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特约记者 肖磊 纪双城 青木 李珍 ●本报记者 崔杰通 ●本报特约记者 甄翔 陈一
美国当地时间23日,枪杀阿富汗平民的美国士兵贝尔斯将被军事法庭起诉,罪名多达29项。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甚至表示,贝尔斯可能被判处死刑。这被媒体称为是美国在向阿富汗“表决心”。不过现实是,在将凶手绳之以法的过程中,“阿富汗不会扮演任何角色”。在美国媒体上,4次被派上战场、为国家受过伤的贝尔斯依然是个被人同情的悲剧性人物。日本朝日电视台称,“蓄意谋杀”案在美国成了一场心理学、社会学和国家政策的大讨论。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评论美国说,它喜欢和恶魔作战,也在做恶魔做的事。而“魔鬼”正是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日前对美国和塔利班同时使用的形容词。他22日说,阿富汗“正拿起放大镜”审视同美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建议。日本《周刊新闻》的文章说,很多人失去生命后,战争在什么也没有获得的结局中拉上帷幕,这就是美国现在的处境。
美国的两种声音:治罪和情有可原
“美国试图让阿富汗相信,他们有决心惩罚罪犯。”《洛杉矶时报》22日这样解读贝尔斯即将接受的多达29项指控:17项谋杀罪、6项试图谋杀罪以及6项严重袭击罪。美国国防部官员当天证实,被贝尔斯射杀的阿富汗村民总数为17人,比此前报道的多1人。目前,贝尔斯被单独关押在美国国防部安全级别最高的堪萨斯州莱文沃斯堡军事监狱。23日,控方将在此对他宣读指控。
但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注意到,虽然阿富汗多次声称有证据显示,不止一名美国军人参与杀戮,但贝尔斯仍是唯一被指控的人。“美军士兵在阿富汗土地上作恶,但在将凶手绳之以法过程中,阿富汗不会扮演任何角色。”美国自由派评论网站“Opednews”21日这样说。该网站的一篇文章写道,美国最突出的帝国特权就是,在他国土地上犯下罪行之后,他们不遵守美国之外的任何法律,不负任何责任。所以应该理解,为什么受害者越来越愤怒、越来越憎恨、越来越怀疑美国。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坎大哈一名受害者家属至今还守在枪击事发地,两个女儿的尸骨就埋在那里,他说希望“血债血偿”。
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此前曾承诺,如果军事法庭认定有罪,贝尔斯可能被判处死刑。但在美联社看来,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此前的经历说明,美国军方在判定美国人、特别是美国军人的战争犯罪行为时动作缓慢,罪行之外的其他因素对判决结果影响更大。
现实情况是,自1961年以来,美军从未处决过一名该国士兵,即使被判死刑的也没有执行过。美国军方甚至可能都没有执行死刑的装备。报道这一消息的“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评论说,在美国长长的暴行清单上——从二战时期的监狱大屠杀到越战期间的美莱村残杀事件——过去一个世纪牵涉美军的战争罪行中,很少有士兵被判有罪,更不要说死刑。2005年美军在伊拉克哈迪塞射杀伊平民,8名陆战队员被起诉,但美军的豁免权意味着没有一个人被判徒刑。人权观察组织华盛顿分部工作人员称,只有一个词能形容美国惩罚战争罪的表现,那就是“糟糕透顶”。
世界不少媒体注意到,美国舆论目前发出的正是这样一种声音:“贝尔斯杀了人,但情有可原。”22日,“贝尔斯4次被派往战场”成为美国媒体关注的焦点。他的律师对《纽约时报》说,贝尔斯不仅身体负过伤,心理上还因战争压力而患有“创伤性应激障碍”。日本朝日电视台评论说,“蓄意谋杀”案在美国成了一场心理学、社会学和国家政策的大讨论。杀人士兵现在声称“对于整个事件并不记得”,舆论也渲染他为国家牺牲了很多。德国《图片报》说,杀人士兵的故事正发生戏剧性变化,在美国媒体眼中,这是个“酒精、压力、经济甚至婚姻”问题,贝尔斯也是受害者。日本TBS电视台23日评论称,美国上下都在“转移话题”。
“对抗恶魔的人,要小心别让自己也变成恶魔;当你凝望深渊时,深渊也正在凝视着你。”这是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一句名言。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引述这段话时说,美国喜欢和恶魔作战,它也在做恶魔做的事。日本《周刊新闻》23日评论称,贝尔斯被起诉看似给了阿富汗国民一个希望,但现实是还要等待一个漫长的审判周期,这不过是奥巴马在尽量减少挡在连任路上的障碍。“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说,贝尔斯为何深夜扣动扳机的谜团将很可能继续无解。
23日,受害者家属代表哈吉·萨马德要求将贝尔斯送还阿富汗审判,称此举可缓解阿美间紧张关系,否则“这将是阿富汗人心中永远的痛”。塔利班发言人扎比胡拉赫·穆贾希德则直言对美国军事法庭没有信心。《法国西部》评论说,庭审在美国而非阿富汗进行,对安抚阿富汗人帮助不大,量刑无论轻重都可能引起风波。
俄罗斯要接管阿富汗未来?
“魔鬼”,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日前接见受害者家属时,用这个词将美国和塔利班相提并论。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说,22日,驻阿美军司令艾伦到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作证时,表现出对这个词的不满,但坚称“联军与阿富汗安全部队的关系依然牢固”。他说,美国和阿富汗近来正就2014年撤军后,双方发展长期战略伙伴关系细节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