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骈偶句翻译方法——以《赫兹列散文精选》为例

2012-04-08 05:11
关键词:韵律省略主语

江 梅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赫兹列散文精选》是由潘文国选译于赫兹列的随笔。潘文国在前言中提到“在翻译散文、诗歌等‘美化文学’的时候,白话文常会捉襟见肘,把浓茶译成了白开水”。[1]2因此,他在翻译时用文言试译了三篇,而在其他白话文译文中也是时常出现文言句式,最典型的就是骈偶句。骈偶句是在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下形成的,通过协调韵律、调整形式、对应语义,译文出现了大量骈偶句,再现了原文之美。本文从英汉对比角度出发,分析《精选》中的例子在韵律、形式、语义上的处理,以找出英文译成骈偶句的方法。

英汉在语音、词汇、语义、语法上有许多不同之处,所以将英文译成骈偶句时应当注意二者的区别,下面从音、形、义三个方面来分析潘文国的翻译方法,在必要的地方与沙铭瑶的译文进行对比。

一 韵律的协调

骈偶句之所以受欢迎,原因之一在于其韵律,韵律协调则读起来朗朗上口,而韵律的协调在于节奏和音调的和谐。

1.节奏一致

英语音节长短不一,在散文中其音韵、节奏并不像在诗歌中那样明显。而汉语音节简短、整齐、稳定不变,决定了汉语的音节容易协调,能够处于整齐匀称的规律性运动之中,宜于构成汉语的节奏感和整齐美,例如:

All is far-fetched,dear bought,artificial oriental in subject and allusion;all is mechanical,conventional,vapid,formal,pedantic in style and execution.[1]242

题材|也,典故|也,无不|取自|遥远,代价|高昂,而|作伪|之态|堪厌;风格|也,手法|也,无不|机械|拘泥,陈陈|相因,而|装腔|之势|可恨。[1]243

对句子停顿的划分可以看出骈偶句中第一句与第二句停顿一致,而每句中的停顿位置与句子的长度又不同,这使句子的节奏和谐而又灵活。

2.音调起伏

英语没有声调变化,而在古汉语中音调模式就有两种:平声(p)与仄声(z),平仄的不同组合就会产生不同的音调。在普通话中有四声,第一声和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和第二声是仄声,例如:

Give me the clear blue sky over my head,and the green turf beneath my feet.[1]392

头顶晴日蓝天,脚踏绿茵似毯。[1]393

音调模式:p z p z p p;z z z p z z

从例子中可以看出,两句的平仄声基本相反,起伏有序,这使音调具有规律的高低变化,产生了韵律美,与沙铭瑶的译文对比,可看出骈偶句的优势:

我只需要蔚蓝的晴空在头顶上,绿茵茵的草地在脚底下。[2]124

沙式的译文较潘式的译文显得苍白无力,美感不足。

二 形式的调整

“骈”字有对偶的意思,所以骈偶又称为骈俪、对偶、对仗,即用字数相等、句法相同或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反或相关的意思。[3]因此英语在译成骈偶句时可以一分为二,而多数情况下,将其拆分为四字句。

1.拆分

汉语写作喜用骈偶,英语句子中具有平行的单词或词组译成汉语时可以拆分成平行的句子。英语句子结构一般是三分,即SVO结构,而汉语多为二分结构,即阴阳结构,阴阳结构,整齐对称,给人以和谐感,因此,英语句子常译为两个小分句,而骈偶句是拆分后常见的句型,例如:

Its movement is rapid and devious.[1]174

迅若闪电,曲若柔丝。[1]175

通过省去代词“It”,将“movement”比喻为“闪电”、“柔丝”,用这两种事物的特性来描述“movement”,不仅使原文一句拆分为对称的两句,而且更形象地表现了其“rapid”与“devious”的特点。再如:

Repose is as necessary in conversation as in a picture.[1]6

作画需留白处,言谈当有静时。[1]7

原文运用了连词“as”,来表达“repose”在“conversation”与在“picture”中一样的需要。而译文将其拆分为骈偶句,省去了连词,将两个对应的介词宾语译为两个分句的主语,原文的主语译为对应译文主语的宾语,使得译文句式整齐而又不失其原文的意义。

2.四字组合

英语是形态语言,语法非常重要,句子内部需严格遵守语法规则,因此两个平行句的字数很难统一相等。汉语是表意文字,语法比较灵活,因此词语词性、位置、和数目可以根据要求而改变,四字格的形成也因此成为可能。为求得音韵、节奏的协调,形式上的整齐,汉语写作很注意四字词组的组成和运用,尤其与别的四字词组连用,构成骈偶句,效果更好,例如:

Objects are not linked to feelings,words to things,but images revolve in splendid mockery,words represent themselves in their strange rhapsodies.[1]242

情非缘境,词不关物。意象华丽,徒自转也;词语花哨,空生灭也。[1]243

译文将两个并列成分译成对等的四字句,在第一句中,将原文省去的谓语补充完整,形成四字格,即“情非缘境”对“词不关物”,第二句中,译文将两个并列句拆分为四字格形式的骈偶句,如“意象华丽”对“词语花哨”、“徒自转也”对“空生灭也”。

三 语义的对应

骈偶句意思相反或相关,这需要语义对应,具体通过补充相近或相反的词、或省略与语义关系不大的,只留下语义对应的词。

1.补充

汉语偏爱重复,英语偏爱省略,在英汉翻译时应补充在英语中省略的成分。

Some people tell us all the harm-others as carefully conceal all the good they hear of us.[1]2

喜摘人庛者有焉,喜掩人德者有焉。[1]3

译文将原文的两个散句译成对等的偏正结构的主语,并添加谓语“有”,这里两个句子中补充了相同的“喜”“人”“者”“有”“焉”,使得两个句子在语义上一致。

Innocence is joined with industry,pleasure with business.[1]124

率真与勤奋同在,欢愉并忙碌共存。[1]125

你把实践跟淳朴无猜的自然相结合,把临摹跟乐趣相结合。[2]2

潘文国用近义词补充了第二句中省去的谓语,组成骈偶句,整齐匀称,语义和谐。沙铭瑶也补充了谓语,但相比较潘氏的译文,则显得用词平淡,缺乏美感和韵味。

2.省略

除了补充原文省略掉的信息,译文有时也会省略原文的信息,如主语,连词,典故等。汉语注重主体意识,倾向于主体性叙述,因此汉语中多为人称主语或无主语,无主语,是因为隐藏了人称主语,[4]例如:

We baffle prejudice and disappoint conjecture.[1]402

偏见不存,揣测无由。[1]403

译文省去了原文的主语,将原文的两个宾语变成骈偶句的两个主语,谓语用两个同义词代替原文的谓语,这样使得译文形式整齐,语义对应,再看沙氏译文:

我们还能叫偏见消除,猜测落空。[2]132

沙氏的译文没有省去主语,舍简从繁,美感不足。

除了省略主语外,还会省略英语中的一些连词,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思维非常重视悟性,突出表现是意合,行文中的连接部分几乎都潜隐化。[5]例如:

It is not pomp or pretension,but the adaptation of the expression to the idea,that clenches a writer’s meaning:——as it is not the size of glossiness of the materials,but their fitted each its place,that gives strength to the arch.[1]234

用词贵达意,而不在其耀目宏伟;用材贵合榫,而不在其光洁尺寸。[1]235

这里省略了连词“as”,因为在上文骈偶句中已隐含了这个词的意思。省略的结果是使句子简洁、对称,语义对应、连贯。

本文从英汉对比角度出发,通过列举《赫兹列散文精选》中的例子,探讨了英语译成骈偶句的方法。通过协调韵律、调整形式,对应语义,将英语大量的句子翻译成骈偶句,使译文产生了对称和谐美,实现了美文美译的目的,这对我们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在散文的翻译中,不妨多使用骈偶句,不仅可以增加译文的韵律美,形式美,还有助于作者感情的表达,有助于译文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但是在翻译时不能生搬硬套,否则不仅使译文美感缺失,还使译文不忠实于原文。

[1]潘文国.赫兹列散文精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沙铭瑶.哈兹里特散文选[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

[3]成伟钧,唐仲扬,向宏业.修辞学通鉴[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598.

[4]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361.

[5]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公司,2006:493.

猜你喜欢
韵律省略主语
主语从句用法“大揭秘”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消除隔阂,呈现新面孔
春天的韵律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韵律之美——小黄村
中间的省略
维吾尔语话题的韵律表现
英语中的虚主语“it”和汉语中的虚主语“他”异同之比较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