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悠夏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
反义合成词“早晚”的语法化及其认知分析
孙悠夏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
现代汉语中,“早晚”是由表反义关系的名词“早”和“晚”的结合而固化成词。从语法功能看,“早晚”具有名词性和副词性,存在着一个由实到虚的连续统,为语法化的引申。本文重点讨论“早晚”在共时层面的语义分化特点,并解释其各个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其演变的内在动因和认知规律。通过语言事实的分析,指出重新分析为其语法化机制,隐喻与转喻及认知经验是其演变的认知规律。
早晚;语法化;转喻;隐喻;认知经验
“早晚”一词古已有之,且在现代汉语,尤其是口语中使用频率极高。该词由表反义关系的名词“早”和“晚”的结合使用而逐步固化成词。在现代汉语里,“早晚”的语法功能主要为名词和副词,呈虚化趋势;语义上的副词用法也得到了侯学超[1]、李科第[2]等所编虚词词典的收录,存在于一个由虚到实的连续统中。我们认为,“早晚”在功能和意义上的连续统现象,可从其共时切面中窥见一斑。“早晚”在现代汉语中的这种语法化现象,学界尚无专文探讨,本文将从共时角度分析“早晚”的语法化轨迹,探讨其语法化过程中各个语义的分化发展与联系,并从认知角度揭示其演变的内在动因和认知规律。(本文未注明出处的语料主要来自《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和北京大学汉语语料库,恕不一一标明。)
“早晚”是由两个反义名词“早”和“晚”联合而成的名词词组,指称同一类对象,以词组形式存在于语言中,指早上和晚上。例如:
(1)中午热一点,早晚很凉爽。
(2)服法:每日一剂,水煎两次,早晚各服一次。
以上两例描述的“早”与“晚”的结构关系都较为松散,其间可插入并列连词而意义不变,为“早晚”基本的合成时间义。为与下文以示区别,此处我们标记为“早晚1”。
“早晚”作为时间指示词,具有两个核心义“早”与“晚”,当以这两个核心义为中心,向时间轴延伸时,可以表示“过去”、“现在”、“未来”是很自然的[3]。例如:
(3)你早晚上城里来,请到我家里来玩。
上例中,“早晚”义项得到引申,语义变得抽象,其指称范围扩大到“将来某个时候”,此处我们标记为“早晚2”。然而,“早晚2”的语义抽象化进程在人们的高频使用中不断推进,以时间顺序的线条,时间指向性将变得更为明确。
上文我们分析了“早晚”在现代汉语中实现了从一个联合结构的反义合成词抽象为指示“将来”。而“早”与“晚”本是一对反义词,在语法上具有同一性,两者语义的对立是以两者的同一性为前提的,指称相同的上位概念,具有共同的上位义,这为其并列成词提供了语义根据。“当并列的反义形式由于概括化而转指它们的上位概念时,并列短语就词化了。”[4]随着“早晚”使用频繁的不断增加,“早”与“晚”的关系日益密切,二者从词降为语素,并最终凝固成一个时间名词,转指整体时间的“时候”。例如:
(4)明日这早晚,他还不醒哩!
(5)他一清早就走了,这早晚多半已经到家了。
如上两例中,“早”和“晚”的上位概念是时间,因此由它们共同构成的新词“早晚”在语义上转指包容“早”与“晚”这对对立两极上的上位概念,为整体时间义。此处的“早晚”我们标记为“早晚3”。
“早晚”指向整体时间义,虚化为上位时间名词,描述基本的时间域,而它还可以扩展到其他抽象认知域。例如:
(6)你若不用功,早晚会后悔。
(7)他这事瞒不了人,早晚大家都会知道。
上例中“早晚”进一步虚化,不再表示一个具体的时间或整体的时间,而是一种虚指,其词性从实词退化为程度副词;从语义上来看,“早晚”具有[+或早或晚]、[+迟早]的语义特征,表示说话人深信的事情最后必然发生的推测义,是一种认识情态。Palmer(2001)认为认识情态是一种命题情态,表达说话人对命题真值的可能性或必然性的看法或态度[5]。也就是说,认识情态是说话人阐释他对自己所说的话的坚信程度或态度。我们将此处的“早晚”标记为“早晚4”。
综上,“早晚”在共时平面上的语义变化历程可描述为:合成时间义>将来义>整体时间义>认知情态义;相应地,这也是一个由实到虚的语法化引申过程,符合Hopper&Traugott(1993)曾列出一个语法化程度变化的梯度:概念功能>语篇功能>人际功能[6]。可以说“早晚1”和“早晚2”表现的是概念功能,“早晚3”则具有语篇功能,而带有认识情态义的“早晚4”表现的则是人际功能。
Hopper&Traugott(1993)认为重新分析是语法化的重要机制,它发生在语言横组合层面,是基于事物邻近关系的重新组合[6]。根据前文的共时论述,能够看到“早晚1”到“早晚4”的演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语法化的作用下,逐步虚化演变的。“早晚”由合成名词“早晚1”转化为情态副词“早晚4”的过程中,是由于它所处的特殊的句法位置而使其具有了虚化的理据。由于情态副词经常出现在句子中间,连接后一分句,而“早晚”也经常出现在这一位置,在句法上起着连接作用,并表达说话人对该命题的看法或态度。这符合解惠全(1987)所论证的实词虚化的必要条件,即“一个词由实词转化为虚词,一般是由于它经常出现在一些适于表现某种语法关系的位置上,从而引起句法关系的固化,转化为虚词”[7]。因此,反义合成词的“早晚1”通过对该词的重新分析,经反复使用则具有了虚化了的认识情态的句法功能,可表示为:[[早]+[晚]]>[早晚]。例如:
(8)走进沙漠,才真正体会到早晚温差大的滋味。
(9)改造那块足球场的心眼儿早就有,动工似乎是早晚的事。
(10)企业怎么折腾,早晚都得听市场的!
例(8)中的“早晚”为正反义合成词“早晚1”,其语义特征为[+早]与[+晚]的叠加;而例(9)则为“早晚3”,指向一个独立的时间名词[早晚],其语义特征为[+时间]、[+时候]。这是经历对该词构成成分的重新分析,“早晚”一词失去其直接性和透明度,进而演化成不能从字面组合推测出其真正意义的词;例(10)则为“早晚4”,语义进一步虚化,其理据在于“早晚”所处的句法位置在高频使用中的固化,而正如例(10)所表现的,此类句子的出发点不是语法主语“企业”,而是言语场景中的说话人,表达的是说话人对所述命题事件的一种主观看法或态度。
Sweester(1990)指出,语言的范畴化不仅依赖于我们为存在于客观世界的差异命名,而且依赖于我们对客观世界感知的隐喻性(metaphoric)和转喻性(metonymic)[8]。作为认知工具,隐喻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结构映射,是不同认知模型之间的映射,而转喻由相同经验域或概念结构内的映射构成[9]。在“早晚”的共时演变切面中,“早晚”经历了合成时间义>将来义>整体时间义>认知情态义的语法化过程,转喻和隐喻的认知模式与“早晚”的语义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转喻是同一认知域内一个范畴向另一个范畴的映射,表现为用同一认知域的某一概念来构建另一个概念,两者之间以关联性为基础。“早晚”由时间合成义的“早上和晚上”的“早晚1”到“将来某一时间”的“早晚2”体现了其语义演变过程中的转喻,是同一认知域之间的语义投射。具体而言,是从时间认知域中的具体概念投射到抽象概念,两者的关联性在于时间顺序线条上的某一点。人们对“早晨”和“傍晚”的时间顺序线条的认知经验,使其做出了用客观存在的时间两级来指代整个范畴中的某一概念,即部分与部分的关系。在“早晚2”转指向整体时间的“早晚3”时,“早晚”用以表达其上位概念,转喻时间的整体概念或范畴,以部分代整体。而“早晚3”虚化为认识情态义的“早晚4”,体现了不同认知域之间的语义投射,即由时间认知域向认识情态域的投射,以隐喻的认知模式形成引申义。人们感知到“早晚”是一个白天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规律在周而复始地运转,具有不可逆转性,而投射到事件域,则有某一事件或命题的不可逆转性,即对某事件或命题必然发生的情态认知,虚化为表达说话人对命题真值的可能性或必然性的看法或态度。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主客观相结合的经验现实主义,人类的基本经验来自于人与外界的互动,认为人类的认知经验对语言有着重大影响。在人类认识世界时,或多或少地会有人类主观识解的印记,即倾向于以具体的事物去理解抽象的事物,以与人有互动关系的事物去理解与人无互动关系的事物。用“早晚”来表示认知情态义,符合人类一般的认知经验。因为“早晚”是具有时间性的、不对称的,“早”与“晚”分立于时间轴的两端。时间的推进只能是由“早”及“晚”,而不能时光倒转。“早”与“晚”之间存在着严格的方向性,过去的时间必定在前,而未来的时间则必定在后。如果需要做由“早”及“晚”的动作,则必须严格遵守其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从自身体验出发,时间概念“早晚”很自然地就被运用到了认知情态域,实现了从时间域向情态域的拓展,用以表达说话人深信事情最后的必然发生性。
通过对“早晚”一词在共时视角的语法化分析和探讨可以看出,“早晚”的各个释义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性,体现了人类认知的特点和规律。在语法化过程中,“早晚”由合成时间义至将来义,再向整体时间义虚化为认知情态义的过程,充分体现了重新分析、隐喻和转喻、以及认知经验等人类认知特点模式对语言使用和语义变化的影响。
:
[1]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李科第.汉语虚词辞典[Z].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3]谭耀炬.“早晚”一词将来义探源[J].语文研究,2002,(2).
[4]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5] Palmer,F.R.Mood and Modality(second edition)[M].Cambridge:CUP,2001.
[6] Hopper,Traugott.Grammaticalization[M].Cambridge:CUP,1993.
[7]解惠全.谈实词虚化[A].语言教学与研究(第四辑)[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8] Sweetser,E.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a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M].Cambridge:CUP,1990.
[9]Ungerer,F.& 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the Antonymic Compound“Zaowan”
Sun Youxia
(Institution of Linguistics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8)
Abstract:“Zaowan”is composed of an antonymic pair“zao”and“wan”in Chinese.Grammatically,“zaowan”can function as a noun and an adverb,being a notional-functional continuum as a result of the extension of grammaticalization.From a synchronic perspective,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emantic changes of“zaowan”in its grammaticalization and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and motivation behind that.With a corpus analysis of“zaowan”,the conclusion is reached that reanalysis as the mechanism contributes to its grammaticalization,and metaphor,metonymy and cognitive experience lead to its semantic changes.
H04
A
1004-342(2012)05-72-03
2012-03-07
孙悠夏(1987-),女,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和国际交流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