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庆
(浙江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作为三门核电一期2 台常规岛和BOP 厂房的总承包商,浙江省火电建设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火电”)三门核电项目部于2010年共引进分包队伍6 支。根据笔者在电力基建岗位工作多年取得的经验,并结合三门核电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实践,笔者以为:从对规模较大的分包队伍管理入手,通过采取一些创新举措,使总包单位与分包协作队伍文化理念相通、管理制度相融,从而培育长期合作共赢的战略伙伴,为企业的持续科学发展提供人力保证,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做法。
安全是施工企业的生命线。通过建立健全分包单位安全管理的“融合”与“参与”机制,浙江火电三门核电项目部实现了分包队伍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受控;同时,分包队伍安全管理真正纳入浙江火电的安全管理中,使得每个分包队伍员工都感觉到变成了“自己人”,使其在拥有安全感的同时,找到了归属感。
浙江火电三门核电项目部设立了分包管理专项工作组,以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为组长,党委工作部、安全管理部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指导和检查落实,各分包队伍负责人具体实施,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产生较好的职责联动。
(1)以分包队伍人员最多、安全管理难度最大的成建制单位为重点,组织对分包队伍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梳理出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设施投入不足、安全活动不正常等8 方面的共性或重点问题。
(2)针对上述问题,专项工作组对分包单位引进,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开工条件确认,过程监督评价,分包结算及分包队伍的安全、质量、进度、技术、成本、合同、物资管理、文化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流程梳理,列出总包单位分包管理的“受控重点”,并制定改进措施。
1.3.1 推进文化融合
浙江火电采取以下措施,来推进与分包队伍的文化融合。
(1)培训。培训形式有幻灯片展示教学和视频会议等,并由专人负责授课,还开展了“看图找违章,切身谈体会”等活动进行互动,加强培训效果。培训的时间比较灵活,有时在晚上,有时甚至利用中餐、晚餐时间在职工食堂的电视机上循环播放安全教育音像资料,让职工与分包队伍“边就餐、边学习、边交流”。
(2)利用展板、刊物等多种平台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渗透。浙江火电坚持每月展示一期“安全文化示范板、警示板”,对遵规守章、规范作业的安全行为予以表扬,对违章违纪、无序施工的不安全行为予以批评,并分析管理原因,追究责任,落实整改。另外,还在企业刊物《浙江火电报》和网络视频“火电新闻”中增设《图说安全》专栏,每月对照图片说安全,根据问题追责任,推动管理创新有效实施。浙江火电还组织分包队伍开展“看图说安全”活动,实时对现场的安全违章现象进行点评。
(3)吸纳。浙江火电开展各类安全活动,都邀请分包队伍参与。例如,项目部评选月度、季度“安全明星”,也将分包队伍列入参选范围。
(4)关爱。浙江火电工会在每年组织“职工防暑降温慰问”以及过年过节等慰问活动时,也都把分包队伍纳入关心、慰问的行列,使分包队伍员工切切实实感受到关爱,产生归属感。
1.3.2 推进制度相融
浙江火电采取以下做法,推进与分包单位的制度融合。
(1)督查。分包管理专项工作组不定期对工程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进行督查。结合三门核电建设分包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详细的检查项目,重点检查分包队伍对总包单位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以及各级安全管理责任人对分包队伍的过程管控情况,坚决杜绝“以包代管”的现象。
(2)整改。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立即出具《整改通知单》,并要求分包单位落实人员整改,且必须在限定期限内完成。
(3)帮助。浙江火电及时了解并帮助分包单位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各类实际难题。例如,浙江火电三门核电项目部统一编制了《建筑员工入场安全须知》口袋书,发放给每一位分包队伍员工;另外,还将三门核电有限公司编制的《工业安全手册》、《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等规范也发放给分包队伍,每队一册,帮助其规范施工。同时,浙江火电还帮助分包单位严把特种作业人员技能监管关。起重工、操作工、焊工等除持有《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之外,还必须参加总包单位组织的技能鉴定,通过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两项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总包单位不因工程分包而降低管理标准,使分包工程同样做到设施标准、行为规范、施工有序、环境整洁。
(4)渗透。在思想文化理念上,通过培训、展板、图说、吸纳等方式进行渗透;在组织机构配置上,浙江火电三门核电项目部还加大投入,配足、配齐分包队伍的安全管理人员。一旦分包队伍的管理力量不能满足要求时,总包单位就主动参与分包单位的安全施工策划、方案评审、工作安排等过程活动,通过主动渗透,实施过程管控。如,对于脚手架、之字形通道、工作平台及施工用电等,这些安全投入具体要怎样做,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未达到要求该怎样进行处罚等,均在合同中予以明确规定,实现全过程受控。
(5)评价。总包单位每季度会同专业公司、工程管理部、安全保卫部、合同管理部对分包单位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建立分包队伍的“不良记录”档案评价,每年底实行综合评优,实施安全“一票否决”制,不合格的分包单位将被清退。
通过上述做法,浙江火电最大程度地实现了总包单位与分包队伍在文化和管理制度上的融合,切实规范了分包队伍的工作流程、内部管理和体系建设,有效解决了分包队伍安全管理松散、标准规范不健全等问题,提高了分包队伍安全管理的“自转”能力与“公转”意识。
同时,通过总包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主动管理和全过程参与,监理单位安全口监管体系的落实到位,以及业主单位监督体系的落实到位,保证了分包队伍建设过程的受控管理和融入意识。
以上做法还有效促进了分包单位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安全违章率大幅降低。2011年以来,浙江火电的分包单位鹏州公司的安全文明施工水平和工艺质量明显提升。该单位承建的核废水厂房,开工伊始即严格定置化管理,材料标识清晰,有序规范堆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门核电工程是世界首台AP1000 核电工程项目,而要确保高质量地建成该机组,安全是基础。自三门核电项目2009-04-19 开工以来,到2011年9月底,该项目实现安全施工890 天,其中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浙江火电抓住电力基建企业安全管理的难点,针对电力施工企业分包安全管理难点,结合三门核电现场的实际,通过多种形式和载体,以文化理念培育来强化安全意识和行为,以管理制度融入来增强分包队伍的安全防控能力,实现了分包队伍安全管理过程的受控,降低了分包工程的安全风险,对三门核电厂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