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轶
河南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信阳 464000
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急性脑梗死一方面要通过溶栓、抗凝、降纤来改善和恢复脑部的血液供应,另一方面要保护缺血脑组织,减少神经元的破坏,防止各种继发性脑损害的出现[1]。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依达拉奉是一种有效的神经元保护剂,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接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1.1 一般资料 2008-01-2011-08我院共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男52例,女38例;年龄45~81岁,平均(59.7± 3.5)岁;病程1~10d,平均(4.6±0.3)d。患者入院后均行CT和MRI检查证实为脑梗死,其中基底节区梗死38例,额叶梗死22例,枕叶梗死17例,小脑梗死10例,脑干梗死3例。完善各项常规检查,证实无严重器质性病变及凝血功能障碍,且均为首次发病,入院前均未进行正规治疗。随机分为A、B、C 3组各30例,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梗死部位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降血脂、抗凝、控制血糖、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2次/d,氯吡格雷75mg口服,1次/d;B组给予氯吡格雷75mg口服,1次/d;C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2次/d。各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4d,用药期间及时监测肝肾功能及出凝血常规。
1.3 疗效判断标准 按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判断临床疗效[2]。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效:功能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有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或增多18%以上;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组总有效率96.7%,B组80.0%,C组83.3%。B组和C组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n)
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与血小板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各种原因导致血管内皮受损,血小板黏附并激活,释放出大量的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ADP与其受体相结合使纤维蛋白原相互交织成网状,在凝血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血栓,导致急性脑梗死发生。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可阻断不同诱导剂特别是ADP与受体的结合[3],降低使纤维蛋白原相互交织成网状的能力,同时还可抑制凝血酶及胶原参与的血小板活化途径,限制血小板活化的扩增,从而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防止血栓形成。
急性脑梗死后在脑缺血区周围存在半暗带,当血流恢复后半暗带区的部分细胞发生迟发性死亡,释放出兴奋性氨基酸,神经细胞钙内流,产生氧自由基。氧自由基能够破坏蛋白质、脂质和核酸,使细胞凋亡或坏死,同时兴奋性氨基酸水平的提高也会使脑组织受到破坏。依达拉奉是一种强效羟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血脑屏障的通过率高达60%[4],经静脉注射后在脑内达到有效药物浓度。通过清除脑内具有高度细胞毒性的羟自由基,防止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的过氧化损害;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因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脑水肿;抑制15-羟过氧化二十碳四烯酸引起的氧化性细胞损害,减少缺血半暗带的区域,抑制迟发神经元死亡的发生,保护神经元,减轻缺血区的脑损害。
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可起到协同作用,既可尽早消除血栓,使闭塞的血管再通,在缺血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损害之前恢复供血,又可保护缺血半暗带的神经元细胞,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发生,减少缺血半暗带的面积。两药相辅相成,共同起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由本研究中可以看出,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单用依达拉奉(83.3%)和氯吡格雷(80.0%)。使用过程中未发现脑出血等不良反应,说明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1] 狄晴,葛剑青,陈道文,等.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17(3):185-186.
[2] 徐德恩,罗蔚锋 .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14(1):112-113.
[3] 金小坡,舒小桓.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2(4):383-385.
[4] 马明娟 .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7):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