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春琯与“岭南第一庄”(下)

2012-03-31 05:29邓伟
文史春秋 2012年3期
关键词:民团陆川山庄

邓伟

别有洞天的“嫏嬛福地”

弄到巨款的吕春琯也并不轻松,用这笔钱干什么成为他在最初几年里思考最多的事情。最终他决定盖一座书屋,取名“树人书屋”,实现自己读书、藏书的愿望,并且用书来教育后代,为社会培养人才,同时,把家人都安排住进书屋内,整日厮守,其乐融融,皓首白头,终其一生。

1920年的中国政局动荡,风雨欲来。北洋军阀分裂后爆发直皖战争,皖系失败后,由直系控制北京政权。而在西南,势力最大的军阀陆荣廷已经控制两广和湖南达5年之久。他在广东先是参加了孙中山的护法运动后又排斥孙中山,加上纵容部属在广东胡作非为,引起民愤,从而直接导致第一次桂粤战争。陆部一触即溃,很快便被逐出广东。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下,吕春琯经过精心筹备,拉开了“岭南第一庄”的建设帷幕。这在今天看来,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但是,那时的吕春琯置身局外,已经充耳不闻弥漫在两广地区的烽火硝烟,完全沉浸在一种超然物外的境地之中,那就是“嫏嬛福地”。

“嫏嬛福地”,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为天下读书人所向往,后泛指珍藏书籍之所在,也是传说中神仙的洞府。《嫏嬛记》卷上:“共至一处,大石中忽然有门,引华入数步,则别是天地,宫室嵳峩。引入一室中,陈书满架……华问地名,对曰:‘嫏嬛福地也。”这个故事说的是张华游于洞宫,遇一人引至一处,别是天地,每室各有奇书,张华历观诸室书,皆汉以前事,多所未闻者,问其地,曰:嫏嬛福地也。《嫏嬛记》是古代一本神怪志异的小说,有点像短篇的《聊斋志异》,都是一些旖旎的小故事,是元朝作家伊世珍撰写。后代的文人墨客喜欢这一小说的大有人在,就连清乾隆皇帝也是爱不释手,每每于夜深人静之时,倒在卧榻上翻看。显然,吕春琯也是《嫏嬛记》的痴迷者之一。他与别人最大的不同便是耗费巨资,把书中所描写的用于藏书的洞天福地嫏嬛“复制”到了人间。

对于“树人书屋”的建筑,据说完全是吕春琯自己一手规划的,有时请他的宗族吕荫昌参与,全部设计都是以《嫏嬛记》的文章传奇为主,参考《红楼梦》中大观园的特点组合而成,并且全部施工都是他亲自指点,亲自监理,有的建筑曾多次推倒重来。他雇工烧砖瓦,去柳州运木材,去石塘担石灰,去徐闻海康运假山石头等,平均每天有70多人做工,持续时间长达20年,直至1940年建园资金难以为继才停止,山庄也因此只建了一半。

吕春琯给自己的“嫏嬛福地”取名为“树人书屋”,意在宣扬儒家精神、孔孟之道。他在大门两旁撰有一副对联:“安得奇书三千车,娱兹自首;再种名花十万本,缀此青山。”这也勾勒出了整个山庄的主题意境,即奇书和名花。他为此耗费了数十年的精力,收集到数万卷各类书籍,全部存放于“树人堂”的阁楼上,曾收藏过《万有文库》、《二十四史》、《四书》、《五经》和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诸子百家之类的书,还有天文地理、历史、自然、建筑工程、冶金铸造、美术等类书籍以及名人字画等,使“树人书屋”与“嫏嬛福地”名实相符。其中值得一提的藏书就是《万有文库》,据说有两套。《万有文库》是商务印书馆于1929年开始陆续出版的一套超大型的综合性丛书。该丛书分两集出版,共收书1710种、4000册,各册均用纸皮平装,小32开本。每一册的书脊上印有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的类号,并在书末附有按四角号码检字法注明号码的书名卡片。由于该丛书门类齐全、检索方便,价格又低于同类图书,很受各图书馆的欢迎。《万有文库》由王云五策划并担任主编。《万有文库》的出版和发行,在当时对于开启民智、传播文化、普及知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的社会影响和文化贡献至今没有任何一部丛书能与之比肩。王云五也因此在文化和出版界获得了巨大的声望。照此计算,两套《万有文库》就有8000册,再加上一套《二十四史》,以及各类书籍,那么,吕春琯的“树人书屋”藏书当在万册以上。遗憾的是据说在“文革”中,数万卷书籍被当作“四旧”全部付之一炬,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如今,又是几十年过去了,人们再也没有能够在这个“嫏嬛福地”里恢复藏书的功能,而昔日的“嫏嬛福地”则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旅游福地”。

吕春琯为了把“嫏嬛福地”装扮得更像神仙洞府,在山庄内遍植花木,品种之多、花色之众,难以胜数。既有古树名木,像300多年树龄的龙鳞松、80多年树龄的龙眼王,以及雍容华贵的白玉兰、纤细优雅的文丝竹、高耸入云的草椰树、贴地生长的千年矮等;也有奇花异草,像一点红、三角梅、四季桂、五色茶、九里香、百日红、千年铁、万年青、美人蕉、君子兰,还有梅花、牡丹、菊花、月季、水仙、桂花、荷花等,共有200多种,盆花数以千计。把山庄整个儿掩映在花丛中,隐没在书香里。山庄的主体部分被吕春琯命名为“嫏嬛福地”,包括赏荷亭、邀云竹径、小兰亭、留墨亭、荷包塘、湖隐轩、水抱山环处、九天玄女洞、听松涛阁、树人堂、倚云亭、寻云别径、棠荫亭、半山亭等。这些景致与山岭融为一体,显得十分自然,令人丝毫不会产生突兀或别扭的感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还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而这一切据说全都出自吕春琯自己的奇思妙想。他既是山庄的投资者,又是规划设计者,还兼艺术总监和施工监督。这在今天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因为,整个山庄所表现出的良好的园林规划设计方面的艺术素养,并不逊于任何一个园林专家。

山庄最大的特点就是象征文化无处不见,包括整体布局、建筑、围墙、池塘、凉亭、奇石、花木等,全都有所象征。像本文前述的“一至九”的数字,取“天长地久”之意;山庄横跨3座山峰,正好符合苏州园林的“一池三山”布局,象征江山永固、长生不老。据传,“一池三山”本来是远在战国时代流传的神话,即在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山中有仙人及长生不死之药。据记载:秦朝时,秦始皇听信传说,不但派人甚至亲临东海寻觅仙踪,还在长安引渭水为池,其中堆筑3岛,以模拟蓬莱、方丈、瀛洲3座神山,以满足他长生不老、永坐王位的愿望。汉武帝时,不断扩建上林苑,在著名宫殿建章宫的太液池内,也堆筑了3个岛屿象征“东海三神山”。三国时代,曹操在都城建铜雀园,园内有“三台列峙以峥嵘”,以“台”的形式变相组合象征“三神山”。隋代,隋炀帝建规模宏大的西苑,“苑内造山为海,周十余里,水深数丈,其中有方丈、蓬莱、瀛洲诸山,相去各三百步”。至清代,皇家园林艺术达到鼎盛时期,“一池三山”的布局模式仍被沿用。而在私家园林的苏州拙政园的布局中,也有“一池三山”的表现,表现出一种画意的山水意境,是文人隐士所热烈追求的一种远离闹市、隐居山林、永享安乐的隐逸愿望的象征。而青砖、小瓦,黑、白、灰相间的建筑特点,正是苏州园林清新、淡雅的风格。这些都在谢鲁山庄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除了园林方面象征之外,吕春琯还花了许多心思,通过象征文化来对自己个人及家世进行炫耀。比如,在谢鲁山庄的第二重门的门上,画着一幅南瓜图,这幅南瓜图有藤、有瓜、有叶、有花。一条主藤表示主人自己;藤上结了3个金色南瓜是表示他有3个家,实际上指他在3个地方置有家产,即陆川本地、柳州罗城和广东湛江市徐闻县;藤上8片黄色瓜叶表示他有8个老婆;5朵瓜花象征他有5个儿子。南瓜藤枝叶茂盛则象征他的家境兴隆。再如,跨入山庄二门,迎面可见一座凉亭,名曰“折柳亭”,是主人专门送客的地方,亭内的“三喜”窗,象征吕春琯人生中的3件喜事:一为文喜(考上秀才,当过文官),二为武喜(当过陆军少将等),三为屋喜(建“树人书屋”)。在山庄里,类似的象征还有许多,涵盖于构成山庄组成要素的各个方面,不但包括一些有形的,还有一些无形的。大至整体布局,小到花草小品,可以说是全面渗透,丰富多彩。此外,山水画意境的理念、风水理念、植物理念、神话传说理念等均在山庄的建筑、布局等方面有了较为充分的体现。

如果从科举考试的角度来看,吕春琯并未取得过什么功名。他在1899年,以向政府捐钱的方式取得了个附贡生,后升任知县、知州、田南道尹(即田东、百色地区)、郁林州长、南宁地方警察厅厅长、广东岭南道尹、南韶连缓处参谋兼警卫军一二营统领等。也许是自身文化程度不高的缘故,他对于教育后代的事还是比较上心的。1919年吕春琯仿其他县宾兴例,在沙井堡乌石墟背横岭建立“七堡宾兴馆”,“置有田租二百余石”。什么叫“宾兴”呢?其来源是《周礼》“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句。后世将支持应试、入学、登科的机构称作“宾兴”。1920年,吕春琯出资在“七堡宾兴馆”的左侧,扩建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校。1942年倡建乌石合平中学,自任董事长。1944年,日寇入侵,陆川县乌石合平中学因为受到日机袭扰无法上课,当时校方征得吕春琯同意,将6个班的学生迁到“树人书屋”上课,使正常的教学秩序没有受到影响。

对于吕春琯的“树人书屋”这一造园艺术,有学者评价它是:“倡导在花香、书香的天人合一的条件下读书成才,意境高远超迈,独树一格,堪称岭南私家园林的杰作。因受历史条件所限,园主自有不足。但这耗资百万白银所建造的谢鲁山庄,却永远给人以自然生态美与人文生态美相结合的高级享受,激励着人们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脱离旧桂系投靠新桂系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毙命,黎元洪任总统,任命陆荣廷为湖南督军,陆荣廷未就职而率军进粤驱逐龙济光,自任广东都督,龙兵败逃海南。1917年4月10日,陆荣廷接受黎元洪任命为两广巡阅使,占据两广,拥兵5万,成为两广最大的军阀。9月1日,在广州召开的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陆荣廷、唐继尧为元帅组成护法军政府。但是陆荣廷却迟迟不就职,而勾结政学系改组军政府,排挤孙中山。1920年4月29日,吕春琯被广州军政府授予少将军衔。当时他与蒋中正同为少将,蒋仅比他早获授衔5个月而已。

在此期间,吕春琯随陆荣廷部进军广东,一举将龙济光军赶出广东。1917年11月,龙济光从琼州出兵高州、雷州、阳江、阳春一带,企图颠覆孙中山的护法军政府,高雷镇守使隆世储率兵抵抗,吕春琯督兵到陆川,旋驻扎廉江,加强抵御龙济光军。1918年四五月间,林虎、李烈钧、沈鸿英各军先后攻克阳江、电白、安铺、高州、化州,刘炳宇与吕春琯攻克廉江,龙济光败走雷州。9月,吕春琯由高、雷率兵回到陆川,县知事古济勋与民团总局申请批准吕春琯驻陆川严办“土匪”。12月1日,吕春琯派兵围攻关厢堡穹头山贼窝,鏖战竟日,击毙匪首黎斗南等4人。其后,吕春琯曾多次派兵清剿县内土匪。后古济勋与吕春琯会商,在陆川县北联络郁林成立玉陆局,县南则联络化县设陆化局,不分畛域,合力办理。之后,吕春琯联络陆、博、化、廉四县成立四县联防局,局址设在石角圩,统领四大哨兵“戡乱”。

1920年8月11日,旧桂系出动部队进攻潮汕粤军,第一次粤桂战争爆发。10月22日,粤军攻占东江地区重镇惠州。次日,护法军政府主席总裁岑春煊通电辞职,陆荣廷以四总裁名义宣布护法军政府解散,并宣布取消护法,与北京政府南北议和。11月,旧桂系部队退出广东,返回广西,第一次粤桂战争结束。吕春琯担任广东省岭南道尹时间长达4年之久,直到1920年12月6日,桂军被粤军打败,岭南道被裁,吕春琯也随桂军返回广西。

1920年12月,孙中山自上海返回广州,宣布重组护法军政府,继续护法运动。1921年4月,南下广州的国会议员召开国会,宣布取消护法军政府,成立中华民国政府,选举孙中山为大总统,1921年6月,旧桂系出兵进攻广东,意图重新控制广东。“第二次粤桂战争”爆发。孙中山以陈炯明为粤军总司令,迎战桂军。桂军陈炳焜部将刘震寰部在开战后不久就投向粤军,粤军得以攻占广西门户梧州。7月初,粤军收复被桂军占领之粤西地区的连县、连山等地,并攻入广西。7月9日,因形势不利于旧桂系,旧桂系内部分裂。沈鸿英宣布独立于陆荣廷,自称“救桂军总司令”,宣布广西自治,并与粤军接洽合作。各地桂军纷纷脱离陆荣廷的指挥以谋求自保,旧桂系彻底破裂。吕春琯也应该是在那个时候脱离了旧桂系。7月16日,陆荣廷通电下野,前往龙州。8月5日,粤军没有遭遇任何抵抗而进占南宁,随后攻占龙州。陆荣廷取道越南,转往上海流亡。

粤军于1922年初退出广西,广西随后陷入各割据势力之混战。陆荣廷也趁机返回广西。1922年3月27日,广西省长马君武发出通告:从4月1日起,除陆军第一师外,其余军队一律改编为警备军,共分8路。吕春琯也接受了改编,并被任命为第三路司令,驻武鸣。而第五路司令为李宗仁,驻郁林。接受改编后的吕春琯未参与后来陆荣廷的复辟之战。因此,当1925年,李宗仁、白崇禧等人击败陆荣廷、沈鸿英,统一广西后,吕春琯被任命为玉林五属警备司令,说明他脱离旧桂系后迅即投靠新桂系并且还得到了重用。1939年,陆川县成立临时参议会,召开首届一次会议,代表21人,选举产生县临时参议会成员,吕春琯任议长。

说到这里,很有必要提一下广西的民团组织,因为他们是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的主要敌人,也是镇压抗日武装起义的凶手。广西新桂系军阀首领李宗仁、白崇禧上台以后,致力于建设广西,实行了“全省皆兵”的地方民团制度。新桂系在广西站住脚跟后,以民团的组织方式来扩充军事力量,并进而改造社会,改造农村,使民团不仅作为军事组织,而且作为政治机构,承担起地方建设的使命。1931年,广西军政会议正式决定大办民团,在南宁设立民团总指挥部,白崇禧任总指挥,梁瀚嵩任副总指挥,蒋如荃为参谋长,在各县设立民团司令部,县长兼民团司令,增设副县长兼民团副司令,根据县之大小设立民团常备队1至4个。不久,又在行政区设立区民团指挥部,作为省与县之间的中层机构。县以下的基层组织,以10户为甲,10甲为村,10村为乡。村有村长,兼任民团后备队长,统领壮丁100人;乡有乡长,兼任民团大队长;区有区长,兼任民团联队长。按照民团条例的规定,18岁至44岁的壮丁都要编队,在不脱产的情况下,每年接受180小时的军事训练。1932年,陆川县成立民团司令部,县长兼司令,另任副司令。经过长期训练,民团的军事实力有了很大提高,成为了一种具有军事、政治、经济多种功能的基层民众组织,一支“生产化”的准军事部队,被称为民国时期中国最强大的准军事组织。至1933年,陆川县民团已经有团员500多人。

镇压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

1944年9月16日,日本太平洋舰队陆战队从广东湛江登陆,后经廉江、化县进入陆川县南部盘龙、清湖地区的清耳和清湖圩,历时3天,所到之处奸淫烧杀,无恶不作,还抢劫拉夫,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怒潮。

1944年10月,中共广西省工委决定成立“桂东南抗日游击区办事处”,为充实陆川的力量,将温翊俊从博白调回陆川,担任中共陆川县委书记,并通知在外隐蔽的党员返回陆川准备武装起义。当年冬成立“陆川县抗日民主同盟会”,温翊俊当选同盟会主席,很快便组织成立了抗日自卫军,廖家义任司令,温翊俊任政委,司令部下设3个支队:盘龙为第一支队,根据地在山底;清湖为第二支队,根据地在三水;龙河为第三支队,根据地在龙河稔坡。并于1945年2月26日举行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攻打破坏抗日的国民党清湖乡公所。由于陆川县民团重兵防守,抗日自卫军攻坚武器装备较差,围攻两天不克,只好撤离。此后,转战马勒,进军八角、良村,扫荡了该地的反动势力,强迫地主缴枪交粮,并处决了几个反动分子,打开了八角和约亭两个粮仓,把其中约5万斤粮食分给了当地群众。正月十九日凌晨,抗日自卫军第一、三支队发起了对盘龙乡公所的进攻,给敌人以较大杀伤;正月二十一日,再次袭击盘龙圩守敌,不克后主动撤离。

桂东南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抗日斗志,也引起了国民党的恐惧与惊慌。为了扑灭起义的熊熊烈火,国民党纠集了大批武装集结于陆川,任命吕春琯为陆川清乡司令,伺机对起义部队进行反扑。吕春琯亲自指挥制造了烧三水、劫塘寨、血洗油麻坡等事件。

1945年3月7日,由吕春琯、李维聪、罗练光等人率领的陆川国民党自卫队和李祖膺、黄明先、黄巧一等土豪劣绅率领的民团、地痞,还有罗活的国民党正规师一部、郁林保安大队、廉江和化州等县的国民党自卫队约800多人,对清湖支队的根据地三水、塘寨一带进行了连续3天的大肆烧杀抢掠,实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烧毁房屋93间,抢去猪牛180多头,衣服、被褥、布匹、麻纱、粮食及其他物品300多担,温翊俊、朱育奎等56名起义指战员被杀害。“清乡扫荡”后,陆川县在各乡加强了防务,村村防守,路路设卡,并在各乡设立了清乡办事处,进行了全面的清乡点甲。清乡时,国民党反动派一方面采取“自新者不究,不自新者严惩”的政治诱降手法;另一方面实行“五户联保”,胁迫族头、家长劝降,要各族负责人负责各族的人来自新。同时派出大批特务、暗探四处活动,用侦查、标花悬赏、通缉等手段进行“清剿”。1946年1月至3月,又进行了第二次“清剿”。

1949年6月2日下午,国民党自卫队1个班包围中共陆川地下党组织与博白地下党组织联络交通站——谢鲁村油麻坡站,罗成元、陈润英和徐树生等3人被杀害,并将陈润英暴尸示众于乌石街牛圩坡3天。这就是油麻坡事件。虽然,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被残酷镇压了下去,但是,陆川的地下党组织活动并没有停止,他们在群众的帮助下,始终坚持着与敌人作斗争,并很快迎来了陆川的解放。

1950年7月,吕春琯逃到柳州,被抓回陆川,经公审镇压。1950年2月16日,其子吕玉生与陈日东等国民党旧军政人员、反动地方惯匪等组成“青年反共救国军”。吕玉生任青年反共救国军第三兵团一七六师独四团团长,围攻我沙坡乡人民政府,杀害乡长陈增才等8人;5月间,吕玉生串通、纠集匪众300多人,在陆博交界的羊油、凌清、黄波一带为非作歹,杀人放火,曾一度围攻博白宁潭乡,还杀害了谢鲁农会会长吕继昌等人。我陆川县大队一、二连与解放军驻博白的崇山大队前后夹攻,从宁潭打到凌清与陆川交界的谢鲁。陆川县大队一连战士,在滂沱大雨中冲上谢鲁嶂顶,把陆川二号匪首吕玉生捕获,后交陆川地方政府公审处决。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历史对吕春琯的评价自然是否定的。然而,他毕竟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可供旅游的山庄,并且这个山庄已经在1981年11月21日被陆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也做了许多修复和扩建工作。现在,已经被确定为广西省级风景名胜区,每天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游客。因此,对于吕春琯为什么要修建这个山庄?建山庄为何要称“树人书屋”?把书屋与“嫏嬛福地”组合在一起目的在于表现什么?山庄中随处可见其个人生活的痕迹究竟在诉说着什么?山庄为什么只建了一半,是因为建设山庄的资金用罄还是有意为之?或许因为抗日战争爆发被迫停建,主人是否想等时局稳定后再建?这些未解之谜,均有待于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索!文

猜你喜欢
民团陆川山庄
图解美国海军RA-5C“民团团员”舰载侦查攻击机
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长篇节选)
宛西自治中“官”与“匪”
——试述别廷芳的内乡民团建设
雪夜山庄行(外二首)
陆川油茶优良砧木品系的初步筛选
山庄春日
常识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