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文化结构引论

2012-03-20 10:17王征国
武陵学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文化

王征国

(中共湖南省委 讲师团,湖南 长沙 410011)

文化结构是文化学的术语之一,根据文化学家的研究,它包含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由不同的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区等概念构成;二是在不同的文化元素或文化丛之间构成了一定的秩序关系;三是它从规律上也从形式上阐释了文化结构的特征及其发展态势问题。

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将文化结构分解为三个层次:器物层次,也就是生产、生活工具;组织层次,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组织;精神层次,即人的伦理、价值取向等。著名的历史学家钱穆则把文化结构划分为三个阶层:物质的,面对的是物世界;社会的,面对的是人世界;精神的,面对的是心世界。这些三层结构,与马克思所概括的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划分有异曲同工之妙。应该讲,这样从规律上来把握文化结构很有效。但是,如果从形式上来把握就不那么奏效了,比如作为文化形式中的文化业态,包括教育事业、科学事业、人文事业等,就很难从整体上把它们归属于其中的某个层次,究竟是属于器物层次或生产力,还是属于组织层次或经济基础,或者是属于精神层次或上层建筑,似乎难以判定。

由于文化形式的多样化,传统文化结构理论已经难以对其作出科学的归类与分析了。笔者认为,从规律上和形式上阐释文化结构的特征及其发展态势问题,需要构建一个类似于化学元素周期表那样的模式。因此,笔者赞同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关于“文化业态、文化形态、文化生态”的三维结构说,并在此基础上来构建多样化文化形式的“元素周期表”。

一 文化业态

中共“十七大”报告已经对文化业态进行了概括,即“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接下来就是要“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这实际上是在揭示文化生产力的三要素,它包括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创业这三大业态。在此,笔者将文化创新的“新”字改成了“业”字。这虽是一字之差,却使文化业态的“两分法”转换成了文化业态的“三分法”。

当我们运用“两分法”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以后,意义确实十分重大。它解决了长期以来,我们把文化仅仅是看作意识形态,仅仅是看作一种文化福利和看作是政府的事情,诸如此类的这样一些弊端,认识到了文化既有社会属性,又有商品属性。所以,既要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又要发展文化产业,用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不仅要政府来配置资源,还要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这就解决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如何结合的问题。所以它有重大的推进意义。这也就是说,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是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建共享的制度保障。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的必然要求。

然而,我们在解决了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之后,对两者的联系反而关注不够了。其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而且中间还会有一个交叉地带,也许很难区分开来。比方说我们现在的公共文化建设是以政府投入为主,但同时它也可以利用市场机制,即政府通过市场采购的办法,利用文化企业、社会力量来生产文化产品,不必自己再建那么多文化企业,只需要花钱买产品、买服务就可以了。再比方说,我们现在解决农村电影放映的问题是属于公共文化领域,我们实施了“电影放映工程”。电影放映工程中,也采取了一些市场机制的办法,比方把一些设备委托给农村自己组织的放映队,政府给他们提出要求,他们除了完成政府的任务以外,自己还可以采取市场化的办法,来为农民提供市场化的服务。这种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互联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况,我们把它概括为文化创业。文化创业既然是“创新”,那么它就渗透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这两者之中,文化事业要“创新”,文化产业也要“创新”,正是这种“创新”的业态,把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抹煞文化创业本身所具有的独立业态,即它是相对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而独立存在的。它能够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拥有原创内容的不可替代性,拥有价值整合的技术性,拥有知识产权的投资性。

(一)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的范围很宽,如果按其功能来划分,主要可以概括为教育事业、科学事业、人文事业这三大类,目标都是为了保护和扩大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从教育事业来看,它具有公平性;从科学事业来看,它具有不以国家民族为界限的公共性;从人文事业来看,它具有不以经营获利为目的的公益性。

1.发展教育事业。一是把教育事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因为人类文明的承袭方式是教育,每个人都必须从零开始学习,首先掌握从古到今前辈们积累的知识,然后才是创造。二是把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证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三是把终身教育作为未来社会的构想。终身教育的观念和理论,是在成人教育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它主张教育的社会化和终身化,要求对传统教育的阶段化和制度化进行改革。在未来社会,终身教育已经不是为了变换职业和谋生,而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每个成员都是学习者,每一个社会组织都是学习型组织。所以,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率先行动,先后提出由学历社会向学习化社会过渡的战略,并予以立法保障。1995 年,我国《教育法》第十一条也首次明确规定:“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2.发展科学事业。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事业的历史不如人文事业那样久远,它只是近代科技革命实践的产物。十六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相对独立的科学事业系统才逐渐形成。科学事业与人文事业尽管形成的背景、关注的对象以及涵盖的内容有所不同或各有侧重,但在深层底蕴和价值取向上,则是互通和互补的,共同的目标指向就是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3.发展人文事业。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它可以与古希腊罗马文明相媲美,也早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我们讲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在发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人文精神;我们建设慈善事业,就是在落实人文事业。这种人文事业,具有不以经营获利为目的的公益性,它以国家为大义、以民族为大义、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大义。当然,对于心灵的塑造,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方式。西方采取宗教的方式,牧师们以宗教祈祷来唤醒被污染的心灵,实现对宗教徒的心灵净化和启迪。当代中国采取的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政工师们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塑造心灵美的一代新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包括:一是道德信念。以忠孝节义为基础的“孔孟之道”实际上就是一个道德体系,这个体系统治了中国数千年。在中国人的信念中,道德是至上的——中国人对道德的追求也是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的。为帝王将相而撰写的二十五史,竟然能让出一席之地为一些有道德的“草民”树碑立传,可见道德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分量。久而久之,它成为一种民族的精神代代相传。二是自尊气质。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有民族自尊和文化自尊的气质。三是慈善机构。早在上古时代,中国就有了“古先哲王,用康保民”的思想,就有了专司“宽疾”职责的官员,历朝历代都有专管鳏寡孤独者的慈善机构,这些机构都由政府划拨经费,由专人管理,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文化产业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文化产业是指那些包含创作、生产、销售“内容”(“内容”是指具有知识产权属性的文化形态)的产业,一般通过著作权加以保护,并以商品或服务的形态出现。不同国家对文化产业的解读各具特色。我国的文化产业主要包含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广播电视电影、网络文化、表演娱乐,以及艺术品市场、文化休闲、广告会展等领域。作为国家软实力的综合体现,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和产业布局实际上表现了相关国家对文化生产力的认识程度和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思考。目前全球文化产业的基本格局是:美国处于强势地位,英、日、韩、法、德和澳大利亚等国拥有各自的产业优势和竞争实力,其他国家的文化产业多数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未能形成世界性的影响[1]。如果我们做个条理化的概括,那么文化产业主要应指以下三大类:一是以文化传播为特征的新闻业。主要包括:传统传媒业,如报刊广播等,新兴传媒业,如网络微博等,未来传媒业,如云计算与超算中心等。二是以文化推广为特征的出版业。主要包括出版发行业、图书出口业、会展交流业等。三是以文化品牌为特征的影视业,主要包括电视品牌、电影品牌、戏剧品牌等。

(三)文化创业

文化创业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会使用不同的词来表达。比如美国通常使用产权业,英国使用创意业,日本使用内容产品。这是因为不同的国家在这个领域中有着自己国家的战略利益在起作用。日本在媒介上的内容产品特别发达,所以日本比较强调内容产品。美国为什么提产权业?因为文化产业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创意,到生产、销售、社会服务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但总的来说是先有产权。发达国家在产权创意方面占有优势,它可以让产品在全世界生产,但是只要把握产权就可以了。所以美国更多地提出,在这个领域中他们关注的是产权,是产权数据。以上表述有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以文化创新为其内涵。我们只能从文化生产力的意义上来整合这个概念,把它作为一种文化创新的业态。

1.文化创业拥有原创内容的不可替代性。文化创业同物质生产部门有某种共同性,即它也要为社会提供商品以及商品的营销服务,但它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业态,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它以“原创性”的精神活动为内涵,具有不可替代性。它的产品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而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以及娱乐、休闲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与心灵的需要。这里的“需要”也就是其“价值”。而从文化产品的价值构成上看,物质要素仅仅是有关信息、智慧、知识和精神的载体,不决定文化产品价值的大小。决定其价值大小的,是其中的“文化”含量。因为今天的文化产品是需要用户自己购买的。用户是否购买就能够决定某种文化产品有没有市场,能不能够达到传播效果。那么,能够吸引用户的,就是文化产品的价值,即其原创性和不可替代性。我们不可能花更多钱去买相同的东西,所以同质化的文化产品在市场上是肯定站不住的。

2.文化创业拥有价值整合的技术性。文化创业这种新的业态,不仅以物化的文化产品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服务进入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而且它本身就是个文化价值的选择与整合过程,是人们创造性的文化运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正面对着文化发展的三大矛盾,即在历时性上表现为传承与变异的矛盾,在共时性上表现为民族化与国际化的矛盾,在时空度上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矛盾。如果我们要寻找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文化产品,那恐怕应该从融合技术的角度去进行,我们把它称之为价值整合的技术,主要是指消除、化解多元价值观念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包括对立或冲突等),而不是指某一价值观念符合于另一价值观念,更不是指某一价值观念等同于另一价值观念,因为价值观念的多元共存本身已足以表明,要消除它们之间的差别或不一致,使它们之间彼此符合或同一,是既不现实也不可能的。例如,不同国家、民族或社会共同体的价值观念,往往彼此有别,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权观念与发展中国家的人权观念往往不一样,基督教民族的道德观念与伊斯兰教民族的道德观念有许多不同之处,但这些因主体(国家或民族)而异的彼此有别的价值观念,各有其相对确定的适用范围及其合理性,它们之间并不必然构成相互排斥的关系。一般来说,在这些国家或民族尚处于一种彼此完全隔绝的状态时,其价值观念的差别实际上还不可能构成矛盾,而在它们之间有了现实的交往或联系之后,这种交往也像社会共同体内部不同个人之间的交往一样,仍可在确认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谋求或实现彼此互利,如果不是其中某些国家或民族力图影响或者干预另一些国家或民族的价值追求及其选择,它们在价值观念方面原是可以求同存异而不一定彼此矛盾的。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学术界,已经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叫做融合技术、整合技术。比如说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认知科学。在这些学科领域,合成的融合技术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且在每一个领域都具有巨大的潜能。所谓人类认知组计划、基因组计划、超级计算机新型材料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科学家们有这样一个表述:认知科学家能够想得到的,纳米科学家就能够制造它,生物科学家就可以使用它,信息科学家就能够监视和控制它。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融合技术的社会作用和相互关系,我们把它引用到文化创业这种新的业态中来。

3.文化创业拥有知识产权的投资性。由于资本影响市场经济,那么文化创业也要讲究资本的投入和产出。它作为一种新的业态,它拥有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凭作为投资股。这是因为,投资有两种,一种是看得见的,一种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资本。看不见的,是无形资本、品牌、知识产权。无形资本通常包含着国家资本、符号资本:有些领域、有些地方是国家特许的,是国家资本;品牌的延续是产权,是符号资本。文化创业资本的多少,取决于它原创力的大小,取决于它所拥有的文化专利权的多少,而不是看它拥有多少厂房和机械设备。比如,香港迪士尼的建设,香港方面在迪士尼乐园投了290 亿港币,美国迪士尼公司投了35 亿。但美国迪士尼公司占了整个香港迪士尼乐园产权的43%。这就是知识产权无形资本在里面起了作用。在文化领域里,我们不仅要关注有形资本,更要关注无形资本。中国的企业在经济领域里,曾经在和外方合作中有过经验教训,特别是在知识产权领域,只看到了别人的融资和钱的投入,而忘记了自己本身的品牌价值。所以,我们强调文化创业,不是拿钱去买文化产品,而是需要拥有知识产权,需要营造品牌。只有这样,才能显现出文化创业的真正内涵,这样的文化产品才能真正成为市场中的赢家。

二 文化形态

在学术文献中,对于文化形态的解释大致有三种:一是将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称之为文化形态;二是将一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称之为文化形态;三是将一种文化的内部结构、运动方式及其表现形式称之为文化形态。据此,笔者认为,所谓文化形态是指文化结构的外部运动方式及其表现形式,可分为惰性文化、常性文化、理性文化三种形态。

(一)惰性文化

不言而喻,观念形态的文化对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定向作用和激励作用。然而,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一旦被传统化,就“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2]。我们把它称之为惰性文化。

所谓惰性文化,就是指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存在着的消极的、懒散的、起阻碍作用的一种惯例,它是一种使一些价值观和规范、以及标准都难以对所属成员进行鼓励和激发的文化。早在上世纪90年代,笔者就对惰性文化进行过专门研究,并把它概括为习惯、偏见、迷信等三个方面,这也构成了《思想解放论》一书的重要章节①。

(二)常性文化

我们需要抛弃的是惰性文化,需要坚守的是常性文化。所谓常性文化,就是指能够持续地传承、永恒地保持着的文明和精神家园。我们需要坚守的常性文化形态,主要反映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大众文化等层面。

1.物质文化。物质本身不是文化,但是人们围绕着穿衣、吃饭、住房等所体现出来的“去取好恶”赋予到物质上面,这就形成了物质文化,即人类最易感知的文化。比如我们通常所讲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居文化。第一,中国的服饰文化是很有讲究的。一个民族最基本的东西是服装,服装是一个民族的表征。当年的中山装,四个口袋分别象征“礼义廉耻”,有我们的传统文化在里面。但现在一眼望去,我们中国人几乎没有穿中山装的。再看阿拉伯人,他们的富裕程度超过我们,但他们仍然坚持穿民族服装而丝毫不会觉得丢人,那是他们民族的象征。而我们现在身上还有什么呢?所谓的正装几乎全是西装。2012 年“两会”期间,浙江省为他们的女人大代表赶制了漂亮的旗袍,但接到会议通知:请着正装出席。结果女代表穿旗袍出席“两会”一事未能成形。那么,我们的服饰文化,到底怎样去体现呢?这决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件关乎民族象征的“大事”。第二,中国的饮食文化非常独特。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是出神入化、雅俗共赏。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等。第三,中国的民居文化也非常丰富。从北京的四合院到上海的石库门,从安徽的檐屋到福建的土楼,从黄土高坡的窑洞到苗寨的吊脚楼,无不折射出地域景观和风水人文。官宅的建设也很讲究,几乎是“天人合一”理念的物化形态。比如故宫这个建筑,就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一层层进,好像打开了一扇扇未知的大门,一步步登,好像由人间进入了云端一样。这是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折射,但更多的是为了保持办公的肃穆和判案的威严。官员“奉天”之命,察“民间”之苦,使天与民通过官员这个“中介”,浑然成为一体。但是,当中国有一位老建筑师到美国去开会回来后,却在《参考消息》上发表了一篇感慨万千的文章。他说,他一到美国就犯迷糊,到底美国是文明古国还是中国是文明古国?如果说中国是文明古国,为什么如今中国的古建筑越来越少?如果说美国是一个相对较为年轻的国家,才几百年的历史,为何却到处都是保留得那么好的古建筑?他后来打了个比方说,这就好比小时候老外婆给了我们一盒子东西,但那时候我们还太小,打开来看看不懂啊,于是就扔了、送了、卖了或者忘了。直到自己到了四五十岁才恍然大悟,其实原先自己丢掉的每一件东西都是宝贝,却永远也不可能再找回来了[3]。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正是这样的流失。

2.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主要包括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人才培养选拔制度、法律制度和民间的礼仪俗规等内容。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的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准则等,都是制度文化的反映。制度文化具有三大显著特征:一是制度具有稳定性。二是制度具有规范性。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所以,制度的“大敌”就是少数人或个别人的特权。为了避免与制度公开地冲突,有些人在制度之外“绕道而行”,采取比较隐蔽的方式谋求特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潜规则”。表面上,制度“毫发未损”,实际上制度的内核早已被吞噬、挖空,成为一张废纸。三是制度具有权威性。对制度权威的公然蔑视和挑战,是对制度最大的伤害,因而是绝不允许发生的;一旦发生了,就绝不能轻易放过。否则,就会破坏制度的严肃性,妨害制度的公正性,降低制度的权威性,削弱制度的执行力。

3.大众文化。这里说的大众文化,不是与来自官方的主流文化及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的大众文化理论,而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或者大众文化形态。前者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②后者则不是指“新近涌现的”,而是在历史上早就形成的、长期起作用的大众文化现象,比如节日、礼俗、婚俗等等。首先,中国的节日文化蔚为大观,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璀璨遗产,寄托着炎黄子孙的文化情感。传统佳节的起源演变、神奇浪漫的节日传说、脍炙人口的典故趣闻,以及令人垂涎欲滴的节日美食无一不令全世界为之惊叹。然而,现在国内不少地方,我们的民族节日已经逐渐式微了。中秋节成了月饼节,端午节仅仅只剩下了吃粽子。曾有一个学校作过一个调查,问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是干什么的吗?回答说,吃粽子。老师说,不对,端午节是纪念一个叫屈原的人,知道他是谁吗?回答说,是香港歌星。事实上,自己的节不过却热衷于过洋节,对情人节、复活节、愚人节乐此不疲,而对于自己民族的节日没有热情,已成为我们身边的一种普遍情况。2005 年10 月,“端午节”网上中文门牌号突然流失海外,被韩国人抢注,接着韩国人又要把中秋节也抢去。至此,中国人才如梦方醒,担心下一个目标会不会是春节。其次,中国的礼俗文化堪称世界奇观。在世人眼中,中国是礼仪之邦。在人生的历程中,从摇篮到坟墓,有种种礼俗相伴随。其中较为重要的礼俗,有诞生礼、成年礼、结婚礼、葬礼等等。中国的少数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的风俗也不尽相同,各民族应该彼此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比如,天葬令旅游者充满肃穆、神秘之感。受好奇心和探秘感驱使,想见识一番为人之常情,但旅游者应充分认识到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而不应到天葬现场去观看。维吾尔族待人接物很讲礼貌。路遇长者或宾朋,手按胸部中心,向前倾斜30 度;来客,全家出迎,尔后女主人托盘端上茶水敬客;老人吃饭或到别人家做客,要做“都瓦”(一种双手摸脸的祝福)。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俗,婚丧嫁娶、民俗节庆、拜会尊长、拜佛、迎送宾客等场合,通常都要献哈达。最后,中国的婚俗文化绚丽多彩。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谈到中国婚俗必然要涉及每个民族的婚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的婚俗相互影响。少数民族多分布于我国边远地区,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至今仍保留了我国婚俗史上很有价值的宝贵资料,是难得的鲜活的古老婚俗遗存。

(三)理性文化

理性文化,是指脱离了自在形态而走向了自觉形态的文化,它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又能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当代中国,理性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着人们的精神力量,有着以哲学为先导、以精英为骨干、以民生为宗旨的鲜明特征。

1.理性文化以哲学为先导。以哲学为先导,无疑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精华,既以人类先进文化为基础,又代表着人类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深刻而全面的学说,公然申明自己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争取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彻底解放并最终实现全人类解放的理论。正是这种先进性和彻底性,决定了它与任何自私、僵化、保守无缘,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如果说以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核心的人文文化是先进文化的灵魂的话,那么,科学文化就是先进文化的基础。科学文化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三个方面。科学知识是人们从事科学劳动的基本产品,表现出人类对自然界在某一历史时期所达到的认识深度和广度,科学知识是构成科学文化的基础,离开科学知识,科学文化也无从谈起;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是科学家在认识、探讨复杂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并运用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它以逻辑的、系统的、实证的理性思维为特征;科学精神是科学共同体在追求真理、逼近真理的科学活动中所形成和发展的一种精神气质,它以唯实、求真为根本特质。

2.理性文化以精英为骨干。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科技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它既有着谦虚谨慎的“君子风度”,又有着“士可杀,不可辱”的“大丈夫”气概。前者称之为文化自觉,后者称之为文化自信。如果说文化自觉是一种意识、责任,那么文化自信就是一种信念、信心。现代以来,中国出现过“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文化精英为主导的精英文化,其后出现过以政治精英为主导的精英文化,现在初见端倪的则当是经济精英主导的精英文化。当代中国的文化精英数量惊人,然而其创新成果却令人堪忧。现在中国大陆的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是4 200 万人,总数超过科技创新的第一大国——美国,比全世界的犹太人总数还要多好几倍。但我们的人文和科技成果如何?只有约6 万科研人员的以色列,仅仅具有以色列国籍的犹太人获得诺贝尔奖的就有7 名,而以色列最近几年的总人口才达到700 万。我们应该提升精英的创新能力,从而不断充实理性文化。

3.理性文化以民生为宗旨。人民大众是文化消费的主体。文化消费应以民生为宗旨,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以及丰富自己的知识与心灵的需要,并在教育学习、享受艺术、休闲娱乐中获得知识、艺术熏陶和精神享受。这就需要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文化消费。然而,我国文化消费的总量和质量不仅与经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而且与当前自身高速发展的经济也不相匹配。据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2008 年12月首次对外披露的《中国城市文化消费调查报告》显示,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相比,我国文化消费总量过低,居民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不到25%。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发布的《2007 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指出,2006 年中国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总量约为9 370 亿元,排除其中一半的教育支出,全年中国城乡居民家庭文化消费总量为4 685 亿元左右。可以说,当前我国城市居民文化消费还处于一个较低层次的水平。为此,我们必须懂得:文化消费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健康高雅的文化消费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陶冶人们的精神情操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及人生价值观,同时文化消费对拉动经济发展,促进市场经济繁荣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有关部门要提供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和健康有益、多姿多彩的文化产品,开拓发展智力型、艺术享受型、娱乐健身型等大众消费项目;针对目前几乎所有的居民每天都看电视、读报纸的现状,那么就可以通过增设、调整相关电视栏目,发展数字电视或扩大报纸发行种类等方式来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也可以通过发送“惠民文化消费卷”,倡导与促进国民进行电影消费、图书消费、旅游消费等等。

三 文化生态

所谓文化生态,是指文化的发生与特征以及发展的规律性问题。从发生来看,文化群落矛盾呈现从差异到冲突再到共容的对立统一,我们称之为文化群落共存律;从特征来看,文化重演状态呈现出从繁荣到断裂再到复兴的否定之否定,我们称之为文化重演周期律;从发展来看,文化进化过程呈现出从变异到选择再到转型的质量互变,我们称之为文化进化振兴律。

(一)文化群落共存律

生物群落是指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自然界中生物的分布并不是杂乱无章的,生物是遵循一定规律而聚集成的有机整体。每个群落都有其特定的外貌,结构(空间、时间结构等)和功能。当群落内外环境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生物群落中的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的组成、结构、形态、内环境向着一定的方向发生连续的有序变化,结果一种性质的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这个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

文化现象虽然表面上杂乱无章,实际上相互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所谓的文化群落。由于外来文化的渗透、自身新文化的产生,文化群落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也会发生有序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最终结果可能是一种性质的文化取代另一种性质的文化,导致文化形态的更迭,这就是文化的演替。日本“明治维新”以来文化的西方化、我国文化的近代化与现代化,以及现代世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等等,实际上都是文化演替的实例。任何一种文化发展到稳定状态时,也就形成了文化顶极。文化处于顶极状态时,其发展与进化潜力降低,文化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

在相对封闭、缺乏交流的条件下,在文化单元化(包括宗教化、神化等)条件下,在国家和政权强制力的作用下,更容易形成文化的顶极。比如:在政教合一的国家,文化顶极现象往往明显而持久。生物群落顶极形成之前,群落的演替过程持续进行。与此相似,文化顶极形成之前,文化也是处于不断发展和持续变化之中的。同样,如果我们人为地要求文化的演替停留在某一阶段,就必须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予压制、阻截和控制。我国“文化大革命”期间,这种倾向就十分明显,导致了文化的倒退[4]211。

我们在这里并不研究这种文化群落的演替,那是文化学的任务。我们只探讨文化群落的共存规律。因为自塞缪尔·亨廷顿教授的“文明冲突论”问世以来,“西方文化中心论”更加声势夺人,“阿拉伯之春”已成为伊斯兰文明败退的符号。笔者认为,从政治学的角度,文化群落是种族文明的代名词,它们呈现出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文化共容的矛盾状态。文化差异是指不同的种族群落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比如,同为西方文明的美国文化和英国文化,并不因为他们是同祖同宗,他们的政治目标和价值选择就毫无差异。差异就是矛盾,莱布尼茨讲过:“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子”。对于文化差异,或曰文化矛盾,要坚持和而不同,坚持求同存异。有时仅仅“存异”还不够,还要求“尊异”,实现文化认同。再来看文化冲突。从不同类型的文化上进行分析:有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冲突,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有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有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冲突,有无神论与有神论的冲突等等。文化是各类观念之总和。文化冲突到一定时候会演变为政治冲突。20 年前,德国柏林墙的推倒是从一个教堂的讲经开始的。斯洛伐克同捷克的分离,不是经济因素,而是文化原因。因此,对文化矛盾决不可等闲视之[5]。最后来看文化共容。现在西方政治学界和舆论界,对于中华文明表现出极大关注,对于伊斯兰文明耿耿于怀并拼命地抵制伊斯兰教。这与世界发展的总趋势以及伊斯兰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相一致的。所谓伊斯兰文明,就是伊斯兰建立后在穆斯林社会中所发展出来的文明。伊斯兰文明在建筑、艺术、科学、医学等领域有着极高的造诣。恩格斯曾评价说:“阿拉伯人留下十进位制、代数学的发端、现代的数字和炼金术;基督教的中世纪什么也没留下。”“同时,在罗曼语族各民族那里,从阿拉伯人那里吸收进来并从新发现的希腊哲学那里得到营养的一种开朗的自由思想越来越深地扎下根,为18 世纪的唯物主义作了准备。”[6]261-263其实,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个共存的统一体,它们谁也不能代替谁,只有共容才是理性的选择,这是文化群落共存规律使然,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二)文化重演周期律

1866 年海克尔(E.Haeckel)提出,生物的个体发育简短而迅速地重演系统演化的过程,这就是著名的“生物重演律”。如蛙的个体发育经历了受精卵、囊胚、原肠胚、蝌蚪、幼蛙(有腿、有尾)、成蛙等几个阶段,分别相当于系统进化过程中的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群体生物、腔肠动物、鱼类、有尾两栖类、无尾两栖类等阶段,这说明蛙的个体发育反映了蛙的系统发育过程。

与生物重演相似,文化的重演实际上是在继承人类系统文化成果基础上的个体文化的发育过程。一个人经历过襁褓、幼儿、童年、学生等不同的阶段,模仿着父母、模仿着亲朋、模仿着老师,这相当于文化的重演阶段。个人的学习阶段正是接受人类系统文化成果的时期。当然,我们并不探讨这种个体文化的发育过程,那是教育学的任务。我们是想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群体文化,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发育过程,其通常的发育过程是:文化繁荣—文化断裂—文化复兴,这算是完成了一个文化发展的周期,这是“三个环节两次否定”的周期。

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把这种发展周期表述为正—反—合。他在《历史哲学》中把东方比作人类历史的序幕:中国是服从君主,叫做实体(正);印度是推崇佛教、梦幻,称虚体(反);波斯是光明(合)。他认为东方是小孩,不在研究之列。那么,非洲呢?他说非洲是人类的胚胎,就像小孩在娘肚子里一样,见不到光明,那不算人类的历史,理性的光辉从来没照到非洲领土,那里永远是黑暗笼罩着。黑人为什么黑?就是因为理性光辉没照到那个地方。他认为,俄国人也是非历史的,那里没有任何理性运动;美洲人的历史只不过是欧洲历史的回声、别处生命的回响;印第安人则更无历史可言了。显然,他是欧洲文化中心论者,是日耳曼特别是德意志民族优越论者,但是他把历史看做由正—反—合的形式构成的“圆圈”的思想却非常深刻。恩格斯、列宁对此都十分欣赏。不过,这是一个没有闭合的“圆圈”,因为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又是受其前进性所制约和支配的,它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每一周期的终点,同时也是下一周期的开端。事物的前进发展,就是一个周期接着一个周期,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形成由无数“圆圈”衔接起来的无限的链条。

顺着黑格尔的思路,我们以欧洲文化为例,从社会文明的角度,来说明文化重演周期律,把重演周期概括为“文化繁荣—文化断裂—文化复兴”三个阶段,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真实地反映了欧洲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首先是文化繁荣。我们称之为古希腊文化繁荣时期。古希腊地处于欧洲的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特定的环境使之不可能在田野里靠农耕方式来生存。所以古希腊海上经商和在海外开辟殖民地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希腊人的自由奔放、富有想象力、充满着原始欲望、崇尚智慧和力量的民族性,也培育了希腊人追求现世的生命、注重个人地位和个人尊严的文化价值。我们通常说的古希腊文明,包括古希腊哲学、民主政体、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古希腊悲剧等等,这些都是古希腊文化的代表。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文明的杰出代表,他的哲学著作表达了人对宇宙、自然和人生的理解,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法治理论的哲学家。这一套法治理论在封建的中世纪没有发挥作用。西方国家在文艺复兴以后,人们才重新把亚氏这套法治理论挖掘出来,使用于西方的政治世界,尤其是英国。其次是文化断裂。我们称之为西欧中世纪文化断裂时期。这个时期的西欧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生文化断裂的时期。这个时期的西欧形成了政教合一的极权统治。恩格斯说“在中世纪,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基督教形成为一种同它相适应的、具有相应的封建教阶制的宗教……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它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它们成为神学中的科目。”[6]255“其结果正如一切原始发展阶段中的情形一样,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7]最后是文化复兴。我们称之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主要的作品和内在精神,实际上是对神权的一种挑战,对人性、人文的一种阐述。其主张个性解放,反对神权主义;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摆脱教会的束缚。所以,当时的作品在雕塑、绘画、文学中表现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包括用研究古典文学的方法研究《圣经》,而不是仅仅把它当做圣物。所以文艺复兴表现得更多的是发展人的感情,表达人的个性,把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三)文化进化振兴律

生物进化的微观表现形式是种群的基因频率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连续变化,这是物种进化的量变的过程。当这种量变的积累超越了物种质的界线时,就产生了新的物种。一般来讲物种的形成包括三个主要步骤,即:变异、自然选择和生殖隔离。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动力,通过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素材,对物种有利或无害的基因可以通过自然选择而保留下来,并在种群中逐渐扩散;个体迁入(基因流)也可以增加基因素材,个体的迁出与基因漂变会导致基因库的萎缩;种群基因库数量、质量逐代变化,当该种群中某些个体与其他个体之间形成生殖隔离时,就产生了新的物种。

生物进化的规律虽然不能简单地挪移到文化进化领域,但是生物与文化进化两者之间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我们不妨把作为文化构成单位的个人的思想、观点、方法等视为文化的基因,某种文化基因的总和构成了该种文化的基因库。文化基因库中基因频率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连续变化,是文化进化的微观表现形式。文化发展的前景取决于文化、思想来源和发展的多元化(多样化)。统一行动对于社会发展的有序化是有益的,而统一的思想,却从源头上切断了新思想、新文化形成和扩散的途径,对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危害。

对于文化进化振兴律,我们沿着从文化基因变异—文化基因选择—文化基因转型这样的进化过程来论述。这是个从量变到质变再转型为新质态的振兴过程,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质量互变规律。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的产生,可视为文化基因的变异。文化基因的变异为文化的进化提供选择的素材,是文化进化的动力源泉。但是新的文化基因能否在文化基因库中扩散,并成为文化进化的动力,还取决于文化的选择力量,不同的选择力量,塑造不同的文化形态。因此,在此阶段,应该减少对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传播和扩散的人为限制,言论和思想自由是推进文化健康发展的最基本的问题,也是先进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备条件。与生物的进化不同,文化选择的力量更多地属于人为因素。从这一点上看,文化的进化与人工条件下的生物驯化,在选择标准、进化潜力、进化前景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现存的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实际上是不同的选择力量和标准长期作用的结果。因此,选择力量和标准的革新是文化创新的先导。如果连续遭受强大的选择压力,就会导致文化的衰落,甚至消亡。突破文化瓶颈的限制,是文化走向振兴的基础,也是文化基因转型、实现向新质态飞跃的前提。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封建制度的逐步瓦解,打破了原有的文化瓶颈,形成了清王朝灭亡前后100 余年的文化振兴。日本明治维新,引进西方文明,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大发展。而美国南北战争打破了奴隶制度对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限制,形成了随后美国长达100 余年的大发展。当前世界正在形成反对军事暴力、维护多极均衡、保护自然生态、争取文化多元发展的全球化。要促进这样的全球化,达成文化转型,绝不是文化隔绝所能做到的。文化转型也不可能由某一民族、国家或地区来完成,更不能由任何伟人或救世主来提出,而只能在不同文化的反复对话中,积累全人类的智慧而逐渐形成,最终实现文化的振兴和旧质态向新质态的飞跃[4]211。

注释:

①相关内容参见王征国《思想解放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第102-110 页、第313-337 页。

②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参见杨婧《美国大众文化消费现象启示》,载《人民论坛》2010 年第23 期第202 页。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