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金
试论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特点
陈瑞金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校园,建设节约型校园不仅是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履行高校社会责任的需要。文章结合有关高校在建设节约型校园中的做法和经验,阐述了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特点。
节约型校园 建设 特点
所谓节约型校园建设,就是在高校建设和发展中,以节约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为重点,建立节约型的管理运行机制,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效率,树立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的消费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升华和重大的理论创新,是我们推进高校管理实践创新、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指南。
本文仅就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特点,结合有关高校的做法和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是一项既细致又宏大的综合工作,这些工作如果得不到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就不能扎实有效地推进。因此,坚持节约发展,建设节约型校园,领导重视是关键。只有领导重视,把节约型校园建设与学校的工作计划有机结合,明确校内有关部门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职责,职能处室和相关部门领导重视,认真履行应有职责,才能使建设节约型校园工作落到实处。上海同济大学、东北农大、浙江大学等高校的做法在这一方面比较典型。如同济大学成立了校长总负责的节能委员会,统筹整合校内资源;东北农大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节能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学校12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节约型校园工作领导小组;浙江大学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学校节能减排工作协调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学校节能减排工作的长期规划、制定相关文件、落实各单位工作责任,对学校节能减排工作进行检查、督促、评价与奖惩。正是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把节约型校园建设作为学校教学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上述高校的节约型校园建设开展得有声有色,并取得良好效果。
节约型校园建设,思想教育是先导,强化节约意识是前提。抓教育强化节约意识,把节约教育纳入校风教育,作为校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建设节约型校园与“文明生活,健康成长”,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切实营造节约型校园建设浓厚氛围。这一方面工作,东北农大的经验值得借鉴。东北农大在节约型校园建设中,用节约思想教育学生,在校园中大力开展节约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师生员工的节约意识,提倡节约的生活方式,形成节约风尚,使学生成为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合格人才。在强化节约意识方面,东北农大的经验主要有:一是注重宣传的广泛性。东北农大利用各类会议开展资源国情教育,广泛印发资源节约倡议书、《校园节能减排手册》、《节电、节水、节粮书签》,在校园显眼位置张贴节约提示标语,在校报、简报、网络和宣传栏等媒体大力宣传,开展了节能宣传月、周系列活动。二是注重教育的针对性。东北农大定期邀请专家为拥有大型仪器设备的学院讲解如何充分利用和节能减排,组织实验人员参加全国大型仪器设备研讨会,使资源节约渗透到教学之中;定期组织大学生节能减排社区行动;定期在主楼电子显示屏上播放节约知识、节能常识、节能减排倡议书等。三是注重形式的多样性。东北农大建立了大学生节能减排社团联合会与大学生节能环保志愿者协会、开展征集节能“金点子”征文比赛、书面知识竞赛、现场知识抢答赛、演讲比赛知识讲座、节能论坛、“三进”活动(即节能减排进寝室、节能减排进团支部、节能减排进班级)、节能减排院系评优等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此外,还开辟了《节能我能,我为母校节能减排献计策》网站交流平台。
应该强调的是,强化节约意识,必须完成从节约可有可无的思想向必须节约的思想转变,要把建设节约型校园放在事关高校科学发展大局的位置并付诸于日常生活当中。只有点滴积累才能使各种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合理利用,避免一些浪费现象的发生,节约不必要的开支,从点滴做起,将收获无限。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蔡志洲认为,各层面上的能源浪费都与制度的缺失有关。因缺少制度或制度设计的不合理造成能源、资源的浪费现象在高校随处可见。如由于缺乏成本核算制度,现有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没有与学生的培养成本挂钩,造成水、电、设备使用、耗材等教育资源惊人的浪费。
建设节约型校园,大量的工作是日常管理必须有章可循。为此,建立规范的制度统筹规划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基础。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是浙江大学,浙大在制度建设上狠下工夫,不断建章立制。如在节约水电方面制定了《浙江大学水电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节能节水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浙江大学水电经费管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从制度上规范师生的用能用水行为,有力推进了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各项工作。
节约型校园建设运行各环节不同程度存在浪费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管理不善,监督不力。为此,有关院校牢牢抓住这个根本,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有效杜绝了“长明灯、长流水”现象,使节能工作变为工作常态。如浙江大学在水电管理方面就很细化,他们的主要做法有:(1)实施水电全面计量考核管理。除对全校各经营用户、独立核算单位、后勤保障(如学生宿舍、食堂等)和专供户实行全额收费外,对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单位实行水电指标化管理,采取超额自负,节约奖励的激励措施,分清管理责任,加强自我约束,节约用水用电。(2)在绿化用水管理方面,充分利用校区中的水管道,绿化用水尽量用校园河水、再生水、地表水,逐步取消使用自来水浇灌绿化,绿化用水装表计量并支付水费。此外,学校还完善了各项水电使用管理制度,针对公共教室、走廊灯、电梯、空调、水景、装饰灯、在开启时间和使用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并层层落实。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节能工作的支撑。如果没有这个支撑,节能工作就无法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为此,许多院校牢牢抓住这个支撑,加强投入,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各项设施改造。在设施改造中,注重科技成果的运用,使技改节能工作收到实效。如上海全市公办高校节水器具改造已达95%,科学节水管理方法得到普及;东北大学以科技推广运用为关键点,以设施设备改造为突破点,邀请专家、评估机构和有关单位对现有的设施设备进行能耗“诊断”、对教学场所、公共区域、会议间、卫生间的灯具和洗手龙头,蹲便器等进行了节电节水改造,一年节约资金上百万元。天津工业大学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实现节水、节电及资源循环利用,已经在新校区校园内安装了1500余盏LED照明路灯和2000余盏LED室内照明灯,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半导体示范工程,每年可节约用电130万千瓦时,相当于500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总量;浙江大学通过对泵房变频节电改造,每年节电达40万度,效果较为明显。
节约型校园建设,在学校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确保节能工作扎实有效,必须制定目标,落实责任,加强考核。上海师范大学建立了以严格、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为基础的各项考核制度,实行用能单位计量管理,把节约指标列入校内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实绩考核评价体系之中。中国矿业大学建立和完善节约型校园的考核和奖惩机制,把节约型校园建设纳入单位年度工作考核中,对节约成效显著的单位,所节省的开支经费可按一定比例奖惩给有贡献的单位,学校定期开展节约型学院、节约型科室、节约型班级评选活动,对先进集体与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总之,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校园,建设节约型校园,不仅是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履行高校社会责任的需要。
[1] 郭慧娟.新时期创建节约型校园的思考[J]. 教育财会研究, 2006(5):15-17.
[2] 李雅莉.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探索[J]. 高校后勤研究, 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