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魅力探讨

2012-04-01 22:06孙冬冬
测绘通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魅力符号世界

孙冬冬

(中国地图出版社,北京100055)

地图的魅力探讨

孙冬冬

(中国地图出版社,北京100055)

通过对地图的功能与用途、地图与社会、地图的主体与客体、地图与文化、地图的读者与作者,以及地图的内容与形式进行研究,探讨地图的多重魅力。

地图;魅力;探讨

一、概 述

地图既是人类对空间环境的认知结果,又是人类认识、改造自然,从事各种活动的有力工具,是人类在信息传播方面的3大发明(语言、音乐和地图)之一。

地图学作为地理学研究的特有方法与手段,是地理学技术体系的重要架构。要素分类法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图学作为地理学的3大组成部分。

关于地图在地理学习中定位的讨论由来已久,其说不一,具有代表性的无外乎工具说、第二语言说和形象教材说。然而无论何种说法,对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均持积极肯定的态度,这取决于地图的多重魅力。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地图的魅力。

二、地图的功能与用途

地图的有效力之处,在于它能够有选择地将过去甚至未来带临现在,呈现以往积累的物质和精神劳动成果,并预示在现实科技水平下的社会发展趋势。地图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有连结自然和社会各领域及与之相关各要素的能力。人类从倾心构建的知识巨库中,选择性地将自身生活其间,又努力维持其存在的环境呈现于地图,进而体现自然和社会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地图的应用,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地域联系成为可能,文明的进程得以大步前行。

作为地理学习的工具、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和形象教材的地图,分别担负着地理事实在形象、属性和空间联系上视觉表达形式的职责。至于地图能在何种层面上发挥作用,就编者和读者的不同角度而论,分别取决于对地图功能的发掘和认识程度。

地图数种纷繁,形式各异,其中地图册易于保存,经久耐用,宜于充当启蒙老师和求知源泉,是地理学习的必备读物。地图赋予的现实,在空间上超出人们的视野,在时间上也超出人们的掌握,那是一种人们别无它法可以获得的现实。

总之,地图的功能和用途较人的个体所知更为广泛。地图的涉猎决定了自身有诸多用途,以至于没有哪种用途可以主宰一切;地图广泛应用于许多社会机构,以至无人可以声称地图唯我独有,地图的社会性由此得到充分体现。这是地图的本质魅力。

三、地图与社会

拥有地图的人们要学习地图的使用,使用地图的社会要学会地图的制作,制作地图的行业要制定生产地图的目标,于是形成了有无地图社会的区别。

拥有地图的世界要大于没有地图的世界。因为地图开阔了人类的视野,拓宽了人类活动的空间,让不同地域的人们了解了彼此的状况。

拥有地图的社会较没有地图的社会要发展得好。从测量、编制、印刷到地图的销售,形成了该生产系统的发展,除了地图制作所驱动的各种需要外,社会制作地图与否的差异,还在于该社会是否需要用地图来充实图书馆和档案库,最终使得制作地图与否的社会文化有了本质的差异。

地图出版事业是社会发展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伙伴。在这种社会中,没有什么信息是不可获得和利用的,竭尽所能地将各种信息吸纳进来,形成了地图依据现实世界所描绘的各类事实高密度、多层次地充盈。于是地图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类型繁多。这是地图的社会魅力。

四、地图的主体与客体

空间认知抑或空间信息的接受能力是民族文化水平的标志之一,是民族思维的一种反映。地图这种由人类(地图的主体)发明的、以图像形式传播信息的方式(地图的客体),能够激发人们的地理想像力,扮演着说明地理事实和规律的角色。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变化,使地图随之成长,地图的主客体间形成了互动关系,并彼此见证了共同发展的历史。

绘制地图作为人类构想和运用心理图像的方式,在对世界的认识产生秩序的过程中是不可替代的。而人类能够构想和运用心理图像是不争的事实。这种能力随着内容和领域的不同,以不同的速度发展。从无法描绘世界,到能够描绘世界,能够通过制作地图相互交流,直至沉浸在地图的世界里,达到图人和谐的最佳境界。

所谓沉浸在地图的世界里,意为置身于已有的地图成果中,可以驾轻就熟且历久弥新地查阅并制作地图。这是地图的人文魅力。

五、地图与文化

要提高国民的地理、地图认知水平,首先需要人们认识地图的文化价值。

地图是当代文化目录中的一部分,文化孕育了地图,地图是文化的产物;文化包含地图,地图受文化制约。由于地图与文化中的众多元素相联,所以学习使用地图不至令人望而生畏;文化的整体性,决定了地图与文化其他部分的联系可从地图的各个部分反映出来,因而无论从哪个部分开始学习都无关紧要且行之有效。作为沉浸在地图中的一族,地图的历史记录着人类的历史,人类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地、潜移默化地进入了地图文化。

在地图的文化内容得以自然化(即成为物质产品)、为受众认可之前,地理景物的自然内容需先经人文化(即成为精神产品)才得以进入地图。正因为地图将自然予以人文化,地图的文化(精神)生产就势必继以自然化(物质),使得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新地景,可以被当做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接受。由于文化特征易于改变,则地图所绘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就限于相对持久的部分,才能拥有恰当的使用期限。

地图文化既要讲究精确性、科学性,还要考虑艺术性,符合受众的阅读习惯。这一近乎完美的作品标准是制图学强调要努力实现的。唯有如此,地图才无愧于贮存与收藏世代文化积淀的载体,包容文化集聚的资产,使社会达成制作地图的共识。通过对历代先贤智慧的搜集、整理、存储乃至输出,不断地复制与传播,曾经是划时代的发现或创造,均被简化为常识,深植于人们的脑海,成为理所当然的生活现实。身为庞大文化知识宝库的受惠者,由于能够接近这笔历经积淀与开采的文化劳动财富,借助地图,人们也能就地理及相关学科提出准确、完整的真理。可见,地图在被文化接受的同时,对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这是地图的文化魅力。

六、地图的读者与作者

地图的文化品位雅俗共赏,大到登堂入殿,供人指点江山;小到按图索路,为人指点迷津。地图的编制,这种使人类经验得以分享的方式,却远非想像的那般浪漫,那是一种文化的劳动。地图的编者在其中存放意图,读者则从中各取所需。地图之所以有效能,就在于作者的隐匿:只有当作者不被察觉,地图要奋力展示的世界才显现物质化,才能被视为真实世界;当作者的意图无需被揣测,显现的世界才得以占满读者的视野;当作者掩藏了自身介入构建世界的过程,地图才不再被理解为地表形态的被动记录或物质世界的消极反映,而被视为鲜活世界的折射影像、浓缩世界的载体,以无可指摘的淡定昭告着世界曾经的事实,并有助于不同地域的人们在世界范围内对话。就选取的内容和展示的风格而论,地图都是一种想像和构建人类社会的方式,这是地图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

没有一幅地图能够表达所有的事物,如果地图可以这么做,它将只是复制世界,而世界是人类无需地图便已拥有的。地图存在的理由,就是要从世界难以想像的繁复中作出选择。作者只有通过其目的、热情和选择,才能将地图与客观世界区分开来。正因为地图并未显现所有的事物,它才有权要求读者注意。每幅地图也无须涵盖所有事物,但应坦率提供所展示的意图,是编辑意图驱动了选择性且使其变得灵活。通常认为,地图所输出的事物与输入的事物是对称等值的。而研究以地图图形显示、传递、转换、储存、处理和利用空间信息的地图信息论认为,由于地图受众量大,水平各异,读图训练与经验多样,用图者读图时获得的信息可以大于编图者制图时所利用的信息。研究地图信息传输过程和方法的地图传输论对地图信息传输基本过程的解释是:制图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通过思维组织信息,用地图语言表达出来;用图者通过视觉感受和思维,把地图语言与所表示的现象联系起来,形成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可见,认识在地图信息传输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当作者和读者的认识功能都得以充分发挥时,则可达到编好图、用好图的目的。这是地图的人性魅力。

七、地图的内容与形式

如前所述,作为文化积淀与集聚财富载体的地图,能够获取和利用一切社会信息,从而导致地图选取内容的多层次和高密度。要使地图既以艺术、也以科学的语气说话,这一职责由地图符号学来担纲。地图符号系统之于地图,犹如地图之于地理学,它是地图的语言。地图符号学则是研究和建立地图符号系统的理论,包括地图符号的结构、地图符号的意义、地图符号的实用性3个部分。地图符号的结构是地图的句法,主张建立既有联系、又有差异的完整符号系统,旨在解决地图各类符号间的关系;地图符号的意义是地图的语意,认为符号系统应能表达任何地图信息,并应保证所表达的内容能被识别,旨在解决符号系统与制图对象之间的关系;地图符号的实用性是地图的语用,确保符号系统能被快速感受和牢固记忆,旨在解决符号系统与用图者之间的关系。从此种意义上说,地图是根据地图符号学将视觉再现物质化,并将视觉再现定位与一定时空中的产物。它以某种可以被接受的形式,将彼此联系、又互相区别的符号结合起来。地图必不可缺的特质是图形性,在作为地理图形的能力里,地图视觉再现的多样性超过了书写语言或其他任何交流媒介。同时,作为文化交流的媒介,地图吸收了视觉沟通历史近乎全部的经验,通过反复重组、持续创新的过程,使各种视觉再现形式不断发展,并逐渐取得了象征性的地位。

一幅完整的地图可以被看做是具有明确、单一功能的符号群组成的符号集合。使用者通过感受、选择、区分、组合各种事物的诠释过程,达到对制图对象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衍生出丰富的意义。该过程的下限是分解构成符号体系的具体符号功能,上限则是涉及地图整体的符号功能领域。包括二者在内,存在基本、组合、系统、整合4个层次的符号化功能,用以解释地图是如何利用其身份,来组织和派生符号演绎过程的。

在基本层次上,通过图例宣告的视觉符号功能,连结着地理事物,即一个基本符号指涉了地理景观的一个基本元素,因此从基本的地图符号起就必须考虑形式与内容的协调。在组合层次上,由许多相似的符号组合为一种地理句法,构成各地理元素的体系特征。以上两个层次完成着工具说的任务。在系统层次上,不同体系符号通过结盟作用,共谋创建全面的地理图形。而各种符号体系在地图图像里互为潜在的基础,同时又都被恰当地衬托出来。透过地图,可以观察到体系之间彼此呼应的性质与程度,利用地图来探索世界,就需要我们从创编的地图词汇中尽力咀嚼出最多的意义,在此层次上地理学第二语言的功能得以实现。地图的整合层次,不局限于简单的图像组织规则,其功能不仅在于以地图感受论为基础,充分应用艺术法则,以解决视觉优先及阅读顺序等问题,更在于它稳固地根植于真实世界,根据地图的性质和用途,正确选择表示方法和形式,恰当处理各种表示方式的相互关系,以充分表现制图对象的特点,实现地图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达到地图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这样,地图则不仅限于提及世界,而且能够讨论世界,最终起到地理学形象教材的作用。这是地图的情智魅力。

八、结束语

地图不是现实的视像,作为地理学科资料处理、信息量化、说服论证的工具、第二语言和形象教材,是地图最真实的特性。只要回归到手——通过地图编制、口——借助地图说话、心——依靠地图推论,地图的多重魅力就能够为人类不同的需求服务,成为我们忠实可靠的良师益友。

[1] 廖克.试论现代地图学的体系[J].地理学报,1983,38(1):80-88.

[2] 陆权,喻沧.地图制图参考手册[M].北京:测绘出版社,1988.

[3] 丹尼斯.伍德(美).地图的力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On the Magic of Map

SUN Dongdong

0494-0911(2012)06-0090-03

P28

B

2011-09-26

孙冬冬(1959—),女,山东烟台人,副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理教学地图。

猜你喜欢
魅力符号世界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学符号,比多少
“+”“-”符号的由来
《东方欲晓》的魅力
变符号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