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利用——以河南省为例

2012-04-07 16:01王振顶
关键词:文学类方言文化遗产

王振顶

(周口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南周口466001)

论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利用
——以河南省为例

王振顶

(周口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南周口466001)

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濒危语言(或方言)和以语言(或方言)为媒介的口头表达类民间文学与传统戏曲、语言文字习俗等。把它们归为一类有其理论依据和必要性,它们也拥有共同特点。申报地濒危语言(或方言)载体的非遗保护应以当地语言(或方言)为主线,以记录、整理、编译、展演为形式,与现代电子科技和创意相结合,进行生产性、产业化保护。创新此类非遗保护开发的特色方式,有利于非遗的类别化保护和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言文学;河南省

伴随着中国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已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热点问题。目前已初步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利用体系,学界也在逐步深入对其分门别类地研究。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媒介的语言方面,少数民族语言尽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汉语方言因其太为人所熟悉、太普通以及推广普通话的影响而徘徊于保护视线的边界。濒危语言(或方言)、由语言(或方言)作为载体的口头表达类及语言文字习俗类非遗很少被作为一个类别看待,对汉语方言及其记载的语言文学类非遗的专题研究尚缺乏针对性探索。本文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文化大省河南为例,分析语言文学类非遗的特点与价值,探寻其保护利用的方式与途径。

一、归类的依据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明确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各种“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艺术及其他艺术、传统形式的传播和信息等传统民间文化表现形式;二是“文化空间”,即某种集中举行流行的与传统的文化活动的场所,或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1]2003年,该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五大类,[2]其中列为首类的口头传说和表述,就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编写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代码”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较强的操作性。表中有16个一级类别,各类又细分出一些二级类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代码结构的第二层。如“民间文学(口头文学)”就细分为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及“其他”等9类。王文章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归纳为13类,[3]其中语言(民族语言、方言等)、民间文学和传统戏剧位居前列。笔者主张把口头传说和表达及其载体这一大类称之为语言文学类,此类非遗以语言(或方言)为传承载体和凝聚力,包括濒危语言(或方言)类,语言民间文学(口头文学)类(即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民歌等小类),运用特色语言或方言的传统曲艺类,戏剧类和语言文字习俗类。其依据有三。

首先,从语言及其与文化的关系看,“语言是个多面体,是文化的工具或载体,更是文化现象,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的文化凝聚体,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系统。语言在文化的建构、传承以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不同的文化特点往往也会导致不同的语言特点。”[4]濒危语言与濒危的独具地域特色的方言,符合非遗定义,具备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能展现地域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群体中具有世代传承、特色鲜明、活态犹存等特点,是鲜明、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从语言学界、文学界到文化界、政界、商界,许多知名人士与普通群众都意识到,民族语言和濒危汉语方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倡议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少数濒危民族语言和地域方言。[5]语言与地域方言往往与文学互为表现形式,不可分割。汉语方言复杂多样,更是与地域文化、民间文学互为一体不可分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大类。方言是历史上形成的,其语义系统体现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其演变途径和发展方向深受地方历史文化的制约。方言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记录了地方风物文化。方言直接保存了大量的地域传说、故事、民歌,就连非语言的艺术创造(如音乐、舞蹈、绘画、建筑)和宗教信仰、民俗活动等也广泛地留存在方言词语之中。许多市级地方政府已把方言与民间文学及其他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被列入非遗名录,如海州方言被列入连云港市级名录,湘乡方言被列入湘潭市级名录,等等。

其次,从民间文学角度看,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典型语言艺术,“是人民口头的集体创作,是一种立体文学、实用文学,具有直接人民性、立体性、口头性、流传变异性、传统性和多功能性等特征”。[6]“它运用口头语言,充分发挥其丰富的表现功能和概括能力,创造各种艺术形象,展示瑰丽的想象,表现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理性认识。”[7]学界一般称其为“口头文学”、“口头传统”。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江苏的昆曲、评弹,河南豫剧,安徽的黄梅戏,天津的京东大鼓、快板,闽南的南音,客家的山歌等,所具有的共同点即均以方言表现的艺术形式。作为口头载体的语言(或方言)与民间文学的诸多类别,互为依存互相表现。它们凝聚为一体,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大类——“口头传说和表达及习俗类”。我们把由语言文字(及方言)作为载体的口头传说和表述及语言文字习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称为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此类非遗大多表现为汉语地域方言文学类。

其三,从相关称谓上看,在高等学校专业学科分类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中国语言文学大学科的二级学科,当然包括汉语中的方言文学。学界也都认为民间文学中的曲艺、戏剧是语言文学样式。在一些大型文艺活动(如春晚)中,口头表达类节目也往往称作语言类节目。相应地,在非遗分类中,我们可以把汉语地域方言与以其为载体的非遗类型一并称为汉语言文学类非遗。它是中国语言文学类非遗中的特殊类别。

汉语言文学类非遗在河南省非遗名录中占有突出位置。民间文学、地方戏曲、民歌歌词、曲艺、语言文字民俗等以方言为载体的非遗,其区域性和特色原生态的口头性就表现为汉语方言记载的特性和独具特色的语音特征,以及高频率使用的方言特征词,如豫剧、河南坠子、传说、神话、歌谣、谚语、谜语等汉语言文学类非遗中大量高频使用河南方言特征词与文化词语。但是,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衰亡。因为语言中存在一种权威语码,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在心理上认同权威语码。社会发展使普通话权威语码地位被不断提升,很多人形成了方言与普通话绝对对立的观念,会说方言的年轻人越来越少,[8]用方言土语记载或口述表达的民间文学、语言文字习俗、方言戏曲也被人们不屑一顾,处于濒危状态。因此,以语言或方言为纽带对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归类并加以保护利用,以及如何处理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类非遗的矛盾的相关研究也刻不容缓。

二、特点与价值

(一)特点

一般认为,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征。[3]此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其内部各层级及小类的“交融性”。语言(或方言)与民间文学、曲艺、传统戏剧等渗透交融:汉语方言与汉族区域中的其他语言文学类非遗互为表现,如其原生态性表现于使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方言,其地域性显示出此大类的立体性,其艺术特性表现于文学性,民间故事、传说、神话歌谣、谚语、歇后语、语言游戏、长诗、曲艺与戏曲的流变体现着语言或方言的流变。民间故事的开头“很久以前”程式化、字谜歇后语格式化、谚语歌谣的押韵、歌诗或长诗的修辞、民间笑话的幽默、汉语民歌的格式与修辞艺术等,都具有独特的汉语(或方言)特色。其中的谚语、字谜、歇后语也常常成为相关学者的研究对象,谜语、歇后语、字谜、绕口令、对联等又是汉语及其方言训练的内容。民间文学作为活的语言艺术,是研究人民口语的绝好资料,卓有成就的语言学大师如赵元任、沈兼士、刘半农、钱玄同、魏建功、董作宾、王力、马学良等人,都对民间文学作品作过专门的记录与研究。文艺史上的雅俗结合律也促进了文人作家对民间文学语言的借鉴,如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关汉卿、马致远、罗贯中、吴承恩、曹雪芹、鲁迅、郭沫若、赵树理等;世界级的文豪也大都汲取民间文学中的宝贵遗产进行创作。

二是表现地域文化的“广泛深刻性”。不同地域的人们理解自然世界的思维方式各异,其方言的表达也呈现出诸多的不同。如豫剧这个河南的重要文艺形式,独特的旋律与河南方言的融合、方言口语词和文化词语的大量运用使其具有地域特征和乡土韵味;唱词与念白常常取材于方言的口语表述,使这种地方文艺形式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作为文化载体的地域方言是构成地方文艺形式特色的关键,它在思维、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地影响着地域文化。汉语方言的独特性和资源的丰富性,语言文学的潜移默化深入心灵的熏陶性,也使得各地域方言类非遗呈现出相对突出的材料价值、理论价值和教育价值,广泛深刻地表现着地域文化。例如河南各地的方言不仅是各地人们用以言语沟通的凭借,也是历史赋予世人的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三是口头艺术表达的方言与文学艺术的“协同流变性”。语言文学类非遗的文化生态系统内部有着许多小类型和层级。全世界各民族语言组成了一个大的语言文化生态系统;国内语言文化形成了一个二级系统,共同语与少数民族语言一方面相互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也在相互竞争,共同语汉语内也形成了汉语的方言系统。任何一个语言生态系统的变化都会使语言文化生态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继而引起语言文化的变迁。某种语言或方言的文化表达自成一个非遗体系,其中任何一个层面的变化,都会不自觉地引起其他层面的变化,进而引起民族文化的变迁,如汉语经历了古白话、文言再到现代白话、普通话的变迁。各种方言的变迁,也都与汉语言文学类非遗中的其他小类的非遗传承协同流变。

(二)价值

语言文学类非遗中,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没有方言,地域文艺就会消亡。比如越剧、粤剧、豫剧以及黄梅戏等都依赖方言,即便是京剧也是地方戏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方言承载的是人类最草根、最贴近生活的文化。在文学方面,方言文学更加生动形象;在词汇方面,方言是最丰富的宝藏;在文化方面,方言最能体现地方文化的多样性,中国七大方言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官话方言区中的各次区方言也反映出中原文化区(中州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三秦文化),西域文化区,关东文化区,荆楚文化区,巴蜀文化区,两淮文化区等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生长的土壤。方言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内容,记录着人们认识活动的每一个进步。所以,越是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普通话推广范围不断扩大的时候,方言及以其为载体的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的价值就越大。

地域性语言文学类非遗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例如河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与民间文学相关的有18项: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花木兰传说(虞城县),盘古神话(泌阳县、桐柏县),蛇闹许仙传说(鹤壁市淇滨区),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武陟县、汝南县、西平县、平舆县),柳毅的传说(卫辉市),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辉县市),邵原创世神话群(济源市),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固始县),愚公移山传说(济源市),赵氏孤儿传说(温县),大禹神话传说(禹州市),王莽撵刘秀传说(西平县、遂平县、内乡县、陕县灵宝市等),灵宝黄帝传说(灵宝市),葛天氏传说(长葛市),牛郎织女传说(南阳市),竹林七贤传说(修武县),帝舜传说(濮阳县),它们已潜移默化为人们的意识,体现了民族精神,表现了传统美德,蕴涵着丰富的文化道德教育价值,并具有较高的文学、历史、语言和艺术审美以及人文研究、社会认知等方面的价值。对其保护传承有利于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语言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汉语言文学的繁荣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文化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也有利于促进国家与地域的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与地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评选标准和内容整理

鲜明的特色是认定评选语言文学类非遗的标准。此类非遗要具有展现国家及地域文化创造力的突出价值和维系中华文明传承性的重要作用;具有出色运用传统民间语言(方言的)技能和经验,体现高超的语言水平;具有扎根于相关区域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并具有鲜明的方言特色;具有促进民族与地域语言(或方言)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具有见证中华文明活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对维系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具有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

在名录整理上,要科学地运用历史资料与实地普查相结合的方式,挖掘、鉴定、确认被潜藏的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立体、全面地记录和整理汇总。对于像河南这样的地处中原的文化大省,汉语言文学类文化遗产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中的首要部分。因此,非遗统计分类需要深入开展,应整理分析出颇具河南方言特色的各地的方言特征词、文化词、语法点、语音特殊点及汉字书法艺术特色,汇编方言地图,建立河南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本、声音、图像之间彼此对应的实态影像数据库,保护以河南话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全省的口头文学、民间文学类非遗小类,使之形成省域语言文学类非遗大类。同时,用文字、录音、录像等数字化多媒体手段,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全面、系统地纪录,建立完整的资料档案,并发掘出其中的精华,以利于继承并创新。申报之后,可让更高层次的学者背靠背调研、认定、命名,编制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设立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四、保护利用的个性方式

抢救与保护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本着本真性、整体性、可解读性、可持续性原则进行,更要根据此类非遗的特点,树立正确的保护理念,实施合理的价值评定措施,探寻其传承和保护的主体。

其一,遵守国家非遗保护法和语言文字法,是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根本保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使推普工作与语言(或方言)遗产保护并行不悖。只有语言与文学艺术恰当结合,才能做好语言文学类非遗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依法宣传方言文学的价值,提倡当地人用方言创作改编语言文学类非遗作品,媒体加强对此类非遗的关注,学校、家庭也应给下一代创造传播以方言载体的语言文学类非遗的合适环境。

其二,从语言文学特点出发科学地管理规划,是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要基础。依据语言与文学的交融性特点,语言角度规划要与文学艺术形式角度规划、物质文化遗产规划相结合,口头与物态相结合进行立体规划。河南省文化厅联同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淮阳举办的多省联合的“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已成功举办两届,语言文学类非遗专题与其他类非遗交流研究与汇集展演立体表现中华文化,政府定期搭建非遗展演舞台,还进行数字化记录、保存。寻找“中原记忆”,体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划的重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好的保护和创新。[9]

其三,定期进行特色方言点调查以加强语言文学类非遗口头展演与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保护利用语言文学类非遗意识的有效途径。国家与地方目前已进行了三个批次的非遗名录调查统计,语言文学类非遗得以定期展演、讲说和宣传,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语言文学类采集编撰团体与机构也相继成立。但还需详细调查与方言特征对应的语言文学类非遗的分布情况。对相关遗迹要统一标识并设置保护性标志碑,调查所获资料要进一步归类存档。针对不同地域语言文学类语言非遗的学术成果进行分析,在各地深入开展相关非遗的学术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用方言及多语种文字出版,提高此类非遗的保护利用意识。例如《董永传说》,它既是国家级又是河南省级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两千多年的漫长流传过程中,不断与全国各地的民众生活相结合。由于各地方言不同、情感渗透和口碑附会等原因,产生了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传说,遗留下许多与董永身世有关的文物、碑碣、村落、地名等遗迹,如山东博兴有董家庄、董永墓;山西万荣小淮村有“董永故里”的匾额,民间还织造“合婚布”;河南武陟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和十一月初十均举行盛大的祭拜孝子的庙会活动。流传于武陟的方言俚语中就有许多与董永有关。父训子时:“想娶天仙哩,先看看自己的德行!”谈婚论嫁时姐妹们在一起说心里话:“嫁就嫁个董永,聪明能干又不刁滑,才叫称心如意。”青年男女私定终身会要求意中人:“走,到董永墓磕个头,到槐荫寺拉拉手,天上人间,今生来世都不兴变心!”[10]通过此传说中使用的方言对比,可找出方言所反映的各地有关董永传说的地域文化特色,有利于各地共同传承和利用。

其四,科技融入创新并转化为文化产品是保护传承利用汉语言文学类非遗的动力。对语言文学类非遗除应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其建立完整档案外,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还应建设语言文学类非遗声像数据库加以保存或形成动态演示的文化产品。2010年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江苏库完成首批试点验收,取得了《方言电子文件自动检查系统》等多项科研成果,展示网同时开通。[11]全国将在各省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规范标准统一建库,同时借用各地博物馆和网络进行传播,河南省也正在按国家标准积极建设河南方言文学类非遗库。

其五,把方言和地域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带来经济效益是保护利用此类非遗的内在动力。因此,必须从语言科学、计算机技术、文学方面进行形态包装,使其适合现代消费者的需要。如陕县“王莽撵刘秀传说”,河南省采取方言原生态版、普通话版、外语版分别记录,形成了满足各语种需求的文化传播产品,并改编有豫剧、河南坠子、电影、电视剧等形式,实现了非遗文化产品产业化。这样在促进人们爱好保护传说的同时,也让人们认识到方言特征词“撵”的形象生动,方言与传说同时得到传承。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产业化保护的关键,在于精神层面有所挖掘和超越,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活化石记录整理层面。

其六,选择传承人要从口头语言性与文学艺术表达相结合的视角,综合考虑选取。要树立语言文学类非遗传承人的典型形象和魅力,提高其感召力和影响力。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不仅要保护非遗本身,还应保护其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空间,实现产品化开发与可持续传承;重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也是语言文学类非遗保护的关键,为此,河南省建立了12个省级研究展示传承基地,[12]为语言文学类非遗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平台。

其七,加大财政投入广开非遗保护财源,与生产性保护结合获取不断增加的收益是语言文学类非遗保护的基本保障。河南省文化厅为保护珍贵的文化资源,积极联合财政厅争取2010年度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790万元,[13]其中部分资金投入到此类非遗保护中,同时还寻求政商学结合等渠道扩大资金投入。生产性保护、市场产业化利用配合旅游开发体现语言文学类非遗的文化经济价值,可使财政投入能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八,全方位立体开发式保护是汉语言文学类非遗保护利用的创新模式。原生态就地保护,利用传播媒体创制节目,可提高此类非遗的影响力感召力。如河南卫视开办的《梨园春》栏目,聚集国内外豫剧爱好者,不断推出不同年龄阶段的新人,提高节目的影响力、表现力和感召力,对河南话及豫剧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九,加强国际、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地方语言文学类非遗国内外传播,是语言文学类非遗保护的必要途径。语言与地域民间文学互为依托保护,互为传承运用。用方言、普通话、外语等记录编译语言文学类非遗,通过创新其艺术表现形式,促使非方言区群众及国外大众对其了解、喜爱并广泛传播,进而使此类非遗得到传承发扬,实现此类非遗的受众与观光旅游都得以提升,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的魅力。如在传承几百年的河南淮阳太昊陵庙会上,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河南省文化厅、周口市政府联合中东部8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团队,为前来逛庙会的群众献上了精彩演出,强化了语言文学类非遗的地区间合作与转译,其传播影响到国内外,极大地提高了影响力。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语言文学类非遗归类符合国际公约和学术特点,其特点和价值颇具个性,保护利用时有必要遵循其个性与共性规律,以申报地濒危方言或语言载体为红线纽带,以编译展演为形式,与现代科技和创意结合,生产性、产业化立体性保护,创新此类非遗保护开发的特色方式,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满足当代多元多样需求,才能提高此类非遗的感染力与生命力。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EB/OL].(2008-03-27)[2012-03-31].http://www.cssn.cn/news/321312.htm.

[2]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目录.

[4]杜道明.语言与文化关系新论[J].中国文化研究,2008,(4):133-140.

[5]甬音.国家教材《现代汉语》强调:方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EB/OL].(2008-07-17)[2012-03-31].http://bbs. cnnb. com. cn/forum. php?mod =viewthread&tid=1353971.

[6]段宝林.民间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3.

[7]《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编写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1.

[8]向楠.95.9%受访者确认身边存在怯于说方言的年轻人[N].中国青年报,2012-03-22(7).

[9]侯俊豫.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精彩开幕[N].周口日报,2012-02-25(1).

[10]左丽慧文.董永传说[EB/OL].(2006-06-09)[2012-03-31].http://www.ha.xinhuanet.com/yincang/2006-06/09/content_7222894.htm.

[11]董洪亮.中国建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 江苏完成首批试点验收[N].人民日报,2010-03-10(15).

[12]陈茁.河南省近日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展示传承基地[N].河南日报,2010-06-11(2).

[13]陈茁.790万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我省非遗保护[N].河南日报,2010-11-06(2).

On the Endangered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and their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WANG Zhen-d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and Literature,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Zhoukou 466001,China)

The kind of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includes endangered languages(dialects),folk literature,traditional drama languages and language character customs,and they have some features in common.As to the protection related to such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the local language or dialect should be established as the main line,in the form of recording,translating and editing,by means of modern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creativity,and then be protected by produc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It is significant to categorically launch innovative protective development of this kind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language and literature;Henan province

H002;G112

A

1672-3910(2012)03-0017-06

2012-03-06

河南省科技发展规划软科学项目(112400450105)

王振顶(1968-),男,河南沈丘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语言文化与对外汉语词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文学类方言文化遗产
方严的方言
方言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重点】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小说)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戏剧)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文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