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栋, 雷 宁
(1.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科学系,山东 淄博 255130;2.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北京 100039)
一般的研究性著作在提到王士禛诗歌的时候都认为他的诗歌缺少对现实的关注,认为王士禛身在官场,为人谨慎,所以他的诗歌主要追求“神韵”。其实,当我们真正阅读王士禛诗歌的时候就会发现,虽然大力提倡“神韵”,但他确有一些诗歌在反映现实,只不过反映现实的角度要少,而且这类诗歌在王士禛诗歌中所占比重较小罢了。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忽略这些作品的理由。虽然这些诗歌多为早年之作,但这些诗歌体现了王士禛对社会的关注。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之人,他亲身经历了明清鼎革的乱世。研究王士禛的这些诗歌不仅能够纠正学界对王士禛的稍显偏颇的认识,而且能够揭示王士禛的成长经历及诗歌发展历程。学习与模仿是王士禛诗歌艺术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应该说,战争诗的写作是王士禛向杜甫学习的集中体现,虽然王士禛并没有沿着杜甫诗歌艺术一路走下去。总的看来,王士禛反映现实的诗歌主要以反映战乱之祸为主,具体主要反映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社会内容:
王士禛反映民生疾苦的诗,其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与战争背景联系起来,描写战争带来的沉重赋税给贫苦民众带来的悲惨生活。战争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提供这些人力物力的必然是社会底层的贫苦大众。他们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来从事生产,同时还要负担战争所需要的各种物资需求,由此,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以水深火热来形容并不为过。老杜多有这样的杰作:“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岁晏行》)[1][注]本文所引用的杜诗均见《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安史之乱”平定以后,唐朝时局仍一片混乱。藩镇割据,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名目繁多,百姓灾难深重。公元768年(唐代宗大历三年)春,杜甫已五十七岁,携家人从夔州(今四川奉节)出三峡,这年冬天(题中“岁晏”即岁暮)来到岳州(今湖南岳阳),作《岁晏行》以记途中见闻。与此诗大意相同而悲切之心更甚的还有《甘林》(“时危赋敛数,脱粟为尔挥。相携行豆田,秋花霭菲菲。子实不得吃,货市送王畿。尽添军旅用,迫此公家威。”)等诗,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更加无奈、悲催的心情。
王士禛也有一些此类诗歌,主要有《复雨》、《春不雨》、《蚕词四首》、《蚕租行》等。其中又以自创题目的乐府作品《蚕租行》直接描写农民在战争背景下苦于赋税过重最为出色:
阳春三月时,蚕子何蠕蠕。三日出奁中,五日遍籧篨。
东邻有少妇,养蚕方一土区[注]此字:左土,右区,意为育蚕器。。 夜夜伴蚕眠,桑叶恐不周。
朝出南陌头,猗猗望桑柔。桑柔亦不见,椹子醉鸤鸠。
归来见蚕饥,徘徊当奈何?脱我耳边钗,鬻我嫁时襦。
阿夫持襦去,里正持符来:“汉中索军租,不得还顾私。
里正且上坐,黾勉具晨炊。但缓一月余,蚕成卖新丝。
新丝亦难卖,新谷亦难收。不见马上郎,雉尾红锦裘。
再拜谢里正:丈人且旋归,鬻我嫁时襦,脱我耳边钗。
蚕应黑瘦尽,军租持底归?痛哭视孤儿,毕命朱丝绳。
阿夫还入门,不复见故妻:“生既为同衾,死当携手归。”[2][注]本文所引用的王士禛诗歌作品均见《王士禛全集》,齐鲁书社2007年版。
王士禛在诗歌创作上师从百家,十分注重学习前人。这首诗写实意味非常重,诗前有王士禛小序曰:“丁酉夏(公元1657年,时王士禛二十四岁,到处游历,诗歌才华渐渐在诗坛显露),有民家养蚕,质衣钏鬻桑,而催租急,遂缢死。其夫归见之,亦缢。王子感焉,作是诗也。”这一年的七月,清兵取闽安,郑成功兵败退守厦门,十二月,清命吴三桂等进攻云南。清朝刚刚建国,战争依然继续,而战争之祸并不止于战场,直接影响战争后方。就在这一年,王士禛举办了“秋柳社”,写出了著名的“秋柳诗”,用一种模糊的态度表达了一个处在鼎革之际的青年人的复杂感受。而这些都以王士禛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春不雨》和《蚕租行》正是王士禛这一年的作品,这两首诗都以自己的耳闻目睹为素材,表达了他对现实的真实感受。这两首诗又以《蚕租行》更为出色,不但写出了人民苦难生活的现状,还深刻地看到了其根源所在。清初,满族为镇压明朝反抗势力,大肆发动战争,赋税当然全部由民众负担,所以赋税过重导致了很多悲剧。王士禛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出来。诗的开头描写了一个辛勤劳动、用心养蚕的少妇。她因为桑叶渐无,便摘下了自己的钗,拿出了自己的嫁衣,让丈夫代为出售以购入桑叶。写到此处,我们已经可以基本了解这个普通家庭的经济状况了,为了购买桑叶,少妇要卖掉自己心爱的嫁衣,要知道嫁衣对一个女子有多么重要,这很能说明其贫困程度。然而拿着妻子钗和嫁衣的丈夫刚刚出门,家里就来了催租的里正,厉声喝道:军粮必须按时交上,不得延误!少妇为里正备办早饭并好言相求,希望能够暂缓时日,只要一个月就可以收获新丝,售出之后就可以交上军租。然而里正的回答却是断然拒绝,少妇进一步地哀求道:已经让丈夫出去变卖首饰和嫁衣了,有了钱就能买到桑叶,进而养蚕得到新丝,就可以交上军租了。现在蚕都快饿死了,拿什么交租呢?之后没有再交代里正的回答,然而通过下文我们也可以推断出里正的表现:拒绝之后便再无他语并立刻离开。在清代,拖延交税是要受到严厉制裁的,所以被逼无奈的少妇痛哭地看了看自己的孩子就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出去变卖嫁衣的丈夫归来看到妻子悬梁自尽,立刻表达了自己要追随妻子共赴黄泉的想法。我们无法考证王士禛所见闻的这件事到底如何结尾,但夫妇相继自尽似乎是学习了《孔雀东南飞》的创作手法。孔子早就言明,“苛政猛于虎也”,社会的黑暗与腐败到底到了何种程度,通过这首诗我们完全可以想知。这首诗以叙事为主,在一定程度上与杜甫的“三吏”、“三别”有相似之处。年纪轻轻的王士禛竟能以如此笔触写出老杜诗味,我们不得不承认王士禛的学习能力与诗歌禀赋。
苛政本来就是杀人利器,可是人祸与天灾一起降临的时候,人民的境遇就更加可怜了。本来战争就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如果这时候再遇上天灾,纳闷民众的悲惨状况就可想而知了。《养马行》就是王士禛反映现实的又一首乐府佳作:
建旗臂隼号一万,为马大小尤倍之。
碧眼骆驼足千里,此军云是舟山师。
济南城西驻大师,桔秷茭芻日三馈。
三十二县何苦辛,昨朝兵去蝗旋至。
《蚕租行》是通过描写一个家庭的遭遇来描写民众苦难的,而这首《养马行》则不但写出了军队给大量民众(三十二县)生活带来的直接影响——老百姓要为驻扎的大量军队提供包括草料在内的各种物资保障,老百姓已经叫苦不迭;同时还写出了军队刚走,已经被蹂躏过的农村又遭遇了蝗灾,可谓雪上加霜,老百姓的苦难生活可见一斑。
杜甫素来以多情、深情闻名,其诗读来敦厚而缠绵。身处战乱之中,面对亲朋的生离死别,面对残酷的战争,杜甫笔下流淌出来的是血与泪,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让人读后倍感凄凉。遍读杜诗,其中表达对亲朋陨殁的悲痛心情的作品很多,比如他的《月夜忆舍弟》(“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遣兴》(“干戈犹未定,弟妹各何之……衰疾那能久,应无见汝时。”)和《得舍弟消息二首》(“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等,尤其是《羌村三首》(“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让人倍感凄凉,战争中人的生命变得异常脆弱,死亡随时可能发生。战争中,人的生命完全没有保障,每天都如履薄冰,这种悲哀在杜诗中时时见之。王士禛所处的时代与杜甫所处的时代有相近之处,所以王士禛也有此类作品,而且某些作品非常得杜诗精髓,比如 《九日送程五周量之京因寄家兄》:
岭峤频闻未息兵,故人相见喜还惊。
飘零旧侣今余几,风雨重阳又送行。
身滞五年淮海路,魂销三别广陵城。
凭君寄语东坡老,泪尽连宵北雁声。
战争频仍,人之生命极其脆弱,故人能够相见确实不易,故“喜还惊”非常恰切,准确地写出了战争中人的复杂感受。刚刚相见的旧相识马上又要分离,不但难舍之情溢于言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危险的环境中送行。旧友临走之时,王士禛要托他给自己的兄长捎信回去。远在天边的诗人,是多么想念自己的兄长啊。整首诗在战争背景下把人的悲欢离合与友情、亲情紧密地结合起来,诗中没有尖新、刻意的语汇,有的只是“故人”、“飘零旧侣”、“ 凭君寄语”这样普普通通的词汇,因而整首诗显得非常沉稳而悲痛,在精神内核上与杜甫非常相像。王士禛家族中很多人死于战乱,但见于其诗记录的却很少,《近有》一诗就很能表现王士禛的悲痛心情:
近有湖南信,凄然老泪流。冤魂傍湘水,孤櫬寄衡州。
妻子还军垒,豺狼满上游。首丘今已矣,万一望松楸。
此诗原注曰:哀故人陷乱而死也。这首诗一开头就把自己闻听故人在战乱中客死他乡的悲痛心情写了出来——“凄然老泪流”,接下来沉痛地叙述故人客死他乡,而他的妻与子仍然饱受折磨。这首诗把在战乱中失去亲友的悲伤写得非常沉痛,与杜诗非常相近。
对战争的谴责与对和平的期盼是杜甫战争诗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忆昔二首》其二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了和平的美好,《喜闻官军已复保宁》、《闻贵州大捷》则表现了对胜利的喜悦和对和平的期待,而最著名的当数那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王士禛也有类似的作品,比如他的《二月五日淮阴作》:
月五日春已半,淮南风物剧骎骎。
麦苗乱茁垂杨岸,蝴蝶交飞花树林。
白羽征兵吴会远,黄巾掠地海堧深。
何时戍罢狼烟尽,击壤常从田父吟。
这首诗前一半描写了初春淮阴野外的美好景色,后一半则表达了战争的无情,进而渴望战争能够早日结束,希望过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平静而诗意的生活。阅读王士禛上述描写战争的诗,我们总是能够想到“诗圣”杜甫的诸多“诗史”之作。但相比之下气格要逊色不少,杜甫是真心喜悦,战争的结束能够给人民带来和平之环境,而王士禛的此类诗更多则是歌功颂德,落入了一般文人诗的俗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尽管王士禛诗作众多而且较少描写现实,但是当我们直面他的写实之作时,我们却不得不承认其传承的是杜甫的悲天悯人之心,表现的是悲惨的社会现实,学习的是前代的各种表现手法。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绝对不止于战场,其带来的更深重的灾难恰恰在战场之外,在战争的后方。后方的人民虽然不直接参战,但处境却比战场更为悲惨。上述研究在王士禛整个诗歌研究中并不是重点,但对于研究王士禛诗歌的整体面貌却很重要。身处乱世,所有人都不得不面对现实,无所逃匿。作为一个诗人,虽然王士禛大多数的诗都在追求他的“神韵”,但他偶尔写出来的写实之作同样能够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的真实状况,能够体现出他的社会责任心。
[参考文献]
[1] 杜甫.杜诗详注[M].仇兆鳌,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
[2] 王士禛.王士禛全集[M].济南:齐鲁书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