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有害生物抗性风险评估及治理工作的体会

2012-04-09 03:43王玲
湖北植保 2012年1期
关键词:脱皮棉铃虫二化螟

王玲

(湖北省荆州市植保站 434020)

近年来,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栽培方式改变、生产措施改进、抗病虫及优质品种引进、农药不合理使用及全球气候变暖等多因素影响,部分原有的重大病虫发生为害加重,一些次要病虫上升为主要病虫,新的病虫不断出现,用药数量和频率直线上升,抗性病虫及所抗农药种类不断增多。荆州市植保站作为全国抗性监测站,承担过多种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及采样任务,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有一些体会和做法,现提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

1 农业有害生物抗性风险评估及治理工作的重要性

1.1 为科学制定用药方案提供依据

虽然国家十分重视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但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目前甚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化学防治仍然会是防治病虫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前,农民大面积依赖少数农药控制重大病虫害,长期单一使用和滥用农药,随意加大用药量的现象十分普遍。为防止因农药使用过多或用药不当而引起日益突出的抗药性问题,通过了解当地主要有害生物对所用农药的抗药性现状,实施轮换、交替、混合用药等措施,指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药,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

1.2 延长农药使用寿命

随着抗药性产生,某些重大病虫防效降低、危害加剧,一些高效农药被迫放弃使用。花了大量投资,作了艰辛努力而开发出来的优良防治药剂,平均仅4a~5a甚至更短的时间,对某些害虫就失去了防效。目前新农药的合成速度慢于现有某些农药因抗性而淘汰的速度(合成一个新品种需7a~10a),合成新农药的成功率难度不断加大,需要的经费却成几十倍增加[1]。因而,加强农业有害生物抗性风险评估与治理工作,延缓重大有害生物抗药性发生发展,不仅能延长高效农药使用寿命,保证农药正常生产和供应,还将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新农药开发费用。

1.3 保障农产品生产安全

在20世纪80年代泰国曾因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抗药性问题导致棉花种植体系的解体。我国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高产优质水稻、小麦品种为褐飞虱、螟虫、赤霉病等重大病虫持续大发生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如果上述病虫产生较高抗药性,不仅直接造成水稻、小麦大面积减产,影响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收成,还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甚至波及社会的安定、稳定。

1.4 降低生产成本与环境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经南京农业大学测定证明,我省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近几年已达到高抗至极高抗水平,即使田间用药量增加6倍~10倍,防治效果仍不理想。同样,监测表明:我市棉铃虫对菊酯类多种农药、棉蚜对氧乐果产生了高水平抗性,二化螟对杀虫单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赤霉病抗药性也迅速发展。由于抗药性导致防效降低,农民习惯上常采用加大用药量,增加防治次数或换用更昂贵的农药,这样势必增加防治费用,另一方面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现象严重,不仅给农产品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而且会导致水源污染和农药残留问题,给人民生命安全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威胁。因而新时期加强农业有害生物抗性风险评估及治理工作不仅是推进绿色植保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迫切需要,更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迫切需要。

2 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抗药性监测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一定要按规范进行,在操作中稍不留意都有可能导致极大的试验误差甚至是试验失败。

2.1 对监测人员的要求

开展抗药性监测要专人负责,监测人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足够的细心与耐心,具备植保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数据分析能力,同时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能准确掌握抗药性测定方法。监测操作非常繁琐、辛苦,养虫和试验很多要在8 h工作时间之外完成,因此监测人员也要有奉献精神,随时准备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

2.2 对监测药剂的要求

监测药剂应标准化,生产厂家、剂型、含量要固定,便于年度间比较。点滴法尽可能使用原药,浸叶法要选择正规厂家的单剂,含量要准确。目前市面上有些农药虽然登记的是单剂,但为了增加效果隐含了其它成份,不能选用。有条件的可以同国内正规大厂家联系,定做具精确含量的供试药剂。

2.3 对供试样本的要求

采样地点、世代要相对固定,试虫虫态、虫龄、体重应标准化,生长条件要统一。样本应具有代表性,蚜虫不能仅从同一株或相邻株采集,尽量间隔大一些,赤霉病采集的病穗之间应隔3m~10m,以保证样本的随机性。棉铃虫用杨树枝把或500W~1000W高压汞灯诱蛾后室内收卵较为方便;田间采集幼虫虫龄不整齐,工作量大;田间采卵也不可取,因转基因棉面积大,虫卵孵化后取食转基因棉叶会大量死亡。二化螟建议在田间采第一代卵块比较可行。

2.4 棉铃虫和二化螟室内饲养

棉铃虫可将同一天收集的带卵纱布经消毒晾干后置于塑料保鲜袋中孵化,如果一天收集的卵不够,可将纱布放入10℃冰箱中保存1d~2d,对孵化率影响不大[2],待绝大部分卵孵化后一起挑入人工饲料中取食,这样获得的试虫非常整齐。通过多年实践,基层用稻苗养虫条件受限制的地方采用茭白饲养二化螟比较简单方便,在我地一代二化螟卵孵化一般在五月上中旬,这时春茭白已经上市,春茭白很少用药,饲养比较安全(注意去掉嫩头,因嫩头部分易腐烂),中间视情况更换两到三次,茭白饲养的二化螟发育较快,一般8d~9d达到四龄,注意最后一次更换茭白时将茭白划成片状,下部仍然连接不划断,这样既不易腐烂又便于挑虫。

2.5 药剂称量与配制

固体药剂最好能配备较高精确度的电子天平称取,以避免人为误差,液体药剂应尽可能选择内径细的移液管,在配制母液时可适当多配一些,避免因量取的药液过少而增加试验误差,有部分原药在丙酮中高浓度时不能完全溶解,可加少量水增加溶解度。

2.6 试虫选择

挑取符合标准重量、均匀一致的活跃个体,挑虫动作要轻,避免人为损伤,不能挑选即将脱皮或刚脱皮的幼虫,即将脱皮的幼虫抗药力强,刚脱皮的幼虫又过于敏感,对试验结果影响很大。我们观察发现:棉铃虫和二化螟幼虫即将脱皮时的特征是头壳尖、体色略深,刚脱皮时头壳白、体色浅,刚脱皮和即将脱皮的幼虫都不大活跃,取食少。

2.7 操作注意事项

浸叶法和点滴法操作时一定要按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点滴操作时应让毛细管点滴器自然虹吸,千万不能挤压橡皮头吸取,点滴时如果点错了部位或因虫体爬动不确定滴到药液否,应将该虫舍弃,不能重复点滴。浸叶时叶片要一片一片地每片浸2s~3s,不能为图省事一起放入;夹取浸药叶片时用的镊子再用来装叶片入培养板时要先冲洗干净,浸叶接虫时每换一个浓度也最好将毛笔用清水冲洗一下。浸叶接虫时为避免因整板虫未接满时有虫爬出可以在每孔上盖一个青霉素瓶的小胶盖。处理后的试虫按要求置于光照培养箱控制相应的温湿度和光照时间。

2.8 死亡判断标准

一般以物触虫体,1min内不能翻身者为死亡,判断标准要统一,年度间标准要一致。对照死亡率超过10%或毒力回归式相关系数不显著的试验应重做。

3 体会

3.1 加强宣传,争取各级政府重视

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危害性,使各部门和社会充分认识到抗药性风险评估及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以争取有关部门的经费支持。

3.2 调整工作重点,扩大监测范围

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布置的任务外,结合本地实际,增加本地特有的、重大的或呈上升趋势的有害生物对象监测工作,突出区域性。

3.3 加强对新农药品种的抗性监测

从前瞻的角度出发,把目前较新的化合物纳入到抗性监测范围,如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吡蚜酮、烯啶虫胺等等。对老的农药品种强化持续监测和抗性治理,对新品种加强风险评估和抗性预防。

3.4 采用区分剂量法对抗性早期作诊断

区分剂量法简单方便,很适合基层使用,在抗性早期更能反应群体中抗性个体频率变化,建议科研单位加快对区分剂量的标定。

3.5 积极开展抗性治理

监测是基础,治理是目的。应根据抗药性监测结果,制定综合治理方案,成立由各级政府和技术人员组成的治理抗药性的领导组织,领导和指挥抗药性治理工作,建立抗性治理示范区,政、技、物三结合开展统防统治,搞好植保配套服务。

3.6 对农民开展培训

由于农民普遍对抗药性发展缺乏了解甚至无知,建议在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时增加农药种类、农药合理使用、抗药性基本知识及治理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使预防和治理抗药性的技术措施能落实到农村基层。

[1]沈晋良,吴益东.棉铃虫抗药性及其治理,1995,中国农业出版社.

[2]范贤林,卢美光.低温对棉铃虫卵和蛹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植物保护,2001,27(4):18-20.

猜你喜欢
脱皮棉铃虫二化螟
不同形态指标用于二化螟幼虫龄期划分的研究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JX-BPJ新型青核桃脱皮清洗机
省农委召开水稻二化螟航化放蜂防治技术现场培训会
不同诱芯、诱捕器诱集棉铃虫效果试验
高效低毒新型药剂防治棉铃虫试验
棉铃虫几种常见药剂大田试验筛选
手脚脱皮小偏方
1%苦皮藤素防治棉铃虫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