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吉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 400020)
王文刚
工程项目由于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工期长、施工技术复杂、参建单位多等特点,在建设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不确定风险的影响,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防范,将有可能影响工程目标的顺利实现,甚至酿成严重后果。因此,工程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随着我国建筑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加大,投资主体逐渐呈现多元化,工程项目及管理呈现大型化和复杂化的趋势,这对工程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已成为工程项目能否顺利进行的决定性因素[1]。按风险来源分,包括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经济风险等[2],尤其在国际工程承包中因风险造成损失的概率较国内要高得多。因此,掌握和运用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把可能遭受的损失降到最低是提高工程效益的关键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体制改革得到不断推进。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承包合同制以及工程建设监理制等基本建设管理制度的陆续推行,使建筑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自负盈亏的压力使得企业不得不关注项目实施中的风险问题。如何准确的投标报价、如何利用合同进行风险管理、如何降低施工中存在的风险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如今,项目承包形式不断出现:固定单价(总价)合同、成本补偿合同、EPC合同、BOT合同、CM承发包模式等都是目前建筑市场中业主常采用的合同形式。不同的合同形式承包商所承担的风险有很大的不同,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管理也是企业所感到困惑的。业主为了降低自己的风险,常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或固定单价合同,把经济风险、自然风险、政治风险等转移到承包商身上,而EPC合同、BOT合同、CM承发包模式等的实施,更使得承包商除了要面对工程建设风险外,还要承担设计风险或项目运营的风险,这更迫切需要承包商加强风险管理。
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产生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构想。20世纪50年代以后,风险管理才作为一门系统的管理科学在美国兴起并加以研究[3]。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的相关学者主要研究了业主与承包商在合同中的风险责任问题。直到20世纪80年代,伴随风险分析与管理技术的发展,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扩展到大型项目的立项决策、工程保险、地质及环境不确定性风险分担、费用超支风险、工期延误的责任问题、技术风险、结构设计风险分析等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风险问题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人们认识到随着项目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项目风险对投资、进度、质量等目标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这几年中,对项目风险的研究异常活跃,有的学者已经开始对风险管理进行归类、总结并提出系统的风险管理概念。
我国风险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后期,风险管理知识才开始进入中国[4],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我国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以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等一系列大型水利工程风险及项目可行性研究为契机发展起来的。由国家科委主持的国家重点科技公关项目“三峡工程重点科学技术研究”中,安排了三峡工程的风险研究。从1987年~1996年,天津大学“三峡工程研究”课题组承担了三峡工程风险研究。1994年,我国陆上油田管理部门开始着手风险分析和管理探索,并委托天津大学进行“淮河跨越大桥的安全寿命与风险分析”,节约了上亿元的重建费。我们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适合我国的风险评估体系[5]。但是从总体来讲,我国现阶段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还处于一个学习和探讨的阶段。如何建立适合我国的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尚无定论,各种适合我国建筑企业采用的风险管理方法也在不断探索、补充和完善中。
工程建设项目是国家实现固定资产投资的载体,研究项目风险管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尤其是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以后,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速度和幅度增长迅猛,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国家已经把增加基本建设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在“十二五”规划中约2.8万亿元的铁路建设投资,约7万亿元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就是证明。蓬勃发展的建筑业,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项目风险管理水平,但是,国内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还较低,再加上风险意识淡薄,导致重大工程事故时有发生,如2003年上海轨道4号线工程责任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1.5亿元,2007年湖南凤凰县大桥垮塌事故造成了64人死亡。
事实证明,加强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增强企业风险意识,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显得尤为必要。同时,风险管理也成为现代项目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对项目的风险管理,能有效地保证目标控制的顺利进行,也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
建筑市场各行为主体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无论是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还是工程实施阶段都没有完善的风险管理计划。既不能对风险量化分析,也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只有特大型和个别大型项目能进行较深入的风险管理。
由于工程风险管理因素太多,很多企业都不愿投入太多精力和财力,对某些风险存在一种侥幸心理,导致风险管理实施步履维艰。
项目风险管理缺乏可操作性。首先,我国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大多源于欧美,而我国国情与欧美有很大不同,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欧美的企业也存在很大差距,由此造成很多的风险管理方法在我国缺乏可操作性。其次,国内的风险管理研究大多局限于理论方法的研究,在具体项目运作中如何使用还没有较成熟的系统方法,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
国内缺少相关的中介咨询机构提供项目风险管理咨询服务。由于项目涉及自然、社会、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及技术等众多领域,需要专业的项目风险管理咨询机构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我国在这方面仍是空白,亟须加以改变。
目前,很多企业的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没有预见市场竞争的复杂与多变,往往使企业陷入“合同陷阱”、“招投标陷阱”,使企业蒙受重大损失。因此,企业应该树立风险和危机防范意识,在各级领导做出各类重大决策前、在制订企业的管理措施时、在进行工程商谈接洽时先考虑这些决策的可行性、风险性,不能仅凭自己的管理经验,而应听取专业法律人员和员工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为了规避企业在招投标以及合同签订时的风险,企业首先应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重大的经营决策应经过企业高层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总经理要对本单位的经营风险负责。工程招投标是施工企业的重点工作,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可靠性。同时施工企业应对所投项目认真调查研究,筛选方案,全方位、多渠道地掌握工程建设方及其项目的资金、立项、审批、招标等情况,依据企业的承受能力和市场行情合理报价。对资金不落实、条件刻苛,标价过低的风险项目坚决放弃。其次要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合同管理。成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实行企业合同签订授权制管理,在合同的签订、对合同的风险性进行评估时,应当综合分析、慎重决策,不能签订不利的、独立承担过多风险的合同,使用合同示范文本(或称标准文本)从而使施工合同趋于完善。最后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重点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推行材料、设备、劳务用工的竞价招标制度,有效降低工程成本。
在当今市场环境下,要承接到工程就要花费许多的人力和财力。若成本控制不严就会亏损。施工企业要在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就要重视成本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项目管理过程中,大力推行责任成本管理,落实内部承包,以责任成本为控制目标,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使成本费用受控。同时要完善资金筹集管理,控制贷款和担保规模;规范结算纪律,集中开户,统一管理;合理确定债务资金与自有资金、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的比例关系,控制负债经营风险。强化资产占用管理,定期分析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收款政策,减少坏账损失;制定恰当的物资采购批量,保持合理的物资库存;把握分包工程款的支付比例和时,充分调度资金使用效益,加速资金周转。
质量与安全是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是工程项目重要的管理内容,只有搞好安全质量管理,建筑企业才能持续生存发展,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根据项目工程特点,严格规章制度,规范施工,大力开展标准化作业,始终坚持动态管理,将每道工序、每个部位都做成精品。对企业所承接的所有施工项目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检查,规范项目部的质量与安全措施,全面抓好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把安全理念、安全教育和安全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要有针对性地制订安全技术措施和企业内部监控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施工企业应对项目经营管理进行合理的风险转移,在项目经营管理过程中,首先可以采用保险转移风险,这是企业在处理风险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尽管保险方式有时会增加生产成本,但是可以节约管理风险方面的人力物力,在遇到大的灾害与安全事故时,能得到一定的补偿资金,使损失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其次,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分包方式,将一些专业技术强、施工企业自身无法胜任或虽能胜任但是风险较大、成本过高的项目分包给那些专业的、有实力、信誉好的施工单位,这样做既可规避工程风险和降低成本,又可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
机遇与风险并存,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伤痛仍历历在目。它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失败和教训,更让人意识到风险管理的地位。施工企业更应提高经营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对每一个施工项目都要进行风险评估,对可预见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并找出潜在的不可预见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施工管理风险,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1]任旭.工程风险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刘伊生.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及相关法规[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3]李启明.国际工程管理[M].东南大学出版,2010.
[4]田振郁.工程项目风险防范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余建星.工程风险评估与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