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江镇中学(201202) 张春燕
“区域开发”篇教学实施的几点思考
上海市江镇中学(201202) 张春燕
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对于教师而言,课程标准、考试手册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对于学生而言,虽然课程标准、考试手册也是学习的基本依据,但教材毕竟是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的具体化、物化内容,实际上是学生学习高三地理的主要资源,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资源。因此,高三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学生一致的视角、要获得学生更多的共鸣,特别需要仔细研究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问题。
在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区域开发”这部分的内容要求有:“生态环境治理典型案例分析;资源开发典型案例分析;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典型案例分析;区域(流域)经济协调发展典型案例分析。”对“区域开发”这部分的实践与应用的要求是:“学会阅读区域图文资料,分析区域开发条件,对某一区域开发方案进行评价;搜集我国区域开发的资料,讨论我国有关区域开发的意义。”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每年编制的《考试手册》对 “区域开发”的文字叙述非常简短,要求与课程标准是一致的。上海高三地理教材“区域开发”篇采用了案例分析的编写形式,其内容与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以及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编写的《考试手册》的要求是一致的。笔者在仔细研读教材基础上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对“区域开发”篇教学实施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区域开发”篇的教学往往是在高三完成了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的教学后进行,学生虽然对这两部分内容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在如何把这两部分知识结合起来,也就是把系统地理中的基本原理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是存在很大障碍的,特别是学生对区域背景知识的认知缺乏整体性眼光,无法看出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实际存在的联系。对此,教师可以设计类似下图的思维导图,建立完整的区域背景认知结构,为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学习做好铺垫。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整治与开发
值得注意的是在下图所显示的思维导图中,所显示的关系,往往是教师教学中容易忽视的,而这恰是人地关系的核心。流域早期的开发深受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而流域早期的开发也影响着区域地理环境,流域综合开发和治理必须考虑区域地理特征,顺应自然规律。人类活动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也在深刻地改变着地理环境,了解区域地理特征往往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和归宿。但同时也要提醒学生,记住某区域地理特征并不是学习重点,重要是要学会在思考区域开发的一些问题时能从区域自身的地理特征来寻找突破口。
2011年上海市地理高考题中有“读乍得湖及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一题,就是典型的有关区域环境与区域开发整治的题目,分值有20分之多。题中主要涉及的内容是乍得湖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从题目的设置来看,先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如地理位置特征、气候特征等。然后分析这一生态问题变化趋势、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措施(调水是否可行)。要对这一类“区域开发与整治”进行分析,必须首先以“整体性”眼光来分析该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从近年上海市高考地理试题看,直接取材于教材的题目几乎没有。但这并不说明文字教材就可以忽略不教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特定案例学会区域开发与综合整治的一般思路,进而用来解决陌生区域或未知区域的开发整治问题。由于高三教学课时紧张,教学任务繁重,所以对于教材案例也要有一定的取舍,有些可以作为区域地理教学时的补充案例,等到“区域开发”篇教学的时候就可以略讲。如英国北海油田的开发和利用、俄罗斯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聚宝盆”——柴达木盆地的开发、长江经济带、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际合作、德国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环境问题等,因为这些案例的逻辑关系比较简单,教师可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再用总结的方式,节省教学时间;有的可以在复习系统地理时穿插进去,如上海产业结构和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有的就必须要精讲精练,如田纳西河流域整治与开发、海河流域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三江平原湿地开发与保护等。在精讲精练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学生阅读并分析图文信息能力的培养,要注重构建分析区域开发的一般思路,这样在碰到相关的案例时就能很好的分析和解决了。
例如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保护与开发、湿地的开发与保护等)的一般思路如下图。
区域生态问题的产生与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有关,要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考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往往和产生原因相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往往从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耕作措施等来考虑。
在案例教学中最常用的思路是:呈现案例——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讨论——汇报总结——教师小结。在很多时候,教师为了节省时间,总是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试着让学生去解决,如果每次都这样,虽然节省了教学时间,但也损失了学生创造力培养和发展地理思维的一次良机,因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供一些“发现”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上海高考地理的地理思维目标中,第三项是“分析和评价各类地理资料,分析、评价和反思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活动,发现地理问题、解释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其中“发现地理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在高考中碰到类似题目学生往往就无从下手。
例如2010年上海市高考地理第33题关于“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度”的问题(下图),多数考生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中,没有抓住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原理。
这与我们教学中只是生硬的灌输原理和概念,忽视学生的自身体验有关。在教学中我们不妨采用发现法,例如在分析教材案例“德国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之后再呈现类似案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材料,让学生自己提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并不是单一的由教师来提出问题。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力,学生亲自发现事物变化的原因和事物间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概念,进而激发例学习的内在动机,养成自主思维的习惯。发现问题并不是简单的重现书本知识,这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也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阅历”,所以教师在平时要引导学生多关注我国和世界某些热点的区域开发材料,并鼓励他们对这些“现实”的材料进行分析和评价,让他们能敢于思考。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学生可以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在完成了教材案例的分析后,要有一定的变式训练来强化学生对原理的掌握和使用。
例如,在学习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后,可以安排这样一道练习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流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台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
材料二:甲河流域示意图(略)。
材料三:2003年甲河流域部分基本数据(略)。
1.甲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该流域城市体系较为合理,主要表现在哪里?
2.比较说明东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差异?
3.甲河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简要说明甲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4.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哪些?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这道题虽然没有涉及到教材的具体内容,但关于水土流失的治理问题,完全可以用教材案例的思路来解答。只要学生能够充分提取图文信息,就能正确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