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曙南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与就业管理处,海南海口570216)
高职毕业生在毕业实习阶段,表现出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自我定位不准、眼高手低;过多关注待遇;对自己心理位势高,对企业心理位势低;缺乏吃苦精神和进取精神;对初始收入比较低的工种坚持时间比较短;情绪不稳定,心理承受力差,责任感不够强等诸多问题。行业企业由此对使用高职生普遍表现出了困惑和忧虑。
其实这些现象的产生,既与学生适应能力不足有关系,也与高职院校平时在校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工作有关联。在高职生源日趋萎缩和招生面临地方保护主义潜规则干扰下,不少学校把主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到招生和组织培训创收等方面,不自觉地弱化了思政教育工作,导致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甚至是“无效”,学生职业道德水平不高,与职业要求存在差距。如何才能切实增强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使实际运作满足大学生成长需要,以实现高职思政教育的目标?笔者从自身实践出发,并参考历年来一些学者的研究,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拥有一支高效专业的思政教育工作队伍,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取得成效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而培养造就这样一支队伍,需要领导层和三支队伍多年持续不断努力。
高职领导层如果一个人一个口号,一个人一个战略,一套班子一个规划,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是没法取得实际效果的。领导层只有统一思想,率先垂范,态度坚决,把该项工作作为“接力棒”一个一个往下传,而且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努力打造一支高效专业的思政教育工作队伍,才能实实在在把思政教育工作深入推进下去。
三支队伍中,第一支指由职能部门、辅导员、班主任、宿舍管理员和行业企业相关人员组成的队伍;第二支指由思政课有关人员组成的队伍;第三支指由团委和学生会等成员组成的队伍。高职要像重视学术骨干一样重视思政骨干人员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一是要建立日常培训、职业培训和专业培训相结合的分层次、多形式培训体系。日常培训重点内容为政策、文件学习和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着重提高三支队伍人员政策水平和处理日常事务能力。职业培训重点为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培训。专业培训重点为专业知识学习,如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着重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由于高职思政人员工作繁杂,学习时间有限,可以较多采用以会代训、以岗代训方式,请专家学者级思政人员进校开展培训;二是要做到使用和培养相结合。优秀思政骨干人员可以优先享受国内外考察、参加学术(专业)研讨会、专业(业务)培训进修等权利;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学校教研、科研项目经费支持;评优、晋升、职称评定、工资提升等可优先考虑,考核等次为优秀的骨干还应享受一定额度特殊津贴。把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落到实处,使思政工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成为“教官、教师、学者”三者合一的人。
从网络发展趋势来看,网络工作载体应该成为思政教育有力载体。要不断加大思政教育工作进网络力度,想方设法建立网上思政教育阵地,充实网上思政教育内容,组织人马制作一批思想性强、教育性强、趣味性强、适应性广的信息资源,组建思政教育信息资料库。特别重要的是要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开发的诸如数字化校园综合平台这类网络平台,增添能加强师生、校企互动的网页,让学生在校园网上得到有力的精神指导和支持,这样的思政教育阵地才会有吸引力,才能发挥人们期望的功效。
网络环境越来越复杂,为建设健康网络环境,防止网上不良行为问题出现,可实行网络实名制,完善网络管理,净化网络。同时加强网络伦理教育,促使高职生自觉树立网络自律意识,遵守网络道德,培养和提高他们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当前关于思政教育工作的想法和号召很多,但是落到实处的不多。许多工作,光有想法、号召还不行。要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不仅要发挥好网络工作载体威力,还要精心设计教育项目,以深入推进思政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当前思政课普遍存在学生不喜欢上、不愿意上的状况。造成学生对思政课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思政课课堂教学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甚至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觉得学了没用。要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比较有效的办法是深化与专业课教学结合力度,通过走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之路,利用高职院校最为重视的专业建设项目,促进思政课教学发展,增强对学生吸引力。
思政教师要提高专业认知水平,虚心向专业教师请教,了解专业开设来龙去脉,明确专业对思政课需求。不少思政教师对行业企业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要建立对企业理性认识,有必要借专业之力,下企业亲身参与实践,把自己当成企业普通一兵,不管是教授还是助教,如果需要就从最底层干起,实践出真知,把自己打造成为真正“双师型”素质人才。苦练内功,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施以有侧重的思政教学,这样的思政课不愁上不出实效。
思政教师帮助各专业解决好学生好高骛远、不珍惜实习和就业机会的毛病,能急专业之所急,想专业之所想,确实能够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出力;帮助学生开拓眼界、增添生活智慧、处理好社会上复杂人际关系等问题,这样的思政课教学会受到学生欢迎,是能够逐渐扭转目前面临尴尬局面的。
要认真抓好大一新生入学阶段教育,这个阶段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新生入学后,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组织形式,集中教育由学校统一安排,分散教育由各二级学院(系、专业)参照入学教育主要目标,围绕入学教育主要内容,根据新生特点,结合本院实际,采取丰富多样形式,如全院(专业)新生大会、主题班会、座谈会、实地参观、视频展播、文娱活动等方式开展入学教育。教育内容至少包括校情、二级学院(系)院(系)情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党团知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规划教育、适应大学生活教育、校纪校规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组织学习《学生手册》有关规章制度等。
心理问题是目前高职思政教育面临的最为紧迫问题之一,也是要长期予以关注的问题。它的处理是否及时和恰当,直接影响到思政教育成效。
成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比如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由学生干部及学生自发组织、各二级学院(系)辅导员和学校心理咨询机构构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学工委每学年应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多种形式教学实践,如学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自我剖析等,帮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领悟,树立正确心理健康理念。
组织各学院(系)学生干部进行团体心理咨询技术培训,使学生干部能在其工作中应用团体心理咨询技术,实现同伴教育目的。积极扶持自发学生团体心理健康与心理成才协会,定期在协会内部开展讲座、演讲、心理剧、团体咨询、心理沙龙、团体游戏、散发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单等多种形式活动,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
就业质量是决定高职院校生存发展关键因素之一。就业质量高低不仅取决于学生专业技能知识和能力,更和职业道德水平有很大关联。高职院校比较重视就业教育平台建设,思政人员要学会借就业教育平台之力,把思政教育贯穿于就业教育全过程,提高思政教育成效。高职院校要把重视就业教育,强化就业指导作为思政教育工作重要环节来抓,重点突出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对自己、对形势做出正确估计、准确定位,克服眼高手低毛病。把就业教育锻造成为提高养成教育实效性重要手段之一。
学生公寓是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成才的重要载体。要成立学生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学工委),成员包括学校领导、职能部门、后勤住宿管理公司以及各个二级学院(系)有关人员,集大家之力,统筹协调学校各部门之间关于学生管理事宜工作关系,及时处理和解决学生工作中存在问题,当然包括处理学生公寓与学生相关问题,诸如学生公寓物业管理、学生思想政治和日常行为管理、学生在学生公寓表现等。
网络时代学生宿舍管理也应实现网络化,宿管员具有管理学生在宿舍内活动的最大优势,要发动宿管员与所管辖生活区内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学会通过网络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需求,只要在网上留言,宿管员就能够帮忙解决问题。多为学生办实事,是会得到学生认可的。选拔有一定素质人员担任宿管员,充分发挥宿管员作用,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将取得事半功倍效果。
还应建立起党团学组织进公寓的组织体系,将学生公寓划分为若干个公寓片区,以学生公寓片区建立党团总支,以公寓楼幢设立学生党团支部,以楼层设立党团小组。通过学工委和党团学组织全方位进公寓,建立起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依托平台,促进思政工作深入开展。
优质的思政教育不仅需要良好工作载体和项目辅助,更需要思政教育者有一颗爱人、忠诚思政教育事业、负责任和明敏的心。否则就是拥有再好的工作载体和项目,思政教育也不会取得良好效果。
思政教育工作要进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只有高效专业的思政教育工作队伍、与时俱进的工作载体和精心设计的项目是不够的,还离不开健全的思政教育工作机制保障。队伍、载体和项目只是工作机制的一部分,它们需要在与思政教育工作机制密切联系和有效互动中才得以实现。
要抓好思政教育工作机制健全建设。一个健全的思政教育工作机制,应是一个由领导机制、责任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构成的有机统一运行体系。领导机制的核心,是建立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或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工委受党委委托全面管理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建立由自律机制、监督机制和追究机制三个部分组成的责任机制,要大力推行问责制;本着以人为本原则建立激励机制,注重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单纯靠讲思想觉悟、服从分配这样的大道理来硬性要求思政工作者已被证明收效甚微,激励机制要努力调动大家积极性。建立目标和结果相统一的整体性、动态性、综合性和操作性强的评价机制,主要从学生日常工作、教育教学管理、稳定工作、就业率、违纪率、获得荣誉称号等方面,通过考核指标对思政工作者工作进行量化要求。建立保障机制,更重要的是要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总之,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每一位高职教育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高职不是生产流水线,绝不能产出只懂技术、高智商低情商的人。思政工作者要通过教育使每个高职生都能得到健康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成为行业企业青睐的香饽饽。
[1]车承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4(8).
[2]门德华.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问题[J].求实,2005(1).
[3]杨文革.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动态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
[4]李海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
[5]邹曙南.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