名独立完成并当场回收。
1.2.3 统计学处理 所获数据采用epidata软件录入并导入Excel,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人群知识总知晓率=人群合计知晓题数/(调查样本数×每份问卷题数)×100%。
2.1 一般情况 共发放调查问卷370份,获得有效调查问卷353份,有效回收率为95.41%。其中男生153份,占43.34%;女生200份,占56.66%。一年级学生234份,占66.29%;二年级学生119份,占33.71%。被调查学生中生源地在城市的有79份,占22.38%;农村或乡镇的有274份,占77.62%。
2.2 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 353名大学生对19个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题目的总体知晓率为79.99%。其中男生知晓率为79.57%,女生为80.29%,差异无显著性(x2=0.54,P>0.05)。两个年级的学生总体知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1.42,P<0.05)。对于艾滋病传播的三个主要途径,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97.45%和96.88%;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相对偏低,为86.69%。19个艾滋病传播知识题中,知晓率最低的是“蚊虫叮咬不传播”,仅为37.68%;“与艾滋病人同池游泳不传播”的知晓率为43.6%。
2.3 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 353名大学生对15个艾滋病预防知识题目的总体知晓率为67.88%。其中男生回答正确题数为1560道,知晓率67.97%;女生回答正确1954道,知晓率65.13%。男生与女生知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70,P<0.05)。两个年级的学生总体知晓率比较,一年级学生知晓题数2369道,知晓率67.49%;二年级学生知晓题数1225道,知晓率 68.63%,差异无显著性(χ2=0.70,P>0.05)。15道艾滋病预防知识题中,知晓率最高的是“洁身自爱可预防艾滋病”,为97.17%;知晓率最低的是“多吃保健品和营养品可预防”,仅为25.21%。
2.4 艾滋病知识获取途径 关于艾滋病知识获取途径,通过书刊报纸、同学朋友、广播电视获取艾滋病知识的较多,分别占为52.4%、51.6%、44.2%;通过老师讲授途径获取的比例为28.9%;以专题讲座、宣传展板获取的比例较少,分别占5.1%和12.7%。
2.5 学生最想了解的艾滋病知识 在学生最想了解的艾滋病知识项目的多项选择中,62.0%的学生想了解艾滋病的临床表现,52.1%的学生想了解传播途径,49.0%的学生想了解流行状况,只有2.8%的学生想了解艾滋病潜伏期时间长短。
2.6 学生最喜欢的获取艾滋病知识的方式 51.3%的学生想从书刊报纸获得;49.9%的学生想通过广播电视获得。
艾滋病的预防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5]。单靠专业部门的预防宣传,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艾滋病知识的需求,即使在知识密度较大的大学校园,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普及。对在校学生的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于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水平较低,19个有关问题的总体知晓率为79.99%。知晓率最低的是“蚊虫叮咬不传播”,仅为37.68%。在艾滋病的三个主要传播途径中,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相对较低。该结果与国内其它调查相似[6],提示该校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识欠缺,不懂得正确预防方法,从而产生恐惧感。
关于艾滋病的预防知识,该校男女生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显著高于女生。特别是“经常洗澡是否可预防艾滋病”一项的回答正确率男生为97.4%,女生为57.0%,相差40.4%。提示虽然从整体而言,该校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均较匮乏,但由于女生行为相对谨慎,交际规范,对艾滋病的关注更少。因此,应重视对女生的健康教育,并应特别强调加强女生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教育,这有利于预防和控制未来艾滋病的垂直传播,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本次调查的关于艾滋病知识获取途径有报纸书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络、宣传展板、老师讲授、专题讲座、同学朋友7个选项。结果表明,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除报纸书刊和同学朋友外,其它各项均在50%以下,专题讲座途径只有5.1%。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有79.6%的学生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参加艾滋病、性病的相关知识培训,说明学生对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清楚、态度积极,这是做好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结果提示,学校是一个相对较封闭的场所,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较少,因此应疏通获取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的途径,加强老师讲授和专题讲座,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及时、有效的做好预防。另外,网络媒体也是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8]。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开展健康教育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教育,拓宽学生健康教育的信息渠道,是做好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关键[9-10]。
[1]殷大奎.中国艾滋病流行与防治对策[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8,4(4):145-147.
[2]周玮,张辉.北京两所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KAB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12(2):143-150.
[3]尹勤,李晓铭.人口院校学生生殖健康暨艾滋病问题的AKP研究[J].人口与社会,2001,(1):22-36.
[4]郑惠东.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1,(10):80-82.
[5]常春.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与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开发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1):807-806.
[6]史宇晖,常春.3441名普通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及性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1):812-813.
[7]高海娴.试论艾滋病防控中的“软硬兼施”[J].中外健康文摘,2007,4(7):903-904.
[8]候家祥,张少华.试论健康教育在预防控制艾滋病中的作用及其策略[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430-432.
[9]陈晶琦,王嘉,孙江平,等.北京市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2,22(1):46-47.
[10]袁惠民,王纪凤.2005年某学院部分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预防医学论坛,2007,13(1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