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勇
(玉林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近些年,大学生天之骄子的荣耀感日趋低落,因就业压力带来的失落感与日俱增。对上大学是否有用的争论不仅存在于社会、家长中间,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的期望值也在降低,有人认为这是大学堕落的表现,我却认为这恰恰是大学健康转型的契机。大学不只是培养机构,更是一个实践基地,大学生要和大学一起成长。多年来我们坚信大学是塑造未来人才的摇篮,大学生在这里接受知识、情感、意志的培养训练,为人生理想的实现做准备。在大学里学生是受教者,教师是施教者,学校是管理者,学生的责任是学习,没有选择的余地,一旦施教者或者管理者出现问题,学生除了成为牺牲品之外别无他路。家长、学生都知道教育环境出现了问题却苦于没有选择环境摆脱环境的能力,于是产生了对学校教育的诟病。关于这一问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有过阐述:“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为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 虽然马克思本意不在大学教育,但是道理却相同,我们正是把学生当做受教者来培养,久而久之教师和管理者便凌驾于学生,凌驾于教育规律之上了。马克思所要表明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性,指出了学生要与学校一起成长的关键问题。杜威早就说过:“教育不是人生的准备,它就是人生”。
大学生是身体已经成熟,思想正在成熟的活泼泼的人,他不是可以被完全培养或者改造的产品,多年应试化教育的模式在大学阶段出现的问题就是没有真正的尊重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填鸭式和保姆式的教育过程无法塑造大学生完整的、健康的文化心理结构。人完善的文化心理结构包括知、情、意三部分,一直以来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和建设的需要,智力教育一枝独秀。意志教育因承载着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功能,也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强行安排了其不可动摇的地位。只有情感教育因为无用且不易衡量的特点被忽视。虽然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有几次强调了美育,但仅是理论上强调而已,没有被彻底贯彻落实。于是,偏重智力和思想培养的教育多年对情感培养的欠账积累太多,以至于情感教育沉疴难疗。但是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实践本体论告诉我们,人的实践包括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只有物质实践而缺乏精神实践的人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单向度的人、机械的人。大学美育作为精神实践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助有教养的年轻人“育美”,通过他们引领社会民众“审美”、“创美”,最终达到生活审美化,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从1978年开始,美育几次引起国家领导以及专家学者们的关注,美育也被写入了国家教育方针,但美育是大学教育中最薄弱环节的现实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是什么原因造成美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呢?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两大元素,科学教育重在知识传授,人文教育重在情感培养。美育作为人的精神实践,无疑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以人为本,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研究的最终目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劳多元化的整体提升,它不仅要求目标具有人文性,更要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渗透人文精神,从而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现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但现实情况如何呢?
进入工业时代以来,规范化、高效率、实用性逐渐成为人们做事的原则,它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让人鼓舞。但是科学领域的规范化、高效率、实用性进入人文领域的美育却遇到了很大的现实问题。人天生追求生活的多样化,大学生作为精力充沛、思想活跃的主体,更希望大学生活多样精彩。然而,规范化的教学必然要求统一模式,高效率的评价自然得采取一考定优劣的措施,实用性的追求让人急功近利,这些做法的短期后果是学生厌学、应付考试、选课上课的功利化,长期的后果则是使学生丢掉理想,丧失创造力。
以上从宽泛教育意义上来说是缺乏人文精神的,那么作为目前普遍被认可的通过人文选修课来提高素养的方法是否见效呢。事实证明,人文选修课程因为没有摆脱科学教育的思维模式,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具体体现为:课程内容以知识为主,艺术欣赏不是欣赏,而是艺术家的生平事迹以及奇闻轶事介绍;授课方式不是合作探究式教学,而是一支笔画满堂,一张嘴定乾坤,一个课件贯始终;评价方式不是灵活机动,而往往用一张试卷来草草了事。高校对人文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也更多的停留在文件上,政策、师资、投入等都远不能和专业课程相比,使人文选修课沦为各种达标评选的花瓶。这样的人文选修课程不能体现人文精神,更不能培养人文精神,用没有美的体验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创美能力无异于天方夜谭。
中国现代美育奠基者蔡元培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美学具有哲学性质,它通过思辨来探讨人的感性认识,从而寻找一种使感性认识完善的途径,无功利的普遍功利是美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无功利指的是美学不能带来现实功利,不会因为学了美学而让你通过资格考试、获得荣誉称号、挣得大笔金钱。但是美学的普遍功利却能够使人提高审美素养、理解人生本质,从而提升人生境界,创造诗意的生活。美育的育美离不开美学的理论基础。
美学与美育又有不同的特征,美学必须保持理论性的权威,没有形而上的理论思辨,将失去美学的意义,让美学泛化,造成对美学本身的伤害,也会伤害到泛化了美学的各个领域。缺乏了思辨本性的泛化美学,极容易造成审美掩盖下的享乐主义抬头,培养出一批“高级的浪荡公子”。而美育则更多的是形而下的行动和措施,只要是为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提升人们对美的感知力、理解力和创造力,怎么泛化都不过分。但是现实情况也不容乐观。因为美学本身的理论思辨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老师讲不清,学生听不明白,使得美学课枯燥无味。选修美学的学生更多的是因为美学“听起来很美、很高尚”,考试又不难而来的,学习成绩不是学习效果的反映,变成了能够拿到选修课学分的的通行证。
教育的异化产生于教育的分科。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异化时说:“异化既表现为我的生活资料属于别人,我所希望的东西是我本身不能得到的别人的所有物;也表现为每个事物本身都是不同于它本身的另一个东西,我的活动是另一个东西,而最后则表现为一种非人的力量统治一切”同理,教育的异化表现为学生想通过受教育而掌握在未来职业或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本领,但他们得到的却是学校早就规定好了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也没有体现教育培养人的目标,而成了束缚师生的条条框框。
虽然教育分科对科学发展和专门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问题在于:只要一出现了分工,每个人就具有自己的一定的专门活动范围,这是强加在他身上的,而且是他不能超出的。他是一个猎人、渔父,或者是批判的批评家,只要他不愿意失去生活资料,就一定仍旧是这样一种人。”大学的每位教师都有严格的学科归属,为了生活他必须坚持自己的专业研究,为了进步还必须迎合狭隘的职业评价体系的要求。学生在这种分科的情况下,被学校想当然的朝着金融家、领导人、科学家的方向培养,而忽略了瞬息万变的社会就业市场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学科分类成就了部分人的科学梦想,但却伤害了绝大多数学生的成长机会。美育作为提高大学生综合审美能力的课程,在学科分类中无所适从,造成随处可见但不属于任何学科的边缘待遇。
大学美育在机械、功利、异化的教育中备受冷落,是不是我们就可以干脆放弃大学美育,专心培养专业化的人才呢?答案是否定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往往最有价值的东西最难得到,只有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人,才能够笑到最后。大学美育的困难正是对其价值的肯定,也只有迎难而上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美育的真正价值。什么是美育呢?有人说:“美育是一门人类美化自身的学科,其设立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这个概念说出了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加给美育的任务却过于伟大了。人类美化自身是一个从人类产生以来一直追求的不变宗旨,美育在人类追求自身美化过程中有作用,但绝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还有人说:“美育,即通过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美的途径,在潜移默化中对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进行情感陶冶、健康审美力的培养与健全人格的塑造。” 这个概念认为美育存在于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又把美育给绝对化了,不应忘记,正是“分工”造成了异化。所以我认为对美育的理想定义应该是:育美。大学美育就是在大学生身上实践育美。
在大学中,美可以说无处不在:大学生自身健康青春的身体、积极向上的精神,校园里优美的环境,互助互爱的人际关系,严谨科学的生活节奏和学习秩序等等,都展示着大学得天独厚的育美条件。但是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大学美育的任务就在于引导帮助大学生自主养成发现美的眼睛、体验美的心灵、创造美的理想、实践美的追求。
除此之外各学科也普遍有美的存在,如“数学中数与数常有巧合之关系。几何学上各种形式,为图案之基础。物理、化学上能力之转移,光色之变化;地质学的矿物学上结晶之匀净,闪光之变幻;植物学上活色生香之花叶;动物学上逐渐进化之形体,极端改饰之毛羽,个别擅长之鸣声;天文学上诸星之轨道与光度;地文学上云霞之色彩与变动;地理学上各方之名胜;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与事迹;以及其他社会科学上各种大同小异之结构,与左右逢源之理论;无不于智育作用中,含有美育之元素,一经教师提醒,则学者自感有无穷之兴趣。其他若文学、音乐等之本属于美育者,无待言矣” 大学生一旦被启发了对美的普遍性的关注,再加之对日常功利超越之引导,则培育具有崇高之思想、健康之心灵以成为有责任感、合格公民的美育目标将不远。
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其中不被人喜欢的情感有五种之多,足以证明在生活中不仅有美的事物,更有丑的事物存在。作为美的对立形态,丑的破坏力有时候远远大过美的建设力。大学美育引发学生喜爱美、发现美的同时,必须同时兼顾对丑的揭露。
相对于美是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统一,丑则是或不合目的、或不合规律甚至既不合目的又不合规律的存在。不合目的体现在不符合人类共同进步、健康发展的愿望,个体上表现为中国妇女的裹脚、西方妇女的束腰等,整体上则表现为纳粹主义、军国主义的泛滥。不合规律体现在不符合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原理,个体上表现为过度整容、强制瘦身,整体上则表现为滥砍滥伐、滥捕滥杀、乱排乱放引发的生态失衡。金钱社会职业犯罪、贪污受贿、诚信缺失等不良现象时时刻刻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如何鉴别美丑、认识丑的本质是完善学生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步骤,否则就会出现“5+2=0”,五天学校美育效果被两天社会生活完全抹杀的后果。学生所学与现实生活的反差,是造成学生怀疑学校教学内容,抵触或拒绝真善美的主要原因。美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如果学生只知道美之为美,而不知道丑之为丑,那么一旦遇到丑恶现象或遭遇挫折,就只能自暴自弃、自毁前程。
美育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自从上个世纪初我国开始重视美育到今天大力提倡美育,这期间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理论家和优秀的美育作品,但是理论家们更多的探究美育的本质、道路问题,美育作品更多的是讲清了什么是美育,但很少有人和作品在深入挖掘美育的具体实施问题。“仅仅在思维的内部来研究思维,思维的发生、来源、意义、真假诸问题都是无法解决的” ,认识论研究已经花去了我们太多的时间,美育要继续发展必须步入具体实践。大学生个体也只有在美育过程中才能在不脱离“真”和“善”的前提下,使自身超出肉体生存需要满足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
怎样将美育落到实处,让学生切实收获美育的成效呢,我认为要明确几个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很多大学主要负责美育的教职员工是青年教师,特别是一些刚刚进入高校任教的高学历的硕士、博士。原因很简单,高校教授都学有专长,都在某些领域追求高、精、深,美育这种需要长期跟踪探索且需要广博知识结构又不能短期见效的工作,他们是不能、不愿、学校也不舍得让他们做的。新入校的青年教师方向未定、干劲儿十足、容易与学生交流的特点,使他们成了大学美育的主力军。然而这些主力军身上除了优点之外还存在着对美育来说致命的缺陷:他们很认真的把自己当做教育者。新教师需要树立教师威望,他们渴望学生令行禁止,他们更愿意学生言听计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弥补他们自身阅历、教学经验、知识融会等方面的不足。身份的转变并不意味着能力的相应提高,当还是学生心态的年轻人走上教师岗位且迫切的建立师道尊严的时候,美育遭遇了极大的危机。
美育培养自由的心灵,创造的欲望和对责任的担当,一个以高高在上教育者的姿态空谈自己也不太理解的美育理论的年轻人无法承担起这个重任,学生也不会认可。美育注重体验,而体验的独特性是无法完全通过语言来阐释的。青年教师与大学生的年龄相差不大,容易与学生沟通。他们必须放下教育者的傲慢,甘心做一个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在与学生共同探讨审美问题的时候与学生产生共鸣,只有在这种“从游”的状态中,师生才可以共同收获求知的乐趣。即使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了难免的失误,也不会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谁会责备自己的“伙伴”呢。
美学家刘纲纪说过:“唤起和培育人的本体意识,是使人超越动物性冲动的支配,摆脱日常生存需要的局限与束缚,达到对人的存在的尊严和价值的意识的重要途径。”这种本体意识是存在于感性个体当下生活中的直接的本体意识,它不是抽象概念能把握和穷尽的。所以,美育活动必须把重点目标定位在审美意识的培养,并且必须在学生的当下生活中培养。
培养审美意识就是要通过美育使学生主动去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塑造正确的审美观念,建立合理的审美理想。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社会实践,渗透在学生的日常行为活动中。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大学生是知识精英,是未来国家的领导者、科学发展的探路者、经济建设的开拓者。大学也被称为象牙塔,因为上了大学就相当于保证了个人生活的高质量,上了大学就相当于承担了社会责任。也许这种认识在大学入学率极低的时候是正确的,但是当大学入学率已经上升到 70%的今天,这种认识就显得盲目乐观。如今大学再也不是象牙塔,而是一个培养未来公民的养成所,在这里大学生要接受必要的知识储备,养成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文化道德素养。大学生再也不能像计划经济阶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科学技术发展和传媒工具的迅速普及,也促使大学生主动地调试校园学习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极力寻找一个学业与事业的结合点。审美意识的培养要抓住大学生的这一需求,通过踏踏实实的美育实践将大学生引向生活美化、美化生活的方向。
美育不是艺术课、美学课能够完全承担的责任。虽然艺术课程、美学课程主要负责美育的实施,但一方面艺术课程和美学课程教学时数有限;另一方面,因为更多的教师习惯于技能训练和理论讲授,使得艺术课程培养匠师、美学课程培养思辨成为普遍现象,这都与美育培养身心协调发展的人的目标相悖。美育更需要潜移默化的感染,这要求所有教师都具有审美教育的意识,在进行知识传授和道德培养的同时渗透美育,让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体验进步的喜悦、感受道德的高尚从而把真善美的追求变成一种自主行为。这也要求学校管理在追求高效率的同时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和责任;这还要求校园建设体现出自然和谐的理念,让学生亲近自然、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理解什么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教师们没有特殊的能力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立坚定的信念,培养个人的责任心。并且在研究型的大学里存在着一道鸿沟:“鸿沟的一边是永远忠诚于学术生涯的学者,另一边则是来自不同社会背景、怀有不同职业期待的学生。” 因此美育脱离认识论转向实践,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具体可以从课堂教学、艺术活动、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着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师必须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并充分利用它,才能留住学生的注意力。美育具有统和人文知识、社会知识和科学知识的功能,所有老师对上述观点都会赞同,但具体到课堂教学的时候却很少真正落实。这部分是因为学科知识的界限分明,更因为操作起来困难重重。以学术研究成果评价教师教学业绩的评估方式,也使得教师们对活跃课堂兴致不高。
哈佛幸福课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心理学讲师 TalBen Shahar穿着小号的红色衬衣走时装秀的场景更是让人记忆犹新。反观我们自己的公开课却很少有如此令人激动的场景,教师侃侃而谈,学生正襟危坐,师生的互动也显得刻板木讷。并不是我们的学生不如哈佛的学生聪明,实在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过于模式化、机械化了。“虽然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真实世界常常是脱离的,但智能的有效运用,却需要在丰富的、具体的环境里实现。工作中和个人生活中所必需的知识,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场景及与人合作或思考来获得。”美育的特征在于,要通过具体的形象,通过学生的直观关照、心意领悟、神志彻悟从而入眼、入脑和入心。也许有人会怀疑这种情景设置教学的可操作性,因为不可能每位教师都有TalBen Shahar的能力和水平。我们要说的是,虽然学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但每天将上课状态调适到精神焕发,将衣服穿得干净整洁,将语言锤炼的准确优美,这些应该是每位教师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对于教师来说,真正的美育不在于我们教什么(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大部分教师所教的东西,学生通过自学可以学得更好)而是我们怎么教,我们自己才是学生身边的教科书。下面举一个课堂教学渗透美育的例子,供探讨。
学生对某一门课的兴趣,往往在上第一次课时确立下来。美学课的始业课往往要讲美是什么?传统的讲法是板书:美是什么?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美是什么,老师以一种智者的神情与学生进行互动,其间穿插苏格拉底与大希庇阿斯的论辩,最后得出美到底是什么的结论。这样的一节课平淡无奇,和很多课程没有区别,只是内容不同而已。当进一步深入探索美本质、美的形态等哲学问题的时候,学生会因为听不懂而思想开小差、逃课甚至退课。如果我们在上课的时候首先让学生互相认识,然后通过投票方式推选出一名班花或者班草,再以选出来的班花或者班草为例由学生思考为什么会选他(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思考进行概括,从而形成对美人的认识和美的认识。这样的上课形式应该比前一种传统模式更有吸引力。
学校艺术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最直接的方式。学生通过参加艺术活动可以很好的调节“一元化教育”对他们情感能力的伤害。可目前学校组织的艺术活动存在着追求精彩、奢华、娱乐化的趋势。舞会、晚会、音乐会更像是学校艺术团的排练场,大部分学生只能成为看客。“培养学生好奇心、同情心、原则感和独立性的唯一方法,是让他们试着体验好奇、体验同情、体验原则和自我独立。”学生仅做看客是无法起到育美作用的。因此,学校需要组织能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的艺术活动,如手工、体育竞赛、卡拉ok等,让每一个有兴趣的同学都有机会得到美育训练。当然学校里面的艺术活动也必须有最高端的演出、展览,从而给学生一个评判艺术的感官标准,高校培养的是有教养的年轻人,不能满足于一般的娱乐而止步不前。
我们一直强调的是,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背景,学生的多样化远远超过教师的多样化,而学生的未来在社会,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是学生最终走向社会的必要准备。美育的最终结果是要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自立自强。事实也已经证明,学生参加自己喜欢的社会实践并不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反而参与社会实践的质量高低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学生成绩差更多的是因为学校提供的教育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然而没有学校愿意承认这一事实,只好拿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耽误学习来推卸责任。
“社会实践的导师——即便是学术导师——最重要的工作,是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任,并支持学生走自己的路,不要让他人的期待主宰自己的理想” 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知识储备、个人特质、交往能力存在哪些缺陷,才能在不断地战胜挫折与困难的同时树立自己的信心,才能更好的鉴别什么是真、善、美,从而找到追求、创造真善美的路径。
美育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不乐观,美育也不可能成为挽救大学教育滑坡的灵丹妙药。尽管如此,美育还是要完成其应该承担的责任。人作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而教育伴随这一过程且须臾不可分开。美育作为一种精神实践同样与人的成长须臾不可分开。在农业经济时代,人们的行为受生产力的限制,精神领域极易满足,美育和智育德育没有严格区分,也没有如今这样迫切的需要;工业经济时代,机械生产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产品,人们在享受富裕生活的同时也忍受着来自工业理性对人性的压抑。为缓解这种压抑,美育被提出来,并且以追问人的价值、生命意义的认识论方式来满足人们精神饥渴。信息经济时代,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富足,也对精神追求的理论探索产生厌倦,人们除了想知道什么是幸福之外更需要知道怎样才能幸福,精神富足的需要变成第一需要。美育的实践转向正是迎合这种需要,满足这种需要的必然选择。引导作为开创社会未来生活主体的大学生,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养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审美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善待自然、造福社会,是大学美育的根本目标和出路。
[1]蒋孔阳.美学新论[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2]刘纲纪.刘纲纪文集[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3]曾繁仁.美育十五讲[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4]俞玉姿, 张援.中国近现代美育文选(1840-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0.
[6]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侯定凯, 译.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7]哈佛委员.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 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