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集萃
当前价格总水平涨幅仍处于高位回落态势,短期内价格运行不会产生大变化,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控制在3.4%以下,可能的涨幅将在3.0% 3.5%之间。从正常发展趋势看,如果不发生特大的意外情况,今年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压力将明显减小。短期内价格涨幅回落的态势不会改变,上半年仍将在下降通道内运行,通胀压力会持续减小。总体看,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略低于上半年。——资深价格专家徐连仲6月4日在中国证券报独家发布的报告认为
点评:上半年没觉得物价下降啊!
当前我国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减小,但食品等消费品价格仍处在高位,特别是猪肉价格不稳定,需求政策调整虽然有一定空间,但不会太大,类似2008年大力度的刺激经济政策不会再现。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我国就业状况总体良好,说明宏观经济运行仍处于合理区间。未来要把短期需求管理政策和中长期结构调整政策结合起来,短期内适度刺激消费和民间投资。——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首席经济师祝宝良6月2日在华泰长城期货杭州营业部开业庆典暨钢材期货研讨会上表示
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PMI(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大幅下降到50.4,跌至经济收缩区边缘,比4月大幅回落2.9个百分点,远低于市场分析预期。尽管国内PMI下降对国内外金融市场立即产生了不少影响,但中国政府不会对这些数据立即做出政策上反应。管理层不仅要对国内外的经济形势进一步观察及研判,而且还得观察稳增长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实际效果。所以,政府短期内大力动用货币政策工具的概率不会太高。——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6月4日在京华日报撰文指出
点评:静观其变,以不变应万变。
从目前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看,当前重视的还是“硬投资(基础设施投资)”,而忽略了“软投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资)”。这很可能只关照了短期的经济增长,而导致长期经济竞争力和增长质量下降。事实上,“中国制造”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当前一个非常现实而严峻的问题是,“中国制造”面临低端“被锁定”的风险。许多中国企业面对外国竞争,不愿进行长远的创新投资,而是着眼于如何扩大投资规模,因此往往造成产能过剩,甚至投资无效。——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张茉楠6月4日在中证报撰文
无论多高明的政府,在替代企业去选择、投资的时候,都不可能正确捕捉动态优势,都不可能比企业的选择、冒险能够更加准确、及时地反映市场价格信号的变化。所以我们希望有一个好的环境,让企业去选择。第一,要让企业自己去承受风险,这样才有可能在未来获得巨大的回报。第二,政府要有一些制度安排,帮助、引导企业去认识价格信号,去搜寻未来的比较优势所在,同时,在金融安排上也应有创新,给予企业一定的支持。—— 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 6月4日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我国一些一线城市的确出现了房地产泡沫,但挤泡沫需要用柔性手段。一味图痛快,搞那种力度大、速度快的操作,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不好的结果,甚至可能带来宏观经济风险(包括经济问题政治化的风险)。有一些非理性目标只是为了迎合社会心态。不少人希望房价回调50%,这样就能买得起房子了。这种愿望似乎还得到了某些管理部门的回应。可是我国商品房房价如果总体上回调50%,国民经济是无法承受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5月30日前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上撰文指出
去年至今,我国经济连续五个季度放缓。特别是今年以来,经济放缓压力进一步增大。经济增速从去年一季度的9.7%降至今年一季度的8.1%,只是放缓,属于“软着陆”,而且放缓压力再大也只是放缓,不存在“硬着陆”的问题。目前我国经济正运行在政府预想的目标区间,以经济增速放缓换回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进一步到位,说明增速放缓符合调控目标。——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王勇5月30日在上海证券报撰文
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软肋,未来应从三方面发展文化软实力。第一是要大力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教育产业,这一点是实体的文化或说文化的载体。第二是要建立和完善中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文化。第三是要建立适应经济转型的价值观。——原中国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副部长龙永图5月26日在由复旦大学主办、以“未来十年的战略”为主题的“上海论坛2012”上发言
受欧美经济拖累,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第二季度增速可能较第一季度进一步下降,预计接下来政府会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今年全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8%左右,但通胀可能达到5%左右。中国经济要转变增长方式,必须处理好三个转变:首先是从依靠外需转向依靠内需,其次是要从外延性增长转到内涵性增长,再次是从外延性动力转到内部动力。——国际金融论坛主席、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5月27日在“2012国际金融论坛对话保罗·沃尔克演讲会”上表示
我国银行业在金融创新方面具有诸多特点。金融创新的意识越来越强、内容越来越丰富,部分银行建立创新中心,根据客户在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的不同需求,进行跨产品、跨条线、跨市场的产品创新;金融创新体现出对政策和形势的及时把握。小微企业贷款仍是今年银行创新的重点;不少银行将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策划、品牌形象等各方面进行结合。——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松奇5月28日出席“2012中国金融创新奖”颁奖典礼时表示
目前对于利率市场化路径的争议主要有两条,一是一步到位,放开市场利率,二是走渐进式道路,央行显然更倾向于第二条路径。央行在渐进式道路上已经有了一些新思路。现在我们在国内市场上也看到了很多新型金融产品,比如理财产品、大额可转让存单等,某种意义上讲,这都可以成为体制外利率市场化的产品。——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5月19日在“第一届中国公司金融论坛”上发言表示
各地在试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时,应尽量保持试
点行业与首家试点的上海市基本一致。如果各地试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时涉及行业多寡等政策不同,那么试点行业多的地区,就会形成企业纳税减少的“税收洼地”,不利于税收公平的原则。国家层面应推动“营改增”尽快走出上海,覆盖全国更多地域和行业,惠及更多纳税人。在全面推行后,也应注意各地政策应尽量保持一致,维持税收公平原则。——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5月24日在京华时报撰文指出
人民币跨境使用业务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时间窗口,应大力推进发展。金融危机送给我们一个难得的时间窗口,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以后再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业务难度就要大得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各个主要国家货币汇率波动巨大,客观上促使全球金融市场对于以人民币为代表的较稳定的新兴货币需求。在此时间窗口,国家应积极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业务,形成一个有深度的吸引足够多市场主体参与的人民币境内外市场,当全球金融市场稳定时,形成大致框架。——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5月23日在“2012跨境人民币金融创新论坛”上表示
中国目前不应出台新的经济刺激计划,但为防止在多重因素作用下短期内增长速度的过快下滑,宏观政策要在财政、货币政策上适时适度进行微调。对于全年经济走势,预计2012年,我国经济运行将呈现“前降后稳”的态势,经济增速在三四季度有望趋稳。全年投资增速降幅有限,消费总体稳定,出口增长将逐步回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5月20日在“2012·海通期货财富论坛”上演讲
经济增长或下滑最终会反映在就业率上,而就业率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因而稳增长的关键在于稳就业。现在全国很多地区出现用工荒,说明整个就业情况是良好的。经济下行对就业形势的影响必须引起警惕。如果经济持续下行,造成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下降,影响城乡经济增长,最后会反映到就业上。一旦出现大规模失业,就会导致社会不稳定,所以稳增长的关键之处在于稳就业。——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6月5日在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采访时表示
在全世界来说,我国关税水平不太像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水平,而倒有点像发达国家总体的关税水平,特别是在一些农产品等等方面,进口的关税税率是比较低的。这是作为一个贸易大国,我们在入WTO的时候,降低进口关税,承担了非常高的义务。中国的关税结构使得抑制对进口和高档商品的消费,抑制进口奢侈品的消费,促进中国国内本土的生产,而且促进中国国内对工作和学习这方面用品的使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5月30日做客中新网时表示
点评:降低税率拉动消费,长期看将是明智的选择,否则难以抑制购买力外流。
房地产市场由于及时采取了政策调整,一些大城市过热的泡沫没有波及到二、三、四线城市去,但是一些大城市确实要面临深度调整。这次的泡沫比2005、2007年的泡沫还要小一点,过热的程度要低一点。房地产业因为前两年投资量比较大,消化这些过剩生产能力是痛苦的事情,将迎来洗牌现象,部分企业倒闭破产,带动行业兼并重组。而房地产市场大泡沫虽然没有波及到全国的二、三、四线城市,但是泡沫集中的城市,将面临20% 30%的价格调整。——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5月27日在“2012(第四届)大连·中国经济论坛”上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