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文波,陈龙菊,刘 嵩
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湖北恩施445000)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电子教室作为一种专用网络教学平台,已经应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得到了教育界的一致认可[1]。但其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尚无成熟有效的教学经验。近几年来,我们利用管鲍多媒体电子教室V6.0组织断层解剖教学,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总结其在断层解剖学教学中的优势,探讨多媒体电子教室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旨在为提高断层解剖学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1.1 认真制作教学课件 用数码照相机采集断层标本、CT和MRI片的数据资料,并利用Photoshop CS4和PowerPoint 2003处理成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时要特别注意:(1)图片质量,因为只有高质量的图片才能清晰显示断层结构;(2)每张幻灯片内图片不宜过多,因为太多会使断面小结构辨认不清,最好并排放置同一层面的解剖断层和影像断层,以便对比学习;(3)强调交互性,以满足多媒体电子教室实况互动教学的需要。
1.2 课堂教学
1.2.1 组织教学 开始上课前,用“黑屏肃静”功能替代“起立坐下”告诉学生“已经上课了”,用“电子点名”功能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2]。
1.2.2 复习旧课 通过“屏幕广播”功能把问题告知学生,学生可使用“电子举手”功能请求回答问题,教师可根据教师机界面“窗口工具”的“举手状态”选择学生回答,也可随机指定学生答题。回答不理想,可用“电子白板”功能讲评。
1.2.3 讲授新课 为使断面结构最大化,以方便指认和识别,断层解剖学教学中“屏幕广播”最好采用全屏播放的形式。广播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电子教鞭”引导学生准确辨认和识别不同方位断层上器官、结构的形态及其变化规律。教学中,可利用“课堂提问”功能指定学生讲解某一断层结构或连续断层结构的变化规律;也可利用“电子抢答”功能来鼓励学生答题;还可利用“即时测验”功能了解全班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学生也可以使用“电子举手”功能向教师反馈信息。
1.2.4 分组讨论 在选择用户后,在工具栏中单击“联机讨论”,可允许多个学生通过语音、文字、绘图等进行交流。
1.3 辅导答疑 教师可通过“可视对讲”功能进行个别辅导,也可以选中有疑问用户后,采用“电子白板”同时辅导多个学生。
1.4 批改作业 “即时测验”功能会自动显示回答情况,无须批改,但只支持客观题,主观题还须通过“查看作业”功能完成作业批改,成绩记录。
1.5 组织考试 考试前,首先通过“锁定控制”功能来锁定学生机存储设备和网络连接以防作弊。再利用“作业设置”功能设置提交试卷文件存放的目录,然后通过“收发文件”功能实行无纸化考试。考试过程中,教师可通过“遥控监看”功能实现监考。考试结束后,学生使用“提交作业”功能交卷。
21 多媒体电子教室在断层解剖教学中的优势
2.11 真正将理论与实验教学有机融合:断层解剖学学习强调理论和实践结合,要学好断层解剖学理论必须借助断层标本、CT和MRI片,而观看标本和阅片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引,所以断层解剖学教学必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传统教学一般是在教室或多媒体教室先讲授理论.然后学生到实验室观看标本,两者无法实时结合,因为一次讲解结构太多,学生不可能记得全,等到上实验课时,甚至有些学生已经把理论忘记得差不多了。而多媒体电子教室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上课前,通过收发文件将实验教学课件传送到学生机桌面;课堂上,每讲完一个或几个断层理论,马上就可以指导学生自主播放实验教学课件强化相关理论知识。比如,在讲完上纵隔内器官结构在横断层上的识别方法后,让学生打开实验教学课件,分层辨认相关结构,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既强化了上纵隔内器官结构的配布规律,又使结构的辨认变得有理有序,自然而然地将理论与实验有机结合。
2.1.2 可清晰地将图片结构及教师对结构的指认呈现给每个学生:在断层解剖学教学中要使用的实物图片、CT和MRI片,传统多媒体投放会放大图片,从而降低图片的明暗对比和清晰度,使图片失真,给辨认结构增加困难,尤其是坐在后排、旁边及视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在讲解指认细小结构时,往往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而在多媒体电子教室,学生每人一台电脑,可通过屏幕广播将教师机屏幕实时动态地呈现在每一个学生面前,无论学生离老师近还是远,都能清晰地在自己电脑屏幕上看到教师指认的结构。
2.1.3 能更好地应用PBL教学模式: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前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教师总结”的教学代替传统教学[3]。王航辉[4]等认为以 PBL为主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断层解剖学教学。一般在教室或多媒体教室实施PBL教学不能当堂完成,因为学生查阅资料需要去网吧或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而且讨论中无法及时补充资料以圆满地解决问题。而多媒体电子教室为实施PBL教学大开方便之门,不出课堂,学生可以利用眼前的电脑查阅资料,可轻松实现资源共享,即便是在讨论中也可以实时补充相关素材,使讨论更加深入,问题得到更好解决。此外多媒体电子教室提供了强大的网络通讯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把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联机讨论,让学生运用文字、声音及画图等多种媒体进行讨论学习。
2.1.4 可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随堂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传统教学虽有随堂作业,但教师仍无法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只有改完作业以后才知道,而多媒体电子教室提供了课堂提问、电子抢答、电子举手和即时测验等功能,可轻松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尤其是课堂提问和即时测验功能在学生提交答案后,会自动显示并统计分析选择、判断等客观题的回答情况,这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量,方便教师实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2.1.5 能更加客观地考察标本成绩:与传统的考试相比较,在多媒体电子教室考试具有以下优点:(1)图片质量高;(2)易用颜色对比鲜明的线条标记出结构的境界,并通过自定义动画规定线条进入、强调和退出的时间,使标记既强调了结构的边界,又能及时退出而不会遮挡和影响邻近结构的辨认;(3)考试时间自主控制,可舒缓紧张,方便检查。总之,在多媒体电子教室考试,排除了多种直接影响考试成绩的不利因素,有利于考出更好成绩[5]。
22 在多媒体电子教室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多媒体电子教室作为一种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辅助教学系统,决定了它需要任课教师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6]。而断层解剖学教师均未系统地学习过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他们中真正能熟练使用这种教学系统的人更少。针对这一问题,本教研室采取了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轮流培训等举措。目前,教研室每位教师都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电子教室开展教学。
教学中还发现有些学生对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的使用并不熟悉,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任务,学生根本没有办法完成,影响了教学效果。我们通过在第一次课上对学生做好软件使用方面的引导工作,有效地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发生。
在断层解剖学教学中,多媒体电子教室已经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笔者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电子教室必将在断层解剖学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
[1]邓柏城.浅谈多媒体电子教室在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8):286.
[2]左旭楠.纯软件多媒体电子教室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9(29):237.
[3]谭刚,覃能武.PBL教学法联合传统教学和案例教学模式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28(2):74-76.
[4]王航辉,闵智乾,李小记,等.以PBL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断层解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解剖学杂志,2011,34(1):142-143.
[5]谭文波,李国贵.多媒体电子教室在断层解剖学标本考试中的应用[J].解剖学杂志,2012,35(4):549-550.
[6]蔡海燕,袁晓斌.多媒体电子教室在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08,7(10):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