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
我写了一篇文章,叫《青春》。文章里提到的一个朋友,是我的邻居,出现在很多的场合,包括《独唱团》里的所有人问所有人,他是年轻人的缩影,我去过很多城镇后更加这么觉得,过了少年,失去青年,踏向中年,机灵,勤奋,困苦,无望,想活得更好,活得更不好,有理想,不敢想,想创业,怕失败,盼真爱,却已婚,恨特权,又敬畏,怨体制,但想做公务员,要买房房价涨,要买车油价涨,吃饱了勇敢,饿着了懦弱,遵纪守法,但眼看着胡作非为的一个个发家,想胡作非為,上路一半摩托车又被扣了。身边能听说的非投胎类混得很好的,似乎都不带有正面激励色彩。然后一晃眼,孩子该交择校费了。
虽然感动常不在,但好在一些念想就像一张防坠网。我其实不喜欢理想这个词语,因为这个词语现在更多变成了商家用来包装自己人文关怀的空词,好似一两个广告就能激荡起年轻人的心底,好似每个人都必须得有攀登珠穆朗玛征服撒哈拉的一些小九九,否则就是迷茫和麻木。其实真不是这样,一张机票能搞定的事情,准确地说应该叫旅行计划。而理想本身什么都不是,一点也不高尚,理想就是毫无道理的就是有点想,是欲求的一种文艺表达。所以,我从来不觉得强调理想是救赎青春的一种方式。甚至我不觉得年轻人需要什么救赎,什么方向,什么理想,什么希望,都不需要。
就像每一个时代里的人都觉得自己没有赶上一个好的时代一样。
这里没有末路,你从不曾孤独。
摘自作者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