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国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首先祝贺界面研究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和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跨学科研究这些年来一直在提倡,界面研究这个词产生也有些年了,但作为一个专门领域,并且作为一个专门学术团体的名称,你们还是第一个。这可以说是开风气之先的大事、好事,有利于团结有志于从事界面研究的学者特别是年青才俊聚集到旗下来,共同努力,促进我国外语界的学术研究。
不过也因为是“第一个”,你们的担子和责任也很重。首先是对“界面研究”的界定。孔子说“必也正名乎”,专业委员会以“界面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就必须对“界面研究”作出明确的界说,这才能使研究者和慕名而随者知道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以及将来还需要做什么。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把核心的事情办好。
界面研究这个名称虽然是从英文interface studies翻译过来的,但这个译名翻得很好,也很精确。在给“界面研究”定性时,我觉得对这个名称涉及的三个方面都值得研究。
第一是“界”。什么是“界”?“界”就是领域。领域可大可小,大可大到一个学科甚至学科门类,小可小到一个学科内部的各个“平面”。从这个角度看,“界面研究”是“跨学科研究”的升级版,是学科分类进一步细化的产物。由于学科细化,不仅学科之间轸域分明,学科内部不同的研究领域也各自为政、不相往来。提倡界面研究就是要打破学科之间、学科各平面之间的这种人为分界。但在这里我们必须非常小心。因为“界”的分别本来就是人为的,该不该分、能不能分,本来就是因各种主客观条件而异。在西方需分而且已经分开的,在中国可能本来就不必分。因此从一方来看是界面研究的,在另一方看来未必如此。例如句法和语用、句法与韵律、句法与语篇等,在西方语言学看来是界面研究,在汉语来看可能是当行本色。在这样情况下,作为“界面研究”和不作为“界面研究”,可能态度和结果都会不一样。
第二是“面”。什么是“面”?“面”指的是两个界的交接处,用“面”(face),可见不仅仅是“点、线”,甚至还可能有犬牙交错的情况。“面”是界面研究的切入点,在“面”的问题上有两个方面很重要。一是“朝向”。站在交接点上,可以从这个界往那个界看,也可以从那个界往这个界看。朝向不同,方法和结论都会受影响。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事实已经证明,在英汉对比中,从英语看汉语和从汉语看英语会得出很多不同的结论。二是取“点”。既然交接“面”上不止一个 点 那么站在不同点上都可以进行界面研究 这就天生决定了界面研究的多角度、多方位性,而且每一个点上都可以有不同的深度。这就表明了界面研究是个有广阔前景的研究领域,不同研究者都可从中发现自己可以大展身手的地方。而“面”的厚度取决于“界”的深度,因而界面研究还会反过来促进各“界”自身的研究。
第三是“研究”。“界面研究”一般是看作一种研究方法,在没有“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之前,这样认识也许也就可以了。但成立了专业委员会,人们就有理由问:这个专业委员会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有没有可能发展成、或者本身已经成了一种 方法论 方法与方法论的区别在于方法是临时性的,是权宜之计,是可用可不用的,今天有人提倡了,大家都去用,明天没人提倡了,就“门庭冷落车马稀”了。而作为方法论的方法是强制性的,是非用不可的,不用这个方法,有关学科的研究就无法进行,或无法深入。我们成立的专业委员会原先设想的完整名称是“外语界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那么对于外语研究来说,“界面研究”只是一种方法呢?还是必不可少的方法论?相信对这问题的深入思考会使我们对界面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