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碧秋
(华侨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自19世纪末起,美国整个教育改革主要都是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的,其公立学校占主导地位的四类课程为:社会效益类、人文主义类、社会向善和发展主义类。
社会效益类课程对美国学校有着巨大的影响,强调为职业作准备的科目,与实现人力资本的教育目标有关。与之相反的人文主义课程,主要介绍社会的文化传统,围绕标准的学术科目如文学、历史、外语、艺术和数学来设定课程。社会向善主义者则希望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要求课程能解决像酗酒、吸毒、艾滋病等新的社会问题,反映教育的改革要素。发展主义是这四种课程中最激进彻底的,围绕孩子心理发展来设置,强调孩子个体需要,但却屡遭批评,原因是以孩子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敌视传统知识,无法教授孩子们今后工作岗位上必要的技能。20世纪政治、经济经过高度发展变革,几大类课程交替占据了美国教育的重心。
21世纪后,“一个孩子都不落下”代表了社会效益、人文主义者、社会向善主义者课程目标的综合。教育一部分致力于学生寻求新职业,更新技能,跟上每一次技术革新,一部分必修传统学术科目作为核心课程,充分融合了社会效益、人文主义和社会向善主义气息。美国公立学校成为为社会总体利益服务的工具,因此,学校课程由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政治目标所决定。由于教改的深入,公立学校教学理念逐渐被一位美国著名的教育家John Dewey提出的开明式教育所改变,虽然很难量化评估在整个美国教育的影响,他确实翻开了教育新篇章。课程的设置是为让孩子们了解知识有其社会来源及其社会实用性。Dewey认为在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社会中最需要合作,个体经济竞争终将被经济合作所代替,学校必须适应当前的社会所需,成为教学合作的中心,教授学生整体性知识,强调团体合作活动是学习的方法,兴趣和欲望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动力。
在美国教学发展中,教学模式经过了多方的尝试及实践。Larry Cuban在其《教师如何教学:美国课堂的不变及变化1890-1980》一书中,描述了公立学校长期以教师为中心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即“教师一言堂”占据了教学主导地位。与此同时,由John Dewey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活动计划、项目合作方法等方式在私立学校实行。
公立学校见证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为基础的私立学校的快速发展,也开始大力尝试教改,采取以学生为主导而不是由教师来决定的开放式课室。教室分成几块兴趣园地或学习中心,学生计划自己的学习并自由选择不同的兴趣园地,随后以能力为基础的教学法展开,教师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通过测试衡量是否达到目标。70年代后巴西教育家Paulo Freire批判性教学法在美国公立学校逐步被推广,Freire的目标是提供一种教育方法来教导人们了解经济和政治力量决定社会结构,帮助他们理解现实世界,迎接各种社会变迁。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与老师一同参与讨论,将课堂上所学与现实生活问题联系起来,通过分析、反思,为学生营造新的观念,从而拓展其知识领域。
基于一百多年各种教学方法的实践,当前美国学校几乎都努力给予孩子充分的行动与思想自由,正确启发孩子对事物、真理的认知和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课堂教学不仅传授孩子们各种基本知识、也注重空间、艺术思维能力培养,尤其对艺术鉴赏力及创造力的培养,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以分数论成败。此外,爱国主义情操、各种良好品德、素质的培养、体能的训练、文化的敏感性、包容性及多元文化的视角也纳入教学体系中,所有教学都基于师生间积极的互动和沟通。
美国现有优秀的教学都是从尊重孩子内在求知欲和他们的学习能力出发,教材主要植根于孩子们的需要和经历且教导学会探索生活与广博社会的联系。因此,我国教育的选材,应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利于思考当前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变化的根源、利于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利于对异国、异地、异族文化、艺术、价值观的学习、包容,利于个人各种才能的发掘及创造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定位为理性、有现实意义、形式丰富且有吸引力。教学方法也旨在为师生间良好互动服务,通过倡导式学习、开明式教育、发现法、批判式教学法等鼓励学生多动脑思维,多提出问题,挑战思想。此外,同学们的心智、体能需要得到学校、教师、家长的关心、鼓励和锻炼,这也是许多美国学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与家长、同伴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文化推广活动及体能锻炼活动的原因。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才能更好地爱国、爱家、爱人。
美国学校和家长特别鼓励孩子诚信、独立自主,不论个人表现或是集体生活,大部分都能体现良好自我掌控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相比之下,中国的教育出现许多孩子被呵护过头,经不起挫折和打击、不会应急处理问题、不会与人分享。虽然注重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发展早就成为中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现实看到的却是从天真无邪的幼儿园生活到作业压肩头的小学学习,再到初高中被动地沦为考试机器,最后到大学一下子失去努力方向的年轻人,作为教育前线的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到教育的本质呢?且先不论教育是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我们现行的教育从幼儿园至小学、初高中再到大学贯彻着“松-紧-松”的模式,好像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为考上大学,实现此目标后,社会、学生、家长往往忽视大学才是迈向人生真正开始的重要转折阶段,造成大学生心理和目标的失衡,故多数人呈现不善规划学习、规划人生的消极状态。而美国的教育却呈现出“松-较紧-更紧”的模式,孩子从小到大,随着思想的成熟,发掘个体优势、尝试创新、为更好地掌握技能而学习,到了大学甚至更高阶段,就能真正联系实际,拓展自我,学以致用。当前的中国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我们大多数人最终都输在了终点线上!
此外,教育还需要多方努力配合,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孩子都需亲力亲为,各尽其责。在美国,学校不仅能得到各方经济支助,还能得到大批志愿者的鼎力支持。家长、教师和社区成员都能向教育官员们反映教育所需,影响教育决策。儿童、青少年教育家和作家也频繁亲临各类学校,无偿授课,与教师、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内心所思所想,如实描述教育现状及反映各种问题,推行先进教育理念。相信如果我们国家也有这样多方的通力合作、集思广益,学校的教育会更好地向社会化、全民化、知识化和人性化迈进。
教育是一个不断探索、变化、更新的过程。充足的经费来源,多方、多维的合作都能为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添砖加瓦。作为直接施教的教师、家长,我们需要深思该如何系统、完整、全面地把握教学、教养方式,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模式,立足我国的实践,改进教学,培养健康、独立、自由、自信、创新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