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朝晖
(1.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 410083;2.湖南城市学院 学生处,湖南 益阳 41300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已跨入到大众化教育。[1]大学全面实行收费上学与并轨招生制度,使高校贫困生比例正呈逐年上升趋势。[2]高校贫困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他们的成长极为不利,且其过激行为在生活和学习中可能影响到其他学生的成长与发展。[3]为此,有必要对这个日益壮大的群体的心理健康加以高度关注。[4]地方高校相对部属名牌高校而言,贫困生人数更多,扶助机制相对较弱,就业压力更大,而管理制度与经验和老牌高校相比明显存在不足。[5,6]这些不利因素将导致地方高校贫困生经济压力增大,心理压力得不到有效释缓,使其心理问题呈现越来越严重的态势。故有必要对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做好疏导工作。
目前国内学者对省部属重点高校贫困生的研究相对较多,主要包括高校贫困生接受资助情况调查,高校收费合理性及学生家长承受力等。[7]地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研究包括肖辉等探索并解决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8]苏志富等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问卷对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严重;[9]英健文与蔡立彬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对地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部分领域进行的初步探讨。
综上可知,目前国内对于地方高校贫困生的研究主要包括心理健康领域的调查,并归纳总结了相关调查结果,而对地方高校贫困生心理压力的归因分析与对策研究较少,更谈不上针对各种情况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有必要系统对新时期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进行归因分析,并系统地对疏导对策进行研究,这对于探讨整个中国高校贫困生的工作和对策具有指导意义。
高校贫困生是指家庭经济贫困,不能支付生活费用及相关教育费用的大学生,或支付上述费用较困难的大学生。地方高校贫困生特指在地方高校学习和生活的贫困大学生。
因为高校大学生在消费等方面与当地城市人群有较大区别,故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界定因素包括学校所在城市居民月生活最低保障标准、贫困学生家庭人均月收入、学校收费数额等。
贫困生的成因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一是农村与城镇贫困家庭导致贫困生的产生;二是家庭内部的因素,包括由于家庭收入微薄,家庭成员的重大疾病等;三是高等教育扩招和收费政策的实施;四是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低效执行。
地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压力通常包括如下六个方面。
1.经济压力。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及并轨收费的执行,高校学生的经济负担不断加重。地方高校贫困生通过打工获取报酬的机会更少,其经济压力更为严重。
2.自我压力。地方高校贫困生由于自我评价过低影响到了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由于经济困难,加上是地方高校的学生,故其自我压力相对重点高校的贫困生更为严重。
3.就业压力。由于在经济上没有任何优势,贫困生在毕业生就业群体中相对而言属于弱势群体。而地方高校的贫困生更具有学校间的区别,且所处位置一般不在省城,其就业压力尤为严重。
4.学习压力。由于地方高校所居城市一般居于二线或三线城市,使贫困生勤工俭学机会较少,获取报酬相对较低,需要耽误更多的学习时间,学习压力因而更大。
5.环境压力。除高校贫困生通常存在的环境压力外,地方高校所处位置使贫困生在就读期间力图通过勤工俭学缩小贫富差距的希望难于实现,现状的不能改变更加剧了其环境压力。
6.人际交往压力。贫困生由于经济拮据在花钱方面比较节约,使其在人际交往方面产生很大的压力。地方高校学生与社会交往的机会相对重点高校学生更少,得不到锻炼机会,故其人际交往压力更大。
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所背负的心理压力形成了诸多心理问题。这些心理压力的社会成因包含如下四个方面。
1.素质教育的参差不齐。落后地区不全面的素质教育是造成贫困生心理阴影的主要原因。这些地区教育理念的落后与办学条件的艰苦,使素质教育很难全面展开,从而导致了农村来的大学生在这方面知识和修养的欠缺。
2.庸俗文化的负面影响。在较新的价值观念尚未基本形成时,西方的大量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国门,这对广大地方高校贫困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3.就业压力的日益加剧。在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具有各种社会关系的学生将利用其关系得到较好的就业岗位,这使得经济基础差与社会关系贫乏的贫困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剧。
4.资助经额的不足与资助政策的不完善。由于各种商业银行表现较低积极性,使助学贷款无法得到全面满足。加上某些社会的资助主要出于功利主义,使贫困生在受到资助的同时加大了心理压力。
对地方高校贫困生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需对其心理压力进行合理科学的疏导。心理压力疏导过程中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高校贫困生通常自尊心极强,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为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在疏导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2.激励性原则。高校贫困生健康人格塑造应在激励时保持激励目标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不能纯粹满足贫困生物质上的需要,还要结合精神鼓励。
3.预防为主原则。为了防范于未然,应在平常的教育中通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卫生知识等手段增强贫困生对外界不良因素的免疫能力。
尽管重点大学和地方大学的学生心理素质没有差异,但地方本科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压力更为严重,应当建立一种符合实际的疏导模式,来有效缓解其心理压力。
1.疏导模式
依据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高于重点大学学生的特点,应参照心理压力疏导的基本模式,按照多维系统的疏导途径、多样渗透的疏导方法、丰富全面的疏导工作内容、众多的疏导机构和严格的责任制度五个要素来组成完整的疏导系统,有效解除心理问题。
2.疏导对策
由于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故具体疏导对策也不应单一。应不仅给予物质上的帮助,还要给予精神上的精心指导,即考虑各种不同情况,按照建立的疏导模式,系统确定各种有效疏导对策,促使其度过五彩缤纷的大学生活。
尽管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与经济问题已引起社会重视,但地方高校“物质和精神双贫困”的大学生并没有受到高度关注。故在以后地方高校的扶贫工作中,应更多关注地方高校贫困生这个特殊群体,使他们健康成长。
[1]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胡凯.试论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现代大学教育,2003(4): 47-50.
[3]张林, 车文博, 黎兵.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J].心理学, 2005(1): 34-36.
[4]张佳, 夏丹, 刘萍.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与对策[J].文教资料, 2010(1): 178-179.
[5]张玉琴, 杨黎明.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农业教育研究, 2012 (1): 8-10.
[6]陶漫, 胡文靖.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对策—以皖北地区 5所地方高校为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3):103-105.
[7]肖辉.地方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调查—以厦门某高校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24(3): 106-107.
[8]苏志富, 俞雅芳.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教育教学研究, 2011(2): 57-60.
[9]英健文, 蔡立彬, 李迎.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问题初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2): 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