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加芹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 江苏连云港 222000)
手足口病(HFMD)是1957年首次在新西兰发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主要有肠道病毒引起,以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常见,而目前世界上几起严重的手足口病爆发均由EV71感染引起[1]。春夏季节是高发时间,多发生于婴幼儿,尤其是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多数患儿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大多预后良好。但少数患儿可表现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神经源性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等,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我院收治37例重症(HFMD)患儿,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中的诊断标准,护理体会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5~72个月,平均33个月。≤12个月7例,13~36个月24例,37~60个月6例。本组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发热,体温38~40.5℃,热型不规则,其中<39℃10例,≥39℃27例;全部病例均有皮疹,为斑丘疹和疱疹,主要分布在手、足、下肢膝关节周围和臀部皮肤,不痒;口腔内或咽峡部有疱疹和(或)溃疡15例(40.5%);呕吐21例(56.8%),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其中1例为咖啡色液体;嗜睡8例(21.6%);肢体小抖动18例(48.6%);昏迷2例;抽搐9例(24.3%);窦性心动过速15例(40%);呼吸急促18例(48.6%),表现为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心率增快、指端湿冷。
1.2 治疗及转归 早期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短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抑制炎症反应,同时注意保护胃肠道黏膜。本组治愈36例,住院时间17小时~22天,治愈率97.3%;1例患儿入院时已并发重症肺炎、昏迷、循环衰竭,17小时后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2.1 病情观察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挽救患儿生命的关键。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7d。一般病程较短,根据临床表现大致分为4各阶段,即疱疹性咽峡炎阶段、神经系统受累阶段、心肺衰竭阶段和生命体征稳定期[2]。各阶段无明显界线,进展迅速,从发病至出现典型神经系统症状平均3.5天,所以应特别关注起病4天内、年龄﹤3岁,高热≥39℃且持续不退、易惊、呕吐、四肢抖动、头痛、嗜睡、抽搐、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呼吸急促等高危因素,给予持续心电监测,同时进行血气分析。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对无明显皮肤疱疹但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儿也应该加强病情观察。本组1例入院时仅有发热症状,12小时后出现多脏器衰竭症状,因发现及时,经积极抢救和精心的护理此患儿22天后康复出院。
2.2 标本采集 患儿入院后尽快留取各类标本,配合各项检查的进行。若发现患儿有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即进行一系列检查:动态监测血糖、血气、血常规、心肌酶谱的变化。配合进行腰穿,采集脑脊液。留取各类标本,如粪便、咽拭子、脑脊液进行EV71的监测。本组首次血糖测定高于7.1mmol/L者3例,白细胞计数升高21例,35例咽拭子阳性。
2.3 消毒隔离 本病传染源为患儿、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菌者,流行期间患儿为主要传染源。一旦确诊,立即按呼吸道及消化道隔离处理,直到热退、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与患儿接触过的人员规范六步洗手法,对不能用流动水洗手者,要求直接使用碘伏消毒剂涂擦双手。物品消毒,用碘酒或者氧化剂都可以杀灭病毒[3]。加强床边隔离,限制患儿及家属出入。
2.4 基础护理 ①健康宣教。根据家长的年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及心理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教会家长简单的诊断方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玩具定期消毒[4]。②饮食指导与口腔护理。大多数患儿有口腔溃疡、疱疹,每次进食前后,嘱家长帮孩子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有溃疡者给予思密达加生理盐水调成糊状后涂擦溃疡面或用锡类散外敷。饮食以温凉为宜,避免酸辣食物,以减少对口腔溃疡的刺激。③皮肤护理。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应舒适、柔软,经常换。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及时清理患儿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防止感染,如有感染需用抗生素及镇静止痒剂。④心理护理。本病多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疱疹的疼痛刺激以及医院陌生的周围环境,加之监护设备不时发出的报警声,患儿表现为烦躁不安,不能安静地接受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在接待患儿时,应做好心理护理,态度温和,爱护体贴,以消除患儿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2.5 特征性表现的护理 ①高热护理。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2小时测体温1次,﹥39℃者可每隔30分钟测1次,警惕抽搐发生,针对不同情况做好降温处理,﹥39℃应积极降温处理,防止惊厥发生。用冰块降温,注意冰敷部位皮肤的情况,防止冻伤,头部使用冰帽降温均用至患儿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②肢体抖动,肌力下降,肢端湿冷患儿的护理。保持肢体功能位,及时擦干汗液,用温暖的盖被包裹,给予定时按摩肢体,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③昏迷、嗜睡、颈部抵抗患儿的护理。意识状态是判断病情进展的重要指征,因此应严密观察并记录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及呼吸节率的变化,其他神经系统检查需集中进行,以免过多干扰患儿。
2.6 严格记录出入量,控制输液速度 注意控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避免引起医源性心脏负荷增加,导致心力衰竭,最好使用输液泵控制滴速。如出现心功能不全,给予吸氧、行血气分析,控制液体滴速,给予晶体及胶体静脉滴注以扩容;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西地兰、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等,并加强抗病毒、抗感染等治疗[5]。
HFMD目前尚缺乏特异、高效的抗病毒药物,对症和支持治疗是主要治疗措施。通过对37例重症患儿的护理,总结如下: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挽救患儿生命的关键。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病例,早期识别困难,病情变化快,容易失去最佳干预时机。强调病情观察的重要性,争取通过护士的观察和相应的辅助检查,做到早期诊断,力争在患儿心肺功能衰竭前得到有效干预。②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不同内容的健康宣教,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在眉睫。作为临床护士,应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工作始终。
[1]朱 影,刘晓琳,郭玉淮,等.重型手足口病引发脑损害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08,29(4):357
[2]安徽省卫生厅,手足口病防治读本[M].杭州:浙江科学科技出版社,2008.10
[3]华路雅.小儿手足口病47例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3,19(2):234
[4]李兰娟.手足口病[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8
[5]杨智宏,朱启镕,李秀珠,等.2002年上海儿童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9):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