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22日文章,原题:给收购欧洲企业的中国人的风险警告 欧债危机给现金充裕的中国公司并购欧洲企业提供了绝佳机会,但专家警告称,不同的成本结构和运作模式可能妨碍并购后的顺利过渡。
专注于并购后周转和过渡管理的A&M公司总裁安东尼·阿尔瓦雷斯说,中国内地公司容易低估并购后的运营风险。“如果中国企业给人以并购就是换掉管理层和首席执行官的印象,他们不会被视为友善的并购者。如果你自信可以在法国、意大利或者希腊的公司里空降一个中国的首席执行官,那就准备迎接麻烦吧。”
阿尔瓦雷斯说,在一家外国公司里发起变革,很可能会触及外国法律,并遭到员工抵制。成本是他们常遇到的问题。中国联想公司非执行副主席马雪征回忆当年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时的情景称:“并购后有超过一年时间,出差我都坐经济舱,而我的IBM下属却坐商务舱。酒店,我只能住200元标准的,而他们是400元。”马说,调和联想与IBM之间的成本结构差异,制定出新的工资结构,花了3年时间。
A&M亚洲合伙人奥利弗·斯特拉顿称,并购后的过渡管理对中国公司来说是更大的挑战。对员工关切不够敏感、缺少管理上的协同合作,可能会让并购弄巧成拙。内地巨头三一重工今年斥巨资收购了德国普茨迈斯特机械公司,却导致他们在中国内地的员工对失业和减薪的担忧。
普华永道企业融资部中国区主管黄耀和说:“成本结构和人力事务反映了不同心态。在成本上面,没有谁对谁错。只是中国处于与欧洲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黄说,在并购前,首先要建立信任。国际卖家可能会发现很难跟中国企业打交道,因为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很难跟上卖家的步调。这意味着在西方半年就可以完成的并购,中国需要两年。▲(作者梅·陈[音],东方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