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梅
(昌吉学院数学系 新疆 昌吉 831100)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对传统观念的变革
朱晓梅
(昌吉学院数学系 新疆 昌吉 831100)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既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一种革命性变革,也是人类未来发展的理想模式,更是对人类自然观和价值观的深刻反思。它以辩证发展的眼光和动态的观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大大促进了人类固有的价值观、发展观、实践观、伦理观等重大观念变革。
生态文明理论;传统观念;变革
生态危机的解决有赖于能否克服原有的生态环境观,以及能否建立一种新的生态环境观。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既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一种革命性变革,也是人类未来发展的理想模式,更是对人类自然观和价值观的深刻反思。它以辩证发展的眼光和动态的观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大大促进了人类固有的价值观、发展观、实践观、伦理观等重大观念变革。在价值观方面,用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全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在发展观方面,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实践观方面,向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和生活方式生态化方向发展;在伦理观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道德的理论支撑。这不仅是对自然权利的一种理性回归,还为生态危机的解决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持和理论指导。
随着生态危机的出现以及对生态危机解决的大量投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本的不断提高,全球性生态危机直接威胁着人类社会的永续生存与健康发展,迫使人们不得不将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与人及其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联系。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生态文明的兴起,促使人们开始审视传统的发展观,从而导致了发展观的理论变革。传统发展观是一种非理性的发展观,把经济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把资源、环境问题看成是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主张实用主义经济伦理。而科学发展观则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想,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内涵的扩展和发展,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以及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为了摆脱生态危机而做出的必然选择,其核心是强调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它不仅要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还要考虑后代人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的一种体现。1994年3月,中国政府编制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列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不仅是对世界发展潮流的回应,也是对中国现实发展状况的理性反思。因此,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至关重要。可持续发展不仅用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文明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且也用生态文明来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调节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可持续发展是“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的综合反映和内在统一,成为判断与衡量国家区域可持续发展健康程度的宏观标准,这既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必然选择,也是人类进程的必然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已将一个生态环境问题变成了一个社会进步的价值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建立实现和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生态文明从一开始提出就蕴涵着实践观,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实践观的前提。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是一种实践关系,人和自然界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彼此联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明确和精炼的语言概括了劳动实践的过程和构成要素,他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1]也就是说,人的劳动必须有主观因素的参与,表现为劳动主体有目的、有计划地从事自己的劳动实践活动。而生态危机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人类非理性的社会生产实践的结果,对此,恩格斯批评道,人类的生产方式一直以来“只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出发”[2],“那些只是在比较晚的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变成有效的进一步的结果,是一直全被忽视的”[3]。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合理地、有计划地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把握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的统一,人与自然之间才能进行正常的物质交换,主客体之间才能达到统一。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探讨人对世界的主动改造活动以及人在改造活动中自身的发展和世界的变化,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哲学基础。马克思实践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改造世界,包括精神世界的改造也包括物质世界的改造。马克思把主观能动性纳入实践的构成因素,进一步把实践和唯物主义联结在一起,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实践能力,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使其适应人类需要的实践力量,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人与自然相冲突的问题,实现生态文明的历史活动就是要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马克思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中找到了把客观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实现了生产力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的实践观是不同于以往传统实践观的崭新实践观,不仅蕴涵着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的统一,蕴涵着社会文明整体发展的观念,同时也蕴涵着生产生活方式向生态化转变的理念,是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内在实践和外在实践、道德实践和功利实践相统一的实践观。
随着生态文明的兴起,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经济、科技和法律的手段,还需要伦理支持。生态文明的实质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良性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新状态,是通过实现包括人与自然在内的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实现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完善。更具体地说,生态文明既涉及到物质形态上,也涉及到制度上、法律上以及伦理上等方面的内容。在生态文明丰富的内涵中,环境伦理或生态道德,以关注人类对自然的道德关怀和道德责任为己任的环境伦理,既是生态文明的道德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生态伦理观的产生是人们对传统伦理观变革的必然产物,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要求。
而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始终是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核心价值,生态文明的伦理指向,就是要构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4]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发展。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与自然间伦理关系的确立,意味着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由征服走向尊重,重视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努力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意味着人们在与自然发生交往行为时的适度、简约、平衡原则,以自然环境的生态承载力为生态行为的道德底线。
总而言之,环境伦理从价值观上为生态文明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取向。从道德规范上为生态文明提供了可取的范式。这就是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为中心,建立适应生态文明的道德原则体系,包括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的生态道德目标体系、生态道德内容体系和生态道德实施体系,以及生态道德评价体系。这也为当代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可以认同的价值观。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1.
[2]恩格斯.自然辨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恩格斯.自然辨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责任编辑:马海燕)
B845.65
A
1671-6469(2012)03-0041-02
2011-06-06
昌吉学院研究生启动基金课题(2011SSQD033)
朱晓梅(1977-),女,新疆呼图壁县人,昌吉学院数学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