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斌 邱荣旭
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的空间表现形式,它与区域(城市)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区域(城市)结构特征相互影响[1],生产力的发展往往伴随着人口地域分布的变化[2],人口地域分布则直接反映一个区域的功能和发展状况[3],对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研究已成为各层次区域(城市)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嘉定区位于上海西北部,属于近郊区,交通便捷,产业基础雄厚,城市化进程明显。嘉定新城是上海优先发展的郊区新城之一。选择该区域进行人口空间特征深度分析具有典型性和迫切性。
本文采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简称“五普”)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简称“六普”)数据①“六普”普查标准时点为2010年11月1日零时,“五普”普查标准时点为2000年11月1日零时。,利用GIS空间统计分析功能,从时空二维角度对嘉定区人口空间特征进行深度分析,以期揭示大都市(上海)近郊区人口分布规律。
10年间嘉定区内行政区划有所调整②过去10年间嘉定区的行政区划发生了较大的调整,其中唐行、华亭合并成了新的华亭镇,娄塘和朱家桥合并成了新的嘉定工业区北区,徐行镇、曹王镇合并成了新的徐行镇,戬浜、马陆合并成了新的马陆镇,安亭、方泰、黄渡合并成了新的安亭镇,封浜、江桥合并成了新的江桥镇,原属于嘉定镇街道的竹筱村、六里村、青冈村和菊园小区虚拟镇合并成为新的菊园新区管委会。,为了更好地对比分析人口变化,本研究先以街镇为宏观分析单元,再以村、居委为最小特征分析单元,统一依照原“五普”嘉定行政区划进行分析。
2.1.1 总体分析
表1显示:10年间,嘉定区常住总人口由753070人增长到1471231人,人口规模接近翻了一番(增长95.4%),户籍人口由480176人增长至559654人(增长16.6%)③常住人口为普查登记时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外来人口为普查时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但户口登记在外省、区的人口;户籍人口为本地户口登记人口;流动人口为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下户口登记在外省、区的人口。。
表1 嘉定区人口统计
全区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嘉定人口为82.82万人,占56.3%,与“五普”的21.36万人相比,增长2.88倍。全区常住人口增量中有85.6%为外省市迁入。
图1显示,沪宁铁路沿线和沪嘉高速沿线人口增长较为迅速,成为人口增长最快的区域,而嘉定区老城区、真新街道等地区10年间人口增长缓慢。
总体特征一:过去10年间嘉定区常住人口增长迅速,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已超过户籍人口。人口分布增长聚集存在南北差异,嘉定镇街道(原城关镇)人口已经或接近于饱和,沪宁和沪嘉沿线成为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向。
2.1.2 家庭结构分析
“六普”常住人口共54.27万户(家庭户),家庭户总人口128.8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为2.37人,较“五普”的2.8人减少了0.43人。家庭结构小型化趋势明显,核心家庭(三口之家)已成为主体。
总体特征二:家庭结构小型化,核心家庭比率提高,符合城市化一般规律。
2.1.3 人口性别分析
表2显示:常住人口中,男性占54%,女性占46%,男女性别比达到116,比“五普”时的106,上升了10,男性人口比女性高出11万人。但从户籍人口看,性别比为100,说明外来人口是常住人口中男女性别比提高的主要原因。
总体特征三:常住人口性别比上升明显,外来人口男女性别比提高是主因。
2.1.4 人口年龄构成分析
图2显示:人口逐渐向老龄化迈进,即人口高峰年龄由“五普”的40-50岁年龄段迈进了50-60岁年龄段,60岁以上人口占10.93%,下降了2.16%,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从7.21%下降了2.74%,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占24.1%,上升了6.14%。
新出生人口明显减少,即“六普”0-10岁年龄段的人口明显小于“五普”该段人口;常住总人口15-59岁人口占比80.62%,比“五普”上升了5.69%,人口年龄段显现出两个高峰的态势,25-35岁青年段的人口高峰开始凸显,劳动人口比重提高。这主要是由于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接纳了大量外来青壮年劳动人口。
总体特征四:劳动人口比重较高,户籍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嘉定区人口开始呈现出显著的“双峰”特征。
2.1.5 人口受教育程度分析
图3显示:“六普”期间,嘉定区初、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比例达到了65%,比“五普”均上升了6%,人口主体受教育程度稳中有升。但是,与“五普”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4062人上升为12623人,增长了3.1倍,说明高层次人才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常住总人口中,小学、初中教育程度的人口依然占到了总人口的60%以上,仍是人口主体。
1 嘉定各镇人口空间统计
2 户籍人口百岁图
表2 嘉定区人口性别统计
总体特征五:嘉定区人口素质不断提高,高学历人口比例增长明显,但人口主体受教育程度偏低的格局仍没有根本改变。
外来人口的涌入将会引起城市社会空间的重构[4]。对外来人口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把握城市发展速度和进程,也能从侧面分析目前的就业分布和聚集特点。
图4显示:目前外来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近郊地区,北部地区外来人口相对较少,而位于中心城区内的真新街道以及嘉定老城区的嘉定镇街道外来人口相对较少。总体上外来流动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相关性较大,但局部地区不一致,在外来常住人口分布相对较少的菊园、朱家桥以及嘉定工业区等地外来流动人口规模相对较大,这些地区也是是目前嘉定区集中建设的热点地区。
3 常住人口受教育程度比例图
总体特征六:嘉定区外来人口主要分布在沪宁和沪嘉两条交通轴沿线,旧城区外来人口相对较少。已充分城市化地区以吸纳本区居民居住功能为主,而处于城市化初期的各镇(半城市化地区)以工业及城市建设吸纳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包括流动人口)④根据“十二五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嘉定集中工业园区用地的规模将进一步减少,城市建设用地比率将随之调整提高。。
前面以街镇为空间单元分析了人口的总体特征,为进一步分析微观结构特征,下面以村或居委会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从人口的密度、集中度、重心演变、空间断面、出生率和死亡率、高等教育人口分布以及人口与产业、人口与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进一步研究。
3.1.1 常住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是研究地区人口分布的重要指标[5]。图5显示:目前区内人口集中点比较分散,且各人口集中点之间没有明显的联接带,常住人口总体上形成了以真新街道-南翔南部-江桥东部、嘉定老城和安亭老镇为主的3个中心,人口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2万人以上。另外,沪嘉高速西侧人口密度比较高,这是由于马陆农民动迁基地集聚了大量人口。从整体上看,目前人口密度是以真新街道(中心城边缘)为起点,分别沿沪宁和沪嘉轴线方向递减扩散的,人口高密度区域有沿沪嘉交通轴方向扩散的趋势。
4 嘉定分镇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图
5 嘉定常住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
3.1.2 户籍和外来人口密度
图6显示:与户籍人口密度空间分布趋势相反,外来人口主要分布在常住人口密集的外围区域,户籍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外来人口较少,甚至每个村(居委)的外来人口不足1000人。外来人口主要集中在已建成区域的周围。
详细特征一:嘉定区常住人口密度主要集中于三个分离区域。户籍人口集中分布在城市化成熟区域,而外来人口则分布于老城区周围正在进行城市化或工业产业集中分布的区域(半城市化地区),两类人口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离现象。人口集聚沿沪嘉轴分布开始显现,外来人口沿沪嘉轴积聚趋势高于沪宁轴
人口集中度指数(Index of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即Hoover Index)是用来反映某一区域人口集中程度的指标[6],其计算公式为:展呈现多中心、多区域同步展开的局面。
6 嘉定区人口空间分布图
详细特征二:在中心城市郊区化、郊区城市化的双重作用下,嘉定区人口集中度指数在10年间微弱下降,呈现出更离散扩张态势。
人 口 重 心(Mean Pointer Center)是地区人口分布的综合统计与表示方法,最早由美国学者F. Walker提出并分析地区人口分布[8]。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X和Y为某区域人口分布重心的横纵坐标,i为组成该区域的行政区或统计区的数目,p、x和y分别为行政区或统计区的人数及各个子行政区的人口分布重心横纵坐标。
7 嘉定区人口重心位置图
嘉定区“五普”和“六普”时的人口重心都位于嘉定老城以南的马陆镇,其中“五普”时人口重心坐标位于(11242.385,-19341.209),“六普”时人口重心坐标位于(10904.494,-19397.508)(均为上海坐标系坐标)(图7)。过去10年间嘉定区人口重心只向南偏西方向偏移了342.5米。这表明10年间嘉定区人口重心偏移并不十分明显。
详细特征三:过去10年中嘉定区总体人口分布集聚基本按原有态势延续,人口重心基本未变,新城人口集聚效应尚未充分体现(规划的新城中心区在“五普”人口中心北侧)。
一般意义上的城市空间扩展主要有“同心圆”模式、“带状”模式、“跳跃式”模式、“低密度连续蔓延”模式等4种主要形式。其中由中心向外扩展的“同心圆”模式是地处平原
其中Ht为时间t的人口集中度指数,pit为时间t时i地人口与整个区域人口比,ai为i地面积与整个区域面积之比。Ht的值介于0至100之间,Ht值越小,说明区域内人口集中度越小,当Ht趋向于0时,表明人口几乎均匀的分布于各区域;Ht趋向于100时,说明几乎所有的人都集中于一点。鉴于Hoover指数在不同尺度下不同的表现形式[7],本文分别从镇、村(居)级以及20-35岁年龄段等3个角度对嘉定区人口集中度指数进行测算。
表3显示:嘉定区人口集中度指数处于中等水平。而过去10年间,嘉定区人口总体集中度指数不增反降,这与一般意义上认为的城市人口中心化(concentration)(Hoover指数增加)和反中心化(deconcentration)(Hoover指数减少)不同,郊区城市规划人口集中的收效不明显,但也可能与嘉定组合新城(组团式)发展模式有关,即嘉定区目前城市发地区,城市四周用地条件较好的城市空间扩展典型模式[9]。这种扩张模式在空间上表现为城市人口密度“沿环城道路”层层向外递减。本研究采用同心圆方法按照等距离(3公里)增加的方式将嘉定区分为10个圈层,以人民广场原点(上海坐标系)为“同心圆”圆心(图8)。
表3 嘉定区人口性别统计
由嘉定区人口密度“同心圆”剖面图可以看出:嘉定区人口密度在真新街道(外环线)和嘉定镇街道—安亭老镇(郊区环线以北)沿线形成两个人口集聚带,在沪嘉高速以东外环延伸线至沈海高速一线人口密度处于一个低谷,而这一区域的中间地带正是嘉定新城中心区的范围,再次验证了详细特征三。
刘曙华、沈玉芳[10]研究指出,上海市外环线以外、远郊环线以内的圈层,由于处在中心城的边界,城镇密度较大,从中心城获得的信息、资金技术都要高于外围城镇,这些城镇由于距离中心城区距离较小,处于城区扩展范围之内,当中心城向外扩展所体现的郊区城市化加强时,最终可能被中心城市所吞并,成为中心城市的一部分。整个嘉定区人口分布也呈现出由中心城向外围递减的趋势。
详细特征四:人口剖面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双峰”特征,即在中心城市边缘和嘉定老城区及以北(菊园)区域集聚,这既受城镇布局的影响(菊园地区城市化早于新城中心区),也是新城尚未实际吸引人口集聚的体现。未来随着嘉定新城建设和人口集聚,上海近郊可能率先成为连续的人口集聚区域。
人口出生率最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真新街道以西的江桥、沪嘉高速以东的马陆、沈海高速(G15)以西的外冈镇和安亭老镇周围区域。而常住人口密度较大的嘉定老城、真新街道及安亭老镇的出生率相对较低,低于全区7.71‰的总体出生率。
嘉定区人口死亡率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华亭镇、徐行镇、朱家桥镇和外冈镇,而嘉定镇老城的桃园社区一带的人口死亡率相对也较高,这些区域的人口死亡率要高于全区3.61‰的平均水平。
图9统计了各村(居委)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老年人口和死亡率空间分布基本一致。老年人口比例较大的地区主要在北部以农业为主的城镇,反映了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此外,嘉定老城、真新街道以及安亭老镇的部分社区的老年人口比例和死亡率也都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详细特征五:嘉定区出生率与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但外来人口和户籍人口双低地区出生率反而高(且处于行政管理交界地区,如外冈、马陆、安亭的局部边缘),可能与计生监管有关。嘉定区北部和老城区人口死亡率相对较高,且人口死亡率与户籍老年人口比例空间上存在相关关系,农村和旧区人口老龄化明显。
高等教育人口的空间分布直接反映着城市高端产业和基础设施服务水平[11]。图10显示:嘉定区高等教育人口主要集聚在嘉定老城区、安亭老镇、南翔、江桥和真新街道等已经完成城市化的地区。与老年人口空间集中分布不同,嘉定老城区域的高等教育人口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南部以及更外围一点的新建区域、高档住区、高新开发区3类地区。这一方面表明嘉定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分布集聚分布明显,另一方面也说明高等教育人口更愿意住在居住条件相对较好的外围新建成区域。
详细特征六:受高等教育人口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集聚性,并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成熟地区,往往与高档住区、新区、高新开发区3类区域结合。
早在198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就把嘉定区定位为科学卫星城,目前嘉定区的工业形成了以汽车配件及汽修业、电子电器、金属制品、化工及精细化工、通信电缆及设备、纺织服装、食品包装为主,食品、新材料、包装材料饲料等为辅的工业体系。从事企业生产的员工整体上仍以中等教育水平人口为主。
8 嘉定区人口密度“同心圆”剖面图
9 嘉定区老年人口空间分布图
10 嘉定区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空间分布图
11 嘉定区中等教育水平人口空间分布图
12 嘉定区外来人口和中等教育水平人口散点图
13 嘉定区中等教育人口变化图
由图11可以看出:中等教育水平人口主要分布在嘉定主要工业企业所在地,而新城中心区则是嘉定目前城市建设重点区域,相对而言嘉定镇和安亭老城区的中等教育人口比例较低,这说明这些地区以居住生活为主。同时,对比嘉定区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图(图5)发现,嘉定区中等教育水平人口的分布和外来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基本吻合。外来人口和中等教育水平人口相关关系分析(图12)表明:嘉定区外来人口和中等教育水平人口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外来人口基本以中等教育水平为主。
中等教育人口数量的变化体现出产业格局的重构及城市建设重心的转移。由嘉定区中等教育人口10年间增加变化空间分布图(图13)可以看出,嘉定区产业重心正逐步向菊园、马陆及南翔等地区转移,这些区域成为经济发展及城市建设较为活跃地区。
详细特征七:第二产业空间、外来人口空间、中等教育水平人口分布空间基本吻合,呈明显正相关,且外来人口和中等教育水平人口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0年间第二产业空间和城市中心范围布局整体偏移,沪嘉沿线及延伸方向(南翔-马陆-菊园)逐渐成为城市建设活力地带。
通过时空对比分析发现:近10年上海市近郊区仍然是人口快速增长的地区,嘉定外来人口已超过本地人口,外省市迁入人口是增长主因。人口空间分布存在差异,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都市边缘区域,并沿沪嘉和沪宁两个交通廊道方向延伸,常住人口增长较快的区域也是外来人口增长较快的区域。嘉定镇(老城关镇)人口已趋饱和,周边经济增长快的区域也是人口增长快的区域,快速人口集聚促进当地经济的同时也带来社会压力。
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存在空间分异,目前嘉定区常住人口主要集中于老城区、安亭老镇和真新街道-南翔南部-江桥东部3大块区域,而外来人口主要集中于这3块区域的外围地区以及与周边相邻的区域。产业增长空间和人口增长空间存在大相关、小分离(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的现象。本地人和外地人空间集聚尚未融合,导致人口需求必然存在差异,城市规划的供给也应有所区别。
年龄、家庭、性别结构中,年轻的劳动人口比重变高,户籍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但在外来人口的稀释下,近郊区的平均年龄降低。嘉定区出生率高区与外来人口空间分布高区基本一致,边缘(北部)农村地区和旧区人口老龄化明显,老年人口比例与人口死亡率显著相关。家庭结构小型化,核心家庭比率提高。产业结构对外来人口性别比存在影响。
郊区产业结构尚未明显转型,人口素质正在提高,高素质人员有增加的趋势。外来人口以中等教育水平为主体的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已完成城市化的地区以吸纳本区居民居住功能为主,处于城市化过程中的各镇(半城市化地区)发达的工业、城市建设和农村住区吸纳了大量的外来人口。高素质人口空间集聚与先进产业集聚和宜居程度相关。
近郊区人口集聚态势比中心城区更明显,但区内集聚总体上又不明显。嘉定区人口剖面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双峰圈层”特征,新城人口集聚效应尚未体现。但不久可能呈现由“指状集聚”向“蹼状连绵”的趋势,生态环境容量值得关注。
以上分析和结论仅以嘉定区为例反映了上海近郊区人口空间分布的规律,以资对大都市的城市研究提供一定帮助。人口空间数据的动态监测分析应成为人口普查的常规内容,建议在以后的人口普查工作中将人口与地理编码结合起来,并纳入学科建设。
References
[1]高向东,郑敏,孙文慧. 上海市人口结构空间分布的模型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 2006(3):61-66.
GAO Xiangdong,ZHENG Min,SUN Wenhui.Modelling the Spatial and Structural Distribution of Shanghai Popula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2006( 3):61-66.
[2]胡焕庸. 论中国人口之分布[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HU Huanyong. Essays on China’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M]. Shanghai: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1983.
[3]杨芸,祝龙彪. 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与发展趋势[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 51): 99-101.
YANG Yun,ZHU Longbiao. Chang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Population Space Distribution in Shanghai[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1( 51):99-101.
[4]李若建. 广州市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3): 73-80.
LI Ruojian. An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Guangzhou[J].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3(3):73-80.
[5]张善余. 近年上海市人口分布态势的巨大变化[J]. 人口研究, 1999(5): 16-24.
ZHANG Shanyu. The Recent Dramatic Changes i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of Shanghai Municipality[J]. Population Research, 1999(5):16-24.
[6]Hoover, E.M., Interstate re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1850-1940[J].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1941(1): p. 199-205.
[7]Larry, L. and N. Alfred, The Hoover Index of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A Correction and Update[J].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1997,49(4): p. 431-440.
[8]张岸,齐清文. 深圳市城市内部人口与社会空间结构研究[J]. 南方人口, 2006( 3):52-57.
ZHANG' An,QI Qingwen. A Study on the Internal Population and Social-spatial Structures in Shenzhen Metropolitan[J]. South China Population,2006( 3):52-57.
[9]杨荣南,张雪莲. 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7(2): 1-4.
YANG Rongnan,ZHANG Xuelian. A Study on the Impetus Mechanism and Models of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97(2): 1-4.
[10]刘曙华,沈玉芳. 上海城市扩展模式及其动力机制[J]. 经济地理, 2006(3):487-491.
LIU Shuhua,SHEN Yufang. A Probe into the Urban Sprawl Model and Its Drive Mechanism in Shanghai [J]. Economic Geography, 2006(3):487-491.
[11]上海市教科院智力开发研究所. 上海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及发展规划[J]. 教育发展研究, 2004(10):11-14.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Shanghai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On the Modern National Educational System and Development[J].Explor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 2004(10):11-14.
[12]L, H.S., Optimum Locations of Switching Centers and the Absolute Centers and Medians of Graph[J].Operations Research, 1964,12(3): p. 45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