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浪,张 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3)
全科医学教育是指开展以全科医学理念为指导的临床实践和社区工作模式的专项培养。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20世纪50年代后期,世界医学界掀起了一场医疗服务模式的改革, 全科医学被推到了改革的前沿[1]。全科医学是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整合生物医学、行为和社会科学的一门新型医学专科,为人们提供主动的、综合的、连贯的、协调的和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全科医学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也是丰富和健全医学体系,保障和改善居民健康的必然要求。
我国全科医学起步较晚,发展历史如下:1989年我国引进全科医学科;1993年成立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1998年全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的全面启动和开展[2]。2011年我国卫生部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实现每万名居民有2名~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积极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学人才是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点,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途径。
英国是最早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国家之一,目前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在英国已经较完备,其分为本科阶段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部分。本科阶段教育包括本科阶段的全科医学入门教育和全科医学的课程教育,主要了解全科医学的概念,提高预防保健的意识和人际交流的技巧。毕业后教育为期3年,包括医院和社区穿插的培训2年和社区的培训1年,主要学习各种医学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等完成培训后,全国统一考试合格者获得全科医师执业资格证书。继续教育阶段包括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讲座以及自学等。
法国的全科医师培养是分三个阶段进行,通过高等医学教育实现,第一阶段2年,第二阶段4年,第三阶段2.5年。医学生顺利学完第一、第二阶段课程,通过规定的考试后可授予“临床与治疗综合证书”。第三阶段是“全科住院医师职务”学习,通过训练后学校授予“全科医学国家医学博士学位”和“全科医师资格证书”,成为合格的全科医师。
为解决当前急需全科医生与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周期较长的矛盾,目前我国采取多种模式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包括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但在今后将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即“5+3”模式。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
全科医生是综合性程度较高的人才,主要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转诊,以及病人的康复和慢性病的管理等一体化的服务。世界全科医生组织专家Dicon总结说:“任何国家的医疗保健系统若不是以受过良好训练的全科医生为基础,便注定要付出高昂的代价”[3]。而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全科医学教学的质量,是教学改革中的两个重要环节。
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起步较迟, 没有现成的全科医学师资[4]。往往是高等院校、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人员经过专门的培训考核后成为全科医学教育师资。前两部分师资虽然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但往往处于专科理论体系中,在培训过程中忽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卫生服务管理能力以及基本技能的训练,不能用全科医学的理念来指导学生。社区服务中心的师资主要是经过岗位培训的基层医生,在医疗服务水平以及教学经验方面均较欠缺。全科医学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受重视的程度普遍不高[5]。我国临床医学专业中的全科医学课程数量和学时偏少,临床实践偏少,知识技能不足,尚未确立与内、外、妇、儿等学科同等重要的地位。全科医学知识教育普及程度不高,教材和科研等方面明显滞后于其他学科。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能带动全科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发展。师资培养应把重点放在观念转变、思维方式转变和整体化方法的训练和强化上,强调全科医学独特的思想、观念和方法的形成。各高等院校、培训基地和社区基地的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并保证教师队伍合理的结构,适应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需求;必须制订教师队伍建设计划,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必须定期对教师的业绩进行评估检查。
2.2.1 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学师资队伍
高等院校全科医学教学的师资应有高素质的临床医生、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等方面的教师参与, 充分掌握全科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各医学高等院校应积极教学改革,本、专科医学类专业教育开设全科医学必修课程,加强对学生在医患沟通、团队合作、健康教育、社区预防保健、卫生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培养;应争取开设全科医学的本科专业,明确医学生的就业方向,稳定其专业思想,同时能够使本科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相接轨;鼓励有能力的高等院校开展全科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增设全科医学二级学科,完善全科医学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学师资队伍。承担全科医学的成人高等教育以及继续教育培训,并根据其特点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另外,应承担临床培训和社区基地带教老师的指导工作,帮助实现带教工作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不定期组织全科医学的学术交流,了解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动向和进展。积极开展相关的科研工作,加强对全科医学教育及管理的研究,为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鼓励与临床培训和社区基地的带教老师开展课题合作, 发展和完善全科医学这门学科。
2.2.2 建设全科医学基地
鼓励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高质量的全科医学教学基地。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依托,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加强临床培训基地和社区实践基地的建设,逐步建立树状链培训基地网络,形成逐级培训、逐层带动的模式,并加强培训基地的师资队伍建设,为提升基层卫生人员实践能力水平提供培训平台。鼓励综合性医院建立全科医学科,开展全科医学医、教、研工作。全科医学科应有专职全科带教老师开展医疗并负责学员的指导、教学安排和考核等工作。在学员进入医院轮转前,让学员先了解培训的各种规章制度,并对他们进行心肺复苏等操作的简单培训,同时安排他们的轮转计划。综合医院全科师资除了全科带教老师外,还有各临床专科的带教老师,他们除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外,还应通过全科医学师资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带教老师应熟练掌握全科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能用系统整体论的方法组织教学。学员在每个科室轮转中,全科带教老师也应和专科带教老师进行沟通,共同使学员在临床轮转中得到具有全科理念的学习。另外,可增加学员在全科医学科轮转的时间,有利于学员对全科医学临床思维的建立,并能增加沟通的能力,同时可增强学员的归属感。可鼓励学员早期进入社区,了解社区服务的内容、全科医师的前景、全科医师的职责等,增强其社区服务的意识和信心。
社区实习基地带教老师应选择有丰富社区工作经验的业务骨干,培养带教师资骨干,重点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临床综合服务能力。完善各项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和优秀的卫生人才到基层工作。另外,应建立卫生人才流动制度,健全各项对口支援制度,鼓励以多种形式促进医务人员在各级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纵向、横向流动。同时社区师资也应参加各项继续教育学习以及岗位培训,以提供具有全科医学特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深入的全科医学及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学习,经系统的临床和社区实践技能培训,提高师资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转诊、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技能,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管理与教学培训能力,达到全科医师师资的基本要求,促进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和城乡社区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另外,领导和管理人员献身于全科医学教育的行动对于教师们对待全科医学教育工作的态度将产生极大的影响,故应以他们对于全科教育工作的态度和表现来提高全科医学的地位,以保证致力于全科医学教育的教师们受到恰当的认可。
全科医学教学基地的管理工作应由专门机构如科教科专人具体负责。基地应根据全科医学的特点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如全科医师守则、全科医师请假规定、全科医师重修制度、全科医师考核制度等,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全科医学教研组应根据卫生部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培养标准,本着学以致用、严格考核原则,承担课程计划制订操作、课程计划实施、信息意见反馈以及规划调整等具体工作,并协调学员和教师之间以及各临床教学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基地之间的关系,同时定期组织全体师资,进行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发展动态等方面的培训和考核工作[6]。
2.2.3 完善全科医学教学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需完善全科医生教学的课程体系,教育内容以及培养方法。必须依据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医学模式的转变,社区健康问题的范围、类型及特征,制订连贯的综合性的全科医学的课程计划。课程计划必须注重系统性、理论性和实用性,同时教育计划必须考虑到与毕业后医学教育的有效衔接。在教学中,教师要为指导和管理全科医学生进行足够的准备,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应建立成绩评定体系和评定标准,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及人际交流能力。同时在所有考试完成后,将整体的分析结果反馈给学生、老师以及管理人员,并用于改进教与学。
全科医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高等医学院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1] 洪 雁.现行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2004,18(10):27-28.
[2] 周小冬,卢建华.对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分析与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8(4):358-361.
[3] 刘丽娟,郭 强.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5,12(2):154-155.
[4] 吴沛新,陈 琦.关于大力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全科医生的几点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04,7(7):441-443.
[5] 周亚夫,丁晓芳,黄 辉,等.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瓶颈[J].中国校医,2004,18(6):557-558.
[6] 杨巧媛,王家骥.关于高校全科医学教育师资建设的思考和建议[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4,10(2):22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