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若麟
由欧债危机而引爆的欧元危机将导致欧盟走向何方,是全球政治家、经济学家和银行家都在提出的问题。然而谁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这场危机尽管是从希腊公共债务引发,因葡、西、意、爱、希“欧猪五国”债务而加深,但实质上却是欧盟建设在设计之初就存在的一个缺陷:建立统一货币,却未建立统一财政政策而造成的。
从更深层次还可以看到,欧洲各民族国家在建立欧盟过程中对各自主权的有限出让(目前仅仅涉及财政权,远未到达政治和防务等更为重要的主权领域)仍然持保留态度,仍抱有很大的怀疑。在12月上旬最新一轮“拯救欧元”的欧盟峰会上,欧盟的“坏小子”英国断然拒绝法德共同提出的修订《里斯本条约》的倡议就是一个新的例子。事实上,就是在欧元区两大核心国家法德之间,也存在着经济模式的矛盾和摩擦。消费型的法国对出口型的德国贸易逆差自欧元诞生后的2001年,从几十亿剧升至今天的270亿欧元。
这一现象也存在于经济实力远远超前的德国与其他欧盟国家之间。欧盟和欧元区都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德国问题”。德国85%的贸易顺差来自欧盟内部。而德国的竞争力也是欧元区17国和欧盟27国内首屈一指的。这些问题都在希腊债务危机的冲击下逐渐显现。希腊就像是欧盟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一旦倒下,将不可避免地冲击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乃至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对欧元危机的走向如何评判,成为2012年几乎是全球级的重大课题。
欧洲舆论对欧元前景意见不一
从最后一轮欧盟峰会来看,应该说法德轴心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除了英国以外,其他26国都已经表示支持法德倡议,准备将杜绝预算赤字的“黄金准则”纳入各自的宪法,并同意在违约时接受惩罚,从而使欧盟“经济政府”向前艰难地迈进了一步。
但尽管如此,欧洲舆论对这一综合性欧元危机对欧洲本身、对世界格局——包括金融和政治格局——以及对欧洲国家政治与经济体制将会产生何等的影响,仍然可{胃众说纷纭,无去产生最低共识。
综合而言,目前共有三大观点、两大趋势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因为在全球化的今天,欧洲的危机将不可避免地涉及中国。不仅拥有至少4000亿美元巨额现金的中国主权投资基金需要研究欧元危机的动向,以便决定是否要出手救援;而目正在跃跃欲试、想到欧洲分一杯“羹”的中国私人资本也准备借机投资欧洲,因而也急切需要了解欧元区的真实状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近期国内对欧元区的报道大量出台。从总体而言,中国经济专家对欧元区前景相对要比欧洲自身更为乐观。
对于欧元前景,欧盟内大致有两派观点:悲观崩溃派和危机中前进的乐观派。而欧元危机将导致的三大趋势,一是欧洲总体实力遭到削弱,国际战略态势出现重组,美国重新趋于一超位置;二是在欧盟内部,德国将成为“霸主”,从经济上成为欧洲的真正核心;三是2012年欧盟将深陷危机,债务将会压得欧盟、特别是欧元区各国喘不过气来;而紧缩政策将很有可能使战后西欧建立在福利体制基础之上的社会首次出现生活水准下降和家庭购买力大幅退步的现象,从而导致一场空前的社会动荡危机。
欧元崩溃论甚嚣尘上
在危急关头,最吸引眼球的,总是危言耸听的“悲观派”观点。欧元债务危机也不例外。
法国学者雅克·阿塔利最近在接受采访时一句“圣诞时欧元有一半几率消失”的话,在法国引起轩然大波。阿塔利本人虽然不是“悲观派”,但他却用最明确的语言勾勒出悲观派一直在喋喋不休的观点。
悲观派认为,欧元在建立之初就先天不足,建立统一货币而未建立统一财政制度,因而是注定要失败的。欧洲原本应建立一种共同货币,即在保留各国货币的同时,强化一种共同货币,这样便既可有统一货币的好处,又可避免没有统一财政政策的劣处。与此同时,悲观派还认为,要使欧盟建立统一财政政策,进而朝着欧联邦方向发展,是与目前欧洲舆论背道而驰。法、荷两国在2005年全民公投中否决了当时提出的欧盟宪法草案,就证明欧洲民众已经开始怀疑“欧罗巴联邦”的合法性,对欧洲走向联邦说了“不”。
这种观点在法国不仅得到极右翼的国民阵线的一再鼓吹,而且也得到一部分传统左、右翼的“民族派”势力明里暗里的支持。更何况,悲观派认为,希腊危机是无解的。希瞄与德国是两个主权国家,难以想象德国会将自己勒紧裤带创造的财富,去为希腊“只知晒太阳享乐”的“懒汉”买单。即使默克尔总理作为一个政治家有这样的念头,也会遭到其选民的反对而无法这样去做。因此任由今天的危们拖下去,直到连累意、西、葡甚至法国时,欧元区的崩溃就不可避免了。
悲观派提出三种方案:一是希腊退出欧元区,将其债务重组,将这—包袱彻底丢掉。但事实上目前再行此方案已经太晚。二是德国退出欧元区,这样其他欧元区国家将能够对德国进行货币贬值,使欧盟内部的竞争力重新于平衡,以使经济得以重振,在恢复增长的前提下,再逐渐消化巨额债务。最后一种方案就是干脆取消欧元,重新建立各国货币。这意味着欧盟建设的彻底失败。尽管这种可能性极小,但欧洲不久前谣传欧洲央行特别是英国金融监管机构“正在研究欧元解体和恢复各国货币的可行性”,正是这种观点的一种反映。
“迈向稳定联盟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欧盟建设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股强有力的乐观派观点。他们坚信,欧盟建设的步伐历来是在危机中前进,这次也不会例外。乐观派认为,这是当年欧盟设计者早就已经料到的一幕:设计在没有统一财政预算前提下的统一货币,就是要用危机来逼迫欧洲各国领导人走向欧联邦。回顾欧盟建设过程中,倒也确实如此:从马斯特里赫特谈判到《里斯本条约》的签署、从欧盟宪法草案的失败到12月26国达成的新财政预算协议,欧盟确实总是在艰难的谈判中蹒跚前行。
乐观派将希望建立在法德两国轴心的全面合作上。自希腊危机以来,两国领导人频频会晤,在欧元问题上—再协调立场,终于达到今天几乎“默契”的地步。正如默克尔所声称,“一年来我与萨科齐在一起的时间比与我丈夫还多”。然而这种默契,用法国反对党左翼社会党总统候选人弗朗索瓦·奥朗德的话来说,主要是“萨科齐向德国做出了全面让步”的结果。奥朗德甚至在欧盟达成12月9日协议时立即表态:如果明年5月份是他本人当选的话,他将推翻这一协议而重启与德国的谈判。这究竟是一种“竞选姿态”呢,还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目前难以预料。
法国做出的让步主要集中在是否要动用欧洲央行对货币实行量化宽松来救市。德国担心如果放任央行放债和收购主权债务的话,将会引发欧元区严重的通货膨胀和欧元贬值,这是德国所不愿意看到的。德国和法国显然认为,目前已经达成的协议,用默克尔的话来说,是“迈向稳定联盟”的突破。但从体制上来看,法德两国尚未就
真正建立财政联盟乃至在欧盟框架内建立一个真正的跨国“财政部”达成一致。但他们希望,市场信任并接受12月9日达成的现有协议,即严格控制预算、并由欧盟对各国进行预算监控和自动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已足以使欧元和欧元区公共债务稳定下来;而各国财政在欧盟的约束下逐渐走向收支平衡,从而稳步走出危机。到目前为止,这还仅仅是理论上的乐观前景。
欧元区危机带来的三大趋势
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最终演变成为希腊诱发的欧元区危机,这是全球经济学家们均始料未及的。尽管欧洲的危机与美国根源不同,但都是从金融引发,都是债务造成资金链断裂,都会对全球金融与经济局势产生重大影响。从目前来看,至少有三大趋势正在引起观察家们的注意。
一是世界是否正在重新经历战略重组,美国正在重新成为世界超强的“一霸”?种种迹象表明,欧元在与美元的角逐中正在败北。欧洲经济在欧元危机的冲击下面临严重挑战。法国国家统计局已经公布,明年法国经济将正式进入衰退。欧元区整个经济增长率2012年将仅仅维持0.2%的低水平。相比之下,美国则将达到2%;失业率欧元区将从2011年的9.9%上升至2012年的10.3%;而美国则从9%降至8.9%。美国稍好于欧洲。明年预计欧元将会出现贬值,与美元将可能形成1欧元兑换1美元的格局。目前1欧元相当于1.4美元左右。这证明欧元区经济仍然不被看好。这样,美元是否正在战胜欧元?
二是德国正在成为欧盟无可争议的老大。德国不仅经济比昕有其他欧盟和欧元区国家都要好得多,而且德国正在充分利用欧盟,建立起自己以出口为支柱的整个经济结构。无论是从金融的健康程度、制造业的竞争实力还是外贸出口的强劲,都表明德国已经成为欧盟的“霸主”。难怪希腊一些媒体在窃窃私语:当年德国通过战争没有达到的目的,今天是否通过经济已经完全达到?由此可窥,德国在欧盟内部势力的迅速扩张确实已经成为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三是紧缩政策将使西欧福利社会首次出现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民众生活水准真正下降而引发严重社会动荡的局面。美国《时代》周刊将“抗议者”选中2011年的封面人物。其中已经包含了欧洲部分国家如西班牙、希腊、意大利等国的“愤怒者”抗议民众。但应该说,2011年欧洲仅仅开始实施紧缩政策。对于民众来说,要对生活产生直接的、重大的影响,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会充分显示出来。2012年上半年不仅是紧缩政策开始冲击老百姓钱包的时候,而且也是欧元区各国评级水平被降低的关键时刻。因此,可以预测,2012年将是一个欧洲动荡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