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国民党抗战时期的持久战略

2012-03-29 00:21尹艳辉栾雪飞
关键词:中日战争蒋介石消耗

尹艳辉,栾雪飞

(1.东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吉林 长春130117;2.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130024)

试析国民党抗战时期的持久战略

尹艳辉1,栾雪飞2

(1.东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吉林 长春130117;2.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130024)

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和中国共产党及广大民众的强烈抗日要求,国民党提出了持久消耗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及执行对争取抗战胜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阶级本质决定了这种抗战政策又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通过对国民党持久消耗战略的形成、内容、特点、实施绩效等方面的论述,进一步说明国民党正面战场失利的根本原因。

抗日战争;国民党;持久消耗战略

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和中国人民的强烈抗日要求,国民党提出了持久消耗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及执行对争取抗战胜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阶级本质决定了这种抗战政策又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本文通过对国民党持久消耗战略的形成、内容、特点等方面的论述,进一步说明国民党正面战场失利的根本原因。

一、国民党持久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疯狂进攻和中国人民要求抗日的强烈愿望,使得蒋介石不得不转变对日抗战的消极态度,开始对如何抗战进行思考,最终形成了持久消耗战略思想。

(一)国民党持久战略思想的酝酿

早在1934年国民党就曾提出中日战争中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蒋介石所作的《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的讲演中最早表述了持久战的主张,指出中日战争中敌我力量悬殊,日本有灭亡中国的危险;但同时从历史、文化、人口、土地及经济几方面无论“哪一项来比较,日本都绝对比不上我们”。蒋介石还从中国所处时代背景分析国际上的优势“我们是公理正义之所归,日本乃疑忌怨恨之所集,只要我们能自强,天下都是我们的好友,不管日本武力如何强大,事实上它已处于孤立的地位。”[1]809这段论述是国民党持久战略思想的萌芽阶段,蒋介石已经意识到中日战争形势很残酷,但是中国的客观条件的优势,可以同敌人拼消耗坚持持久抗战。但此时的蒋介石的对日方针不是很明确,尚处于构想阶段。

(二)国民党持久消耗战略思想的提出

到了1935年,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开始准备对日抵抗。蒋指出我们必须“一面呼吁和平,期求集体安全,一面整备国防,充实军备,至取最后胜利”[2]54。他考察了贵州、四川、云南等西南等省,提出了把西南作为抗日后方战略基地,全国共同对日持久作战,这样国民党的持久战略思想逐渐明朗起来。同年10月,蒋介石在讲演中谈到,虽然抗战的形势很严重,中国有些地方如华北有树立伪政权的危险,“我们可以自信:只要四川能够安定,长江果能统一,腹地能够建设起来,国家一定不会灭亡,而且一定可以复兴!”[3]此时的蒋介石抗日的态度由原来的消极退让转为积极应战,并且对战争胜利信心十足,相信中国只要坚持持久消耗就能够取胜。“这就是……‘举全国力量从事持久消耗战’最高战略方针的由来”[2]59。

(三)国民党持久消耗战略的形成

国民党的持久战略思想是在全国抗战开始后才正式形成的。蒋介石在1937年8月召开的国防会议上发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指出:“倭寇要速战速决,我们就要求持久消耗战”[1]971。正式宣告了对日的持久战略。次年8月,他又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战略,是以持久抗战,消耗敌人的力量,争取最后决战的胜利”[1]2089。1938年11月,蒋介石在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上做了关于持久抗战两个阶段及其任务的演讲。阐明了作战的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基础,任务是消耗敌人,掩护后方;第二阶段任务则是完成第一阶段计划,最终实现抗战胜利的目的。这就使持久战略更具全面性和整体性。南岳军事会议关于持久消耗战略及其两个战略阶段的构想,标志着国民政府对日抗战的持久战略的全面形成。

二、国民党持久战略思想的要点及特点

全面抗战开始后,面对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和全民要求抗日的压力,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不得不暂缓内战政策而转为全面抗战,并制订了持久战思想。但是国民党集团代表的仍是大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这些决定了其抗战政策存在着局限性。

(一)国民党持久消耗战略思想的要点

1937年7月底,日军占领北平、天津,中国军队积极抵抗,中日“双方遂进入正式作战阶段”[4]。由于中国军队顽强抗战,日军“三月亡华”、“速战速决”的战争计划彻底落空。中日战争进入胶着状态。南京失守后,中日两国都有准备长期战争的计划。国民党的持久战思想内容如下。

1.阶段划分上的两阶段论

国民党认为,持久战略应该划分为两个阶段。蒋介石认为抗日战争应该以广州、武汉失守为分界划分为“两个时期”。并指出作战的第一期着重于防守,而第二期则应采取决然进攻的态势。国民党显然抽掉了重要的战略相持阶段,而相持阶段正是持久战最本质的体现。没有相持阶段,也就谈不上持久战略。毛泽东指出“所谓持久与长期就是完全抽象的东西,……实际上,这种意见仍属于速胜论,不过穿上‘持久战’的外衣罢了。”[5]国民政府的这种划分阶段的理论表明其没有认清中日战争的整体发展规律,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这种以作战地域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准直接造成国民党对抗战形势估计的盲目性和模糊性。

2.具体战略战术上的内线持久的阵地防御战

国民党的持久战略经历了一个从战役持久到战略持久的发展过程。抗战之初,国民党仰仗拥有200多个师正规部队对付50多个师团日军的优势兵力,想通过拖延时间的方式与敌人拼消耗,幻想国际联盟出面干涉。蒋介石告诫士兵,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我们要坚守阵地,争取近距离肉搏,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我军优势,最终达到持久目的。因此,国民党认为必须坚决执行阵地防御战才能最终取胜。为了使这一方针得以顺利推行,国民党政府还颁布了残酷的“连坐法”,用以惩处后退的士兵。我们不否认这样的持久的阵地消耗战,对于争取时间有一定的作用,但毕竟不是长久策略,因为这样的策略也会使自己军队消耗严重,不利于坚持持久抗战。比如,在淞沪会战中,国民政府应根据敌我实际作战情形来制定作战计划。应该先在上海地区对敌进行一定的反击和消耗,达到一定的战略目的后,然后逐渐转移到第二、三防线,以期给敌以更大的消耗。但是国民党政府直接把70余万大军拉到前线同敌人拼消耗,实行阵地防御战,这种做法本身就不符合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从长远看不利于同日本的长期抗战。就连陈诚也不得不承认:“这次战略受政略的影响极大,乃是国家的不幸”[6]。

3.在依靠力量上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

国民党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其惧怕人民群众,也不愿依靠人民群众。相反国民党奉行的是单纯依靠政府、军队和外援的片面抗战路线。虽然战争刚开始时,蒋介石也曾信誓旦旦表示:“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7],但在行动上却不但不武装、组织民众,还想方设法地压制群众的爱国运动,甚至对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制造了平江、皖南事变和晋西等多起惨案,把人民群众置身于自己的对立面。国民党的高级官员白崇禧遗憾地指出,我们的作战“只是单纯的军事动员,政治并未动员,只是军队的抗战,民众并未动员。”[8]12蒋介石表面上已经投入全面对日作战,实际上一直幻想国联及苏联等国能出来干预以期改变战局。蒋介石甚至公开指出,抗日“战争时期之久暂,全视日本及列强之态度”。蒋介石国民政府的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持久抗战战略方针的贯彻执行,直接导致军事上频频失利。之所以会出现理论与实际背离的情况是由其阶级利益所决定的。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想利用民众力量抗日,还对人民力量的壮大惶恐不安。这就是为什么国民党一方面大喊抗击日寇,人人有责,一方面在行动上打压老百姓参战的原因。

(二)国民党持久战略的特点和局限性

国民党的持久战略,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的战略指导原则,其对抗战的最终胜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国民党并没有真正认清军队自身情况和对日作战的规律,决定其制定的持久战略缺乏严密的科学性。

1.在中日战争规律的认识上的表面性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虽然认为中日战争应该坚持持久的原则,但却没有系统理论作为支撑实践的依据。而这一缺点就表现在没有认清为什么中日战争是持久的,对战争每一阶段的特点也不够明确。国民党没有将中日战争置于时代的背景下考量,当然也会忽略国共这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整个抗日战争的重要意义。国民党仅仅看到了中国土地广大、人口众多这一优势条件就认为中日战争一定是持久的,这显然是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只有真正掌握中日战争的规律,才能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与国民党相反,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则从中日双方四对互为相反的矛盾,得出中日战争是持久的,但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中国的结论。尤其在对战争阶段的划分上,国民党单纯以重地丧失作为阶段划分的依据,否认相持阶段的存在,而相持阶段恰恰是最能体现战争的持久性特征的,国民党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就没有把握持久战的实质,当然也就难以理解持久战的精髓。

2.战争手段的消极性

抗日战争是伟大的民族战争,只有动员了全体民众才能最终取得战争胜利。但是,国民党害怕武装起来的民众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威胁。不但不积极地去发动人民群众共同抗战,却极力限制、打压人民群众的抗日活动,特别是武装抗日。虽然在抗战之初蒋介石声言,“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但实际上却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片面抗战路线导致了抗战的节节败退。另外,国民党的对日作战不是立足于自力更生,而是把希望寄托于国际联盟的干涉,消极等待国际局势的转变。在具体行动上,国民党政府外交部一边企图通过谈判让步的方式期待“和平解决”中日问题。一边由蒋介石亲自出面,期待利用外交手段得到国际支援。但是,蒋介石的所有努力都是徒劳,英、美等国始终不愿插手中日间的纷争;日本则趁机把魔爪伸向华东方面,国民党政府在其统治受到严重的威胁的情况下被迫实行抗战。然而,蒋介石并没有吸取教训,而是在“八一三”抗战爆发后,仍寄希望于外国调停。他在召集参加淞沪作战的师长及高级将领的会议上,大肆宣扬中国抗战有获得国际同情和支援的可能。正是由于蒋介石的消极避战和侥幸心理使得正面战场战役招致惨败。

3.战略战术的矛盾性

作为军事战略,战略和战术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国民党的“持久抗战”却存在战略与战术的相互矛盾。早在1936年毛泽东与斯诺的谈话中曾预测对日抗战中,强调中国作战要坚持运动战而不是阵地战,要达到持久抗战胜利的目的,就必须实行“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运动战和游击战相结合。可是,国民党却与之相反以阵地战为主,配合运动战,辅之以游击战,完全颠倒了主次。对此,白崇禧在《军事抗战与政治抗战》的讲演中,承认了国民党军事战略与战术的矛盾之处,指出“我们军事上的失败,可说是由于我们所采取的战术不能与我们的最高战略相适应。”[8]12应当指出,国民党确曾提倡过运动战,也曾留下相当数量的军队,在敌后打游击战。由于抗战前期的积极努力,对整个战争的胜利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因为国民党军队从来没有意识到发动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对游击战的战术也不清楚,所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抗战的作用。

4.持久战略实施的动摇性

蒋介石国民党集团的持久战略总体表现是不彻底和犹豫不决。对日作战中,国民党对待抗日始终存在抗日和妥协两种倾向,虽然国民党主要精力放在抗战上,但从来没有放弃对日妥协的幻想。这种政治上的矛盾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军事战略的坚定性,最终表现即是持久战略总目标极不彻底。无论是期求同日本实现和谈还是抱希望于国联都反映了国民党在战争持久问题上的动摇不定思想。国民党出现这种动摇性的根源是其持久战略缺乏牢固的思想基础和坚强的力量基础,持久抗战是迫不得已之事;蒋介石之所以走上抗日道路是迫于中共和全国民众强烈的抗日呼声,再有来自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威胁,还有来自国民党内部地方实力派的压力。在真正抗战的时候,国民党又害怕共产党和人民力量在抗战中发展壮大威胁他的统治,因而总想尽快结束战争。这些都在某些程度上影响了抗战的进程。

可见,国民党的持久消耗战略有积极的作用,如奠定了中日战争长期化格局和促进了抗战的最后胜利。但是由于国民党不能接受共产党的全民族抗战的正确主张,拒绝进行有利于民族革命战争和社会进步的政治、经济改革,对群众的积极参战采取限制甚至压迫的态度。“参战的地域虽然是全国性的,参战的成分却不是全国性的。广大的人民群众依然如过去一样被政府限制着不许起来参战,因此现在的战争还不是群众性的战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也不带群众性,是决然不能胜利的。”[9]从而造成了军民的无谓牺牲。

[1]蒋总统集[M].台北:台湾国防研究院,1961.

[2]吴相湘.中国对日总体战略及若干重要会议[M].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78.

[3]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13卷[M].台北: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华艺术馆,1984:471.

[4]何应钦.八年抗战与台湾光复[M]//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71辑.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66:88.

[5]毛泽东军事文选[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139-140.

[6]方庆秋,陈宝珠.陈诚私人回忆资料(1935—1944年):上[J].民国档案,1987(1):18.

[7]政治学院.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3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

[8]白崇禧将军最近言论选集[M].台北:台湾文星书店,1962.

[9]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75.

On the Analysis of Kuomintang's the Lasting Strategy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YIN Yan-hui1,LUAN Xue-fei2
(1.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117,China;2.School of Marxism,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Under the situation of Anti-Japanese,KMT was forced to carry out the lasting strategy,which,to some extent,proved effective and played a certain role in resisting in fighting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ors.But KMT's limit of class,the lasting strategy exists lots of weaknes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KMT's lasting strategy,which shows the reason of suffering a setback in the facade battleground.

Anti-Japanese War;Kuomintang;Lasting Strategy

K265

A

1001-6201(2012)03-0015-04

2012-01-10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270号)。

尹艳辉(1978-),女,吉林德惠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科部讲师;栾雪飞(1950-),女,吉林吉林市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秦卫波]

猜你喜欢
中日战争蒋介石消耗
玉钢烧结降低固体燃料消耗实践
转炉炼钢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我们消耗很多能源
人教版高中“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思考
专业阅读推动课堂教学:视角 灵感 素材——以《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为例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思考——以历史反思为视角
两次中日战争之间中国发展海军的历史沉思
蒋介石为八路军改名的真实目的何在?
叶剑英与蒋介石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