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韩 松
作为国家级的地学类博物馆,近十年来,中国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古昆虫学研究、木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学等三个研究方向,发现了中国石炭纪个体最大的昆虫化石,首次发现许多化石木科,在宁夏、甘肃、河南、山东等地的古脊椎动物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首先在古昆虫学研究方面,开展了石炭纪蜻蜓目和蜚蠊目昆虫化石的研究,发现了(复原后翅展可达40cm)和最早的蜚蠊化石,对有翅昆虫起源和进化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在陕西三叠纪地层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蚜虫化石。
其次是木化石研究方面,新生代被子植物木材研究和中生代真蕨类紫萁科演化研究工作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新生代被子植物木材研究工作,系统研究了发现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云南元谋盆地新近纪被子植物木材群,并利用共存类群生态因子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当时盆地的气候,为研究早期人类生活环境提供了证据。该植物群是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类群最为丰富的被子植物化石木群之一,包括10几个科属;许多化石木科属在我国为首次发现。该植物群的研究为探讨元谋盆地干热河谷气候的形成发展提供了生物学证据。
中生代真蕨类紫萁科演化研究工作进行了中生代蕨类植物紫萁科米勒属根茎的解剖学研究,发现了具有重要演化意义的新种。该植物的叶柄基与现存紫萁科紫萁属植物叶柄基的解剖特征极为相似,另外中柱类型也较为接近,是现存紫萁科植物较近的祖先类群。证明了阿诗属与现存紫萁属具有紧密的亲缘关系。当前新种的发现为研究紫萁科的演化以及米勒属与现生类群紫萁属的亲缘关系提供了证据。
最后在古脊椎动物学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古鱼类学和恐龙化石、蛋化石研究,主要进展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开展了宁夏地区脊椎动物化石的研究。在宁夏中卫地区石炭纪地层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鱼化石群。研究表明,这一鱼群含有硬骨鱼类、软骨鱼类2大类,其中包括中国时代最老的古鳕类化石—潘氏黄河鳕和软骨鱼类的列棘鲨和石鳞鲨类化石。这一发现为中国石炭纪生物地层研究提供了脊椎动物化石材料,也可用于石炭纪的地层划分和对比研究。
二是首次记述了甘肃二叠纪地层中的原始软骨硬鳞鱼。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时代最早的鲟形鱼类。这一新发现,将这一鱼类的演化历史从中生代的早侏罗世推前到了古生代末。这同时也预示着鲟形鱼类的发源地可能并不是原来认为的欧洲,而是在中国西北地区。这对研究鱼类进化,特别是鲟形鱼类的起源和进化迁移,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通过对河南西峡白垩系恐龙蛋化石的研究,确立了17个恐龙蛋化石层位和蛋化石演化序列;首次发现鳄鱼蛋化石和原始鸟蛋化石;首次发现无脊椎动物化石以及大量脊椎动物化石;通过生物地层学研究,揭示了豫西南-鄂西北一带构造盆地总体发展趋势。
四是广东河源盆地蛋化石研究工作,在河源盆地发现了恐龙骨骼、恐龙脚印、龟鳖化石和大量的蛋化石,建立多个新属新种。通过对河源盆地白垩系—古近系地层研究,将这套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新建仙塘组和东源组两个岩石地层单位。
五是对云南中生代恐龙的研究工作,在云南新发现马门溪龙化石的一个新种。通过系统研究提出一个新观点:印度板块在约2亿年前与亚洲板块发生碰撞时,将一个发源于非洲、南美洲的“冈瓦纳恐龙动物群”送上亚洲大陆,在中国西南地区形成以禄丰龙、蜀龙、峨眉龙、马门溪龙为特征的恐龙类动物群。
古生物化石是非常珍贵的自然遗产。通过对化石的研究,人类能够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面貌、掌握地球环境演变的规律,预测地球环境未来演变的趋势。如果将地球的历史比喻成一本史书,那么古生物化石就是书中精彩的文字,保护古生物化石就是保留地球珍贵的史籍。中国地质博物馆将会更加重视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与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