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鑫,张 伟,肖 江,赵红心,李兴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北京 100015)
艾滋病进修医师临床培训初探
李 鑫,张 伟,肖 江,赵红心,李兴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北京 100015)
目前在艾滋病临床医师培训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权威性的培训教材;不能将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对本领域的最新进展不能有效跟踪,以致于不能将当前国际上的新技术运用于临床。北京地坛医院在承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临床医师”的培训过程中,采用权威性临床培训教材,引进在艾滋病诊治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充实师资队伍,注重临床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注意培养学员的艾滋病学临床思维,严格考查制度和接受学员反馈意见。通过培训工作,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建立了一支临床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扎实的师资队伍,为我国艾滋病防控事业培训了一批临床骨干。
艾滋病;进修医师;临床培训
自1985年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AIDS)以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逐年增多,截至2011年底,估计中国存活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78万人[1]。HIV感染从最初的特殊人群,如有偿采供血者、吸毒者、嫖客及性工作者,向普通人群传播,因此,艾滋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我们需要一支强有力的艾滋病防控医师队伍,对艾滋病进行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由于艾滋病的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机会性感染的预防和诊治较复杂,且全国各地艾滋病的诊疗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艾滋病病死率居高不下,对艾滋病临床医师的诊疗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我院感染科从事艾滋病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近20年,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多年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委托我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艾滋病临床医师进行多期(每期两个月)培训。现将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总结如下。
1.1 缺乏权威性的培训教材
艾滋病从属于内科传染病学的一个分支,目前传染病学教材中“艾滋病”章节新知识更新较慢,而艾滋病学是当前生物医学领域进展最快的学科,我们的教材内容远远落后于最新进展;尽管我国每隔几年就会制定新的《艾滋病诊疗指南》,但艾滋病临床医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指南中未提及的各种新问题,只能根据自身经验去摸索,导致延误患者病情。
1.2 不能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由于HIV感染涉及机体的多器官系统,且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时机的把握、药物的更换、机会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极为复杂,临床医师即使掌握了很好的理论知识,但由于临床实践过程中缺乏对疑难病例分析、诊断的培训,亦很难将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
1.3 专业英语水平低,生物信息进展意识差[3]
由于艾滋病学领域是当前生物医学领域进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各种艾滋病诊疗相关指南在不断地完善和进步,如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成人和青少年HIV-1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指南》(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Antiretroviral Agents in HIV-1-Infected Adults and Adolescents),每年更新两版;儿童和孕妇母婴阻断的指南(Recommendations for Use of Antiretroviral Drugs in Pregnant HIV-1-Infected Women for Maternal Health and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Perinatal HIV Transmis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每年更新一版等。这些指南对指导临床医师诊疗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对当前循证医学中艾滋病领域新进展的追踪。对这些指南的阅读要求专业英语水平较高,但我国艾滋病临床医师专业英语水平总体偏低,对本领域的新进展不能有效追踪,以致于不能将当前国际上的新技术运用于临床。
2.1 采用权威性的临床培训教材
根据我国艾滋病临床工作新特点,当前艾滋病临床诊疗过程中主要工作是机会性感染的诊治和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方案应用的选择,我们选用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最新中译版的《HIV感染者机会性感染防治指南》和中译版的《艾滋病诊疗学》(HIV Medicine,http∶//www.hivbook.com)作为学员学习的教材,这些教材具有即时性、权威性,其内容涵盖了艾滋病临床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由于这些书籍被译成中文版本,克服了临床培训医师专业英语水平低的困难,同时也有助于医师掌握当前艾滋病领域的最新进展;对将来学员的临床工作有很大帮助。
2.2 学员培训前的测试
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水平参差不齐,在学员进入培训学习前对其进行临床水平摸底测试。另外,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学员在艾滋病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且容易犯错误的问题及本次培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完成测试后对学员薄弱点及要求建立档案,以便在今后培训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2.3 充实培训师资队伍
医师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培训质量的好坏,因此,我院科教处专门为培训学员建立了一支理论和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和专家队伍。另外,每期进行一周的专题培训,如HIV病原学及发病机理、儿童抗病毒治疗、孕妇母婴阻断等专题,聘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的国内一流专家进行专题授课,让学员了解当前艾滋病各领域的最新进展。
2.4 将艾滋病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
学员通过理论学习,对当前艾滋病临床最新进展掌握后必须应用于临床。上午查房由在艾滋病领域工作10年左右的骨干医师带领下对病区患者机会性感染的诊疗、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或更换进行具体讲解,将艾滋病最新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在查房过程中结合病例加强对当前艾滋病新进展的学习,同时纠正学员一些不正确的诊疗思路。
2.5 强调艾滋病诊疗思路的开拓
我们不仅重视学员理论学习,还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强调学员艾滋病诊疗思路的开拓。教师利用临床工作中典型、疑难病历,要求学员能运用当前最新诊疗指南,对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和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更换进行分析,作出正确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教师对学员的分析给予点评;在病历讨论过程中,鼓励学员发表自己的观点,以便开拓临床思路。
2.6 严格培训后考查制度[2,4]
考试是对学员学习效果的检查,也是对带教教师教学质量的检验,更是对艾滋病临床医师培训制度评判的重要手段之一,好的考试方法会对临床教学起促进作用。学员结业前必须通过艾滋病理论考核,将学员考核成绩和培训前摸底成绩进行比较,了解学员对艾滋病理论和实践掌握情况;另外,可作为评判培训质量高低的指标,以便在将来培训中及时改进。同时,将培训成绩寄回学员本单位,作为将来考核的指标之一,克服学员在培训过程中无所事事、无所作为的思想。
2.7 重视学员意见反馈
培训结束后由我院科教处组织学员座谈会,征求学员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
我们通过数年的艾滋病临床医师培训工作,建立了一支临床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扎实的教师队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国艾滋病防控事业培训了一批临床骨干,为防止HIV的传播和降低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报告[R].2012.
[2]钟月桂,陈妙霞,杨素莲,等.护理教学临床带教管理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5):64~65.
[3]刘虎,何星颖,李永华,等.临床麻醉学信息化教学教员的信息素质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6):20~22.
[4]高福,蔡建明,崔建国,等.提高军医大学七年制学员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6):7~8.
R192.3
A
1671-1246(2012)15-0131-03
注:本文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2ZX09303013-010);北京市科委项目资助(D0905070359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