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鹏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在历史上人本主义是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它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人本主义也指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任何哲学。
在国内,人本主义更多地体现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上。以人为本的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因为人是能动的,与环境是一种交互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是可以协调的,将企业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可以使得员工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此过程中,企业进一步了解员工,使得企业目标更能体现员工利益和员工目标。以人为本的管理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
“以人为本”的管理,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其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1)以人为本的管理主要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的指导思想。
(2)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展开。
(3)以人为本的管理致力于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国内工程建设项目与其他常规意义上的项目有很大的区别,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劳动者组织由80%甚至更高比例的外来务工人员组成,有着流动性大、受教育程度不均、中间夹杂其他非本单位的管理层级等特点。
人的行为因素在生产中往往是决定性的因素,如何把对人的管理引入项目管理之中,用企业文化这个内在的链条凝聚人的智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丰富的经验,不断地夯实项目良性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领域。
树立“以人为本”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首先要求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项目上的每一位劳动者不论他在管理链条中承担什么职责,他都是一种人力资源,要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展演,应当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2.1.1 现场职业教育的普及
项目的管理者,为了充分调动员工的潜能首先要将必要的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传授给每一位劳动者,使其都有受教育、受培训的权利。项目负责人也必须懂得对每一位员工进行文化、业务教育是企业应尽的义务,而不是对员工的恩惠,因此项目的教育培训计划应当是项目管理大纲乃至企业发展计划的组成部分。在这一点上,国内已经有“农民工夜校”及类似的方式进行初步职业教育的开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培养了一定的质量、安全理念。
2.1.2 项目决策的参与
所谓的项目决策,并不一定是项目重大决策。项目决策的参与,主要目的是为劳动者搭建充分展示其聪明智慧的舞台,培养劳动者的主人翁精神,从而也提供为企业管理献出能力的渠道。在我国企业发展史上曾经较长时间发挥作用的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小发明、小创造都曾为提高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发挥过作用,在西方经典的经济理论和一些实业家们的实践中也都占有一席之地,提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就要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条件。可以充分考虑设立一些建议的平台,以旁听项目管理例会、意见反馈台等方式征集、采纳良好的意见,起到双赢的作用。
2.1.3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包括团结友爱的爱心,坦诚豁达诚信,互帮互助的友情,刻苦好学的气氛。这些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层与劳动者应该是充分融合的,互相着想互相理解的,而不是相互对立敌对的。这样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才可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解决问题。在此方面可以通过关心劳动者的收入、福利、家庭困难等实际存在的问题,请工会等相关部门组织帮忙解决,使其对项目管理层有充分的信赖。
工程建设是一个技术构成较高,各工艺环节紧密联接,协调配合的产业,因而发挥团队的作用更显突出。发挥团队的作用是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的历史经验总结,在当前要进一步发展团队作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2.2.1 建立“农民工文化”
农民工文化应当是建设施工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企业发展战略,就必须建立确立农民工文化,它们的高度融合就成为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的灵魂。
对于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建设,应从他们的新特点、新诉求和新倾向出发,将之纳入文明工地建设框架之中。一方面,通过工地图书室、活动室等现场文化设施的建立,让农民工无差别地享受文化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文体活动,使农民工建立对项目的认同,增强其共同体意识或家园观念”,充分感受工地大家庭的温暖。
2.2.2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扁平化
扁平化管理是企业为解决层级结构的组织形式在现代环境下面临的难题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当企业规模扩大时,原来的有效办法是增加管理层次,而现在的有效办法是增加管理幅度。当管理层次减少而管理幅度增加时,金字塔状的组织形式就被“压缩”成扁平状的组织形式。
在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中剔除无效的多余的管理层级,便于劳动者与管理层之间的双向沟通,形成共享信息的格局:一方面有利于管理层了解劳动者的诉求,解决劳动者的困难;另一方面有利于劳动者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建立上下一心的局面。
2.2.3 指导工制度的二次构建
提高劳动者的综合单独作业能力是搞好项目管理的基本条件。大量的作业是落实到班组的,班组是项目管理的细胞,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均是如此。加强班组管理,关键是选好指导工,指导工选用要突破过去的老经验老模式,优先选派有学历、懂管理又有一定专业特长和实践经验的技师和高级技工担任,从而形成指导工制度的二次构建。
尽管在实际工作中人身伤亡事故是难以避免的,而作为项目安全管理的目标仍应确立人身伤亡事故的零指标管理,这是项目管理体现人本关怀的基本追求。要做到伤亡零指标,就必须跟随一系列的技术组织措施,做好危险源的分析,以及目标管理方案的制定。
大量的安全、质量事故表明人为事故的发生均有其前兆,其中之一就是差错,而差错的发生又与人际交流、领导决策、工作负荷分配,以及工艺不合理制度漏洞等因素有关。差错虽然多种多样,然而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由于人员的注意力分配不当或注意力分散或疲劳招致的注意力短暂缺失所造成的,并不是所有差错都会发生事故,但任何事故中必有差错的因素在内。在人本关怀下,可以起到以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
3.2.1 规范化施工
通过现场职业教育的普及和推广,项目决策的参与,有助于劳动者了解掌握各类操作规范和要求,培养遵章守纪的意识。同时,在建立了良好的人际氛围后,劳动者对管理层指令的服从性也会有所提高,消除了对立消磨的态度。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规范的遵守,减少差错的发生。
3.2.2 科学合理地分配工作
在指导工或班组长的指挥调拨下,结合劳动者的心理、生理状况,可以做到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持续工作疲劳造成出错。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已经逐步深入到工程领域的各个层面,除了在文明工地建设等方面有所体现外,凸出劳动者本身的重要性,人本关怀已逐渐成为项目管理的主导思想和重要工作内容。加强人本关怀,也有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一定程度上解决建筑业劳动者流动性大、教育程度不均等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项目顺利进行。
[1]翟志荣.人本主义安全管理的探索[A].2007年中国工业建设行业工程项目管理论坛论文集[C].北京:91-93.
[2]韦谋.浅析我国施工项目安全管理[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1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