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空降”县委书记试验

2012-03-09 01:06■韩
决策 2012年12期
关键词:独山县委书记贵州

■韩 勇

贵州省88个县中,半数以上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在这样一个欠发达省份,一下子拿出12个县级“一把手”岗位来引进外省干部,在全国也不多见。

20 10年和2011年,西部省份贵州分两批从河北、江苏、浙江、山东、重庆五省市选拔引进12名优秀干部担任县委书记。贵州是全省88个县中半数以上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欠发达省份,一下子拿出12个县级“一把手”岗位来引进外省干部,这样的气魄和力度,在贵州数头一回,在全国也不多见。当时,这一大胆尝试可谓如石击水,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回过头看,这个试验真正做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选准了县域突破的切口。有人形容,12名从相对发达地区跨省引进任职的县委书记,犹如播撒在贵州崇山峻岭间的一粒粒火种,点燃了当地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点亮了群众对发展的期盼、对未来的憧憬。

那么,贵州跨省引进县委书记的动机是什么?所遴选出的12名县委书记具有哪些特质?他们改变了什么?对中西部地区又有何种借鉴意义?

逼出来的“大动作”

贵州一下子拿出12个县级“一把手”岗位来引进外省干部,这样的气魄和力度,在贵州数头一回,在全国也不多见。这一大胆尝试可谓如石击水,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贵州此次干部制度的改革是基于多数县域经济基础较差,工业基础薄弱,交通不够发达,城乡差距较大的困难。为此,如何实现贵州省委提出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蓝图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的两大战略,促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选择引来就能用、能够解决突出问题的干部,是此次干部引进的主要动因。

“贵州的县委书记肯干事、能吃苦,但熟悉工业经济、城镇化建设、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工作的还是太少,很难适应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贵州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侯正茂在解释此番“大动作”的背景时说,“现培养干部,发展等不起,从相对发达地区引进一些干部担任县委书记,是个借智借力、便捷有效的好办法。”

县委书记作为县委领导集体的“班长”,担负着“谋一方发展、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和谐”的重要职责;一个县工作的好坏,关键在县委;县委工作的好坏,关键在县委书记。因此,贵州引进县委书记胜任力的强弱,决定了此次干部人事改革措施的成败。

2010年,贵州拿出城市经济和商贸经济发展较好的贵阳市南明区,发展边贸经济有优势、具备一定工业基础的黔南州独山县,从发展水平较高、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快的江苏引进县委书记;拿出全省产煤大县毕节市金沙县,从煤炭产业发展历史较长、经验较丰富且安全生产管理优势明显的山东引进县委书记;2011年,又拿出9个经济相对欠发达、但具备较好发展潜质的县,从江苏、山东、浙江、河北、重庆等省(市)引进县委书记。

按照设定的要求,引进人才须具有县委副书记、或常务副县长、或党政交叉副县长、或县委常委的任职经历,年龄在45岁以下,有一定基层工作经历,抓经济工作经验丰富。

之前曾任江苏海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的潘志立,有过多年主抓经济发展的经历,这无疑让他在推动独山县域经济发展时拥有经验优势。履新之前,他就以海安经济开发区一把手的身份造访独山多家企业,不过当时双方只是表示了欲结友好县区的愿望,独山官员对他空降一事还蒙在鼓里。

潘志立履新后在独山的第一次亮相,就让当地官员颇感清新。“以往独山干部履新时,总会讲些‘感谢组织培养’之类的套话,但他没有,很坦诚。”一位与会的独山干部回忆。有网友在独山贴吧上列出了对新书记的十大期待,这或许可以窥见独山的落后现实:依法拆除独山非法建筑;让出租车开进独山;结束独山市政建设领导拍脑门办事的陋习……

用他的话说,到独山工作,人生像是“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贵州现在走的道路,正是沿海一带十几年前的发展道路,“既然来了,就要让当地的发展快走好路、少走弯路,培育一些已经成熟的发展模式。”

有人认为独山的官场几乎死水一潭。“8小时内工作能做好就不错了,更不要说节假日加班。”独山麻万镇党委书记杨正江说,潘志立的到来让这个县城的工作节奏一下子加快许多,“雷厉风行。”

从引进的人选看,10人有较丰富的工业经济、园区开发、招商引资领导工作经验,2人有较丰富的农业产业化领导工作经验。引进的12位县委书记,平均年龄42.6岁,最大的45岁,最小的36岁;博士、硕士5人,大学本科7人;正处级2人,副处级10人;女干部1人。这有助于解决贵州发展速度不快、经济总量不大和发展方式粗放、经济质量不高两大问题。

胜任力分析

从胜任力理论的内涵出发,结合两年来的实践成效,我们可以发现贵州引进的12名县委书记,除了善抓经济之外,还具备如下关键的素质:

工作务实,眼光、思维开放。工作务实、具有全国眼光和开放思维也是这些引进县委书记的共性。作为县委书记,要想有效地对全局工作实施统领,就必须舍得花时间、精力去谋划工作思路,善于作思路上的领导。例如,在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在贵州均属“小县”的丹寨,引进的县委书记张淼,到任后在干部群众质疑声中,坚持引进大项目、建设大园区、打造大城镇,坚持建设“宜业宜居、创新创智”的“现代企业生态城”理念,伴随着一批大项目的落户,丹寨的县域经济呈现爆发性增长,在全省88个县的综合排位由2010年的68位升至2011年底的33位,2011年上半年再跃至第12位。

适应能力和变革管理能力强。作为县委书记,应该能够迅速理解国家和全球化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趋势,县委书记本人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应持积极的态度,而且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例如,在美丽的苗族聚居县台江,引进的县委书记戚咏梅初来时的忐忑很快被当地干部群众的热情和大家一起干事创业的激情所取代,仅仅两个月,这位来自江苏的女县委书记就听懂了台江的本地话,吃惯了台江的“辣蘸水”,喝惯了台江的“土米酒”,彻底融入了这片亟待开发的土地。

勇于创新,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县委书记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形成新思路,推出新举措,取得新成效。县委书记一定要主动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要求,大胆进行观念创新,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始终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永远保持敏锐性与朝气。县委书记必须善于紧紧围绕“上情”和“下情”的结合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地制宜地把中央政策和上级决策地方化、具体化,形成符

合地方实际的决策部署和工作措施,使领导所作部署和行动既贯穿“上情”的精神实质,又体现出适应“下情”的灵活变通,从而保证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地方的创造性贯彻落实。

例如,从江苏海安县引进到南明区的柯德来,在2011年仅用半年就破解了贵州最大的棚户区——花果园彭家湾改造项目近1.2万户的拆迁难题,没发生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创造了征地拆迁的“南明速度”。昔日脏乱差的彭家湾棚户区,摇身一变,化作绿树成荫、楼宇成片的“新地标”;龙洞堡东部新城即将拔地而起,构筑新的空港经济圈……这是眼下贵阳市南明区正在“演绎”的几部“大剧”。“只要对加快发展有利、对老百姓有利,就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柯德来到任时这么说。

思路清晰、执行到位。2011年8月的独山县城,街头印有“整脏治乱”字样的宣传车不断传来激昂的动员令;同时,近千名臂戴红袖章的人员,走上街头,督查包干区域。这场“整脏治乱”专项行动是潘志立上任后点燃的第一把“火”。过去几年,由于执行不力,“脏乱”屡屡死灰复燃。但这次整治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潘志立亲自担任指挥长不说,还对督查不力的领导严格问责。“他是外地来的,可以打破裙带关系。”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何士华对这位引进书记很是佩服。

抓班子建设与带队伍的能力。作为县委书记,必须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没有队伍团结,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县委书记要发挥好自身在班子中的凝聚作用,引导班子成员自觉讲大局、讲风格,遇事多商量、多沟通,努力使整个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工作合力。例如,从招商引资到改善民生,从带头表率到整顿作风,从更新观念到传授方法,引进县委书记所做的不仅是自己埋头苦干,而且着力打造一支队伍,形成一个团队。用金沙县县委书记丁翊强的话说,“一个人厉害不算厉害,一支队伍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作风过硬。严于律己,当好表率,是县委书记塑造人格魅力的重要基础。书记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代表着一个县的形象,影响着几十万人的思想和行动,必须始终牢记身教重于言传,时时处处严格要求,时时事事率先垂范,努力做到行止在先,以德服人。

在强化思想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干部管理制度建设,用严明的制度、高效的机制规范干部行为。龙里县县委书记胡志峰推行的“白加黑”、“5+2”工作法、倒逼机制等措施,让一贯“安逸”的干部群体集体“动”起来了,机关大楼的灯常常彻夜长明。

一个人厉害不算厉害,一支队伍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跨省引进干部能走多远?

在2011年的县级党委换届选举中,从省外引进的12名县委书记全部满票当选新一届县委常委、当选新一届县委书记。这一结果,让贵州省委十分满意。

值得注意的是,问卷调查显示,对引进的县委书记,96.3%的市级领导、92%的县委书记评价“很好”和“好”;县级领导和中层干部认为引进县委书记“利用自身对外开放资源,在招商引资、项目运作、园区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成效好”的达到97.6%,认为县委书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抓干部作风有办法,敢于动真碰硬”的均达到100%。

随着两批干部的成功引进,也有人开始担心:跨省引进干部机制能否可持续?笔者认为这需要一分为二的辩证思考。

一方面,引进外省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担任县委书记,有益于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借力发展。正如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旭涛评价的那样,贵州跨省规模引进县委书记的举措是贯彻2009年中央出台的《关于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这一文件的具体尝试,这对今后进一步选好县委书记这一特殊岗位的干部,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而且,贵州省委明确提出,下一步不仅要引进县委书记,还要在市(州)、省直厅局、国家级开发区引进紧缺急需的市厅级领导人才,探索建立完善跨省交流干部的机制和措施;同时,探索试行“成龙配套”引进干部,系统化、配套式、成建制地引进人才,形成引进的规模效应,构建贵州党政人才新体系。这为干部引进制度化、规范化做出政策性保障。

但是,另一方面,笔者认为从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贵州省还应该出台相应政策,重视本地干部的培养。因为毕竟引进的干部今后有可能还要回到原籍,贵州省还需要本地干部不断地为本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例如,贵州在为引进干部营造良好环境的同时,按照“有进有出”原则,将相关市州部分优秀县委书记特别是引进县原来的有关干部,交流提拔到省直部门或其他地方任职。这也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作者为广西省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独山县委书记贵州
独山天使
县委书记的榜样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以教育精准扶贫——独山兴农中学侧记
平湖市独山港镇航天科普中心揭牌
独山县举办独山古城文化及发展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