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才 岳静玲 王一伊
(河北联合大学出版中心 河北唐山 063000)
科技期刊编辑学者化小议
张文才 岳静玲 王一伊
(河北联合大学出版中心 河北唐山 063000)
科技编辑 学者化 途经
科技期刊编辑学者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一直是许多编辑部培养编辑的目标和对编辑的最高要求,没有哪个编辑部不希望自己的编辑是本专业的专家学者。在期刊编辑实践中,如果能使编辑和学者专家身份集于一身,对改善科技期刊编辑形象,提升编辑部人员素质和层次,增强刊物的权威性,提高工作效率,是有巨大帮助的。这既是许多编辑的职业目标,也是编辑部对编辑职业的高要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绝大多数编辑和编辑部目前还无法达到这一较高的职业要求。尽管艰难,科技期刊编辑应成为学者型编辑仍然是科技期刊所面临的非常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尤其是网络期刊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更应引起编辑部和编辑个人的高度重视。在新形势下,如何才能使科技期刊的编辑学者化呢?
古代的例子不胜枚举。在现当代,成功的例子也相当多。比如,“五四”运动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一些著名作家在从事写作的同时,积极创办文学刊物,充当或者承担着编辑的角色。
鲁迅先生就是最著名的例子。他真正的职业生涯开端是民国时期教育部的官员,后期主要是担任大学教师。他曾经在在很多大学任过教,比如北京大学(现在北京大学的校徽还是当时北大校长蔡培先生委托鲁迅所设计的)、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但是,他对世界、对社会影响最大的并不是他作为教授(讲师)所做的贡献,而主要是以作家身份留下的作品,这也是鲁迅之所以能称为现代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原因所在。我们认识鲁迅先生,世界了解鲁迅先生,实际都是从其作品开始的,无论是《狂人日记》,还是《阿Q正传》,或者他出版众多的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都集中反映了他作为一个作家、文学家的成就。
但是,鲁迅先生的编辑身份,却特别容易被非研究文学的人所忽略,也特别容易被他作为文学家的巨大光环所遮盖,其实,鲁迅一生编辑的刊物众多,如《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在这个过程中,他以一个大作家的独到眼光,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比如著名作家萧红、萧军等。
像鲁迅这样,把作家(专家)和编辑的身份结合在一起的人,在文学类期刊并不鲜见。原因在于,文学刊物本身的工作特点和作家作比较容易使作家的身份、编辑的身份有机融合在一起,因为两者之间的转换不需要做更多的改变(主要指是工作环境方面)。具体说,当编辑并不影响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或者某个阶段,也可以当当编辑,当一把伯乐。但是,专业科研人员做科技期刊的职业编辑却往往有点困难。原因在于,科研工作本身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一般需要到现场或者实验室进行实地操作。从工作的方式看,科研工作是一个实践过程,而编辑工作则是理论性比较强,属于坐而论道的工作方式,要求相对简单,一张桌子、一支笔或者一部电脑足矣。由于处于不同的工作方式,科研活动和编辑工作比较难以统一在一个阶段或者时间段,即比较难在空间和时间达到统一。
上面的答案引申出来的是人的时间和精力问题。一个真正热爱科研的人,如果他要想早出、多出成果,他肯定不愿意把精力过多放在编辑文稿文字上。在他们大多数人的眼里,编辑工作是雕虫小技,不能直接真正产生成创造生产力,所以,优秀的科研人员,轻视编辑几乎是个普遍的现象。鉴于此,在科研人员中发展编辑,无非采用两种办法,一是聘请已经退出科研第一线的人员,二是聘请少量仍在可以第一线的人员充当“兼职”编辑。前者是一个最容易实施的办法,后者需要编辑部能够很好地统筹编辑工作的过程,包括内容和时间方面。只要这样,才能吸引科研人员愿意兼职编辑。
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科技讯息传播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编辑普遍是专职的。编辑只是某些科研人员的“副业”和“兼职”已难以适应科技期刊发展的现实要求,因此,绝大多数科技刊物的编辑都是专职。他们是这个领域的知情者,但不是学者专家,甚至距离专家的距离还比较遥远。
为什么要把科技期刊编辑学者化特别提出来,并不是要求大家放弃编辑的“职业”,去搞什么科研,而是通过学习,培养专家的眼光,使自己能够在审稿、组稿、编辑的过程中具有专家的眼光和嗅觉,更好地为办好刊物服务,只有这样,提高刊文质量,才不会流于一句空话。也就使寻找、识别千里马,科技期刊的编辑应成为伯乐成为可能。你必须具有专家的素养和学识,否则,伯乐也就无从谈起。
科技编辑这个职业,要求其从业人员一般专业对口,并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如果科技期刊的编辑,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科技期刊的学者化、专家化的编辑,那将是善莫大焉。科技期刊编辑成为学者专家型编辑应该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成为编辑学编辑工程方面的学者专家,其次是科学论文质量评价方面的学者专家。这两者是不同的,有着本质区别。前者主要指,一个编辑对编辑学理论和编辑实践的研究和运用水平,即编辑对编辑学研究的造诣和所达到的深度和工作的熟练程度;后者是指自己所报道的学科(科学)的专业水平,主要是评价水平。对一名科技编辑来说,我们既提倡成为编辑学方面的专家,正如一个小说类期刊,都希望自己的编辑是小说家、是诗人一样,同时,对科技期刊来说,如果能够及时把握该学科的研究方向、前沿、热点,成为该领域的“学者专家”则是最好、最便捷的选择。否则,科技期刊的编辑活动始终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等待“攫来之食”,而不是能够主动去发现发掘新热点,通过报道,引领学科的研究方向。
G 23
C
2095-2694(2012)04-583-01
(2012-03-30 收稿)(王一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