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郁廷 史姗姗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将人类文化传递和交流的方式划分为三种类型:“前喻文化”——晚辈向长辈学习的文化类型,“并喻文化”——同辈人之间相互学习的文化类型,“后喻文化”——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文化类型。这三种文化类型分别具有不同的传喻主体,即“前喻主体”、“并喻主体”和“后喻主体”。当今社会“三喻文化”的交织并存,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且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展现出新的特点及发展意义。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前喻主体”、“并喻主体”、“后喻主体”及其优势互补,对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合力,无疑十分重要。
在“三喻文化”视域下,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代际关系与教育关系结合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划分为“前喻主体”、“并喻主体”和“后喻主体”,三者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主体。
在“前喻文化”中,长辈向晚辈进行文化传喻,教育信息由长辈流向晚辈,长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与承担者,担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前喻主体”也是这样,都是由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对晚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辈来担当。
思想政治教育“前喻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正式、最经常的主体,往往对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主导作用。有一位教育家认为:“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某些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①转引自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9页。在家庭与社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前喻主体”凭借其在代际关系中所处的“先行者”位置,不仅是后辈的培育者,还是后辈的“引路人”,通过向后代传喻社会规范、历史文化与文明成果,结合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引导青少年发展和形成符合社会要求和导向的思想与行为。在学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前喻主体”往往具有职业化、专业化的特点,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依托职业系统所提供的平台和资源,能够使教育经常化、规范化、系统化,从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正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前喻主体”的工作积淀上,教育对象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和开发,能动性得到增强,社会化进程得到推动和发展。由教育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决定,“前喻式”教育仍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方式,前喻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最一般的形态。
并喻文化是同辈人之间相互学习的文化传喻方式,由同辈人相互进行文化交流和传递,特别是由同辈人中的先进者向后进者进行文化的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并喻主体”,即处于平行关系的同辈、同事、同学之间互相传喻文化,互相教育启发,互相启迪思想的主体。
不同的年代给出生、生活于这些年代的人们均打有不同的时代印记。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环境往往在一定时期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很大的变化,亲历这些有不同阶段变化的人们留下了所经历阶段的“专属记忆”。近年来,人们依据出生年代来划分群体,创造出诸如“70后”、“80后”、“90后”等群体称谓,而同代人之间也往往彼此互动与观照,寻找群体的共同特征和形成“群体归属感”,分享共同的记忆,交流各自的经验,向成功的同代人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长辈所传授的知识经验已经无法完全适应现时代的新情况、新变化,某些内容还亟待革新和调整。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人们必须向现实学习,向处于同样环境中取得成功的同侪学习。在并喻教育中,长辈不再是智慧的象征、行为的唯一典范,其作为楷模的权威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脚步和新事物的层出不穷而饱受冲击、渐趋消解,人们不再一成不变地效仿长辈的言行,父母将教育子女的权力部分地让渡出去,希望孩子们向优秀的同龄伙伴学习。
思想政治教育“并喻主体”的群体归属性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对同辈人产生较强的示范效应和激励作用,推动同辈人之间的互相学习、比较和竞争。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前喻主体”由上而下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纵向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并喻主体”则是在同辈之间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横向传递、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同辈之间的互动与提高,是引导同辈人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体。
后喻文化是晚辈将文化知识传递给长辈的文化传喻类型,教育信息由晚辈流向长辈。思想政治教育的“后喻主体”,往往由对长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晚辈来担当,他们既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促进自身的社会化,又要推动长辈这些原有的教育者在新的条件下受到新的教育,从而促使长辈在适应社会发展新的需要和趋势的过程中实现再社会化。
信息化时代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以及教育者素质构成了全面挑战。新事物大量涌现,新信息爆炸式增长,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现代化、多样化、个性化,形成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容量和结构的差异,即所谓“信息差”。一般来说,老一辈由于年龄、生理、经验和习惯的限制,学习、探索、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兴趣、悟性和能力下降,往往落后于年轻人。同时,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拓展了人们生存的时空领域,网络建构的虚拟世界日益赢得广大青年的青睐,他们的生存方式、学习方式、思想方式与网络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受到网络的影响巨大而深刻,甚至可称为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而与之相较,老一辈对网络方式、网络信息、网络资源的学习、开发和利用能力远远不如年轻人。
尽管可能在认知、实践和经验层面上与“前喻主体”相比仍存在差距,思想政治教育“后喻主体”也具有自身的各种优势:(1)“思维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后喻主体”没有思想包袱、没有思维定势,求知欲旺盛,思想活跃,能够敏锐地觉察身边的新事物,对新变化具有更强的适应性。(2)“后发优势”,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后喻主体”拥有越来越宽松的学习环境,有更多先进、便捷的学习手段、学习工具可资利用,在掌握新技能、获取新知识方面,也拥有更高的效率。费孝通先生说:“牛顿花了一生才发明的物理定律,现在的大学生一星期就学会了。”①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三联书店1985年,第85页。这一概括也可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后喻主体”后发优势的生动诠释。(3)“发展优势”,站在当下看未来,人们虽然无法把握未来的确切面貌,但却能肯定一点,即,未来必定不会是过去的重复。米德在论述“三喻文化”思想之时,将重点放在了“后喻文化”的阐发上。可以说,“后喻文化”是米德对整个人类文明史进行观察后得出的对人类文化传递方式发展趋向的揭示与确认。她把无比的信任投给青年,肯定了青年对于文化传喻的意义,热情地讴歌了青年在创造未来中的作用,她呼吁人们重视“后喻文化”,让过去成为营造未来的有效工具而不是历史的枷锁,通过代表未来的年轻一代推动长辈走向未来。“只有通过年轻一代的直接参与,利用他们广博而新颖的知识,我们才能够建立一个富于生命力的未来。”②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8页。可以说,米德“三喻文化”思想是一部响亮的青年宣言,号召人们去赢得青年,赢得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后喻主体”是代表未来的新一代,是人类文明的延续者和创造者。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建设国家的重任迟早要传交给青年一代。思想政治教育“后喻主体”的存在是思想政治教育富有生命力、具有发展性的重要标志。
在“三喻文化”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呈现出多维性、相对性、差异性、复杂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从“三喻文化”视域观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多维性。这种多维性,一是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构成的多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始终居于信息高势位,向居于信息低势位的客体传输教育信息,施加思想影响。在“三喻文化”交织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前喻”、“并喻”、“后喻”现象并存,长辈、同辈、晚辈都可以占据信息高势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就是说,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既有“前喻主体”,又有“并喻主体”,还有“后喻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前喻、并喻和后喻三种主体的存在,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由单一路向发展为三重路向,即长辈传喻晚辈的“前喻路向”、同辈传喻同辈的“并喻路向”以及晚辈传喻长辈的“后喻路向”。思想政治教育“前喻主体”、“并喻主体”和“后喻主体”构成的多维主体,使得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教育关系生动活泼,增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机活力。二是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多重角色。在“三喻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体现为“多维主体”,而且体现为“主体多维”。“多维主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前喻”、“并喻”和“后喻”等多种不同的主体,“主体多维”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同一主体可以扮演多重角色,履行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职能。在丰富的社会关系中和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可能担当多个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主体,成为“前喻主体”、“并喻主体”和“后喻主体”的集合,既能作为“前喻主体”对晚辈进行教育引导,又能作为“后喻主体”对比自己更年长的长辈进行晓喻启发,还能作为“并喻主体”在同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和沟通,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平行互动关系。这一情形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多维性的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只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承担者和实施者,这一点是绝对的。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变化的,这一点又说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具有相对性。在“三喻文化”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相对性显得尤为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角色不断变化,地位相互转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前喻主体”,当他对晚辈履行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时,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喻主体”,当他对晚辈不能履行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时,就会丧失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属性和地位,而当他被晚辈所启发教育时,就会转变成思想政治教育“后喻主体”的“前喻客体”。年长者不一定自然而然地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键看他是否能履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职能。同样,思想政治教育的“后喻主体”,也不能因其年龄、知识或技术上的优势,自然而然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只有当他把年龄、知识或技术上的优势用来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并自觉地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将这些信息自觉地传喻给前辈时,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否则就只能始终是被“前喻主体”教育、引导的“后喻客体”。因此,无论是“前喻主体”、“并喻主体”还是“后喻主体”,每一种主体都不是与生俱来、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履行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实施职能时的具体情况而发生相应变化,因而“三喻文化”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具有相对性。
思想政治教育“前喻主体”、“并喻主体”、“后喻主体”尽管在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都充当“主体”一角,但因三者在年资、知识构成、经历经验、成长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三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及其发挥水平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一点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前喻主体”、“并喻主体”、“后喻主体”所占据的信息高势位只能分别存在于不同的领域,他们所传递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也必然是各有侧重、差别明显。就思想政治教育“前喻主体”、“并喻主体”、“后喻主体”三者自身来讲,每一类主体因其知识水平、实践能力、思维方式、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方面的不同,也必然会使得三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在内容结构、方式选择和水平发挥上具有差异性。一般来说,长辈由于具有丰富的阅历、经验和对历史传统的了解,往往更擅长于传统和传承的教育;同辈由于共同的经历、感受和情感,往往更擅长于平等的交流、沟通、互动与竞争,相互启发与帮助;后辈或青年对新事物、新信息、新动向特别敏感,眼光投向未来,往往更擅长于探索的启迪和创新的教育。可以说,正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获取和运用差别的存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多样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前喻主体”、“并喻主体”、“后喻主体”提供了充当主体的机会。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主体的优势和差别,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主体的优势互补创造了条件。
当代社会,人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具有丰富、复杂,这一点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复杂关系。“三喻文化”交织的时代,人们对于代际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不同,将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前喻主体”、“并喻主体”、“后喻主体”地位的体认与作用的发挥产生不同的影响。由“前喻主体”、“并喻主体”、“后喻主体”来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既是对传统代际关系的打破和挑战,又是对传统代际关系的弥补与超越。代际关系与教育关系相互交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如果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便会使得代际冲突阻滞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多维发展,年轻一代抵制老一辈的教诲,老一辈质疑年青人的能力,代际间、同辈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和必要的相互信任,从而影响教育效果。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前喻主体”、“并喻主体”、“后喻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各具形态、各有优势、各显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前喻”、“并喻”、“后喻”活动往往交织并存,思想政治教育为了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而突出某一主体形态或者实现多维主体的合理并用,在其组合方式方法上也体现着复杂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前喻主体”、“并喻主体”、“后喻主体”的实际承担者都是人,由于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水平不可能尽善尽美,因而其所充当的主体不具有天生的“主体完美性”,都存在着一定的发展空间。“三喻文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具有时空两方面的发展性。首先,在空间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具有三种发展向度,不能将主体限囿在“前喻”、“并喻”或“后喻”中的单一发展领域中,应该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三种形态——“前喻主体”、“并喻主体”与“后喻主体”的多维转化与优化组合,拓宽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多维发展空间。其次,在时间上,不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以何种形态出现,作为个体来讲,都处于其自身生命发展的某一阶段,都处于生命的有限与信息和教育的无限的矛盾之中。孟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信息的获取与运用是无止境的,在学习型社会,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若不确立终身学习的目标,不断汲取新知,掌握新知,运用新知,则会因知识的枯竭与信息的落后而失去传喻价值,阻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身的发展,更阻碍教育对象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需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其他主体学习,向教育对象学习,不断增强“三喻文化”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的发展能力。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现代系统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当部分实现有序、优化组合时,就会形成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力量。在“三喻文化”视域中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前喻主体”、“并喻主体”和“后喻主体”处于代际关系与教育关系的不同交集点上,各具不同的优势,也各有自身的不足,三者若不能有机结合和相互协调,则可能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的优势互补和整体效应的发挥。因此,通过“前喻主体”、“并喻主体”和“后喻主体”相互关系的合理调适与优势互补,构建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教育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的优势生成。
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优势的生成,必须以尊重多维主体的地位为基础。首先,必须尊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现实构成。在“三喻文化”交织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前喻”、“并喻”、“后喻”方式都客观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承担者不仅可以是“前喻主体”,也可以是“并喻主体”和“后喻主体”。承认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的存在,实际上是对开放、平等、互动教育理念的坚持。其次,必须肯定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存在的必要性。思想政治教育“前喻主体”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重要形态,其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也不能忽视“并喻主体”、“后喻主体”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在一定意义上是“前喻主体”的必要补充。否认思想政治教育“并喻主体”、“后喻主体”的存在,实质上是不尊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多样性、差异性和互补性,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的优势生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前喻主体”、“并喻主体”和“后喻主体”,各有内在规定性和现实合理性,各有各的主体优势和存在价值。因此,必须给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合理的定位,承认其存在的价值、各自的优势和应有的地位,“前喻主体”、“并喻主体”和“后喻主体”要相互尊重、体认和肯定各自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的优势生成创造前提。
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的优势生成,离不开学习型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的生成性学习和主体素质的提升。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步伐加快、周期缩短,各种信息急剧增长,拓宽了人们的视域及活动空间,同时,也会形成不同人群间的分野。造成这种分野的标准是人们对待新知态度和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简单的说,即人们在信息时代是否以“学习”作为其生存方式。将不断学习作为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的人,拥有不断拓展的视域和空间,从而不仅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也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现实的可能。而对学习浅尝辄止的人来说,则只能生存在生活的狭小空间和封闭的信息空间,难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无法参与到新的社会实践之中,无法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无法更新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自然也难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当代社会,停止学习,便是选择了被淘汰。“三喻文化”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不仅是一个生理、时间、年资上的概念,而主要是学习、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概念,是一个学习概念。韩愈在《师说》中讲到,“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彼得·圣吉也指出:“真正的学习会触及做人的意义这个核心问题。通过学习我们得以再造我们自身;通过学习我们开发自身能力,去做以前不能做的事;通过学习我们重新认识世界,重新认识我们与世界的关联;通过学习我们拓展我们的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生命的成长和生发过程的一部分。”他强调,在学习型组织中,必须注重“增强我们创新能力的学习”,即“生成性学习”①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中信出版社2009年,第15页。只有注重增强持续开发创新能力的“生成性学习”,才能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的优势生成。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定的主体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和手段使教育内容作用于教育对象,实现教育内容对象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总是相对于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而言的,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区别是相对明确的,角色是相对明晰的,地位是相对固定的。但事物并非一成不变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处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的主体和客体的角色、地位和职能也是不断流动和变化的。因此,在某一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是教育主体,在另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则可能成为教育对象;在此种关系中是前喻主体,在彼种关系中则可能成为并喻主体或者后喻主体;同时,不同个体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与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的互动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就个体自身来说,在不同教育情景中担当不同维度主体的体验集于一身。因此,要通过个体自身的反思、消化,对不同身份的转换过程进行适当总结,对主体的角色体验和差异进行反思,从而完成多维主体于个体自身的流动与转换。另一方面,就教育交往活动来说,还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前喻主体”、“并喻主体”和“后喻主体”之间的交流碰撞、相互启发,协调共进,特别是一定条件下“前喻主体”、“并喻主体”和“后喻主体”的角色转换,畅通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的转换路径,在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的角色流动和转换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的教育体验,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的角色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的教育能力,生成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的教育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前喻主体”、“并喻主体”和“后喻主体”各有其自身优势,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的优势生成,就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的协调整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的优势互补。从“三喻文化”视域来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情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前喻主体”、“并喻主体”和“后喻主体”拥有不同的教育资源和优势。例如,在总结历史经验、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优良传统,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应着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前喻主体”的优势,以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承性、准确度和权威性,保证教育对象特别是青年学生思想、行为发展的正确方向。而同一群体的教育情境中,如在学生党支部活动、课堂讨论、小组互助等活动中,来自同龄人的榜样示范与激励带动作用比单纯的前喻说教和灌输更有感染力。因此,培养献身精神、竞争精神和团队精神,尤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喻主体”的作用。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在传喻思想政治教育新内容与发现新方式、方法上,在培养青年一代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整个社会成员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变革上,则更应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后喻主体”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根据教育的特定情境的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需要,选择最佳教育主体,实现最佳教育组合,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才能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单一主体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切实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主体的教育合力和整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