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畅
(云南财经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1)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艺术通识教育在许多高校都受到了普遍重视,但如果细细观察,就会发现许多高校的艺术通识教育存在着重量不重质、重形式不重内容的问题。
究其原因,我国社会转型期带来的严重的功利主义价值追求应推其首。学生们从选填大学志愿的专业起,到生活中的各种琐事,第一个考虑的问题便是“有没有用,有什么用”。于是重技术轻人文、重知识轻心智、重物质轻思想的倾向日益严重。由于艺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能成为“吃饭的家伙”,因而学校不重视,学生不重视,甚至连教艺术类通识课的教师本身也不重视,看似繁荣的高校艺术通识教育其实就完全是走走形式。
对于“实用至上”这样一种有牢固文化基础和深刻经济原因的社会大思潮,是难以在短时间之内进行改变的,但“实用至上”这种状况的广泛存在,及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某些具体手段上的改革,却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先弄清楚现今学生选课与通识课教学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
据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了解,大多数学生对整体通识课 (不只是艺术类通识课)采取的态度是“能过就好”。通常在选课之前,学生要做的功课不是弄清楚这门课上什么,而是找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们打听“老师点不点名”、“老师严不严厉”、“考试好不好过”诸如此类的问题。
这种现状反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们没有正规的渠道了解某一门通识课的教学内容究竟是什么,因此只能互相打听。而高年级选修过该门课程的同学也极有可能在上课时采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是“一知半解”、“断章取义”,最后以讹传讹,没有选修过该门课程的同学,在选课之前根本无法了解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唯一可以通过官方渠道了解到的是该门课程的名字。
2.在高年级学生口耳相传的讲解下,低年级学生仍然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这也说明实用主义的学生们不认可通识课,普遍认为在通识课上得不到收获。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现今的通识课的教学内容的设置有相当大的问题,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
此外,从专门的艺术教育来看,学生们的艺术素养普遍偏低,这与中学阶段学生所受的教育紧密相关。
有教师曾经在自己任课的艺术类通识课上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你最近一次系统学习艺术课(含美术、音乐)是在上学的哪一阶段?回答高中阶段的占3%,回答初中阶段的占21%,回答小学阶段的占76%。[1]
这种现象所反映的基础教育的问题不是本篇论文讨论的问题,但是它说明了大学生在读大学之前所接受的艺术教育少之又少,这带来的问题是学生的艺术鉴赏力的不足和艺术知识的缺失。
不仅是学生缺乏对通识课的兴趣,教师们也普遍缺乏对通识课教学的积极性,尤其是一些专业的名师、名家、名教授。造成这种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教师的职称晋升主要与科研成绩挂钩,教师的科研压力越来越大,只有很少的精力能放到教学上。
从学校层面来讲,学校对通识课的教学要求普遍没有必修课高,教学管理也普遍不如必修课严格,在此风气之下,教师们自然也对通识课教学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了。具体说,教师通识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混乱
“通识教育的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 (Liberral Eduacation),目的在于培养健全公民,发展健全人格,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是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2]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健全人格,那么通识课的教学目标也不应该是一种职业教育。而以艺术教育来说,本来对大多数人来讲,艺术就很难成为谋生的手段,那么开设艺术类通识课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以及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来体会创作者的高尚情操,最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而现今高校的艺术类通识教育中,教师内部对通识教育的目标就不明确,因此经常出现各自为阵、教学目标混乱的情况。有的教师将自己上艺术类专业必修课的教学大纲直接套用在通识课中,教学内容过于艰深,或是在教学中传授的艺术的技能性过强,而面对的却是多数只在小学阶段接受过较正式的艺术教育的学生,这样的教学虽然看似没有随意而为,但却完全超出了学生的接受力,也超出了通识教育本来的该有的目标。
此外,教学的混乱还表现在,同一名字的课程由不同的教师教授,但教学内容可能完全不同。有的教师的教学偏理论性,教学内容是某一艺术领域内的各种专题讨论,而这种教学内容必须建立在学生具有该艺术领域的知识性常识的基础上,换句话说,其授课对象应该是该艺术门类的高年级学生,而同一名字课程下的另外的教师的教授,又可能出现实践性过强的问题。
由于学生在选课时缺乏官方渠道去了解某门课程的具体设置,仅靠高年级同学的口耳相传,再加上教师的教学内容又大相径庭,学生在选课时更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从。
2.教学手段无新意
由于教师们普遍不重视通识教育,这种心态也反映在了教学手段上。
在大多数通识课上,教师们都是采用最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尤其是艺术类的通识课,学生原本接受的艺术教育有限,于是很多教师的艺术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都是某一艺术领域内的知识传授,比如艺术史、艺术思潮、艺术流派之类。由于教学内容多是知识传授,教师更加不注意学生的反映,于是在课堂之上,教师自顾自地讲,学生要么忙于记笔记,要么完全不理会教师所讲内容,因为笔记可以找同学复印了就可以应付期末考试。
由于学生在选课时缺乏官方渠道的课程介绍,而现在多数高校在学生选课时都已经实现了网络选课,所以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可以在学生选课系统中增加对每门通识课的课程介绍。而这个课程介绍当然是由授课教师撰写,再由教学管理部门审核统筹后,将其内容放置到学生的选课系统中。课程介绍的内容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等。
这样一来,学生在选课时,对与每门课究竟所授为何就不再是只能依赖于课程名字和高年级学生的口耳相传,而是有了一个正式的渠道。
而为了让刚进入大学的“新学生”们迅速适应大学的选课制度,在新生入学时,班主任或教学管理人员也应该对新生的选课进行指导,尤其是进行选课系统的使用指导。由于有些高校在新生入学时缺少这个步骤,不少学生对选课系统的使用也是得益于高年级同学的口耳相传,但这种学生之间的传授往往过于零散,许多学生入学已有几年还对选课系统的使用一知半解。
1.由于教师们为职称晋升的压力,普遍不重视通识课教学,所以教学管理部门应该专门针对通识课建立一套奖惩机制。
教学管理部门通过组建专家组对通识课进行不定期听课,监督通识课的教学质量,而通识课教学评价结果应该与该教师的年终考核、奖金等挂钩,最重要的是要与职称评定挂钩。在奖金上,对通识课教学质量采取奖励性措施,如若达到一定标准就予以奖励;而在职称评定上对通识课教学质量采取惩罚性措施,若没有达到一定标准,则影响职称评定。
相信这个奖惩机制的建立,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现今教师通识课教学积极性不足的问题。
2.完善通识课质量监控体系
首先,通识课质量监控体系应该从通识课教学的计划阶段就发挥作用。教学管理部门对通识课教学大纲认真审核,尤其需要督促同一课程的不同授课教师在教学上具有一致性或连贯性。
其次,在日常教学阶段,要建立通识课检查或听课制度,并制定出针对通识课的教学评价办法。
通识课的授课教师应该明确,通识课的教学目标是完善学生人格。对于艺术通识教育而言,教学目的应该是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高尚的审美情操。
在明确了通识教育的教育目标以后,教师们在备课时目的更明确,而艺术技能教育等范畴将不再会出现在艺术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中。
此外,教师应该将通识课教学与专业必修课的教学一视同仁,专业必修课要讲究教学手段的创新,那么通识课教学也应该讲究教学手段的创新。以往那种传统的“你讲我记”的填鸭式教学就完全有必要改革。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传统的理论讲授和案例讨论、游戏参与等方式都可以结合起来。笔者在进行艺术类通识课教学时也发现,与学生的互动越多,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越大,学习的主动性越高。
总之,在高校艺术教育繁荣的景象之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只要能端正认识,从教学管理到教师教学,各方面均对艺术通识教育重视起来,相信艺术通识教育会真正发挥完善学生人格的作用。
[1]唐娇.工科院校中的艺术通识教育[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9,(S1).
[2]李儒斌.从人文素质教育到通识教育 [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