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道文人结社考录

2012-04-01 17:45袁志成
城市学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结社诗社道光

袁志成

(湖南城市学院 文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文人结社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它所引起的文学群体活动推动了文学向前发展。晚清民国时期文人结社尤甚,几乎文坛大家皆参与其事,而且与文坛演变息息相关。嘉、道既是清中叶文学的尾声,也是晚清文学的开端。此时的文人结社在文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江东词社与浙、常二派等等。陆草《中国近代文社简论》虽有叙录,但过于简单,有时文社时间、成员皆未提及。[1]因此,本文拟对嘉、道时期的文人结社进行简单地梳理,以进一步论述文人结社与嘉道文坛。

在考录文人结社之前,有必要作一简单说明。紫阳博士《晚清词社知见考略》在收录词社时,将“会”、“课”、“集”诸名一并收录在内,[2]笔者以为不妥。作为文人社团,是志趣相投、文学主张相似的文人聚集唱酬之所,有稳定的社团成员、固定的社集和相似风格的社课,甚至成熟的文人社团还有公认的社团领袖、司考评的祭酒、文学典范及社课作品选等。因此,临时性的集会、消寒会、消暑会等等,笔者在此一并不录入。对没有确切考证的文人结社但确实存在者,笔者录入阙如,以待来考。社考或长或短,不一而论。

一、嘉庆文人结社考录

(一)红藕花馆吟社

嘉庆年间,钱洪、钱椒父子倡结社于平湖。“品诣高雅,才名籍甚,结红藕花馆吟社,相与倡和者恒数十人。”(见《平湖经籍志》卷二十四小传,第364页)该社存世不长,主将钱椒逝世,社事即终止。

(二)兰社

嘉庆年间,林纫秋(又名滋秀)、黄汉章、鲍台、黄铨、华文漪、谢淞等结兰社,以林纫秋为盟主,影响颇大。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刊刻《兰社诗略》。该社推崇性灵,以袁枚为师。

(三)泖东诗社

嘉庆十六年,王芑孙主云间书院,与梅春、改琦、钦善、姜皋、高崇湖等结社课诗,有《泖东诗课》传世。

(四)鸥社

嘉庆十七年,范坰(伯野)与友人周乐(二南)、何林泉(岱麓)、郑云龙(耕南)、谢焜(问山)、李僩(仲恂)、徐子威(云樵)、张文简(北麓)等人于济南结鸥社。继承边贡、李攀龙诗风,以盛唐为宗,推崇杜甫。鸥社成员创作成就甚高,有集子传世者如范坰《新齐音风沦集》、周乐《二南诗钞》、何邻泉《无我相斋诗》、谢焜《心仪集》、徐子威《海右集》、郑云龙《焚馀诗草》等。鸥社延续较长,约三十馀年。道光二十二年,周乐、王德容重振鸥社,举马国翰为社长。

(五)红棉诗社

嘉庆十七年,黄乔松等结社课诗。黄培芳《粤岳草堂诗话》卷二:“开红棉诗社,各赋七律十首,将以踵黄牡丹、赤鹦鹉之韵事,作者七十余人。”[3]

(六)云泉诗社

嘉庆十七年,黄培芳、张维屏等于广州白云山结云泉诗社。

(七)宣南诗社

宣南诗社,又名宣南吟社、宣南诗会。嘉庆十九年(1814)冬,董国华等人发起。社员有朱珔、陶澍、钱仪吉、胡承珙、梁章钜、李彦章、林则徐、潘曾沂、程恩泽等。成员多嘉庆朝进士,具经世致用思想。道光四年,王学浩有《宣南诗社图卷》。道光十一年(1831),徐宝善等重举诗社。道光十三年,活动终止。具体参见王永厚《林则徐与宣南诗社》、[4]魏泉《士林交游与风气变迁——19世纪宣南的文人群体研究》。[5]

(八)泊鸥吟社

嘉庆、道光年间,岑振祖于龙山诗巢举泊鸥吟社,与会者有邬鹤徵、陈祖望、杜煦、释与宏、陈光绪、释妙香等人。一年两集,农历二月与十月,以纪陆游、贺知章、徐渭等。社团约存两三年,社内外成员四十余人。

(九)潜园吟社

潜园吟社,又名潜园诗社、西湖诗社,屠倬于嘉庆二十三年创立,社员有马履泰、潘眉、钱师曾、锁成、姚樟、殳春源、马庆孙、马怡孙、王积顺、黄若济、陈裴之、范崇阶、周三燮、陈来泰、屠秉、魏谦升等,辑有《潜园吟社集》上、下卷,刊刻于道光五年(1825)。吴庆坻称:“嘉、道间,屠琴坞、应叔雅、马秋药、陈树堂、张仲雅诸人有‘潜园吟社’。”[6]潜园吟社共有六次社集。具体情况参见朱则杰《“潜园吟社”考》。[7]

二、道光文人结社考录

(一)嬉春词社

道光年间,黄仁与华亭张鸿卓、雷葆廉、张鸣珂等于娄县结社课词。

(二)鸳湖吟社

嘉兴诗社。道光年间,李善兰与蒋仁荣、崔德华结鸳湖吟社。参与者尚有张陶咏、杨韵、于源、刘建标等。

(三)紫藤诗社

道光年间,平湖陆增、邹霞轩、杨莲塘等人结紫藤诗社。影响不大,其他均无可考。

(四)西园吟社

道光年间,谭莹、徐荣、熊景星、徐良琛等二十余人结西园吟社。

(五)杏林庄诗社

道光年间,香山邓大林倡议,与陈良玉、许玉彬、陈璞等结杏林庄诗社。

(六)花田诗社

道光年间,黄玉阶、谭莹、沈世良、叶衍兰、徐灏、陈良玉等结花田诗社。

(七)问梅诗社

诗社创立于道光三年,黄丕烈、尤兴诗、彭希郊三人探梅结社,随后石韫玉、张吉安、彭蕴章、董国华、韩崶、朱珔、吴廷琛、潘世璜、吴廷钻、吴嵰、潘世恩、卓秉恬等先后加入。社集时间不定,或一月一次,或五七日一次。道光十四年,韩崶逝世,诗社衰微,至此共举社集一百三十九次。陆鼎绘《问梅诗社图册》、黄丕烈辑《问梅诗社钞》。具体参见眭骏《问梅诗社述略》。[8]

(八)东轩吟社

道光四年,海昌吴衡照假馆武林驿汪氏之东轩,与馆主汪小米结社,故名东轩吟社。阅九年,乌程费山人丹旭为之图,钱塘黄明经士珣记之,与社者七十六人,而绘于图者二十七人,有《东轩吟社画像》。平湖张炳堃为之序。题词者有归家张珍臬、钱塘钱杜、仁和胡敬、海宁杨文荪、诸城刘喜海、桐 乡陆费瑔、元和顾文彬、监利王柏心、归安张应昌、山阴王诒寿、全椒薛时雨、钱塘程恭寿、钱塘洪昌燕、钱塘吴振棫、江夏查培初。跋语有长洲陈奂硕甫、钱塘许乃钊信臣、乌程施补华。辑有《清尊集》。道光十八年吴德旋序。社员有汪鉽、庄仲方、黄士珣、项鸿祚、汪远孙、费丹旭、高垲、吴振棫、夏之盛、汪阜、胡敬、邹志初、赵钺、梁祖恩、张云敖、姚伊宪、周三变、李堂等。

(九)枕湖吟社

道光八年(1828),慈溪叶元阶与姚燮、厉志、孙家谷等于其别墅枕湖吟舍倡议结社,故名“枕湖吟社”。除以上四位社员外,尚有郑乔迁、尹嘉年、陈仅、王淑元、孙漆、张恕、王梁闳、余梅、陈福熙、阮训、李作宾,共计十五人。一月三集,拈题分韵,论诗主张学汉魏六朝。道光九年,诗社活动消歇。道光十三年,叶元阶、厉志、陈仅重举诗社,不复前时盛况,亦无疾而终。

(十)红梨社

道光十年,周梦台、唐寿萼、冯泰、陈希恕、张星、张沅、仲 湘、沈烿、贾洪、张镆、史致充、金钟秀、沈汉金、沈日寿、沈日富、沈日康、陈应元、杨秉桂、翁雒、金作霖、沈焕、杨澥、张开福、张衔、赵懿、吴山嘉、叶树枚、蒋宝龄等结红梨社。首页有钱塘赵懿题。因有水名红梨渡而取名。辑有《红梨社诗钞》。共十四会。

(十一)苔岑诗社

道光十一年,顾槐三等人在汤贻汾影响下,倡议结诗社,其他社员有江厚之、王步康、杨乐山、凌鞠坪、吴兰坪、周竹恬、车秋舲等。诗社创作推崇六朝三唐诗风,重性情、才情,“全面承接了金陵地域诗学风尚,斟酌损益,从而构建了道咸以降金陵诗风的总体基调”。[9]

(十二)梅崖词社

梅崖词社,许赓皞于道光中期发起成立。许赓皞曾有“人在子规声里瘦,落花几点春寒骤”句,为友人呼之为“许子规”。许曾言:“填词宜审音,审音宜认字。先讲反切则字清。遍习乐器则音熟,然其得心应手、出口合耳、神明要妙之致非可以言传,亦非可以人强也。”[10]梅崖词社共十一人,成员学词多以许为师。词社活动及社员已无可考。

(十三)秋红吟社

道光十九年,沈善宝、顾太清、许云林、李纫兰等贵族女性文人于京师结秋红吟社。袁枚弟子潘素心、陈文述等评定社课。约持续三至四年,乃晚清重要的女子社团。事见沈善宝《名媛诗话》。

(十四)竹罔吟社

道光二十年,上海张伟、华亭王式金、上海黄家锟、上海黄步瀛、南汇诸士瓒、南汇张舒文、奉贤鞠有芳、上海贾履上、上海黄熉、方外空澄等结竹罔吟社。社团历十三载,终止于咸丰二年。作诗宗旨乃但言性情而不求工整。有《竹罔吟社诗钞》,咸丰二年刻本。

(十五)越台词社

越台词社成立于道光二十三年(1844)二月。地点是越王台。成员有黄培芳、张维屏、谭莹、叶英华、黄玉阶、许玉彬、徐灏、陈澧、陈良玉、沈世良、沈化杰、张深、李应田、温训等。 共有五次集会。至于因何而止,目前不得可考。陈澧的《许青皋墓碣铭》云:“番禺许青皋,笃雅士也……又为填词社,觞咏为乐。已而俗客阑入,竞设盛馔,冠盖赫然,乃恚而罢。”假如陈澧此指越台词社,那词社停止之因可见一斑。具体参见范松义《清代岭南越台词社考论》。[11]

(十六)江东词社

道光二十三年,孙麟趾与秦耀曾、孙若霖、孙廷鐻四人于金陵结词社,特邀雷葆廉、戈载(二位时客袁浦)参加。社课经汤贻汾、侯青浦、张珍臬评阅,卷首有包世臣题名,并于道光二十六年刊刻《江东词社选》。

(十七)西湖诗社

道光二十四年七月,林寿图自京师归闽,与乡人结西湖诗社,参与者有沈绍九、周麟章、萨大滋、陈福嘉等九人,以咏史怀古为主题,如赋射乌楼、淮阴钓台、谢皋羽西台、镇海楼等。道光二十六年,刘端、孙翼谋入社。道光二十七年,诗社活动停止。辑有《西湖社诗存》,刊于道光二十八年。

(十八)淮海词社

道光二十五年,秦巘于扬州发起,社员有甘泉徐穆、秦恩复、周小云、符南樵、李永叔等二十余人。社集较多,一月一会,社课辑为《意园酬唱集》。

(十九)听松词社

道光二十八年,端木埰倡议结词社,举事者有杨朴庵、许仲常、钱渐之、僧花雨、金鳌等八人,取名听松词社。以金氏为师,存世不长。

(二十)红兰吟社

道光末年,正红旗词人长秀年五十,与旗人瑞泉、钟石帆结社与京师。

(二十一)秋词社

道光末年,顾文彬与王家亮、钱宝青、金宝树、周学源、朱锡绶、钱国珍、王拯、张修府、张金镛、潘曾玮等人于都中结秋词社。杜文澜《憩园词话》称:“顾文彬,道光、咸丰间,于都中举秋词社,拈百二十题,各限一调,自作三十馀阙。以碍于篇幅,只录大小调各数阙。秋词亦仅录咏柳一阙,以用韵尤幽峭也。近人作词,谓古人只忌三重四同,每多重字,余则不敢有复。今读此集,有同心焉。”[12]

(二十二)益社

道光、咸丰年间,周星誉与友人绍兴结社。取名益社,缘于《论语》:“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社其他成员有孙垓,字子九,号少楼、退宜,会稽人;周光祖,字锡侯,号雪瓯,山阴人;孙廷璋,字仲嘉,号莲士,会稽人;陈寿祺,本名源,字子谷,又字珊士,山阴人;王星诚,本名于迈,字平子,后更名孟调,山阴人,著有《西凫残草》;周星监,字古人,号神素,星誉之兄,山阴人;李慈铭,字炁伯,号莼客,晚号越缦老人,会稽人。在文学主张方面,倡六朝骈体。社集一年两次。

(二十三)言社

道光末年,绍兴孙垓、李慈铭、周光祖、陈寿祺、孙廷璋、周星誉、周星诒、王星諴等,月必有会,举言社是也。孙德祖《孙垓小传》:“道光朝,先生以名诸生,工为诗。并世如李爱伯户部慈铭、周锡侯刑部光祖、陈珊士刑部寿祺、孙莲士副使廷璋、周叔云运使星誉季贶、建宁星诒、王孟调副榜星諴先生,徧交之。月举诗酒之会迭主齐盟,所谓言社者也。”[13]

嘉道之际,既是清中叶由盛转衰的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亦是晚清文学的开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初步统计,该时期的文人结社有三十二个。嘉道文社远不止笔者所载,诸多文社或因战乱文献毁损而无法考证,或因本身社课成就不高而默默无闻。陆草称:“近代文社的多数作品,都在时光的流逝中被悄悄地淘汰了。追寻其原因,固然有天灾人祸,特别是战乱的因素,但艺术上的平庸和内容的苍白贫乏却是多数文社作品湮没无传的要害所在。”[14]然而,从历史地理学的眼光重新审视嘉道文人结社时发现:道光时期的文人结社明显多于嘉庆时期,亦验证了道光时代风云对文人结社与唱酬的促进作用;嘉道文人社团在地理分布上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北京、广东、福建等省份,亦因文社的集聚功能而造成嘉道文坛初步形成几个较大的文人群体,如江浙文人群、京师文人群、广东文人群、福建文人群等,为晚清民国文学的地域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也有例外,如嘉道时期的湖湘境内尚未有文人结社,但湘籍文人陶澍、魏源等人齐集京师,乃宣南诗社的重要骨干成员。故在咸同以后,湖湘境内文社并起,湘中五子之兰林词社、徐树钧主持的麓山诗社、王闿运与八指头陀的碧湖诗社以及易顺鼎与程颂万结湘社等规模较大,影响晚清湖湘文坛,成为晚清民国文坛重要的地域板块。

[1] 陆草. 中国近代文社简论[J]. 中州学刊, 2001(4): 138-144.

[2] 查紫阳. 晚清词社知见考略[J]. 中国韵文学刊, 2010(2):81-89.

[3] 黄培芳. 粤岳草堂诗话[M]. 宣统二年铅印本.

[4] 王永厚. 林则徐与宣南诗社[J]. 文献, 1991(1): 275-277.

[5] 魏泉. 士林交游与风气变迁——19世纪宣南的文人群体研究[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6] 吴庆坻. 蕉廊脞录[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0: 96.

[7] 朱则杰.“潜园吟社”考[J]. 文学遗产, 2010(6): 20-27.

[8] 眭骏. 问梅诗社述略[J]. 复旦学报,2000(1): 117-122.

[9] 刘荣丽. 苔岑诗社与道咸以降的金陵诗坛[J]. 名作欣赏,2012(2): 98-99.

[10] 谢章铤. 赌棋山庄文集[M]. 光绪十年刻本.

[11] 范松义. 清代岭南越台词社考论[J]. 暨南学报, 2008(3):134-139.

[12] 唐圭璋. 词话丛编[O]. 中华书局, 2005: 2896.

[13] 孙垓. 退宜堂诗集[M]. 光绪十五年刻本.

[15] 陆草. 中国近代文社简论[J]. 中州学刊, 2001(4): 138-144.

猜你喜欢
结社诗社道光
一道光
传统接续与理学嬗变:明代洛阳“文人结社”浅探
道学的团体化:宋儒结党,明儒结社
情怀:照亮忧伤的一道光
龙猫,你爱的那道光是爱情
诗社撷英
诗社撷英
诗社撷英
晚清南洋文人结社与华文文学的发生
诗社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