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雪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 当代中国研究所,北京 10000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文化强国”战略,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制定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哲学社会科学界迎来了全面繁荣发展的春天。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中积极作为、主动作为,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一份力量。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特别值得重视。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鲜明的特色。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首先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是社会主义方向、性质的理论学术。哲学社会科学中的许多学科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政治属性和现实属性。有的学科虽然意识形态属性不强,或不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但其研究对象与内容也属于社会历史现象,研究者本身有一个为什么人服务的感情问题、立场问题,有一个用什么样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研究的问题。这就要求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核心理念和指导思想,并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科研的能力,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人民利益“鼓与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能否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是事关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方向和发展的长远大计、根本大计。如果偏离方向,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无从谈起。
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是要照本宣科、生搬硬套一些词句来剪裁活生生的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研究,也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标签,而是要掌握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研究的指南。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是观察世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科学地揭示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和法则,为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提供了最一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以科学研究为终生追求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把马克思主义贯穿于学术研究、学理分析之中,对研究对象作出科学判断和科学结论,是科学研究的题中之义。
在中国当代学术领域,许多大家大师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研究工作,从而取得了辉煌的学术成就。如郭沫若、范文澜、侯外庐、夏鼐、何其芳、任继愈、许涤新、孙冶方、薛暮桥等一大批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大家,无一不是找到了指导研究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钥匙,从而在学术史上留下不朽篇章的。研究还显示,中国学术大师王国维在20 世纪初就研读过德文版的《资本论》,“可能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早接触《资本论》的学者”[1]。《资本论》的理论和方法对他治学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如此,在一些人的想象中似乎“向来排斥马克思主义”的陈寅恪,“读书面极大”,20 世纪20年代初也读过《资本论》。受其影响,治学中不乏历史辩证法,所以成就卓著,得以在解放前的史学界“冠绝群伦”,也比西方汉学家们“高出一头”,只是“晚年在历史唯物主义面前停住了”,未能实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术大师们的治学成就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的意义,证明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有正确的导向。
创新是一切科学活动的生命和动力源泉。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关键是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创新必须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中国是文明古国,有丰厚的文化遗产,数千年累积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得天独厚的重要文化资源。十七届六中全会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我们只有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才能够稳步向前走,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才能够昌盛。因此要认真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为传承中华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文化典籍整理工作,组织数以万计专家学者深入基层、深入边疆、深入民族地区进行广泛调查研究,搜集抢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对丰厚的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梳理,对各民族文化进行挖掘保护,使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得以传承发扬。没有对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传承发扬,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就是无源之水。但同时也应该厘清文化复兴不是文化复古。“继承传统,立足当代,前瞻未来,是文化创新;固化传统,轻视当代,无视未来,是文化复古。我们应该通过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传统、关注当代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创新必须要紧跟时代,植根实践。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必须提出、研究和回答中国、时代问题。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等,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去进行研究。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哲学社会科学界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广阔舞台,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和素材。火热的实践,有着大量的案例可供研究,大量的现象有待解读,大量的问题需要回答,大量的实践经验需要提炼和概括。这些都是科学研究、理论创新、学术发展的不可多得、不容错过的条件。学者们应该潜心研究,善于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宽广视野观察和思考问题,不断创造体现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的新的学术观点;推进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立足中国实际,借鉴世界各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有益成果,不断概括出反映实际的、科学的、开放通融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大力推进科研方法和科研手段创新,坚持唯物辩证法这一根本方法,继承传统研究方法,借鉴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如果没有大量的具有专业优势的思想理论和对策研究成果,哲学社会科学成为党和国家的思想库智囊团就徒有虚名。
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国家实力不断壮大,理论成果的影响力会随着国家国际地位的提高而扩展,这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提供了战略机遇,也因此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有更高的要求。哲学社会科学要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起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水平却与世界大国地位不匹配,这表现在中国的许多学科没有自身的知识体系,很多学者是以西方的语言和理论进行中国问题研究,“言必称希腊”。这是一个严峻的、急迫的问题。西方理论是解释西方经验的产物,如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是通过考察当时西方社会,把社会现实概念化、抽象化的结果。中国的现实与西方不一样,生搬硬套这些理论不可能完全地解释中国。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想真正走向世界,影响世界,首先必须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学术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正是在作这样的尝试,有了很好的起步,但离目标尚远,哲学社会科学界必须克服浮躁,理性思考,加强中国问题研究,做到有能力向世界说明自己,建构一个非西方的理论来解释中国,建立一个认识自身、解释自身的知识体系。中国人民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由此形成的中国经验,是西方任何一种理论都无法给予充分解释的,学者们将这种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建立基于中国经验的知识体系,形成有说服力、感染力、影响力的话语体系,必将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插上腾飞的翅膀!
2011 年,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已在学界引起了热烈反响。11 月7 日,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详尽计划,提出七大建设重点:加强国际问题研究;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促进学术精品海外推广;培养国际优秀学术人才;促进杰出学者访学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学术活动和学术组织;发挥港澳地区在国际学术交流领域的优势。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哲学社会科学义不容辞。在中国成为全球重要力量的现实面前,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面临深刻变革的背景之下,必须首先做到理论自觉、学术自主,不仅使中国学术冲破西方话语的藩篱、表达中国的诉求,而且要在世界进程中通过中国经验的总结和理论体系的建构逐步形成时代的理论品格,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增强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当代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进而以当代中国的优秀文化影响世界,加深国际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知。只有以理论自觉、学术自主为基础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才是可能的和完整的。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学风是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已有5 路大军,从中央到地方均提出了翔实的培养优秀学术人才的计划,学风建设成为弘扬科学精神、繁荣发展学术事业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环。学风是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的综合体,指导着、支配着研究主体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直接影响到学术质量,关系到学术的传承与创新。科学研究以创新为灵魂,以质量为生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投机取巧不可能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目前存在的学风不正,主要表现在不能严守学术规范,学风浮躁,理论脱离实际,低水平重复,甚至粗制滥造;另一个层面是学术不端,违背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比如抄袭剽窃、伪造事实、篡改数据等等。学风不正是科学的大敌,学术不端行为更是对科学的亵渎,这些不良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败坏了学术风气,阻碍了学术进步,影响了学术声誉,损害了学术形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必须坚决予以制止。当然,这与科研量化评价体系有关,因为评价体系是指挥棒,是风向标。量化的评价体系的重视数量和短期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急功近利和学术不端行为。我们需要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形成一种有利创新的制度和机制。但科研工作者作为精神文化的创造者,更需要学术自律。学术研究,是对人类智力的挑战,它既需要学者献身科学的志向追求,更需要学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良的学风,会使学者的思想失去其力度和深度,无力回答理论和现实重大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学风和道德基础上,广大科研人员应该培育和弘扬优良学风,做到求真务实、科学严谨。求真,是指理论探索和创新要以真实情况为依据,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把握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揭示事物的深刻本质,求事实之实,求理论之真;务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数据谈数据,就理论谈理论,这种研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理论学术研究要与实际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科学严谨,就是要求我们从事科学研究,要在掌握分析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得出经得起推敲、经得起考验的结论,做学问、写文章应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不证不信,有扎实的调查研究,有缜密的推理论证,有可靠的依据,有清晰的逻辑,不哗众取宠,不见风使舵,不迷信教条。只有发扬追求真知、严谨求实、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的传统,拿出“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潜心学问,遵循学术研究的程序、方法和规范,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出精品力作,才能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诠释现实、说明问题、指导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任务。社科工作者在了解国情、熟悉国情、结合国情的同时,要了解群众,熟悉群众,结合群众。一方面,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善于把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社科事业的繁荣发展,普及是基础。中国的现代化应该不仅仅包括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如果缺少思想观念,现代化就会落空。要采用有效的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科学知识和理论普及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头脑之中,变成干部群众的思想自觉、行为自觉。现代生活节奏和信息更新加快,崇尚简约和通俗易懂成为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理念,这一发展趋势要求社科普及不仅要注意内容上的丰富与深刻,而且讲究文风上、形式上的简洁与活泼,大众的需求改变对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关注人民的思维特点、现实需求、交流水准,力求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具体实在,尽量让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非普及类的科学研究成果也要体现朴实的风格,一要言之有物,二要让尽可能多的人看懂。“言文行远,国家赖之”;反之,“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要改变那种文章写得越生涩难懂就越有水平,能看懂的人越少,自己的学问就越大的陋习。只有为大家所喜闻乐见的研究成果才最有生命力,才能传播深远,影响后世。
综上所述,哲学社会科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提高研究水平、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全面建立起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实现学术自主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问题,而好的学风和文风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保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身处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应该很好地担当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任务,不辱使命,不负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