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郑州 450063)
河南是中部的经济、人口大省,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河南腾飞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原经济区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引入外来投资不仅拓宽了河南省建设资金来源,引进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竞争意识。还增加了社会就业和税费收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加快了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的进程。为了加快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提高河南省的经济增长,河南省各城市都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提高投资强度,制定优惠政策,克服土地供需困难,提供良好服务,吸引外来投资,同时加大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力度,积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大力提高经济发展的开放程度,引进外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随着投资环境的逐渐改变,河南省的外商企业、吸引的外资是逐年增多(见图1)。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2010年,全省累计办理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已超过2000家。2011年,河南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55家,实际利用外资100.82亿美元,完成全年省定目标的132.7%,实际利用外资和增幅在中部6省均列第一位。河南省新增省外资金项目5398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4016.3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22.0%。
图1 河南省“十五”、“十一五”时期利用外资增长速度(%)
投资环境的改善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与沿海地区、南方一些发达的省份相比,在外商投资企业的数量及吸引的外资方面都处于劣势,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河南省投资环境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行政效率低。近年来,虽然河南省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不断提高,但与沿海省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在政府管理服务具体指标中,河南在政府监管指数上位列靠后,政府行政效率低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省吸引外资的主要因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苏南、沿海城市相比,河南省行政审批手续较繁琐;二是政府政策缺乏稳定性和透明度,社会法制环境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三是公务人员工作效率及态度不尽人意,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2)重招商,轻安商。在河南省,重招商、轻安商、前热后冷的现象还存在。从其他地区的经验来看,外商的追加投资通常是外资的最主要来源。目前,河南省对外商的后期服务体系还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五滥”,即滥收费、滥罚款、滥检查、滥摊派和滥培训等现象仍存在;二是对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需进一步完善;三是对外商投诉处理不及时。
(3)现代服务业不完善,商务成本较高。河南省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由于现代服务业不完善,外商投资的商务成本较高。首先,社会中介体系不完善,缺乏权威性的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中介市场秩序较为混乱,缺乏有效监管,不能为外商提供合法诚信服务。其次,现代物流服务业不完善,也成为阻碍河南省吸引外资的主要障碍。
(1)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在一些行政部门人员的思想中还存在计划经济思维,服务的意识不强,很少甚至没有为外来的投资服务的概念,还是固守着以前的思维模式,政府的运作方式没有发生根本的质的改变。就投资环境而言,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维护主体观念尚未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形成共识,少数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优化投资环境的意识淡薄,政府出台的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和措施执行不到位。更有些部门和执法人员缺乏优化投资环境的强烈责任感和紧迫感,缺乏服务的主动性和热情感。
(2)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增大。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应是同步的。没有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无法实施,因为环保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只顾经济发展,不注意环保,对人类来说只是一种自杀行为。目前,国家限制了高耗能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河南省难以再走发达省份走过的发展之路,而河南省的资源状况也不允许再引进污染重高能耗的企业,克服资源与环境的约束是摆在河南面前的重大课题。
(3)金融支持企业发展的功能较弱。截至2011年10月,全省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为17459.42亿元,比年初增加1622.98亿元,增长10.2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不少。到11月中旬,贷款新增1708亿元,增速为4.25%,同比下降4.7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11年11月份,河南省存款余额为26000亿元,存贷比为66.81%,同比降低了0.86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2011年全年河南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为1642亿元,较2010年减少806亿元,比上年下降将近33%,高于全国金融机构贷款约25%的下降幅度。存贷比的降低,说明能从银行融资的工业企业数量在减少,而对中小企业来说几乎没有从银行贷款的可能。
证券、股票市场规模偏小,企业募集资本有限。截至2011年底,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共98家,发行股票100支,通过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1034.03亿元,仅占全国的3.8%,河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占全部融资的比例仅为2.1%,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上市公司数量、融资规模与经济总量排列全国第五的地位极不相称。金融市场的不发达,融资方式的狭窄,很大程度阻碍着企业的融资,致使一些企业不愿进驻河南。
一个地方是否能吸引投资商前来投资创业,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莫过于对该地政策的深入了解以及对政策稳定性的关心。虽然各个地方均通过制定各种特殊优惠的政策来吸引投资者,但是政策毕竟不同于法律、法规,其根本区别在于政策的不稳定性,以及政策制定程序缺乏规范,透明度差。政府政策的法制化与透明度是政府转变职能、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
(1)改革政府的决策方式。要加强法治建设,逐步形成完整和系统的法规体系,各项长期性和战略性的引资政策的推出,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制定颁布,从而形成科学规范的地方法规体系,以打消投资者对政策不稳定性的疑虑。
(2)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河南的经济管理部门要尽快从重管理、重审批转向重监督、重服务,意味着政府应尽快落实管理制度的改革,还权于企业、市场、协会,留下充分的空间给那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政府应指导与帮助各行业协会的建设,将部分管理权力还给行业协会,让行业协会发挥管理职能,形成完善的行业自律机制,实现行业自律有助于健全公平竞争和有序的市场环境。经济管理职能主要放在制定规则与监督规则的执行上,除此外政府应着重做好服务工作。
(3)加强引资政策的宣传。对河南省现有的和即将出台的投资环境建设、吸引投资的法规、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不仅要实现完全透明,而且应力图为潜在的投资者提供快速、便捷和准确的信息。一方面,政府通过投资宣传加强省内对投资的促进工作。经过改革开放,河南省各个领域对通过引进外资来加快经济发展的认识在逐步加深,形成了对外资引进的良好氛围。可是却有一部分部门和个别企业对吸收外资持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认为外资的进入会增加企业间的竞争,会与企业争夺优秀的员工,特别会对一些垄断部门带来比较大的压力。由此,就需要省市各级政府部门来进一步对吸收外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加大再认识和再宣传,在省内主要媒体上宣传引进外资的积极作用,使各阶层深化对外资的认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外资的引进宣传上来。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政府公报或设投资服务专刊进行发布,并免费公开发行,同时充分利用英特网,在网站上发布宣传河南省的产业、市场、生产要素、优惠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广泛吸引潜在的投资者,包括外国投资者、外省市的投资者以及民间资本。针对不同的投资者,完善信息提供的形式和渠道。
用足用活中央和省一系列政策措施,准确把握产业导向和资金投向,切实把政策机遇转化为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1)优化外资投资结构。河南省外资引进开始主要投向是房地产业和制造业,在其他行业的投资比较薄弱。由此以后在引进外资时要以优化经济结构为目的,减少盲目投资。优化外资投资结构时应提高基础设施和重大工业项目的投资比重,提高农业和服务业项目的投资比重,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项目的投资比重。
(2)优化外资出口结构。进一步扩大外来投资企业销售渠道。提高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农产品的出口比重,积极开展品牌创建和基地建设。巩固扩大主体市场出口规模,增加对东盟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加快出口加工区建设,优化“区港联动”通关模式和检验检疫服务流程,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鼓励外来资金发展新能源、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攻最具成长性和爆发力的核心产品群,主攻最具区域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的龙头型项目。以省级河南软件园等为载体,积极发展信息服务外包产业。
近年来,随着河南省企业总量不断增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升级不断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开发逐步得到重视,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工作和队伍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1)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引导和鼓励用人单位完善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引导和督促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经营情况,完善对高技能人才的激励办法,对优秀高技能人才实行特殊奖励政策。用人单位要在薪酬、福利、培训等方面向关键技术岗位高级技能人才倾斜,建立有利于高技能人才队伍形成的激励机制,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高技能人才奖励制度。对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给予崇高荣誉并实行重奖。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津贴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对河南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高级技师和河南省技术能手给予奖励,并参照高层次人才有关政策确定相应待遇。
(2)促进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法维护用人单位和高技能人才的合法权益,保证人才流动的规范性和有序性。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柔性流动和区域合作机制,鼓励高技能人才通过兼职、服务和技术攻关、项目引进等多种方式发挥作用。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流动服务体系,完善高技能人才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高技能人才供求信息和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引导高技能人才遵循市场规律合理流动。鼓励人才交流和社会各类职业中介机构为高技能人才提供相应服务。
(3)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基础工作。加强高技能人才相关理论研究,加快高技能人才法制建设。做好调查统计和需求预测工作。完善国家高技能人才交流信息平台,开发高技能人才信息库和技能成果信息库。加强适用于高技能人才的远程培训和现代培训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健全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制度。加强高技能人才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注:本文属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编号:2011-QN-029。)
[1]付晓东、胡铁成:区域融资与投资环境评价[M].商务印书馆,2004.
[2]何曼青:我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估及监测指标体系与模型的构建[J].中国外资,2004(11).
[3]曾颖:我国中部六大城市投资环境评价研究[J].武汉金融,2009(3).
[4]潘霞、范德成:区域投资环境的评价研究——以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