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星垣 周建松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海洋经济规划》)和《浙江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研究》(以下简称《金融规划》)相继出台。虽然这两个规划属于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但作为浙江经济未来发展动力的两个关键词,即“金融”和“海洋经济”,它们的先后出台标志着加速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大幕已经拉开。
《金融规划》指出,“浙江省‘十二五’发展的关键和难点是结构转型,而无论是经济社会转型,还是产业结构升级,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和推动。金融是转型升级的推进器,只有通过金融业的创新来促进经济社会的转型,通过金融产业的结构优化来促进经济的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才有可能完成浙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历史性任务。”因此,《金融规划》把金融发展提高到影响浙江省转型升级大局成败的高度。
《海洋经济规划》指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对于推动浙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战略的提出,对于浙江经济实现在新时期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意义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值得关注的是,《金融规划》的着眼点主要是浙江省内经济金融发展,而《海洋经济规划》更是把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而浙江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其作用和地位就更显得突出。因此,浙江金融业的发展已不仅仅是作为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更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很可能成为金融创新发展支持国家战略实施的示范。
首先从总量目标上看,2009 年年底,浙江金融业增加值和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分别为1920 亿元和3002亿元,到2015 年,浙江金融业增加值和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目标分别为4000 亿和7000 亿水平,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3.0%和15.1%,内在增长目标接近。
图1 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与金融业增加值2015 年目标比较(亿元)
《金融规划》中提出浙江在“十二五”期间要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的“中小企业金融中心”和“民间投资管理中心”,进一步推进“金融强省”建设。“在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投融资信息和渠道、中小金融机构覆盖、金融创新和市场化程度等方面确立全国领先的功能定位。”“在社会财富管理机构集中度、民间资本转化能力、财富管理工具创新、社会投资政策优惠等方面确立全国领先的功能定位。”
《海洋经济规划》中指出,要“着力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其中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建设意味着需要物流金融、现货即期交易、期货期权交易等业务的大力发展。而“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建设更是对地方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加强航运金融服务创新和扩大投融资业务和渠道等方面的建设。
金融要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进行风险管理等核心功能,关键要解决资金的流动性问题,具体而言就是要搭建平台,理顺关系,畅通渠道,合理疏导资金的来源和去向。《金融规划》中“双中心”的打造,发挥金融资源集聚功能,侧重于资金的来源层面,而《海洋经济规划》预示着海洋经济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解决了资金的去向问题。两者合力对接,就是要构筑浙江大量资本,尤其是民间资金向海洋经济倾斜的渠道和路径。这种发展的举措上的交点为浙江金融业支持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切实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十二五”时期是浙江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1 万美元大关。届时,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将迎来全面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金融规划》 明确指出,其规划的时间范围是“十二五”期间,其总体目标、具体目标的节点都在“十二五”末,战略任务的时间范围也定格于“十二五”期间。而 《海洋经济规划》 指出,“规划期为2011—2020 年,重点为“十二五”时期”,具体表现为在发展目标层面,重点规划的是到2015 年主要发展目标,包括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港航服务水平大幅提高、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海洋科教文化全国领先以及海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等方面,涉及到具体量化指标多达11 个,而2020年的量化指标仅为3 个。
由此可见,两个规划总体上在时间维度是衔接一致的,而这一时间又与浙江经济总体上转型的关键时期相一致。这种时间上的一致性为浙江地方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在政策支持和引导以及金融业总量调控和结构优化在动态最优和统筹管理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金融规划》明确指出战略重点是“两个中心,三极空间,六大平台”,其中“三极空间”具体是指构建起以杭州、宁波、温州三个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为增长极,打造台州、绍兴、嘉兴和义乌等若干金融特色城市为亮点,重点培育一批金融创新示范县(区)为支撑,推进其他地区加快发展的浙江省多层次金融空间布局。
《海洋经济规划》明确指出要构建“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格局。即要加快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的核心区建设,尽快提升环杭州湾产业带及其近岸海域为北翼和以温州、台州沿海产业带及其近岸海域为南翼的两翼发展水平,并做强杭州、宁波、温州这三大沿海都市圈。同时还将在整合提升现有沿海和海岛产业园区基础上,重点建设杭州、宁波、嘉兴、绍兴、舟山、台州、温州等九大产业集聚区,并重点推进舟山本岛、岱山、泗礁、玉环、洞头、梅山等重要海岛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杭州、宁波、温州作为“三极空间”或“三大沿海都市圈”完全一致,嘉兴、绍兴、台州作为重要城市在两个规划里也都被提及。除了内部区域叠合,两个规划还在接轨“长三角”等外部对接区域也有共同的触点。可见,两个规划在空间布局上有相当比例的重合交汇,这就为浙江金融业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在金融资源的空间集聚层面提供了平台和基础。
表1 浙江金融发展与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比较
3.1.1 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总量要适应
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大量的资金投入,离不开地方金融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大力实施发展海洋经济战略过程中的“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更是需要资金支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定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约束下,资金总量的投入并不是越大越好,尤其是信贷规模总量的投入需要有一个统观全局的规划。为此,要统筹规划,合理调控社会融资规模总量,支持浙江海洋经济持续科学发展。
3.1.2 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结构要优化
浙江地方金融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间接融资规模大、效益好,直接融资相对弱势;银行业发展强势,非银行业,尤其是小金融机构、类金融结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抓住海洋经济发展的契机,切合海洋经济的特点,鼓励发展直接融资和非银行尤其是创新型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优化浙江金融业整体的结构。为此,要加强研究,区分海洋金融与大陆金融的差异性,利用发展海洋经济的契机,优化浙江金融结构,提升金融发展水平。
3.1.3 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业务要创新
在发达经济体,与海洋经济相关的金融业务十分广泛,因此需要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发展船舶融资、航运融资、物流金融、海上保险、航运保险与再保险、航运资金汇兑与结算等航运金融服务。为此,要大胆创新,尤其是要创新非银行业务,构建海洋金融、航运金融和与临港大工业配套的口岸金融服务等现代海洋金融服务体系。
3.1.4 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风险要监控
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投资规模较大、不确定性高的特点。一方面资金投入量十分巨大,对区域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伴随着金融创新,资金集聚和流动方式、渠道可能较以往有较大程度的差异,可能会在特定试点和局部区域集聚金融风险,这对浙江区域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要协调监管,建立政府监管当局、行业自律和内部风控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同时也要创新监管方式,及时预警金融风险。
3.1.5 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资源要整合
在经典的经济金融互动关系中,金融的发展有两种基本动力,一种是需求拉动,一种是供给推动。一方面海洋经济的发展显然对浙江地方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体现了需求拉动,另一方面,在发展海洋经济战略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扮演了积极引导和推动的角色,在金融支持领域也积极推动。因此,地方金融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需要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两种力量合力的合力推动。为此,要整合金融资源,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同时也要加大政府引导力度,合力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3.2.1 金融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需要政策大力支持
一是在宏观层面的统筹发展上需要政府协调兼顾,在保证资金支持的同时,也要防止一哄而上,重复建设;二是在总体的优惠政策的制定、实施层面,通过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对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建设要有倾斜;三是在具体的业务层面加大支持力度,例如对设立海洋经济产业基金、政策性海洋保险等予以积极的财政税收支持。
3.2.2 金融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体制不断创新
一是要创新金融准入和管理体制,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要素配置上的作用,适当放宽民间资本准入的条件,引导民间资本支持海洋经济建设;二是创新金融业务监管体制,监管部门对于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型金融业务要密切跟踪,同时也要借鉴西方发达经济体的监管经验,三是创新金融运行体制,尤其是现代金融在业务多元化、国际化的趋势下,通过搭建信息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提高金融运行效率。
3.2.3 金融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人才培养引进
一是要建立立体化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包括高端人才,一般管理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大力开展系统性、国际化的金融管理和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二是健全金融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创新金融人才引进政策和模式,大力引进各类金融高端人才服务于浙江金融业;三是搭建金融人才合作交流平台,尤其是要与海洋经济和海洋金融高端的国家和地区加强合作交流,培养和引进既懂金融、又懂海洋经济的复合型人才。
[1]Levine,R..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views and agenda [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7,(35):688-726.
[2]刘仁伍.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钱水土.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县域金融体系重构:浙江案例[J].金融研究,2006,(9).
[4]王广谦.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贡献与效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杨子强.海洋经济发展与陆地金融体系的融合:建设蓝色经济区的核心[J].金融发展研究,2010,(1).
[6]张立军等.中国地区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金融研究,2003,(11).
[7]周建松,姚星垣.论构建“123355”浙江金融业服务体系[J].浙江金融,2011,(3).
[8]周建松等.浙江金融强省战略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