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
【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2011年,信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和中央、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4月13日出台了《中共信阳市委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后5~10年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11月15日,信阳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水利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工作,市委书记王铁、市长郭瑞民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之后,各县区相继召开了水利工作会议。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年度水利工作任务,实现了“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的良好开局。
【防汛抗旱】防汛工作严格落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扎实做好了防大汛、抗大洪的准备,确保了全市安全度汛。
2011年,信阳市全年累计降雨725毫米,较多年平均降雨量1116毫米偏少35%,发生了自1952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面对严重旱情,各类水库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抗旱骨干作用,累计抗旱供水9.28亿立方米,是多年平均灌溉供水的2.88倍,抗旱灌溉面积43.8万公顷,确保了小麦和水稻丰收,实现抗旱减灾效益25.6亿元,为粮食持续增产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充分发挥大中型灌区抗旱骨干作用的同时,各县(区)加强了机电井、塘堰坝、小型提灌站等小型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全市新打机井2579眼,其中,淮滨县新打机井1594眼,息县新打机井511眼,全市可使用机井已达1.44万眼,设计灌溉面积4.8万公顷;新开挖塘堰坝1720处,罗山、息县、商城、平桥等县区新开挖塘堰坝数量都在200处以上,全市可使用塘堰坝数量近17万处,设计灌溉面积18.67万公顷;平桥、光山等县区新建小型提灌站68处,全市可使用小型提灌站已达1122处,设计灌溉面积7.93万公顷。全市以大、中型灌区为骨干,以小型提灌站和塘堰坝井为补充的农业灌溉体系初步形成。
【农田水利】2011年全市农田水利建设以蓄、灌、排工程建设为重点,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2.3亿元,投入劳动工日2191.9万个,出动机械台班25.43万多个,完成土石方量3130.3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2万公顷,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7810公顷,恢复改善灌溉面积4.79万公顷,新增除涝面积806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330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1.64平方公里,改造中低产田8110公顷,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数15.16万人。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工作以生态建设为目标,以小流域为单元,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原则,规范建设程序,狠抓工程质量,注重工程效果,突出工程效益,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加强水保监测工作,不断提升水保监督管理能力,全年共争取水土保持项目总投资2542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0.37平方公里。加强《水土保持法》宣传力度,利用新《水土保持法》宣传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了全民的水土保持国策意识,增强了水土保持法制观念和防治水土流失的自觉性。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全年开展执法检查183次,查处水保违法案件103起,已结案89起,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47份,验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46个,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87.23万元。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罗山县、光山县和平桥区等3个县(区)被确定为国家级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试点县。
【项目规划】2011年,信阳市在深入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累计争取水利资金总投资13.45亿元,其中上级投资12.2亿元。先后争取93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总投资4.79亿元,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3批总投资1.04亿元,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总投资1.19亿元,淮干滩区居民迁建项目总投资1.95亿元,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总投资7959万元,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总投资8474万元,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外资项目总投资6487万元,水土保持项目总投资2542万元,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项目总投资6588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22亿元,抗旱应急灌溉工程总投资1181万元,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总投资1568万元,中央特大防汛抗旱、重点岁修、河道堤防整治经费3020万元,水产项目总投资1453万元等。科学编制了《信阳市水利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信阳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十二五”重大水利建设、大中型水库建设、淮干及中小河流治理等12类工程项目为重点,预估总投资496.66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预估投资271.22亿元,2016-2020年预估投资216.85亿元,为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奠定了坚实的规划基础。
【工程建设】全年累计完成水利投资9.46亿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资7959万元,建成农村供水工程29处,解决了14.9万群众和1.69万师生的安全饮水问题,全市已累计解决154.5万名群众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第一批工程总投资4078万元,3月底前全部完成,渠道混凝土硬化防渗3.44千米,新建和维修配套各类建筑物210座;第二批工程总投资3484万元,已完成投资1960万元,占计划的56.26%;第三批工程总投资2878万元,已完成投资830万元,占计划的28.84%;全市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已累计实施64期,新增灌溉面积2.67万公顷,改善灌溉面积14万公顷。
93座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完成投资3.59亿元,占总投资的79.46%,全市已累计完成190座大、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增和恢复水库库容18.5亿立方米。
河库灌区水毁工程应急修复工程和2010年度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县建设项目总投资1781万元,3月底全部完成;杨围孜、小集2处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总投资2606万元,4月底前完成;2011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总投资11869.1万元,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年底前全面开工建设。
水土保持工程,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0.37平方公里,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974.39平方公里。完成了总投资180万元的2011年省水土保持补助费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1260万元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145万元的省水土保持补偿费返还治理工程项目;总投资814万元的2011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二期工程正在按计划实施。
水库移民项目,完成2010年度移民项目总投资5572万元,其中大、中型水库移民项目2900万元,小型水库移民项目1967万元,小农水移民项目305万元,移民应急资金项目400万元。
2010年度淮干滩区居民迁建工程总投资9543万元,计划迁建居民3166户,已开工2860户,建成1715户,完成投资6862万元,全市已累计迁建居民23763户;2010年度淮河流域重点洼地治理工程外资项目,已完成征地拆迁工作,6座排涝泵站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700万元。
完成了山洪灾害普查工作,全市7个县、区的山洪灾害易发区增设180个雨水情监测站、1331个雨量站、662个水位站,完成了省、市、县3级异地会商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共新增VPN预警设备207台,传真机147台,各种设备已发放到乡镇。
县级抗旱服务队建设,全市9个县(区)1800万元的县级抗旱服务队设备采购工作全部完成,购置抗旱应急拉水车32辆、打井洗井设备20台(套)、移动灌溉设备885台(套)、移动滴喷灌节水设备30台(套)、输水软管6.7万米、简易净水设备5台(套)。
小水电项目,南湾二级站、泼河等5个小电站项目,已于6月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南湾一级站和鲇鱼山二级代燃料生态工程总投资660万元,已完成投资500万元。
水利普查工作,全面完成了清查登记阶段的工作,扎实做好全市4000多名水利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选聘和培训工作,建立了全市水利普查责任分区;完成了水利普查动态台账建设;扎实做好了全市水利普查对象的清查登记,全市形成水利普查对象名录六大项32862个。
全市水利工程建设认真贯彻执行新规程与新管理办法,100多项在建水利工程质量均处于有效控制状态,未发生一起质量安全事故,杜绝了挤占、挪用和滞留建设资金的情况发生。
【水政水资源管理】一是以落实执法责任制为重点,全面加强了水政监察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水利综合执法、水法宣传、保护水资源、河道采砂专项整治效果显著。二是严格执行了首问负责制、一周办结制、审批“六公开”等制度,全年审批440件,办结率100%。三是编制完成了全市取水总量控制指标方案、“十二五”节水规划和部分重点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规划。积极开展保护水资源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取用水户进行了拉网排查,查处各类非法取水案件377起,用水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四是根据淮委和省水利厅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行动,明确了各县区、乡镇行政首长负责制,在主汛期内对河道采砂实行了全面禁采,对非法采、运砂船只和设施进行了清理和整顿,对堆积在河道内的砂石和弃料予以清除,采砂船只按要求停靠在安全地点,杜绝了安全事故发生。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水利部和淮委领导的肯定,并在全省河道管理工作会上介绍了经验。
【水库移民】水库移民工作围绕“确保政策兑现、确保资金安全、确保社会稳定”的目标,核定2011年度大、中型水库移民扶持人数20.87万人,安全发放移民直补资金1.25亿元。加强水库移民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工作,争取2011年度移民项目资金6588万元,完成2010年度移民项目5572万元。完成了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5年规划、大中型水库移民区5年项目规划和中央14部委支持移民区项目规划。完成了对商城、光山、罗山、新县、河区2008-2010年度移民资金的审计和整改工作。商城县、光山县、罗山县开展了大中型水库移民政策实施监测评估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移民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认真排查和化解移民区各种不稳定因素,及时消除不稳定隐患,确保了移民区社会稳定。
【水产养殖】2011年,信阳市养殖水面利用6.8万公顷,水产品总产量完成23.6万吨,渔业产值25亿元。积极开展了抗旱保渔工作,做好重点渔业基地的水源协调和抗旱保渔技术指导服务,尽最大程度降低了旱灾损失。调整优化养殖品种结构,生态甲鱼养殖面积达787公顷,网箱养鳝发展到3万多箱,名优水产品覆盖率和养殖效益进一步提高。引导支持水产品加工、销售和休闲渔业发展,全市水产加工企业发展到41家,水产品加工达6440吨,宏润、宝树等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生产能力和出口创汇能力不断增强。加强了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全市已有28个水产基地被认定为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养殖面积1.61万公顷;有15个水产养殖基地获得“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面积1.05万公顷;有33个产品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年产量达到7650.5吨。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和平安渔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渔政管理和渔船检验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全年共检验渔船430艘,查处各类渔政案件301起,结案率达到98%。
【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水利建设】以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示范村和“双薄弱村”为重点,最大限度地提供水利项目支持,全力服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一是加强了示范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共解决了189个示范村饮水安全问题,其中,依托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解决50个示范村。二是大力支持了“双薄弱村”建设,在规划范围内尽最大努力把水利项目向“双薄弱村”倾斜,尽可能多地涵盖“双薄弱村”。有26个“双薄弱村”的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经完成建设任务或正在计划实施,解决了15个“双薄弱村”的2.96万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了涉及5个“双薄弱村”的水土保持工程,争取“双薄弱村”水库移民项目38个,到位资金673万元。三是大力支持市水利局选派的两名担任“双薄弱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干部开展工作。
(王 彦 赵 岩 雷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