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子莹
摘要:楼面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复杂,有材料、温度变化等原因,也有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的问题,而楼面沿板内预埋管线出现的裂缝也是常见的通病。本人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钢筋混凝土现浇楼面裂缝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楼面裂缝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
设计中应加强的部位
以住宅工程现浇板裂缝发生的不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通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的房间在离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以及角部放射筋末端或外侧发生450左右斜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收缩特征和温双重作用引起的,并且越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越大。
以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两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的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混凝土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和放射筋的末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0左右的斜裂缝。这种裂缝虽对安全性没影响,但容易引起雨水渗漏,是裂缝防治的重点,建议设计师予以考虑。
商品混凝土的性能改善
目前商品混凝土很受施工单位欢迎,可以大量节省人力,缩短工期,但受到剧烈市场竞争,导致供应商加大粉煤灰掺量,采用低价位、低性能的混凝土外加剂,以及使用细度模数低、含泥量高的中细砂作为降低价格和成本的主要竞争手段。另一方面,由于搅拌操作人员失误,造成加水过多,水灰比过大或过小,使砼稀稠不均,收缩不一致。因此建议要加强对商品砼的行业管理,适当提高砼市场价格,使砼供应商转变观念,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选用高效优质的外加剂,并对操作人员进行观念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和减少砼的收缩值,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
另一方面承包商在订购商品砼是,应根据过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对砼的质量明确要求,不能片面压价而忽视了质量,导致砼性能下降和收缩裂缝增多,同时在施工现场应逐车队砼的塌落度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砼应予以退回。
楼面施工中的不利因素及预防
楼面裂缝的发生处以阳角450斜裂缝为主外,比较常见的还有:一是预埋管线机线管集散处,二是施工中周转处理临时较集中和较频繁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三是对施工成品未加保护造成破坏。现以施工角度进行分析,并对症下药采取防治措施。
3.1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
钢筋在楼面砼板中的抗拉受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好防治砼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在实际施工中,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砼垫块和横板的依托下保护层比较容易正确控制,但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难题,其原理是: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受到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沉,钢筋离楼层楼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楼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个频繁,无处落脚时难免踩在钢筋网上;上层钢筋网马登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
对于上述产生裂缝的不利因素,可分别采取以下措施加以克服:
施工人员在钢筋网上行走时尽量走在梁的钢筋上
马登间距根据钢筋网直径设置,以人员踩踏不变形、下沉为原则。
3.2楼面由于预埋了多根线管,从而使砼截面的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是容易产生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小并且房屋开间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設没走向又不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砼发生楼面裂缝。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角度,开间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没走向又重合于砼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因此,对于较粗的线管或多根线管集散处,应增加垂直于线管的钢筋网加强,常用的钢筋为Ф6~Ф8,间距≤150mm,两端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00mm.管线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浇灌顺利和振捣密实。
3.3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的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天左右一层,因此当楼层砼浇筑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这就给大开间的房间雪上加霜。除了大开间的砼总收缩值比小开间的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的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裂缝,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对于这类裂缝防治措施如下:
a、主体结构的施工不能强求过快,楼层砼浇筑后必须养护不少于24小时,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宜控制在6~7天一层为宜,以确保楼面砼获得最起码的养护时间。
b、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砼浇筑完毕后的24小时以前,可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允许构造柱钢筋焊接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材料,避免冲击振动。24小时后,可分别吊运小批量的钢筋进行绑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少冲击振动力,第3天方可吊卸钢管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模板的正常支设工作。
c、对于砖及模板,应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的集中堆放,以减少局部荷载过大和振动。
d、对于大开间的。楼面上堆放材料,应考虑加密支撑立杆,立杆的纵横间距不宜大于800mm左右,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分散应力,防止裂缝发生。
3.4交叉作业施工人员踩踏钢筋,造成上层钢筋下沉从而使保护层加厚产生裂缝的现象较为普遍,对于这类问题,可采取如下措施进行避免:
a、楼面双层双向的钢筋(包括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必须设置钢筋马登支撑,马登钢筋直径不小于Ф10,以能承受人体重量,其纵横间距不应大于700mm,(每平方米不少于2个),特别对于Ф6~Ф8一类细小钢筋,支撑间距应控制在600mm以内(即每平方不少于3个),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b、对于人流经过较频繁的部位,除马登按要求设置外,还可在钢筋网上用短钢管搭设临时通道,上铺模板,用于人员经过,等砼施工到此处时再进行拆除。或者用轻便的胶合板铺到钢筋网上,降低钢筋网的压力,使施工人员能从上面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