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声音:“走出去”宜稳扎稳打

2012-03-15 02:55
化工管理 2012年6期
关键词:办厂跨国公司烯烃

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朱建民:

“走出去”还是一个趋势,但方式要改变。从2006年起我们就在考虑走出去。但是从地缘政治上看,我们能够获得资源的中东国外的政局非常不稳定。我们最关心的是烯烃资源,这几年国内原材料工艺路线已经发生变化,甲醇制烯烃发展得非常快,因此我们觉得还是应更加稳健地发展,而不是急于去冒这种风险。特别是对于我们生产烯烃下游产品这个行业而言,走出去要以稳健为主,比较安定的、法制环境很好的国家可以去投资,但是中东地区的形势未来几年也会很糟糕,就不要考虑去那里发展。

另外,今年两会提到了进一步打破垄断,放宽准入,烯烃的来源在国内能得到解决。所以也不一定非要到国外去获取。比较而言国内的成本虽然较高,但是安全性没有问题。因此就资源的获取来讲,我们还是希望把国外的资源引进国内来发展,而不是到国外去用国外的资源。

从人才和技术这两方面来看,对很多拥有海外并购方面技术人才的企业来说,中国的市场那么大,他们也更愿意做中国的市场。所以我们也可以把他们引到中国来,在国内跟他们搞合作。

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崔彬:

我们公司现在还是在国内搞异地建设或并购,也有去国外投资的想法,但得等时机成熟。我们在国内搞异地建设考虑的一是资源,二是市场。因为目前复合肥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产业整合势在必行。所以我们布局全国的时候,考虑的一是靠近资源地,可以方便地获得原材料;二是贴近销售市场,产品可以就地销售,节约物流成本。

在国外市场也是如此,我们的上游氮、磷、钾资源哪个地方充沛,我们就愿意去哪里投资。我们肥料是用于大田作物的,哪个国家大田作物比较多,粮食对他们来说比较重要,我们就去哪里。不会很盲目地投资。

江阴澄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刘伟东:

“走出去”对方方面面要求都非常高,我们民营企业还没有到那一步,在国外做销售是有的,但办厂的想法暂时还没有。以前有考虑,但到国外办厂要与当地政府搞好关系,文化风俗都不相同。没有想法到国外办厂,但对收购国外企业股权、参股是有想法的。因为在国外办厂还是要靠原来企业的人,而我们还没有独立运作国外企业的能力。另外,“走出去”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条件和各方面情况。首先项目要合适,与企业发展的主业要配套;其次对当地的政策环境要把握得住,而且有没有人脉关系,都要考虑。目前只有对外收购股权的计划。

红太阳集团企划宣传部有关负责人:

从国家政策层面和企业战略发展的层面考虑,红太阳集团下一步有“走出去”的打算。其实目前我们的市场和产品都已经走出去了,我们的农药产品已经出口到了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下一步就是我们的投资和品牌了,也将在“十二五”和“十三五”制定相关的战略规划,如准备要筹建一个国际企业集团,进行国际B2B电子商务,下一步的规划也在逐步实施。

现在制约我们“走出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和综合性的。因为中国企业走向全球有一个过程,像我们这种做环保农药的企业,生产高科技的产品,“走出去”会受技术、人才、市场、文化等各方面的约束。只有技术,包括在环保上、产品成本上、质量上,都达到一定的水平,“走出去”才有竞争力。企业有了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再通过人才的载体,通过文化输出,“走出去”的步伐就快了。因此,我们目前正在做技术创新方面的战略储备。

我们现在市场已经“走出去”了,一是通过与战略合作伙伴跨国公司的合作,二是通过自己自主产品出口到海外,我们已对当地的政策、市场、气候以及文化情况等在前期进行一定的了解,现在已经在逐步推进“走出去”战略,但要有一个过程。一定要稳扎稳打,才能决胜千里。因为我们是代表民族企业“走出去”的,面临的是国际环境,以及技术、人才、市场、文化等四方面的制约,不稳扎稳打会很麻烦。作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更要慎重一些。从以前跨国公司垄断全球的三大绝招来看,一是垄断技术,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二是垄断原材料;三是左右政府,即左右当地的政策、产业准入门槛。我们要从跨国公司这三大绝招中得到借鉴。

猜你喜欢
办厂跨国公司烯烃
乡村新闻
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四的综合利用
烯烃不稀罕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出路
专利专集
MTO烯烃分离回收技术与烯烃转化技术
跨国公司回任人员知识转移过程研究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品牌战略——文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