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霞,陈慧玉,蒋文强,罗 军,李 芬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621000)
常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连续5年动态变化研究
李红霞,陈慧玉,蒋文强,罗 军△,李 芬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621000)
目的分析该地区最常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的变化,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该院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最常见革兰阴性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4种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该地区常见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值得关注。
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抗菌药;药物耐受性
革兰阴性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菌株的检出率明显增高,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地区差异较大。本研究对本院近5年来分离的最常见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的动态变化分析,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
1.1 材料 收集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菌13 035株,全部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购自卫生部临检中心。
1.2 仪器与试剂 采用Dade Behring公司 MicroScan Walk-AWay-40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 60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Dade Behring公司配套产品阴性杆菌药敏复合板NC31,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阴性杆菌鉴定药敏板GN、GN13。
1.3 方法 细菌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培养、分离、鉴定[1],采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鉴定到种。个别细菌辅以手工鉴定方法。药敏试验:采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得出MIC,结果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对抗菌药物进行耐药 (R)、中介 (I)或敏感 (S)判读。原始数据采用WHONET软件进行分析。
2.1 分离的最常见革兰阴性菌 共检出革兰阴性菌13 035株菌,每年检出的革兰阴性菌例数依次为:1 352株、1 921株、2 600株、3 547株以及3 615株,其中呼吸道标本占62%,泌尿道标本占9%,伤口标本占7%,血液占4%,胆汁占3%,各种脓液占3%。连续5年分离的最常见革兰阴性菌排名前4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
2.2 最常见的4种革兰阴性菌连续5年的耐药性变化
2.2.1 大肠埃希菌 亚胺培南对其敏感性最高(99.2%~99.8%),其次为阿米卡星(87.9%~96.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下降明显。青霉素类的氨苄西林及哌拉西林对大肠埃希菌活性很差,敏感性仅为10%左右。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抑制剂复合物:氨苄西林/舒巴坦的活性比单药氨苄西林的活性只是略有增加;他唑巴坦明显提高了哌拉西林的活性,使其敏感率由12.9%提高到90.0%;其他两种酶抑制剂复合物的活性在50.2%~74.4%,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活性逐年下降。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对大肠埃希菌的活性较差。
2.2.2 肺炎克雷伯菌 2010年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性高于80%的药物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类药物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以及头孢吡肟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近5年均高于60%(63.2%~74.7%)。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与左氧氟沙星以及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与妥布霉素近5年活性最低为68.2%,最高为91.1%,相较于对大肠埃希菌的活性同样有明显增高。
2.2.3 铜绿假单胞菌 对铜绿假单胞菌保持最高活性的是妥布霉素与阿米卡星,敏感性分别为71.8%~93.2%、60.8%~88.0%,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4.5%~79.3%、亚胺培南47.8%~71.6%。环丙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44.8%~60.9%。5年来,氨曲南与哌拉西林的敏感性下降明显,氨曲南的敏感性由62.0%下降至44.2%,哌拉西林的敏感性由79.3%下降至59.6%。
2.2.4 鲍曼不动杆菌 2006年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为88.7%,其次是阿米卡星、妥布霉素,敏感率分别为64.9%和52.6%,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头孢噻肟以及哌拉西林的敏感性均低于50%,5年来,所有药物的耐药性均有上升趋势。2010年,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分别为40.4%和42.4%,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40%。
本研究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检出的13 035株革兰阴性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与文献报道的最常见革兰阴性菌菌种相同,但排序略有差异[2-3]。
近年来大肠埃希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多重耐药菌株的检出率不断增加[4-6]。大肠埃希菌对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逐年持续增高趋势;对广谱青霉素类的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目前已达80%~90%或更高;对头孢菌素类的敏感性逐年下降,头孢他啶的敏感率由2006年的87.9%下降至2007年的46.4%,之后在50%左右波动;头孢噻肟及头孢曲松的敏感率略低于头孢他啶,敏感率由68.8%下降为44.6%;5年来头孢吡肟的敏感性由67.3%下降为50.4%,这与他们在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下产ESBLs、产AmpC酶的细菌不断增多有关,在国内CTX-M型ESBL普遍存在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7]。本研究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呈高度敏感性,敏感率接近100%,因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可作为治疗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科感染的最可靠的药物,同时也可作为危重患者的首选药物。由于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与左氧氟沙星近年在本院临床上广泛应用,部分甚至滥用,导致他们对大肠埃希菌的活性较差,为32.6%~46.7%。
铜绿假单胞菌能通过不同的机制产生耐药性,其多重耐药已成为医院感染和患者反复感染、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中,氨基糖苷类的妥布霉素与阿米卡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最高,阿米卡星为60.8%~88.0%;妥布霉素为71.8%~93.2%,敏感性高于相关文献报道[8-9]。亚胺培南的敏感性在2007年急剧下降至47.8%,近3年敏感性有所升高,2010年为65.8%。环丙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44.8%~60.9%,敏感性略低于相关文献报道[8-9]。这可能与不同地区、不同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有关。
不动杆菌属是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国内外资料显示,不动杆菌属在院内感染中占4位,成为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的又一重要的非发酵糖菌。本组研究中,鲍曼不动杆菌多为多重耐药菌,甚至是广泛耐药菌,耐药性高于相关文献报道[10]。本研究显示,2006年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9.3%,2010年耐药率已上升为58.9%,一旦亚胺培南耐药,即意味着对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均耐药,常常无药可选用,病死率高。因此,应加强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主动监测,及时隔离,彻底清洁,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及爆发流行。
[1]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474-548.
[2]王辉,陈民钧,倪语星,等.2003~2004年中国十家教学医院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2):1295-1303.
[3]邹明祥,范学工,张艳亮,等.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分析及金属β-内酰胺酶检测[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5(3):239-243.
[4]Wang H,Chen MJ.Surveillance for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ong clinical isolates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from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in China,1996to 2002[J].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2005,51(3):201-208.
[5]马越,李景云,张新妹,等.2002年临床常见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1):38-45.
[6]朱德妹,汪复,张婴元.2003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5,5(1):4-12.
[7]Xiong ZZ,Zhu DM,Wang F,et al.Investigation of extended-spectram β-lactamase in Klebsiellae pneumoniae and Escherichia coli from China[J].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2002,44(2):195-200.
[8]申建维,孙秀琴,程冬娥.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8):1005-1007.
[9]邱家洋,瞿秋明.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91-93.[10]王辉,陈民钧.1994~2001年中国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糖细菌的耐药变迁[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5):385-390.
10.3969/j.issn.1671-8348.2012.34.035
B
1671-8348(2012)34-3653-03
△
,Tel:13981173171;E-mail:liuluojun90@126.com。
2012-05-09
201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