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水利厅厅长王树山在河南省水利厅处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2011年6月21日)
这次会议既是在我省即将全面进入主汛期、全年各项水利工作进入关键期、高峰期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省水利厅主要领导正式交接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处级干部大会。今天的会议,既是一个见面会,也是一个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的动员部署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以往的工作成绩,深入分析研究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任务,确保全省水利工作又好又快地向前推进。
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省水利厅党组团结和带领全厅广大干部职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管理、深化改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在确保我省江河安澜和粮食连续增产丰收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和好的气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撑。回顾近年来的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防汛抗旱屡立新功。我们成功抗御了每年发生的局部洪涝和干旱灾害,特别是战胜了2007年的淮河大水,2008、2009年冬春之交的特大干旱,2010年豫西、豫南山丘区发生的洪涝和山洪泥石流灾害。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全省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效益达200多亿元,抗旱灌溉2亿多公顷次,有效减轻了洪涝干旱造成的损失,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全省水利基建投资连年创新高,总和达到247.6亿元,是“十五”基建投资88.9亿元的2.8倍,是“十一五”规划投资目标181.7亿元的1.36倍,首次超过规划投资额,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加快水利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十一五”规划确定的9项发展目标中有6项超额完成,水利发展目标实现程度之高前所未有。完成了国家规划内400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消除了安全隐患,恢复了水库功能。以治淮为重点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圆满完成了燕山水库等治淮骨干工程建设,淮河干流中小洪水下泄通道基本打开,洪汝河、沙颍河流域防洪工程建设得到加强,一批湖洼及重要支流初步治理,防洪排涝减灾能力明显增强,治淮骨干工程年均防洪效益达到50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民生水利快速发展。全省民生水利快速发展,解决了1736.87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3.4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02平方公里,新增和改善小水电装机7.5万千瓦。
四是节水型社会建设扎实推进。推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促进计划用水、节约用水。与2004年相比,我省万元GDP用水量由226立方米降低到96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由103立方米降至52立方米,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0提高到0.57,亩均灌溉用水量由242立方米降低到177立方米。
五是水利管理不断加强。近年来,我们共制定、修订地方性水法规、规章7件,《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细则》等先后颁布实施,有力推动了依法治水进程。水利规划体系不断完善,编制完成了53项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是规划成果最多的五年。水文、水利信息化进步明显,服务水利的能力不断增强。水利科技进步明显,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8个、三等奖13个,建设了省级重点实验室。水利职业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六是水利改革进一步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全面理顺,全省18个省辖市和158个县(市、区)实现了水资源权属管理的统一,禹州、虞城等28个县(市)实现了涉水事务的一体化管理。水管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全省共批复水管单位661个、事业编制24107人,为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奠定了基础。完成了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省水利勘测总队、省水电对外工程公司、省水电公司的改制工作。水利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成立了省水利投资公司,为水利发展提供了新的投融资平台。
七是移民征迁和谐高效。圆满完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我省境内731公里干线的征地拆迁任务,先后移交工程建设用地2.3万公顷,征迁群众5.5万人,不仅确保了中线工程在我省的顺利建设,而且没有发生一起伤农害农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中央领导要求把我省的和谐征迁经验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示范在全国予以推广;扎实推进丹江口库区16.2万移民的迁安工作,累计完成了试点移民、第一批大规模移民7.6万人的搬迁任务,及时启动了第二批大规模移民8.61万人的搬迁工作,顺利实现了平安搬迁、和谐搬迁和文明搬迁的目标,被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称为我国水库移民迁安史上的伟大创举。圆满完成了小浪底水库移民搬迁扫尾任务和西霞院、燕山、盘石头水库4.5万移民的搬迁安置任务,保障了我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和新建水库的及时运用,小浪底水库移民安置被世界银行称为世行贷款项目的典范;圆满完成了87.77万大型水库移民遗留问题的处理任务,全面落实了164万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为期20年的后期扶持政策,并将2200多座小型水库的移民困难问题纳入了计划处理范围,有效地改善了移民生产生活条件,维护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稳定。
我省水利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绩,主要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水利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省直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结果,是历届厅党组领导特别是老厅长王仕尧同志任职以来抓稳定、抓改革、抓创新的结果,更是全厅、全省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一心、群策群力、履职尽责、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厅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的历程,我省水利工作虽然在防汛抗旱、工程建设和移民征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随着我国民生水利和我省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大开放、大跨越的新阶段,各项水利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时期。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头脑,准确把握,既要充分认识到做好水利工作的有利条件,又要看到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做好水利工作,我省水利事业面临着诸多有利条件:
一是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迎来了全面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春天。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出台,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文件开宗明义地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这样的定位,对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社会治水兴水力量、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特别是一号文件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尤其是要求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这些重大举措,进一步把水利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具体化,使得我们在推进水利工作时方向更为明确,重点更加突出,工作更有抓手,底气更足,劲头更大,进度更猛,水利事业发展迎来了一个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生机盎然的春天。
2)多种检测技术相结合拓展了NMR在植物研究领域的应用,不仅简化了样品前处理过程,而且能够提高自动化程度,全面准确地发掘更多信息,例如LC-NMR技术、LC-SPE-NMR和LC-MS-NMR技术等,但NMR常规的室温探头检测灵敏度只有毫克级,而色谱、质谱达到了微克级,限制了联用技术的广泛应用。针对这一问题,使用超低温微量探头及提高磁场强度可较好的解决这一缺陷[50],探头类型相同的情况下,600 MHz比200 MHz谱仪的31P、1H、13C 3种核的检测灵敏度提高约3~7倍,同时,使用超低温微量探头比同频率的常温探头的检测灵敏度高3~5倍。
二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粮食核心区建设的顺利实施,为水利改革发展构建了新的载体。“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二五”期间,我省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中原经济区建设、粮食核心区建设为总体战略,以富民强省为中心任务,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并积极探索和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努力增创粮食生产新优势、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开创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而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作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和战略资源,必将在防洪抗旱减灾和民生水利建设、水生态环境治理、中原城市群建设等领域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三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水利工作给予极大的关怀,多次对水利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进行考察指导。2009年冬至2010年春,当我省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灾害时,温家宝总理亲临河南检查指导抗旱工作,对我省的抗旱浇麦保丰收给予具体指导。特别是近期,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先后到遭受严重干旱灾害的南方省份考察,对抗旱防汛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对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管理作出明确指示。省委、省政府对我省水利工作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领导不断实地考察水利建设,经常作出指示和批示,提出希望和要求,帮忙协调解决水利建设资金等问题。当我省部分地区遭遇洪涝灾害和出现严重干旱时,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省委副书记叶冬松和分管副省长刘满仓等领导同志,亲自到我厅指导和部署全省防汛抗旱工作,并亲临一线视察指导。这些都给我们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激发了我们大干水利的热情和干劲。
四是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和强烈呼唤,为水利改革发展营造了浓厚的氛围。近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全社会参与、关注水利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每年关于水利建设和管理的人大提案、政协建议越来越多;通过各种渠道对水利建言献策也越来越多;有关部门对水利工作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显著提高。我省每年开展的“红旗渠精神杯”竞赛表彰活动,也越来越多的得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水利建设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已经初步形成。
五是广大干部职工多年的努力奋斗,为水利改革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多年来,全厅机关和全省水利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在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的领导下,坚持不懈地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深入在基层,奋战在一线,为水利工程建设和移民迁安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水利发展仍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水资源短缺、水利设施薄弱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更加突出。我省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水资源条件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加上长期以来水利投入不足,我省水利建设欠账较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防洪排涝体系不完善,农田灌溉体系不稳固,供水保障能力不强,使水利事业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对于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瓶颈制约更加突出。
二是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成为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目前,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不足耕地面积的七成,还有200多万公顷耕地是望天收,保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的后劲不足。更加令人担忧的是,我省灌溉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修,经年累月积病成疾,严重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我省机井陆续进入报废和更新改造期,全省有一多半机井处于带病运行状态,井灌面积日益衰减。小浪底水库建成后,由于调水调沙,黄河河床逐年下切,致使我省不少引黄口门引水能力逐年下降,加之缺乏必要的引黄调蓄工程等原因,分配给我省的引黄水量指标不能充分利用,多年平均利用率不足五成。这一现状,始终是影响我省粮食增产丰收、粮食核心区建设的切肤之痛。
四是水利建设任务极为艰巨。我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四大水问题突出,地区间水利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人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一些民生水利需求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加快发展仍然是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未来一段时期,水利年度投资规模更大,水利建设项目更多、范围更广、时间更紧、要求更高,对前期工作、施工组织、建设管理和资金管理带来严峻挑战,任务极为繁重,责任极为重大。如何确保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是对各级水利部门和水利职工的重大考验。
一方面,水利改革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为我省粮食连续五年稳定千亿斤、连续七年创历史新高、连续十一年稳居全国首位做出了特殊贡献,另一方面水利“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的问题依然存在,“短板”现象依然突出。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但总的来看,有利大于不利,机遇大于挑战,优势多于困难,发展大于阻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水利事业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我们既要增强机遇意识,坚定发展信心,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积极主动地推动各项工作,也要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及早着手应对各种矛盾和问题,更加有效地推动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把水利摆上了事关民族振兴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也对民生水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考验和挑战面前,能否肩负重托,乘势而上,抓住机遇,不负众望,实现我省水利事业快速发展,当前和下一步,关键是要谋大事、抓急事、办实事、促改革、转作风、保稳定。
一是要谋大事。大事就是对水利行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事,它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关心的。谋大事是推动水利快速发展的关键,今后水利能否实现跨越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谋大事”的水平和能力,取决于能谋成多少大事。谋大事,就是要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一号文件精神,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的要求,根据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的根本任务,根据兴利除害、造福人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抓落实,定项目。当前,一要切实加强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大幅提高水利基础保障能力。要集中力量夯实水利基础,加快解决水利建设滞后的问题。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积极做好大型及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技术改造,加快推动赵口引黄二期、小浪底北岸、小浪底南岸等三处新建灌区尽快上马;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全面改善县域农田水利条件;加强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和田间工程配套,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着力加强中小河流和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积极推动骨干防洪工程建设,组织实施好河口村水库工程建设,加快淮河出山店水库、北汝河前坪水库前期工作,争取尽早上马。二要强化水资源优化配置,着力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和调控水平。要把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作为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途径,充分考虑区域水资源条件、河流水系分布和工程布局特点,以水库为调蓄中枢,以河道、渠系为主要输水载体,构建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调控的江河湖库水网体系,并充分考虑地上水、地下水优势互补的立体水源架构,全面提升水资源调控能力。要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和引黄调蓄等重要工程建设,尤其是对于引黄工程,国家分配我省引黄指标55.4亿立方米,而我省近年来年平均引黄量仅为32.49亿立方米,其他省市千方百计争取的用水指标,却在我们手里白白流走。这一守着大水喊口渴的被动局面,必须尽快扭转。三要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也是解决我省水资源问题的根本途径。要把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战略举措,划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全面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等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全面扭转水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污染严重的局面。要把发展节水灌溉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以发展喷灌、微灌和管道输水灌溉为主要措施,集中连片大规模普及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要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全过程,加大农业、工业、生活各领域的节水力度,形成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四要大力加强依法治水和科技兴水,努力实现水利管理新突破。依法治水和科技兴水,是实现“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目标、完成水利战略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增强水利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水利社会管理水平的关键举措。要加快完善防汛抗旱、农村水利、农村水电、水资源管理、水利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法律制度,建立健全适合我省省情和水情的科学完备、结构合理、相互衔接的水法规体系,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的水行政执法体系,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水事纠纷预防和调处机制,进一步提升水行政执法和水利社会管理能力。要加快完善全省、流域、区域水利规划体系,强化水利规划对涉水活动的管理和约束作用。要健全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加快成果推广转化,提高水利科技含量和技术装备水平。
二是要抓急事。急事就是十万火急、分秒必争的事,就是刻不容缓、时不我待的事。我省是全国唯一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加之气候多变、地形复杂,历史上旱涝急转的现象时有发生,防汛抗洪始终是一项非常艰巨而又十分紧迫的任务。特别是长江流域部分省份旱涝急转,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干旱、洪涝灾害,给当地造成了较大损失,也给我们敲响了防大汛抗大洪的警钟。我们一定要对防汛的严峻形势有充分的估计,思想上有充分的认识,工作上有充分的准备,时刻绷紧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这根弦。当前,抓急事,首先就是要严抓防汛抗洪工作。一要防汛抗洪责任制落实到位,坚定不移地落实好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严格执行防汛责任追究制,确保防汛万无一失,确保我省安全度汛。二要加快工程建设措施到位。紧紧抓住当前晴好天气,着力加快各类防洪工程建设进度。能于主汛期前完成的工程,要抢时间、保质量,争取早日完工;跨汛期施工的工程,要制订应急措施,确保一旦出现险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三要灾情预报预警到位。切实做好雨水情预测预报,加快信息传递和分析会商,为指挥防汛抢险提供依据、当好参谋。四要险工隐患排查到位。组织专门力量,对容易出现险情的设施和地方,全面深入开展拉网式排查和隐患处理。五要全面抢险措施落实到位。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排大涝、抗大灾,落实好抢险人员,落实好技术措施,落实好物质储备,落实好迁安措施,落实好引导机制。抓急事,就是要狠抓各项年度目标的快速推进。完成好年度目标任务是对我们最基本的要求,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任务。要认真总结上半年的工作完成情况,切实摸清各项工程建设的进度,进一步细化方案,落实措施,强化督查,以天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争分夺秒,日夜奋战,一天不误,压茬进行,切实加快推动各项年度目标任务进度,确保各项工作计划的圆满完成。要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对细化分解的每一项目标任务,都要明确提出办理时限和工作质量要求,明确岗位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好落实。当前,尤其要督促落实好地方配套建设资金。资金投入是水利建设的保障。长期以来,配套资金不落实、到位不及时问题,是影响我省水利工程建设进度的一大痼疾。我看了最近一期的基建情况通报,国家2010年下达我省的基建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的到位率不到50%,情况不容乐观。我们一定要加大力度,督促有关地区千方百计落实配套资金。抓急事,就是要细抓库区移民搬迁。自从今年5月5日丹江口库区第二批大规模移民搬迁工作启动以来,库区移民搬迁已经掀起了第一轮搬迁高潮,整个移民迁安工作已经进入最后的决战决胜时期。目前,已有22个批次14335人顺利搬迁,但还有75个批次7.175万移民要在8月底前的两个多月时间内完成搬迁任务,每天都有几百乃至几千移民和数百辆车辆行进在搬迁的路上,时间紧任务重,各种组织、协调、服务任务相当艰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继续发扬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作风,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确保库区移民和谐搬迁、顺利搬迁。抓急事,就是要深抓一号文件的政策落实。省政府已就一号文件的责任分工出台了文件,下一步厅里要尽快出台水利厅关于一号文件的责任分工和落实工作的意见。要从实际出发,抓紧对相关政策进行实化和细化,特别是着力落实好水利投入、严格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水价改革等方面的政策举措,提高政策的含金量和针对性,切实把政策转化为发展动力。抓急事,就是要大抓水利部支持我省中原经济区建设有关水利政策、水利项目、水利资金的落实。要充分利用国家有关部委中原经济区建设联合调研组近期在我省实地调研带来的契机,尽最大努力进一步争取水利部的支持,重点支持我省建设高产稳产商品粮基地;优先安排并重点支持我省重大控制性水利工程、低洼易涝地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大中型灌区建设;支持我省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支持我省开展水权交易试点、设立黄河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等水权交易中心;支持我省实施水土保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风沙区综合治理等工程;支持河口村、出山店、前坪等水库建设,加强黄河、淮河蓄滞洪区建设和管理;支持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工程建设;支持加强黄河水资源综合利用,建设一批引黄调蓄工程;支持南水北调防洪影响工程建设。抓急事,就是要快抓《河南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河南省水利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二五”大型水库和中型水库建设规划》、《小浪底北、南岸灌区、赵口引黄灌区工程规划》、《西霞院引黄输水工程的工程规划》等几项规划的出台工作,同时争取省政府尽快出台《加快引黄灌溉改革发展的意见》。抓急事,就是要紧抓35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燕山水库的竣工验收。
三是要办实事。实事就是人民群众、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干部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既可以是事关全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事要事,也可以是事关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细事小事、生活和工作上的具体事。办实事,就是要心细如发,体贴入微,坚持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让人民切实感受到集体的关心关怀,让人民群众落好处得实惠,生活幸福,心情舒畅。办实事,就是要切实解决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水利问题,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优先解决水库移民、农村学校和农林场的饮水安全问题。办实事,就是要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加强城乡水环境整治,清洁农村沟塘渠系,打造城市亲水平台,改善人居环境。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加快农村水电开发,持续推进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模,解决无电、缺电人口用电问题,改善农民生活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办实事,就是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着力构建以蓄洪区运用补偿、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补偿和后期扶持、农民用水权利维护为重点的群众利益保障体系,在防治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活动中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办实事,就是要在使水利造福人民的同时,切实解决好本系统、本部门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问题,比如老干部活动场所建设、机关食堂建设、家属院物业管理和后勤服务等等。要在符合国家政策和规定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最大限度地开源节流、挖掘潜力,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为大家谋福利、解困难,使大家能够心情畅快地、没有后顾之忧地全力投入到工作中,为水利事业贡献力量。
四是要促改革。当前,我省水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能不能抓住和用好这一难得的机遇,关键就要看水利有没有活力、有没有动力,而水利的活力和动力来源于水利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水利厅党组的大力推动下,应该说我省水利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现了一定的突破。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相比,甚至与其他行业相比,我省水利改革明显滞后,成为改革的“洼地”。我们必须下最大的决心、下最大的功夫,进一步深化改革,向改革要发展的动力,向改革要发展的优势,向改革要发展的空间,切实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水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强大动力。促改革,就是要倡导敢负责任、敢当风险,更新知识,武装头脑,打破框框,冲破禁锢,反对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甚至裹足不前。要克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努力从各种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习惯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切实转变发展观念、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方法,用新思维、新方法、新措施破解水利发展与改革中的难题,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促改革,就是要以民生水利为载体,充分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和水利投资公司的投融资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促改革,就是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促改革,就是要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在分类定性的基础上,落实水利工程管护主体、管理责任和经费,积极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多种管理模式。促改革,就是要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完善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按政策落实编制和经费,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促改革,就是要兼顾效率和公平,积极推进水价改革,逐步实行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超额累进加价制度,稳步推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抓紧落实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财政补助政策,制定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
五是要转作风。作风问题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直接关系到事业的成败。从整体上来讲,水利厅乃至全省水利系统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有大批的优秀干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不计名利,默默奉献。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与当前的形势、承担的任务、上级和人民的重托与期望等方面还有很多不适应,比如:有的干部无组织、无纪律,我行我素,交待的工作,安排的事情不是千方百计去办好,而是疲疲沓沓、拖拖拉拉,强调客观甚至顶着、拖着不办;有的干部缺乏全局观念,想问题办事情思路狭窄,本位主义严重,对自己、对本单位有好处的事就积极主动办,没好处的事就推诿扯皮,回避矛盾;有的喜欢拉帮结派,搞团伙,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处室之间有隔阂,业务之间设障碍,甚至把一个单位搞得软弱涣散,形不成合力;有的工作不深入不扎实,心浮气躁,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混日子,熬时间,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缺乏应有的干劲和活力;有的大量心思不是用在工作上,而是善于跑关系要待遇,争名夺利。工作时间,不是履职尽责、爱岗敬业,而是吃吃喝喝,拉拉扯扯,打牌赌博,搞你好我好的庸俗作风;有的铺张浪费,奢靡享受,吃拿卡要,来者不拒,对自己要求不严,群众形象和口碑差;有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官僚习气重,衙门做派足。对基层对群众甚至对同事,不是态度冷漠,就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决不能熟视无睹,听之任之。上个星期,在厅党组会上,我向各位领导班子成员提出了务必要在“七讲”,即“讲政治、将团结、讲责任、讲作风、讲纪律、讲廉洁、讲正气”上下功夫、见实效。今天,参加会议的都是厅机关各处(室)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厅属单位的党、政一把手,是整个水利系统的骨干力量,因此,这“七讲”同样适用于我们每位处级干部。转作风,首先就是要坚持讲政治。因为只有讲政治,才能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决执行厅党组的集体决策和决议,坚决维护集体领导核心的权威,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和决定。只有坚持讲政治,才能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形势下,始终坚持科学的决策态度,在事关大局的重大问题上,具有敢于决断的见地、勇气和魄力。只有坚持讲政治,才能使各项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统一的意志、一致的行动,顺利完成我们肩负的各项目标任务。也只有坚持讲政治,才能不断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注重提升个人政治素养,始终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第一,坚定不移地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任劳任怨地工作;才能心底无私,登高望远,淡泊名利,正确看待荣誉、地位、待遇以及职务高低。转作风,就是要坚持讲团结。因为,只有讲团结才能出政绩、出干部,才能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所以,下一步,我们务必要在维护团结、加强团结上下真功、出真劲。讲团结,就要加强沟通交流。一个集体,每个人看问题、想事情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大家,遇事要多沟通、多商量,多理解、多尊重,求大同、存小异,取长补短。工作上要相互支持、理解与配合,生活上要相互关心、帮助与照顾。要通过沟通交流,切实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一条心,左右一盘棋。讲团结,就要坚持分工协作。每个单位、每个处室、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大家要一如既往、心无旁骛,集中精力抓好各自分管的工作。同时,又要做到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相互之间积极配合,相互支持,真正形成团结一心干事业、齐心协力抓工作的良好局面。讲团结,就要增强大局意识。无论在任何场合,说话办事始终都要坚持从大局出发,自觉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切实强化全厅上下干部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念,切实十分珍惜一起工作的深厚情结和机遇,切实留下共同战斗的美好回忆。讲团结,就要坚持原则,坚决反对毫无原则的一团和气。要在讲原则、讲团结的前提下,敢于积极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发现和改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转作风,就是要坚持讲责任。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和责任。处理每一件事务,都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不管事情大小,不管有无监督,都要认真对待,一丝不苟,高度自觉;都要兢兢业业,扎扎实实,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做细做实做到位。切实对自己承担的职务负责,对自己所做的工作负责,不要因自己主观上的失误而留下终生遗憾。讲责任,要不计得失。只要是事业的需要,是人民利益的需要,就应该把个人的利益置之度外,不怕困难,不顾荣辱,关键时刻义无反顾地冲上去,能干成事、能打硬仗。讲责任,要吃苦耐劳。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都要有无私奉献的品质、乐于吃苦的情怀、不怕吃亏的境界,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不讲条件、不讲价钱,不讲待遇,埋头苦干,任劳任怨。讲责任,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管理。转作风,就是要坚持讲纪律。干好工作,发展事业,必须要有铁一般的纪律作保证。讲纪律,就是要敢于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规章不走样、严格管理不松懈,做到遵规守矩、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厅党组的决策部署得到认真贯彻执行。首先讲政治纪律,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牢固树立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理念,决不允许任何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或我行我素;讲工作纪律,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严格要求,自觉奉献;讲生活纪律,遵纪守法,注重品行;讲队伍管理纪律,严字当头,是非分明,不搞好人主义。无论何时何地,领导干部都要带头讲纪律、负责任,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自觉约束,谨言慎行,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要首先不做,要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影响身边人员无声的命令。转作风,就是要坚持讲廉洁。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在名利、地位、美色诱惑面前,经受住考验,始终坚持克己奉公,光明磊落,公道正派。要坚决按照省委卢展工书记寄语领导干部为官处事的“吏畏吾廉、民服吾公”的“两法宝”,经常算清人生七笔账:算清政治账,不要自毁前程;算清经济账,不要倾家荡产;算清名誉账,不要身败名裂;算清家庭账,不要妻离子散;算清亲情账,不要众叛亲离;算清自由账,不要身陷囹圄;算清健康账,不要身心憔悴。每位领导干部,都要算好这事关身家性命的人生七笔账,不要为了一时的贪欲和享乐而使美好的事业、良好的形象、温暖的家庭毁于一旦。要始终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权、慎欲、慎微、慎独,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要切实做到“四不”,即不正之风不染,不良之举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做。切实做到“四管”,即管住自己的头,不该想的不想;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住自己的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我希望大家在各自岗位上,在风口浪尖上,一定要始终堂堂正正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清清白白地为官。如果工作上出了点失误,我还可以为大家承担,如果廉政上出了问题,后果完全自负。转作风,就是要坚持讲正气。讲正气,就要积极引导干部职工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真正形成想事、干事、成事的新风尚。要奖勤罚懒,优胜劣汰,鼓励干的、鞭策看的、惩罚捣乱的。表现不好、能力很差、工作不胜任甚至搬弄是非、说长道短的要严肃批评,屡教不改的要坚决调离岗位,甚至靠边休息。要通过扬正气、树新风,发现人才,为人才成长创造条件,在全厅上下真正形成风清气正、昂扬向上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转作风,就是要坚持群众路线。要时时刻刻心里装着群众,心理装着人民,始终把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水利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着力点、落脚点,把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最终标准,最大限度地尊重群众意愿、保障群众利益,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人民群众和干部职工受益的事,多干对长远发展与和谐稳定起作用的事。对自己承担的工作要深入实际抓具体,不能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或者华而不实,好大喜功,搞形式主义。要坚决克服畏难情绪和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不良心态,严格杜绝推诿扯皮、办事拖拉的疲沓作风。要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艰苦奋斗,使大家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转作风,还要坚持创先争优,深入基层、服务基层。要以学习程相文同志先进事迹为抓手,以深入基层、服务基层为平台,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切实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要结合职能服务基层、深入调研服务基层、转变作风服务基层、结对共建服务基层。当前,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重点任务,紧紧围绕推进民生水利的重要目标,围绕影响水利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基层调查调研,为研究工作、制定政策、作出决策提供重要支撑。要想基层之所想,急基层之所急,办基层之所盼,解基层之所难。对待基层同志到机关办事,要热情接待,主动服务;到基层工作,要轻车简从,不增加基层负担。要把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和学习程相文先进事迹活动纳入水利中心工作和机关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作为深入基层、服务基层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示范作用,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创先争优、你追我赶、不甘落后,自觉地把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当做一种价值理念来追求,当作一种道德品质来塑造,当做一种境界来提升。要通过创先争优和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切实让基层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厅机关的新变化、新成效。
六是要保稳定。只有稳定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只有稳定才能实现水利事业的大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重要转型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妥善地解决,势必影响社会大局稳定,特别是水利工程涉农涉地特点十分突出,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一定要从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确保工程顺利建设的高度出发,处理好工程建设、征地拆迁、移民安置过程中遇到的利益冲突和矛盾纠纷问题,严禁伤农害农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尤其是对一些个性事件,要高度重视,妥善处理,坚决避免事件扩大和事态升级。当前,保稳定,就是要抓住重点,切实处理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征迁问题、在建水利工程建设环境问题、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问题、已建水库移民遗留问题以及本系统干部职工的实际问题。处理这些问题,要坚持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政策,依法依规解决好群众诉求。特别是对待丹江口库区移民问题,既要注意处理好搬迁前、搬迁中的各类问题,又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后续帮扶措施,帮助解决好后移民时期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为水利工程有一个良好的建设环境,为全省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保稳定,就是要全力以赴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信访稳定工作,确保水利系统稳定,确保全省社会大局乃至全国大局稳定不受来自河南水利方面的干扰。一要积极做好源头防范。要重视解决民生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改革发展成果,从根本上减少各种矛盾和问题的产生。要坚持实施信访评估,切实做到得不到大多数群众理解和支持的决策不出台,与民争利的决策不出台,配套措施跟不上的决策不出台,坚决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新的问题。要主动化解矛盾纠纷,对矛盾纠纷深入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二要全力推动“事要解决”。要下真功夫、动真感情、出实招数,想方设法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要注重从政策层面化解信访突出问题,对已经有明确政策规定的,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对原有政策已不切合实际,需要修改完善的,抓紧修订完善;对政策规定不够明确,或者政策界定不够清楚的,要尽快研究予以明确。要强化督查督办,派出强有力的督导组,加强对工作基础薄弱和信访问题多发地区和部门的督查督办,促进信访问题有效解决。三要严格规范信访秩序。要加大依法处置力度,开展赴京非正常上访集中整治行动,做好赴京非正常上访依法处置工作。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理性反映信访诉求,增强群众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维护水利系统形象的自觉性、荣誉感。要健全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对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
做好我省水利工作,还要按照省委卢展工书记最近提出的要求,坚持做到“四个立足”,就是要立足于学,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立足于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结合水利工作实际,认真实践,深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立足于转,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人民的利益摆在重要位置。立足于实,实事求是,认真研究,把省委、省政府的措施落到实处,把各项工作做到位,使水利建设真正取得实效。要按照卢展工书记提出的“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转两提”要求,深刻把握“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切实掌握“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真正把心思用到工作上、用到干事创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