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植保植检站
柑桔大实蝇是我省柑桔主产区的重大害虫,严重影响柑桔产量和品质。自2009年柑桔大实蝇不再列入国家农业部检疫性害虫名录以来,原有强制性检疫措施已不再适用,传播扩散和加重危害的风险增加,防控难度加大。为此,2012年要继续把阻滞柑桔大实蝇扩散蔓延,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作为发生区农业部门的一件急事、大事抓紧抓好。
由于受嗜食柑桔品种种植面积扩大、大区域物流增加及不再划作检疫性害虫管理等因素影响,柑桔大实蝇近几年在我省呈扩散蔓延和加重危害趋势,防控形势严峻。据统计,2011年柑桔大实蝇在我省发生面积7.73万公顷,占柑桔种植面积的1/5,部分地方由于防治不力,虫果率较高,危害损失较大。根据对柑桔大实蝇发生的气象、栽培、虫源数量及耕作栽培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2年全省柑桔大实蝇将偏重发生,如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势必造成严重危害,影响柑桔产业发展。
1.技术措施 ①加强虫情监测与预报。柑桔大实蝇发生区植保部门要建立养虫室或观察圃,通过养蛹观察和桔园挖蛹调查以及挂瓶诱虫,准确预测当地柑桔大实蝇的羽化历期,确定防治时期,及时发布预报和防治警报,切实做好分类指导,为大面积防治提供依据。②因地制宜利用翻耕灭蛹技术。可采用在冬季或早春结合深挖改土和施肥等农艺措施来有效地挖死和冻死虫蛹技术。③成虫诱杀技术。各地要在柑桔大实蝇羽化始盛期至盛末期用糖醋药液诱杀或果瑞特药剂诱杀,每隔7天喷药诱杀1次,柑桔类用四五次,橙类和蜜桔类用五六次。诱杀方法通常采用树冠喷药诱杀或点喷诱杀,条件不便情况下可采用桔园挂瓶(钵)诱杀方法。④摘、捡与处理虫果技术。通过及时摘、捡拾并处理虫果对控制翌年害虫基数作用较大,运用该项技术的关键是在柑桔虫果落果期内定期(一般为每隔3天)摘、捡拾虫果,然后利用虫果处理池杀死大实蝇幼虫或者用专用塑料虫果袋熏蒸虫果,熏蒸方法是每袋20公斤~25公斤虫果,投入磷化铝熏蒸剂2片或90%敌百虫晶体60克,放药后立即扎紧口袋密封。约7天后虫果内幼虫死亡,烂果作肥料使用,虫果处理袋可重复使用。
2.组织措施 ①争取领导重视,发挥乡镇党委、村干部作用,通过采取行政措施与多种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把柑桔大实蝇防控上升为政府行为,动员组织群众,实行群策群防。②大力开展柑桔大实蝇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提高防治效果。2012年湖南省农业厅确定的22个柑桔大实蝇防控重点县创建的示范区面积不少于66公顷,其他县市区示范面积不少于13公顷。③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农业部农民田间学校等相关培训项目,做好面向桔农、面向基层农技人员的技术宣传和普及,使柑桔大实蝇绿色防控技术入户率达80%以上,提高防治水平和防治效果。④畅通虫情信息传递通道,实行关键防治时期月报制度和重大情况随时汇报制度。22个省级大实蝇防控重点县市区还要在防治关键时期即4月~7月、10月~11月实行月报制度,报告本区域内防控措施、发生情况、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