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强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太仓215411)
文献典藏是优化馆藏结构,提高文献利用率的重要基础,但在图书馆工作中往往被忽视。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典藏存在诸多问题,不仅给读者查找文献带来不便,而且给以后布局调整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极大浪费。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典藏如何体现高职特色,更切实有效地为高职教育服务,本文现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抛砖引玉。
文献典藏是图书馆全部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其内涵是根据图书馆的性质任务、读者对象以及存储条件等,将分编好的文献按一定的原则要求,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管理,使馆藏文献始终处于结构均衡的最佳状态,发挥最大的效用。文献典藏的外延包括藏书布局与排列、藏书保护与评价、藏书复选与剔除等内容[1]。文献典藏的宗旨是通过科学组织管理,方便读者利用图书。
藏书布局是指按文献的内容、用途或服务方式等对馆藏进行划分,使之形成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且具有不同功能的结构单元。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读者服务的质量。从图书布局来看,主要有三大块模式和三线制模式。(1)三大块模式:按图书不同的使用情况,把书库分为基本书库、辅助书库(或样本书库)和专门书库。这种模式虽能起到推荐图书、保存特藏等作用,但开放度不高,图书利用率较低。大多图书馆对基本书库再按学科大类粗略地分为几个借阅区,如社科图书借阅区、科技图书借阅区等,虽然学科范围小了些,但检索专业书仍较费时。(2)三线制模式:按图书利用率高低及内容新旧程度,将图书分别归入一线书库、二线书库和三线书库。如广州纺织服装职业学校图书馆就采用这种布局模式[2]。这一模式确能提高一线书库的流通量,但半开放的二、三线书库图书几近“死书”;还有书库层次划分过细,需要经常剔除调整,且内容新旧、利用率高低较难把握,这在人员紧缺的高职图书馆可行性并不很高。再从书刊布局来看,大多采取书刊分开布局,甚至现刊、过刊分开布局。这种布局管理较方便,但读者查阅相关资料较麻烦。以上布局的缺憾有:①同种图书分散存放。由于存在重复建库的状况,导致图书不能充分利用,找书还书复杂化。如我馆是小流通,各库分别借还。书库有5个:基本书库1(图书类别A-Z)、基本书库2(A-K)、基本书库3(N-Z)、样本书库(A-Z)和原馆藏书库(A-Z)。有4个书库重复存放着同种图书,读者经常弄不清书是在哪个书库借的,也常有拿着一本书辗转多个书库去还书的情况。②藏书布局与专业设置异步。藏书布局仅依据图书利用功能与利用率等,忽视藏书内容,没有跟专业设置同步,这直接制约着专业书的有效利用。③相关的书刊信息分散。图书与报刊存放在不同库室,相关的书刊信息分布各处,读者查阅相关信息要几经奔波,既费时,又极易造成信息漏检。
排架是文献典藏工作的重要内容,它是将文献按一定的方法科学有序地排列在书架上,形成一个有一定规律的检索系统,以便读者迅速准确地取书和归架。现刊排架主要有以下两类:(1)单一排架。一是音序排架法:按刊名首字读音的顺序依次排列。二是笔画排架法:依刊名首字笔画的顺序排列期刊。这类以刊名字顺排架的方法将各学科门类的刊物混杂在一起,不能从学科专业角度反映馆藏;不同方言的读者或笔画不熟悉的读者会有检索困难。(2)综合排架,如“分类+刊名字顺”二合一排架法。先按“中图法”的学科分类体系编排确定各类刊物的顺序,再按刊名字顺排列同类期刊。其优点是体现学科主题的系统性,又符合读者的查阅习惯,能满足读者“族性检索”的需求[3]。但直接组配出来的排架号往往结构复杂,号码冗长,不易被理解,难以找准架位[4]。从单一排架到综合排架,由形式归并到内容聚集是一个跃进,但共同的缺憾是排架较复杂,检索归架不方便,导致产生乱架,期刊利用率降低。
滞书压架,浪费空间,妨碍读者查阅文献,及时复选剔除是科学典藏的有力措施。不少图书馆正由突击采购转为突击剔除。如我馆在迎评后第3年就书满为患,剔除了2万多册,现在又加紧剔除了3万多册。剔除的书刊一般作如下处理:(1)集中堆放。如我馆把学校组建前中专层次的书刊与剔除图书集中堆放,占了一大间,使原本紧张的馆藏空间更拥挤。堆放的书刊易受潮发霉老化,成为“图书垃圾”。(2)象征性赠阅。一般是配合学校的相关活动,将剔除书刊赠送给有关单位。滞书在图书馆视作废物,但于广大读者仍有利用的价值。将其闭库堆放,不去及时调拨发挥余热,这是继突击采购后图书资源的再次浪费。放弃开发滞书的使用潜力,既违背了“每本书有其读者”的图书馆学思想,又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现代图书馆的藏书布局,就是要在全开放的服务环境下便于读者利用,利于馆员管理。其藏书布局的原则是:(1)开放原则。随着“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理念的深入人心,图书馆应采取藏、借、阅、咨合一的大流通的服务模式。(2)方便原则。读者的信息行为受行为主体内外部众多因素的影响而呈现一定的信息行为规律。读者都倾向于易于接近、易于查找的信息,而容易忽视其他有用信息(齐夫最小努力原则)。要以文献内容聚集为导向,科学合理地布局藏书,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使用。(3)效率原则。经济合理地利用藏书空间,特别是不重复建库,以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另外,还要根据建筑结构、馆舍面积、馆藏数量、专业设置等因素综合考虑藏书布局。
3.1.1 藏书多元一体化
3.1.1.1 藏书的多元化:从藏书特点和使用功能上看,高职图书馆藏书要向多元化发展,即不但要有基本藏书(包括图书、报刊),还要有特色藏书。以基本藏书为主体构成图书馆的实体馆藏,建立学校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满足读者基本的信息需求;开发建设特色藏书,传承学校文化的精髓,宣传学校的办学成就,支持教学科研发展,激励学子成长成才。根据特色藏书建设的优势性和需求性原则,如我馆应着力四类特色藏书建设:(1)吴健雄信息库。我校以太仓籍世界知名实验物理学大师吴健雄的名字命名,我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就是以吴健雄精神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建立吴健雄信息库,是发扬吴健雄精神,激励师生团结奋进的迫切需要。(2)健雄教材库。以利于课程教材的更新和形成课程特色,传承专业建设脉络,打造精品专业教材库。(3)健雄图片库。对外展示形象,对内凝聚人心,扩大学校声誉,完善资料储备。(4)健雄文库。高校文库是高校图书馆收藏本校师生和校友的著作、论文等科研成果的专藏,如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相继建立了这种最具校本特色的专藏。建立健雄文库,搭建科研交流的平台,弘扬学校的学术传统,是推进学校教育创新的不竭动力。
3.1.1.2 藏书的一体化:这是建立在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基础上的新的藏书理念。藏书一体化主要包括基本藏书一体化和图书报刊一体化。(1)基本藏书一体化。进入流通的所有图书都按“中图法”的分类体系统一排放,不重复建库。高职教育针对市场设专业,针对企业定课程,因此没有长期保存样本书的必要。如我馆要整合归并基本书库2、基本书库3、样本书库及原馆藏书库,将同种图书聚集在一起,最大化地提高图书利用率。(2)图书报刊一体化。在大开放的服务空间,将不同专业的报刊陈列在相关内容的图书周边,使相关内容的书刊集中在一起,便于读者就近查阅。
3.1.1.3 藏书多元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藏书多元一体化是在全开放环境下凝聚了业界同仁创新思想的结晶,是在实践中走出的昭示发展趋势的文献典藏新路子。宗承玉认为,图书馆借鉴超市管理模式,打破文献载体的部门分离,将非同质文献载体,如书刊、光盘等,以文献内容进行分类并相对集中排放,读者就能在同一空间便捷地利用所需的文献[5]。张华平主张在一个服务区同时配置学科内容相同的图书、报刊、电子及网络等文献,共同完成图书馆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的功能[6]。目前,服务理念先进的高校图书馆,也尝试将不同类型、不同载体、不同文种的文献根据学科内容整合到一起,完全实现馆藏文献一体化,这就是藏书布局一条龙模式[7]。三峡大学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不分载体形式,全部按学科类别(如政法、经管等)进行布局,分门别类典藏。相同学科内容的图书、报刊等在一个楼层相对集中,极大地方便了读者[8]。这种藏书模式,将同一内容不同载体的信息资源融为一体,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式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各类信息资源的潜力,更科学合理、方便有效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但这要求有足够的存放空间,且不同载体的文献需单独组织排架,这在目前的高职图书馆运作有一定难度,而同一载体不同类型(如纸质文献中图书、报刊)的藏书布局一体化较切实可行。藏书多元一体化透露出业界改进文献典藏新举措的尝试,必将极大地提高文献典藏的科学化水平。
3.1.2 实施多元一体组团式的藏书布局
图书馆要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专业化地调配图书,更有效挖掘藏书的使用潜力,积极采用多元一体组团式的藏书布局:即在藏书多元一体化布局的基础上,将进入流通的基本藏书围绕系部(专业)建立若干组团书库。如针对我校现代港口与物流管理系的5个专业(港口物流、物流与供应链工程、报关与航运服务、营销技术与策划、财务管理),可以把经济类图书归为一个组团。我校现有7个系,可建立7个专业组团书库,其余的图书归为通用组团。另外,设立一个特藏组团。空间分布上,特藏组团为一个楼层,其余组团依据“中图法”序列、藏书规模等适当分布在另外3个楼层。这种藏书布局业界也在努力探索。纪明奎设想,在流通书库划分出相对独立的区域,将某一主题内容(如英语考级)的书刊集中在该区域,设立“主题借阅区”,以更方便读者查阅文献[9];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将财会、证券、社会保障、城市开发等相关内容的书刊都聚集在“经济”类专架,读者查阅针对性强,效果好。但由于完全改变了传统的藏书格局,且高职院校读者普遍缺乏图情知识和文检能力,因此,要完善馆藏分布标识。主要包括:(1)馆藏示意图。在图书馆入口处设置触摸屏电脑,提供图书分类介绍、各组团书库的楼层位置等,指导读者进入查询主题的藏书区域。(2)组团书库及架位标识牌。在书库入口处设置以院系命名(如“现代港口与物流管理”)的组团书库标识牌;架位标识牌依据“中图法”,类目要层次分明;另外,要在相应的架位旁醒目地树立专业名称(如“港口物流”)标识牌,以突出专业,达到读者能自助检索的效果。高职院校馆藏规模较小,专业群较集中,且读者都有阅读的主题性倾向,这样布局恰到好处。采用这种布局模式,使文献典藏与专业设置对接,将相关内容的书刊归于一处,便于读者系统借阅,有良好的导读作用。组团书库藏书相对减少,新书入藏调整书架难度减小;读者查阅主题明确,乱架的范围得到控制;可直观反映各专业的藏书,便于采访时调节平衡。多元一体组团式藏书布局对于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益和馆员的管理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使读者方便查找,快速归架?适应高职教育专业性强的特点,我馆探索出“主题(专业)分类+流水号”的现刊排架法,很受读者欢迎。具体做法是:(1)进行主题(专业)分类。期刊征订工作结束后,我们就建立期刊电子登录表。先是按“中图法”给期刊分类(类目级别依据主题或专业),确定检索顺序;再对同类期刊进行刊名字顺排序,建立排列体系;然后编流水号。(2)建立主题(专业)分类表。每年新刊上架前,我们在刊架相应位置贴上“主题(专业)分类表”。此表对应期刊登录表,列出期刊主题(专业)及对应的流水号范围,如“F港口物流133-154”,一目了然。(3)刊架、期刊标流水号。刊架先标上流水号,待新到期刊验收登录后,就在期刊封面左上角贴标签,也标上流水号。期刊上架或归架只要对号入座(不必借助代书板等),简便准确。主题(专业)分类+流水号的现刊排架,其亮点是将索刊号(分类号/刊次号)转换为流水号。因为数字是最易识别的号码,一经转换,排架就化繁为简。它能使读者了解期刊所属类目,掌握分类法,把握同类期刊的排列规律,极大地方便了读者,一看流水号就可直奔目的地。进入组团书库的现刊一般不太多,流水号更具识别、检索的优势。另外,刊架不需粘贴和更换刊名标签,上架、清点等也十分便捷。
剔除书刊从经济角度讲属于图书馆的资产。既是资产就有所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之分。将三权适当分离(如资产移位),就能使剔除书刊获得超值的借阅能力。高职图书馆书刊剔除转让应合理安排,如将复本量大、有参考价值的书刊折价出售;适合他馆入藏的(如中等学校层次的),可馆际流转;内容低劣、破旧不堪的作报废处理等。但如何更好地为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提供智力支撑,更充分地活化学生的阅读资源,更快地使剔除书刊“化腐朽为神奇”?笔者建议如下:
3.3.1 剔除书刊馆企流转。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
主要特色,但合作内容多为技术研发、实训就业等方面,没有书刊资源合作。其实,合作企业迫切需要书刊资源,不少企业为营造企业文化,办起了图书室。图书馆应创新校企合作内容,建立书刊流转共享机制。可以本校实习或就业的学生为纽带,传递书刊需求信息;有计划地从剔除书刊中挑选出针对性强的专业书刊、可读性强的通识类书刊流转到合作企业。书刊资源馆企流转,将会有力地提高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增进企业后劲,巩固和发展校企合作的成果。
3.3.2 推出校园换书集市。图书馆可将剔除书刊交给读者俱乐部,建立旧书市场,开展以书换书活动。换书活动在业界也渐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第16届世界读书日之际,首都图书馆推出图书交换大集,市民拿出自己闲置不用的书,就可在图书大集上挑选等量的书;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建立“图书公社”[10],将图书馆剔除书刊、募集到的师生的书刊,组织展示阅览和以书换书活动,让剔除书刊为更多读者分享。换书集市加速了书刊在读者间的双向流动,实现了新的入藏和阅读价值。
3.3.3 过期报纸专题剪报。过期报纸的命运一般是装订后入库,任其沉睡,待老化胀库时就视废品处理。不去开发、提炼报纸情报,不把文献的潜在价值转换为现实价值,实在可惜。笔者认为,在有电子版报纸查阅的情况下,图书馆只需装订专业类报纸,编好分类目录,直接存放到相关系部资料室,及时供师生查阅,其余不装订的一律用作专题剪报。专题剪报将原报纸上零乱、分散、低质的信息变为有序、集中、高质的新型实用的信息,从而满足读者对专题信息的需求。如上海图书馆“代您阅报中心”开展专题剪报服务,赢得读者青睐,也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形象。高职图书馆可指导勤工俭学学生开展剪报服务,这对于培养学生提炼、组织信息的能力,激活报纸情报资源以及增值利用均有重要意义。
文献典藏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各个环节又有较强的连锁性,有关决策要集思广益、长远考虑。文献典藏是否具有高职特色,反映了高职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决定着图书馆的服务效能。文献典藏要有高职特色,应该紧密联系高职教育的实际,借鉴同行的先进经验,结合图书 馆的内外部条件,不断实践创新,完善发展。
[1]李 蓉.图书馆文献典藏的内涵与外延探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1):14 -16.
[2]吴 琼.职业院校图书馆馆藏发展策略新探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8,(3):20-23.
[3]牛振恒.高校图书馆现刊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图书馆杂志,2007,(9):38 -40.
[4]别立谦.从字顺到分类:北京大学图书馆期刊排架工作实践[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4):71-75.
[5]宗承玉.超市管理理念对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对冲效应[J].新世纪图书馆,2007,(2):45 -46.
[6]张华平.多元一体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布局与特色阅览室建设[J].图书馆,2010,(1):32-33.
[7]李宝英.图书馆藏书布局模式探讨[J].图书馆建设,2005,(5):35.
[8]王德全.图书馆“三全”管理模式诠释[J].新世纪图书馆,2004,(5):70 -71.
[9]纪明奎.关于在高校图书馆流通书库设立“主题借阅区”的构想[J].图书馆建设,2011,(5):50 -51,55.
[10]张 振.“图书公社”——高校文献资源共享的一种新形式[J].新世纪图书馆,2008,(3):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