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学会动态

2012-03-31 21:06
地震科学进展 2012年2期
关键词:中国地震局电场预警

中国地震学会动态

关于召开中国地震学会第十四次学术大会的通知

根据中国地震学会第八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决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四次学术大会将于2012年6月底在新疆召开。同时举办的活动还包括第八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评选和召开中国地震学会第八届第三次理事会会议。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学术大会征文通知将在2012年2月底发出。

中国地震学会

2012年1月29日

关于召开中国地震学会第八届第三次理事会会议的通知

根据《中国地震学会章程》的规定和民政部每年召开一次理事会的要求,中国地震学会第八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决定,将于2012年6月底在新疆召开中国地震学会第八届第三次理事会会议(会议具体时间、内容另行通知)。

中国地震学会

2012年1月29日

中国地震学会第八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

中国地震学会第八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会议,于2012年1月11日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陈运泰、陈颙、张国民、张培震、陈晓非、郝记川、王兰民、张晓东、马胜利、石耀霖、孙柏涛等常务理事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陈运泰理事长主持。

会议内容主要包括:听取中国地震学会2011年工作报告;讨论学会2012年的学术活动计划。

与会常务理事一致同意中国地震学会2011年工作报告,充分肯定学会办公室一年来所做的大量工作,并认为,学会应该继续努力,通过多种方式,例如,各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学术会议等方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会常务理事就如何扩大学会信息的交流、办好学会期刊和网站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议。在征求未到会的常务理事意见后,会议作出以下决定:

(1)定于2012年6月底在新疆召开中国地震学会第十四次学术大会。会议在通过了中国地震学会2012年各专业委员会学术活动计划的同时,要求各专业委员会积极参与中国地震学会第十四次学术大会的学术组织活动。

(2)会议决定于2012年6月底在新疆召开中国地震学会第十四次学术大会的同时,召开中国地震学会第八届第三次理事会会议。

(3)会议决定于2012年6月底在新疆召开中国地震学会第十四次学术大会的同时,进行第八届李善邦奖的评选工作。

(4)会议决定继续与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共同举办2012年海峡两岸地震科学论坛。

(5)继续举办海峡两岸地球科学夏令营。

(6)会议审议了各专业委员会的组成情况。会议决定,聘任顾玲同志任中国地震学会办公室主任。

公众在特定场景下的地震预警应对策略研讨会纪要

中图分类号:P315.7;N27;文献标识码:D;doi:10.3969/j.issn.0235-4975.2012.02.011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时,其地震预警系统的明显效果引起了国人强烈关注,由此,国内加快了对地震预警的研究。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四川省地震学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和成都市防震减灾学会于2011年7月22—24日在成都组织召开了“公众在特定场景下的地震预警应对策略研讨会”。来自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四川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天津市地震局和成都市防震减灾局、四川省行政学院、四川省科技厅等单位的专家与会进行了专题研讨。

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顾建华主持。

四川省地震学会理事长王力到会并讲话。他指出,我国正在按照社会需求,推进地质安全工程,规划建设地震预警系统,对重点行业、设施和人群进行预警,其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给公众提供预警信息以紧急避险。但我国还没有形成公众地震预警应对策略,因此有必要尽快研究。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所所长顾林生详细介绍了日本地震预警系统的情况,并指出不能把地震预警仅仅理解为让人逃命的技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博士详细介绍了已有预警试验系统的技术特点,特别指出了现有预警试验系统能够在离震中100km的地方提供20s以上的预警时间,并提供目标区域的预估影响,以便为公众应急避险提供参考信息。国家标准《人员密集场所应急避险标准》起草组组长、原天津市地震局应急处处长王公学指出,避险标准的制定一定要结合最新的地震预警技术。成都市防震减灾局副局长袁海良分析了对预警系统区域共享的思考,指出应以积极态度应对预警所带来的挑战。其他与会专家分别分析了面向公众的预警所面临的技术、风险、避险标准、法律等问题,指出面向公众的预警避险应稳妥前进,强调了选择预警试验区的必要条件。原四川省地震局局长龚兆和认为,地震业务主管部门要积极推进相关预警技术研究和其应用的研发,以便做到“宁可听到百姓骂声,不可听到百姓哭声”。希望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能够早日鉴定,同时注意知识产权保护。并期望加强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四川省地震局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有关工作。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高孟潭教授详细分析了选择预警试验区的9个必要条件,以有利于早日显现预警系统的减灾效益。顾建华详细分析了地震预警的概念、研究进展和建立法律制度的可行性。

王暾表示,为配合此次研究,以汶川区域地震预警试验系统为基础,将在近期选取满足一定条件的人员来体验预警效果、参与研究,以便早日让预警服务公众。一些专家肯定了这一思路,但一定要选择好人群,控制风险。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换届暨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中图分类号:P315.73;N27;文献标识码:D;doi:10.3969/j.issn.0235-4975.2012.02.012

在中国地震学会的长期关怀和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8月15—21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换届暨2011年学术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本次会议由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联合举办。中国地震局阴朝民副局长、监测预报司宋彦云副司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王海涛局长、第八届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薛兵研究员、副主任高景春研究员、朱元清研究员和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庄灿涛研究员,以及西北片区陕西省地震局、甘肃省地震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主管监测工作的副局长和监测处长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及特邀代表共52人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由高景春主持。王海涛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介绍了新疆数字地震观测台网、台站建设和地震活动情况,并对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多位专家长期大力支持新疆地震观测事业发展表示感谢。薛兵研究员作为新一届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通报了新一届观测技术委员会的推荐和产生情况;随后宋彦云副司长表达了监测司对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的感谢,并表达了监测司对观测技术委员会的支持,同时对目前台网技术的维护、更新、发展和技术突破提出了希望。作为上一届观测技术委员会主任,阴朝民副局长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首先对长期从事地震观测技术的老专家到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特别强调指出监测预报是我们工作的基础,新一届委员会应在以前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阴局长肯定了过去十几年的努力工作为近年来的监测预报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同时指出我们的台网从规模到质量、效益还不够,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要求大家进一步提高质量、服务意识,处理好规模和效益的关系、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探索和实践的关系,进一步提升科学和文化的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阴局长再次强调观测技术委员会应高度关注新技术新发展、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继续数据产品加工、科学的制定观测网络规划和重视人才的培养,同时希望这一届委员会承担历史责任,在原来基础上有更大发展,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观测技术提高到新的高度。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结合地震监测发展规划,研讨地震观测技术发展”。大会学术报告围绕观测仪器与软件技术发展、地震观测技术国内外发展动态及研究成果、地震观测常规数据处理技术与数据产品加工、地震观测网络的运行维护技术4个方面展开。首先由庄灿涛作了题为“提高数字化地震台网数据的科学价值”的报告,以地震观测数据是发展地球科学的根本动力为主题,阐述了近年来地球深部研究成果及其与获取高质量观测数据的关系,指出进一步提高我国地震台网观测数据科学应用价值的必要性。报告还展示了国产甚宽带地震计参与美国阿伯奎克地震实验室组织的地震计测试的结果,并介绍了主动震源的层析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高景春作了题为“测震台网面临的任务与处理软件”的报告,展示了国际上几个典型的测震台网软件系统、测震台网软件架构研究,介绍了软件工作组进展情况,提出我国测震台网面临的任务与思考。赵建和介绍了“片区仪器维修中心与发展”,从仪器维护和应用角度阐述了目前台网运行中应重视的问题。周克昌以“九五”系统接入改造及历史数据迁移为题目,介绍了前兆数据台站数据接入情况和目前存在的困难。李海亮介绍了“钻孔应变观测”中应变观测的新技术与新应用。薛兵作了“地震计测试技术研究的几个进展”的报告,介绍了目前仪器研发过程中测试技术的新应用与发展。特邀专家童汪练研究员和杨晓源研究员分别作了“BBVS-60记录日本9级大地震引起的地球自由振荡”的报告和“位移传感反馈地震计的参数稳定性分析”的报告,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共鸣。

学术报告之后进行了学术讨论,与会代表发言踊跃、气氛活跃、思想鲜明,分别就地震监测系统的数据维护与产品加工应用、地震观测新技术发展以及如何发挥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在防震减灾事业中的作用发表意见,提出建议。针对目前观测技术设备、台网运行、软件系统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目前台网运行中海量数据的分析处理、地震台网新软件的研究与应用等问题,与会代表充分交换意见和应对经验,讨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和技术途径。这些问题也是目前台网运行中迫切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新技术。

第八届地震观测技术委员会由76人组成,薛兵任主任,庄灿涛任名誉主任,刘瑞丰、朱元清、高景春、滕云田、徐平任副主任,朱小毅、周银兴任秘书。

中国地震学会第四届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11年学术年会会议纪要

中图分类号:O35;N27;文献标识码:D;doi:10.3969/j.issn.0235-4975.2012.02.013

根据中国地震学会要求,经过精心安排,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于2011年8月24—29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了第四届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

会前拟定了8个研讨专题,包括:(1)流体观测技术与进展;(2)深部流体作用与地震孕育过程;(3)地震流体与其他地球物理观测及其强震预测技术;(4)流体作用与水库诱发地震;(5)流体观测与火山研究;(6)流体与活动断裂;(7)空间对地观测技术与地下流体;(8)其他新技术新方法。

本次会议由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和贵州省地震局联合主办。贵州省地震局局长王尚彦、青海省地震局局长张新基、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刘耀炜研究员以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广才教授、杨选辉研究员和张慧研究员出席了本次会议。副主任委员杨选辉研究员主持了会议。

本次会议得到了贵州省地震局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王尚彦代表东道主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特邀嘉宾张新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2011年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四届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大会完成了新一届地震流体专业委员换届工作。专业委员会特聘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研究员任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选举刘耀炜研究员继续担任专业委员会主任,聘请姚云生、陈华静、王广才、杨选辉、张慧任副主任,聘请汪成民、张炜、杨玉荣、车用太、付子忠研究员等为专业委员会顾问。新一届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由84名委员组成。他们来自41个单位,是各省(市、自治区)地震局、直属单位、研究所、有关高校以及地(市)地震部门在地震流体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

来自各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包括地震台站)5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收到地震流体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方面的论文摘要44篇,另外,20余篇研究论文进行了现场交流。专业委员会主任刘耀炜研究员、副主任王广才教授、杨选辉研究员和张慧研究员主持了这次地震流体学术讨论会。刘耀炜做了“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主要进展”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的开展情况以及在研究中取得的最新成果;王广才做了“从地下水同震效应角度看地震地下水前兆探索”专题报告,该报告从为什么研究同震效应、地下水位同震效应研究进展和同震效应与异常前兆的可能联系3个方面介绍了研究水位同震效应的重要意义;张彬做了“国家自然灾害空间信息基础设施(“6.23”)专项介绍”,从防震减灾空间信息应用系统总体概况和流体子专项两个方面介绍了该专项最新动态。其他委员在会议上充分展示与交流了各自在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程万正的“汶川地震与松潘地震前异常现象的分析与比较”,赵慈平的“深源流体活动与地震区带的空间相关性及深源流体源兆时间函数”,杨竹转的“不同深度井孔水温对比观测与数值模拟”,杨选辉的“玉树地震考察启示——反思地震流体监测预报研究中的科学问题”,张慧的“甘南、陇南市主要活断层氡、汞地球化学特征及隐伏断层探测”,孔令昌的“大地微电流研制与用于地震预报的可能性”,孙小龙的“井水位与降水量的关系研究”,顾申宜的“水位、水氡小波分析中期异常提取方法”,张昱的“数字化水位资料的应用及典型干扰分析”,任佳的“辽宁本溪台自流井水温固体潮响应初步研究”,廖欣的“含水层(带)水动力学属性对承压井水位潮汐响应的影响”,张立的“云南省地下流体观测资料地震预报效能评估”,叶威的“泉州市地下流体监测台网建设与应用”,王海燕的“沈家台痕量氢观测实验数据初步分析”,范雪芳的“痕量氢分析仪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应用”,石云的“潮汐水位位相和振幅变化研究及在地下水异常分析中的应用”,任宏微的“同位素示踪法测定三峡坝区监测井地下水流速流向”,张慧的“海口ZK26井多层位水温对比观测研究”,邱永平的“宁波地震台ZK03井水温平行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陶月潮的“华东地区流体前兆异常震例统计分析”,张卫华的“日本9.0级地震引起的三峡井水位同震响应特征分析”,王维熙的“H2、Hg观测技术与发展趋势”,温燕林的“琉球海沟发生罕遇地震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啸危险性研究”等报告,展示了我国科技人员在地震流体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以及在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中的探索精神。此次会议代表不仅有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一线同志,还有从事地下流体观测技术研发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专家,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地下流体学科的发展、科研及预报应用等谈了自己的感受,发表了有益的建议。

刘耀炜还简单介绍了国家地震预报实验场最新进展情况,针对国家地震预报实验场设计、“6.23”专项以及流体学科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会后还组织会议代表参观考察了贵阳基准台。

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委员会换届暨2011年学术研讨会纪要

中图分类号:P315.73;N27;文献标识码:D;doi:10.3969/j.issn.0235-4975.2012.02.014

2011年8月25—26日,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委员会换届暨2011年学术研讨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唐渠大酒店召开。这是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自2008年5月12日中国科协、民政部正式批准成立以来召开的第四次学术研讨会。到会的专家代表来自中国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湖北省地震局,江苏省地震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广东省地震局、山西省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预测研究所、地壳应力研究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以及东北大学等单位,共计70余人。在2天的会期中,来自不同单位、部门的专家学者就近期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作了学术报告。报告者中,有70%是年轻人,他们的涌现,既体现了这个委员会的朝气蓬勃,也体现了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后继力量。

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主任申旭辉主持了8月25日上午的开幕式。宁夏地震局马贵仁副局长代表本次会议的协办单位致欢迎辞,欢迎与会领导和专家,感谢大家对本次会议工作的支持,并简单介绍了宁夏历史、风土人情、地质背景等。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汤毅副所长代表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的依托单位和本次会议的承办单位讲话。他说,空间对地观测技术是将来的发展亮点,希望与各单位加强合作,地震预测研究所作为挂靠单位将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

中国地震学会郝记川秘书长代表学会对专业委员会过去的工作给予肯定,希望未来工作中继续发扬,多开展更深入、更活跃和开放的学术交流,为推动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地震局科技司栾毅副司长希望通过项目带动越来越多的单位来参与委员会,促进取得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成果,通过专业委员会积极推进工作,使得空间对地观测为防震减灾事业做出贡献。

大会主题设置了特邀报告和专题报告部分。8月25日上午为大会特邀报告,申旭辉研究员从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空间段总体框架、地震电磁立体观测系统以及多源遥感应用系统建设3个方面介绍了地震立体观测体系总体框架及进展情况。北京师范大学吴立新教授作了题为“对地观测集成系统及国际减灾应用”的报告,主要包括震前红外异常分析的启示、集成对地观测的优势、对地观测集成系统介绍、10年计划与短期计划等几方面内容。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单新建研究员介绍了卫星遥感技术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分别从InSAR技术监测地震形变、卫星红外监测、高光谱遥感与断层逸出气体信息提取以及地震电磁卫星的发展等4个方面做了介绍。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王晓青研究员介绍了地震应急遥感应用情况。他从地震应急与遥感应用需求、历史地震遥感应用、地震应急遥感应用发展与现状、成果展示、问题与思考等方面和与会代表进行了讨论。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王兰炜研究员从地震电磁卫星工程目标、主要科学载荷及卫星平台、地面应用系统、目前进展等方面介绍了中国地震电磁卫星工程的相关情况。

之后是大会专题报告,共分为两个专题。第一个专题是空间电磁与地震电离层扰动研究专题,由湖北省地震局吴云副局长主持。来自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地壳应力研究所、江苏省地震局、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就地震地面与空间电磁现象、电离层顶部等离子体的统计背景分布与地磁活动响应、DEMETER卫星观测到与地震相关的电离层电子密度、等离子体变化以及VLF、ULF辐射特征以及COSMIC、CHAMP掩星数据对大地震的电离层响应特征等进行了报告和学术交流。

另一个专题为空间信息在地震研究中的其他应用情况,由北京师范大学吴立新教授主持。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东北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分别从用于地震红外异常机理研究的岩石力学实验以及InSAR、红外、微波等数据源在地壳微小形变观测、地震异常识别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本专题还对地震发生与日月运行和行星际磁场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

整个研讨会会场气氛始终活跃,充分显示出专业委员会作为一个团队,从不同的角度,紧紧围绕观测地震做基础研究的良好氛围。空间对地观测是一个跨领域、跨部门、跨学科的高新技术,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委员会将继续为各领域的专家搭建交流的平台,提供施展技术的舞台,发挥多部门、多学科的优势,贯彻落实胡锦涛主席的讲话:“我们必须把自然灾害预测预报、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推动空间对地观测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进一步应用。

本次会议还进行了空间对地观测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及后续工作讨论。经过各单位推荐共产生委员75名,秘书1名,其中副主任7名。并计划在新一届委员会工作中继续每年一次的大型学术研讨会,增加不定期的专题讨论会,推进各研究领域的深入研究,为相关项目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与高级别的期刊建立联系,向其推荐历次会议高质量的文章,全面反映最新的地震遥感进展情况。联系相关领域国际会议,争取主办相关主题,提高团队的国际知名度。利用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平台,整合各方力量,推动国家重点项目的研究及相关重大项目的申报工作。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发展论坛暨陈鑫连先生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纪要

中图分类号:P227;N27;文献标识码:D;doi:10.3969/j.issn.0235-4975.2012.02.015

1 会议概况

陈鑫连先生是我国地震科技工作的老一辈科学家之一,是地形变测量学科的奠基人和引领者,几十年来在我国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科学研究与地震科技管理等防震减灾事业的多个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2011年适逢陈鑫连先生八十华诞。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与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以及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发展论坛,以学术研讨会形式恭贺陈鑫连先生八十华诞。本次会议于2011年10月14日至10月17日在咸宁召开。

会议实际与会人员7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来自地壳形变测量领域的专家共28人在大会上做了学术报告。

10月15日上午在咸宁举行了大会开幕式,由湖北省地震局副局长、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副所长吴云同志主持。湖北省地震局局长、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姚运生同志、咸宁市委副书记周彩娟分别致欢迎辞。陈鑫连先生作了特邀报告,介绍了地形变监测的由来与未来。开幕式后,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孙和平研究员、郝晓光研究员、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薄万举研究员、陈聚忠研究员、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王庆良研究员、祝意青研究员、崔笃信研究员、刘文义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江在森研究员、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李正媛研究员、同济大学沈云中教授、伍吉仓教授、武汉大学施闯教授、申文斌教授、地壳应力研究所陈连旺研究员、朱守彪研究员以及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吴云研究员、王琪研究员、李辉研究员、申重阳研究员、陈志遥研究员、吕宠吾研究员等分别在当天的学会交流会上做了报告。

10月16日上午举行了陈鑫连先生八十华诞寿庆活动,会议由湖北省地震局副局长、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副所长杜瑞林同志主持。在各单位领导发表贺词后,大会采取自由发言的形式,与会人员借此机会纷纷表示了对陈先生的尊敬和仰慕,也表达了各自愿意为地壳形变行业的发展和创新不断奋斗的意识。大会在对陈先生的祝福和对地壳形变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美好祝愿中圆满落幕。

2 会议学术交流情况

本次学术研讨会所做学术报告主要涉及地壳形变测量学发展的历史、问题、未来的定位及方向,大地测量各种技术手段(GPS、InSAR、定点形变、重力)等在地壳形变中的具体应用方法,综合利用形变学以及其他学科方法进行地震研究的问题等。本专题学术会议展示了许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提出了许多新的学术观点,体现了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及地震地质的交叉融合,阐述了中国大陆构造运动、地震变形模式以及地球动力学的研究进展,各位专家也就所从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做了汇报。

地震地电场观测方法与技术专题研讨会纪要

中图分类号:P319;N27;文献标识码:D;doi:10.3969/j.issn.0235-4975.2012.02.016

我国地电场观测始于1966年邢台6.8级地震前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先后建成了由100多个台站组成的数字化地电场观测网,开展了中国大陆地电场背景变化探测及主要活动断裂带、重点监视区等区域性变化的观测与研究。为了更好地发挥地电场观测网的应用效能,探索地电场观测、研究和未来发展思路,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于2011年10月17—18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了地电场观测方法与技术专题研讨会。本次专题研讨会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全国地震电磁学科技术管理组地电管理部(甘肃省地震局)组织,江苏省地震局与江苏省扬州市地震局协办,上级主管部门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及挂靠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研讨会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蔡晋安副所长到会。他就召开本次研讨会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等发表了讲话,并全程主持了专题研讨活动。江苏省地震局倪岳伟副局长、江苏省扬州市地震局蒋志远局长到会,并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上海市地震局马钦忠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席继楼副研究员、甘肃省地震局杜学彬研究员、陆阳泉研究员等分别就地电场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研究、地电场观测现状与主要影响因素、地电场观测网效能评估等方面做了专题报告。钱家栋教授、赵家骝教授、田山教授等10多位长期从事地震电磁观测、研究、应用和管理的专家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充分肯定了我国目前在地电场观测和研究方面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进展,以及地电场观测手段在防震减灾工作已经展现的应用成效,同时也深度剖析了影响地电场观测的各类主要因素。通过热烈讨论,各与会专家对地电场观测现状达成了共识,基本明确了现阶段需要重点开展的工作和关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等。

1 我国地电场观测台网观测和应用现状

地电场是重要的地球物理场,是地震监测预测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在“九五”、“首都圈”等工程项目中建设地电场台站20多个,“数字地震网络工程”项目中建设地电场台站80多个。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以及从事地震电磁学研究的各界同仁们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地震地电场观测、管理和应用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目前已经颁布的与地电场观测方法和观测技术有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有5项。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资料,我国地电场观测网成功记录到了地电场日变化、地电暴、潮汐变化等背景变化。其中典型地电场日变化在同一台站具有重现性,在区域台网观测数据中具有同步性或相似形,在全国范围内的变化形态与地方时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地电暴在全国范围内能够记录到同步变化,且绝大多数台站具有比较一致的变化形态。在我国海域地区(近海、岛屿等)地电场记录中还发现了具有潮汐形态变化的现象。这些结果表明,在正常观测条件下,我国地电场观测网能够客观、真实、可靠地记录到较宽频段范围内的天然地电场变化信息,为地电场的产生、传播和演化机理研究以及在地球电磁环境变化、地震监测预测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观测资料。

根据我国长期从事地震预报的地震电磁学领域的专家们提供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从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中强以上的地震研究情况来看,震前地电场异常信号的出现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充分利用震前地电场异常信号进行地震预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目前,在震例研究方面,通过对汶川8.0级地震、玉树7.1级地震、文安5.1级地震以及西藏、云南地区多次发生的6.0级以上地震前后的地电场台网观测资料的分析和总结,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地电场震前异常变化的特征研究以及地电场异常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工作。上述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目前在青藏块体地震趋势性研究、大华北震情跟踪、重点监视区短临跟踪以及全国范围内多个地区异常落实等方面,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验证和应用。

2 影响地震地电场观测的主要因素

目前影响地震地电场观测的主要因素为天然(或人为)电磁环境干扰和地电场观测系统故障两个方面。同时,对观测系统的人为干预和非正常操作,也是产生非期望观测数据的原因之一。

2.1 电磁观测环境干扰

典型的电磁环境干扰主要包括地铁(轻轨)等基于直流供电的轨道交通系统和基于交流供电的电气化铁路系统等产生的对地泄漏电流的干扰,超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附近、避雷塔附近产生的回路电流和漏电干扰,以及其他各类工农业生产、生活设施建设、运行等产生的50Hz工频干扰。此外,还有一些在特定区域产生的不明非工频干扰等。电磁环境干扰严重时可造成观测数据正常变化失真和畸变,对观测资料的应用带来一定的困难。

雷电影响则是一种天然电磁环境干扰,除了产生数据的波动和扰动外,强雷电冲击还可能造成观测仪器工作不稳定,甚至造成仪器停测和毁坏。强雷电主要通过3个途径对观测系统产生影响,即通过外线路感应和传导、通过交流供电系统感应和传导、通过网络通信系统(特别是无线路由系统)感应和传导。目前主要以感应雷的影响为主,在雷电多发区也会受到台站直击雷的影响。

2.2 地电场观测系统故障

目前比较突出的地电场观测系统故障主要包括外线路故障、测量电极故障及线路(或电极)埋设问题等。外线路故障包括地埋线路接头处(或整体线路)绝缘性能变差,地埋线路绝缘层破损,架空或地埋线路接触不良、开路、毁坏、被盗等。测量电极问题主要包括测量电极本身性能退化、测量电极埋设方法问题、电极引线对地绝缘性能问题等。线路(或电极)埋设问题主要为埋设深度不足、绝缘处理不当等。这些故障可能造成观测数据受外部因素(如气候变化、降雨、灌溉、土壤温湿度变化等)影响产生非周期性扰动、漂移和阶跃性变化,严重的时候可能造成观测数据完全偏离正常的地电场变化趋势和形态。

2.3 地震地电场观测网效能评估

根据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的要求,由全国地震电磁台网技术管理组对全国地电场观测网中102个台站的监测效能进行了评估,主要包括台网布局、观测环境、观测系统、数据产出质量、观测数据应用及综合评价等几个方面。评估结果显示,观测环境评价“优秀”的台站占参评台站的52.94%;观测系统评价为“优秀”的台站占参评台站的52.94%;各省(市、自治区)地电场台网空间密度及分布的合理性差异较大,部分地区台网密度低,应适当加密布设地电场观测站,组网观测。总体而言,在全国地电场观测网中近半数台站综合评价为“优秀”,70%以上的台站综合评价为“合格”以上,说明我国地电场观测网的整体工作状态是基本良好的,但由于受到如前所述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尚需针对性地采取必要措施,进一步提高观测质量。

2.4 地电场发展思路及相关问题讨论

我国开展地震地电场观测和研究的时间相对较短,目前仍然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观测手段。目前已经开展的研究工作表明,该方法也是具有较大应用和发展潜力的方法之一。在各方面的支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展和成功经验的总结吸收,尽快处理地电场观测和应用研究中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必将能够在防震减灾事业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和效能。

(1)结合现状,强化管理

在影响地电场观测的各主要因素中,地电场观测系统故障和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建议结合目前的观测现状,在台站建设、日常观测、系统运行以及日常维护过程中,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等研究、实施和管理措施,消除台站观测系统对观测资料产生的影响。同时,关于仪器使用方面产生的非期望观测数据问题,建议在各类培训活动中予以突出和强化,同时在日常观测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加强管理。

关于雷电影响问题,建议密切配合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开展的防雷技术攻关工作,加强台站基础设施的建设、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

(2)深入实际,加强研究

电磁环境干扰对地电场观测的影响问题,在现阶段属于客观存在且不可避免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深入台站第一线,对可能影响观测的各个环节开展认真调查、研究与科学实验。建议进一步开展环境干扰识别、抑制和消除等方面的研究和试验工作,特别是对于比较典型的已知源的干扰问题,从干扰机理、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并通过及时交流,使得研究结果得到推广和应用。

加强地电场观测资料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建议在各级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在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地震行业专项经费项目、星火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的资助下,开展地电场观测资料在地震监测预测及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特别是能够加强在强电磁干扰背景下的地电场信息提取和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3)面向未来,发展提高

加强在地电场观测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新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工作,提高地电场观测的环境适应能力、抗干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如开展野外无人值守(有人看护)观测方法和技术研究,开展多方位、多极距地电场观测方法和观测机理研究,开展在复杂环境和场地条件下的深井观测研究和试验,开展典型电磁干扰源抗干扰方法和技术研究,开展地电场产生、传播及演化机理的跨学科综合研究和探索等。

第八届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1年年会会议纪要

中图分类号:P315;N27;文献标识码:D;doi:10.3969/j.issn.0235-4975.2012.02.017

2011年10月31日—11月3日,第八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1年年会在长沙召开。来自地震系统30多家单位的50余名委员,以及从事地震科研管理、图书资料档案、编辑出版等领域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分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工作、大会报告、会议代表研讨、会议总结4部分。

会议首先由第八届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主任崔秋文致辞,并通报了第八届情报专业委员会换届工作进展情况。会议表决通过了第八届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和委员人选。樊琦、黄向荣、汤毅、杨树新、赵勇、韦晓6位同志为本届委员会副主任,董军为秘书。秘书处挂靠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崔秋文主任对第七届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工作进行了回顾,同时对第八届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机制、工作安排进行了说明,并提出8个方面的工作建议:

(1)争取学术活动创新,进一步拓宽工作领域;(2)积极参加和承担各类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更多的情报信息服务;(3)积极参加地震科技文献信息共建共享服务工作;(4)继续进行国外地震监测和预报研究的信息动态收集工作;(5)努力开展地震科技档案的数字化集成工作,进行项目档案的编研工作;(6)积极进行地震科技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7)巩固和拓展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8)联合开展地震科技情报研究与咨询服务工作。

大会报告由韦晓副主任主持。本届年会安排了5个大会报告: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刘文义“迈向知识服务”,介绍知识服务的国际趋势;台网中心董军“数字环境下地震系统知识服务的探索与思考”,从数字环境下科研活动的新特点及信息需求变化、地震系统文献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图书馆员知识服务能力的构建3个方面,阐述图书馆服务由传统模式到数字化服务模式的跨越,再从数字化服务向知识服务的跨越;台网中心龙海云“日本防震减灾工作介绍”,全面介绍东日本大地震概况,并就东日本大地震的教训对中国公共危机教育的启示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山东省地震局马玉香“网络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从山东省地震局数字信息服务的沿革、数字科技信息网的建设、取得的成效,以及对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再认识等方面,展示山东省地震局努力打造数字信息服务平台,为防震减灾服务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工作历程;台网中心吴敏“中国地震信息网整合与建设”,介绍了“中国地震信息网”整合的目的、意义,整合方式以及进展情况。

汤毅副主任主持会议代表研讨。他认为,图书情报伴随着每个人的读书、学习、工作;情报工作在科技工作、科研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作用,同时也是单位文化的体现。情报工作要开扩思路,一要领导重视、二要大家努力工作,提高领导的认识度。

北京市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以及湖北省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甘肃省地震局等单位的代表就数字图书环境下传统纸本文献馆藏应如何发展、科研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完善数字资源建设、图书馆工作应如何定位、地震科技文献信息工作人才培养、研究所应如何加强图书文献工作等与图书馆工作密切相关、大家十分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同会议代表进行了广泛探讨,大家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情况,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意见和建议。

崔秋文主任在会议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会议组建成立了第八届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相关专家进行了地震科技信息情报工作专题报告。参会代表研讨了科技情报工作如何为地震系统各级管理部门政策制定、战略决策、防震减灾工作中提供情报支持和信息服务,如何充分发挥地震科技情报工作在地震科技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地震科技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与服务,地震科技文献信息工作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等会议议题,达到了会议预期的目的。第八届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将与全体代表齐心协力,促进地震科技交流,促进学会工作发展,为防震减灾事业搭建工作交流、学术研讨、共建共享平台,丰富科技情报服务内容,促进成员单位共同发展。

2011年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培训班在长沙举办

中图分类号:P315.9;N4;文献标识码:D;doi:10.3969/j.issn.0235-4975.2012.02.018

为了进一步落实全国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和全国地震局长会议精神,在中国地震局人事教育司、震害防御司的支持下,2011年11月14—20日,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宣传教育部(中国地震局宣传教育中心)与中国地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在湖南省长沙市共同举办了主题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社会责任与活力”的培训班。此次培训为中国地震局年度培训项目,旨在促进防震减灾科普宣教队伍建设,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围绕着如何提高科普教育的两个能力(即如何提高科普活动社会影响的能力、如何提高科普作品创新的能力)进行培训。

来自全国各省、市、县的120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课程分为4大内容,分别为:专家授课,部分省、市局、宣教中心经验、成果交流,分组交流讨论和培训考核。

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场地问题研讨会暨中国地震学会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在防灾科技学院召开

中图分类号:P315.9;N27;文献标识码:D;doi:10.3969/j.issn.0235-4975.2012.02.019

2011年11月28—29日,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场地问题研讨会暨中国地震学会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在防灾科技学院召开。中国地震局科技司副巡视员栾毅、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郝记川和防灾科技学院副院长刘春平出席会议。来自中国地震局各直属单位、各省地震局和全国部分高校的领导和专家共6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防灾科技学院院长薄景山教授主持。

会上,刘春平副院长首先代表学院致辞,祝贺大会在学院召开并向出席会议的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刘院长还向与会领导和代表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并感谢各位领导和代表长期以来给予学院大力支持。上一届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副所长杨树新代表上一届专业委员会做工作报告。郝记川秘书长简要回顾了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的发展历史,希望专业委员会进一步发挥交流平台作用,为科技人员服务。栾毅副巡视员对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挂靠防灾科技学院表示热烈祝贺并提出希望。

会议还邀请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袁一凡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李小军研究员和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院长陈国兴教授分别作了“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的场地问题”、“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编制与场地影响研究”和“砂砾土液化特性的试验研究”的报告。会后,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中国地震学会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选举产生了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并在与会委员就专业委员会今后的工作进行充分讨论最终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决定:(1)尽快开展中国地震局优秀工程勘察奖评选工作;(2)2012年中国地震学会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年会在云南召开;(3)2012年中国地震学会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宁夏开展科学考察;(4)开展场地条件勘察方面的学术研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2011年全国城乡建筑抗震技术培训班在北京举办

中图分类号:P315.9;N4;文献标识码:D;doi:10.3969/j.issn.0235-4975.2012.02.020

由中国地震学会和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联合主办的“全国城乡建筑抗震技术培训班”于2011年12月9—13日在北京举办。本次培训主要针对我国正在推进的全国农居工程和校安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赋予地震部门的职责入手进行培训。

来自各省市基层地震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等80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课程分为4大内容,分别为:专家授课、交流研讨、会议考察和培训评估考核。培训班授课内容主要有:(1)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张郁山研究员“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与抗震设防要求”;(2)中国地震搜救中心副主任、中国地震学会科普委副主任谭先锋“建筑结构及倒塌类型”;(3)徐宗和研究员“我国抗震设防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4)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王东明副研究员“城乡建筑震害分析及其对策”。

地震预警技术及应用研讨会会议纪要

中图分类号:P315.7;N27;文献标识码:D;doi:10.3969/j.issn.0235-4975.2012.02.021

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促进下,2011年12月17—18日,地震预警技术及应用研讨会在成都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强震动观测技术及应用专业委员会、达沃斯世界风险论坛亚洲中心、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排名不分先后)共同主办,并得到了成都高新区管理委员会、成都市防震减灾局、成都市应急办、四川省地震学会、四川行政学院、四川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的支持。

到会的专家和领导包括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晋川(受四川省副省长曲木史哈委托)、四川省行政学院副院长郭伟、四川省政协常委、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廖果、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李小军、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顾建华、铁道部科技司杨国涛(受铁道部总工、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委托),以及其他来自地震、清华大学、应急部门、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部第二科学研究院、消防等地震预警技术应用领域的近100位专家。研讨会上闪淳昌、许绍燮院士、王暾等16位领导和专家做了报告和致辞。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顾建华主持。

张晋川副秘书长受四川省副省长曲木史哈委托首先对四川的地震预警技术的发展表示了肯定,对预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出了希望,并指出了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闪淳昌在研讨会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要高度重视巨灾风险防范,全面提高中国综合防灾能力,大力提升全民忧患意识和应对危机的自救互救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和水平,及时准确传播信息,积极有效引导舆论,抓紧建立国家地震预警系统,健全突发事件预警体系。王暾博士介绍了在成都进行的预警技术开发和试验,这项技术取得了60多次地震预警无误报的效果,并对3.5级以上地震无漏报(破坏性地震在4.0级以上)。他还介绍了面向公众、学校等进行的地震预警等开拓性工作。王博士对在成都发展地震预警应急产业提出了期望:他指出应急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其中的地震预警应急产业应在成都。郭伟阐述了对地震预警及应急管理的思考,提出要利用四川的地震资源做有四川特色的事情,并要重视与预警有关的软科学的研究和发展。顾建华宣读了许绍燮院士的书面发言。许绍燮院士认为:在汶川余震区域布设地震预警试验系统是重要创新,通过试验的技术系统将来可以在大地震发生的时空窗口下得以应用。李小军回顾了中国地震部门自2004年以来对于尝试建设地震预警示范系统所做的努力,但表示国家示范系统的建设由于相关配套政策缺少等原因还不尽如人意。同时,对预警系统试验、建设中大地震的检验等问题提出了期望。甘肃陇南地震局局长赵卫国提出了在地方应用地震预警信息的可行性,并对地震预警的应用提出了迫切的希望。清华大学顾林生教授介绍了日本地震预警系统(在日本称为地震紧急速报系统)的情况和产业发展情况,特别强调了多种行业包括公众中应用地震预警的情况。顾建华在地震预警的概念、进展、建立法律制度的可行性方面做了报告。他指出:国家需要在地震预警建设、规划部门、警报区域确定部门、发布部门、发布方式、发布渠道、发布的主要内容、接收终端等方面用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国家标准《人员密集场所应急避险标准》起草组组长王公学在报告中强调:地震预警技术应用在人员密集场所中,需要制订相应的应急避险标准,各人员密集场所根据该标准制订相应的避险策略和应急方案。铁道部科学研究院主任王彤在报告中强调:随着国家高速铁路的发展及人们对高速列车安全要求的提高,高速铁路的建设需要同步建设地震预警和紧急处置系统,降低高速运行的列车在突如其来的地震中出轨翻覆的风险,减少人员伤亡和次生灾害的影响。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潘臻博士陈述了研究所在高铁地震预警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思考,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方向。四川省地震局龚宇探讨了从法律方面应该对地震预警的思考,认为既需要预警信息的发布授权,也需要保护预警信息的发布主体,预警信息的发布主体应对信息质量承担有限责任,而且应不对信息的使用后果负责。廖果认为可以绕开地震预警法律陷阱,变外部经济为企业(行业)内部经济,优先考虑在铁路、机场、供气、化工、核电、通讯等行业研发、设计、生产、试点示范应用。来自国内首次实际地震触发地震预警警报学校的江油学校郭天茂主任表述了该校参与四川、甘肃、陕西的学校的同步地震预警演习、其后实际地震触发地震预警警报及师生安全有序疏散的案例,高度评价了地震预警系统对高校防震减灾工作的意义。来自指导国内首次实际地震触发地震预警警报学校防震方面工作的江油防震减灾局局长张长根对地震演习、实际地震触发地震预警警报及避险做了评述,从汶川地震的背景下肯定了地震预警系统所能够带来的演习和减灾效果。

总之,这次研讨会的与会领导和专家认为,地震灾害严重的中国需要加快地震预警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加快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步伐,加快地震预警相关法律和基于地震预警技术的避险标准的制订,促进地震预警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与推广,让地震预警技术早日减少地震的人员伤亡和次生灾害的发生。并希望通过我国自主研发的地震预警技术在国内外的广泛应用,展示我国科技力量。

P315;N27;

D;doi:10.3969/j.issn.0235-4975.2012.02.008

5;N27; 文献标识码:D;

10.3969/j.issn.0235-4975.2012.02.009

分类号:P315;N27; 文献标识码:D; doi:10.3969/j.issn.0235-4975.2012.02.010

猜你喜欢
中国地震局电场预警
巧用对称法 妙解电场题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电场强度单个表达的比较
基于MAX11068的大功率锂电池管理系统
电场中六个常见物理量的大小比较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基于SCI-E的中国地震局科技论文文献计量分析*
致谢2014年审稿专家
预警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