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国杨梅产业发展的践行者

2012-03-03 07:34:30采访专家中国园艺学会杨梅分会副秘书长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张泽煌副研究员
中国果业信息 2012年7期
关键词:果业果品杨梅

◎采访专家:中国园艺学会杨梅分会副秘书长、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张泽煌副研究员

记者:近20年来,福建杨梅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继浙江后我国第二大杨梅主产区。张老师,请您介绍一下福建杨梅产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及主栽品种与区域分布。

张泽煌:福建杨梅栽培遍布全省各县市,主要分布于龙海、南安、建瓯、漳浦、长汀等县市。2010年福建省杨梅栽培面积发展到17 542.2 hm2,总产量达99 003 t。

福建杨梅一般按果实颜色分为红杨梅、紫杨梅和白杨梅三种类型。目前生产上主栽品种主要有福建地方品种软丝安海变、硬丝安海变、浮宫1号和龙海白水晶等,以及从省外引进的品种,如东魁和丁岙梅等。截至2012年,通过福建省级审定或认定的杨梅品种共5个,分别是洞口乌、安海变、长蒂乌梅、浮宫1号和东魁。

记者:近年来,杨梅鲜果售价居高不下,成为我国生产经营效益相对较高的一种水果产业,许多地方纷纷引种杨梅,扩大杨梅生产规模。相对于国内其他产区,福建杨梅产业的特点及其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张泽煌:福建省杨梅产区气候暖和,雨量充沛,杨梅生产具有早熟的区域优势。福建杨梅早熟、优质、售价高,市场潜力大。

福建杨梅以龙海市的浮宫杨梅最为有名,由于气候条件和品种因素,浮宫杨梅果大、色艳、汁多味甜,品质极佳,在当地已形成了产业化栽培。

记者:目前杨梅果实主要用于鲜销,但由于贮运保鲜困难,杨梅鲜果货架期短,销售半径小。近几年福建杨梅销售形势如何?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福建杨梅如何从品种和技术等方面来解决杨梅的销售问题?

张泽煌:福建杨梅上市期主要集中在五六月份,并以鲜食为主。随着全国物流体系的日益完善,福建杨梅产业化栽培地区的鲜果已通过物流网络销往杭州、上海、北京、哈尔滨等一些大中城市,部分果品还出口欧洲等地,销售价格好;而零星栽培的果园,其果实还是在本地销售为主,售价相对较低。

解决福建杨梅的销售问题,需要政府加强产业引导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福建杨梅的国内外知名度,促进果品销售。同时,通过引进或选育早熟和耐贮杨梅品种,实现早、中、晚熟品种配套,延长果实供应期,减少销售压力。另外,要加强杨梅鲜果保鲜和贮运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为杨梅鲜果销售提供技术保障。

记者:单纯依靠鲜销来消化数量日益增加的杨梅果实,其风险可想而知。研发功能性保健产品,配套发展杨梅精深加工业,这是彻底解决杨梅产业后顾之忧的根本途径。但是,在当前鲜销价格持续走高的情况下,发展杨梅加工业是否可行?目前福建在杨梅加工这方面做的怎样?

张泽煌:研发功能性保健产品、开发杨梅精深加工品,对做大做强杨梅产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杨梅可以加工成杨梅汁、杨梅干红、杨梅泡酒、杨梅蜜饯和冰杨梅等产品,目前福建杨梅加工产品主要是杨梅蜜饯、杨梅泡酒生产得比较多,杨梅汁、杨梅干红等高附加值产品相对较少。随着休闲、观光农业的不断发展,相信杨梅除鲜果销售外,加工品的生产和销售也会逐步发展起来,杨梅加工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记者:相对于其他可削皮水果,杨梅果实的安全、卫生情况更受消费者关注。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福建杨梅的安全卫生状况。福建杨梅生产中是否已经有配套的无公害、绿色杨梅生产技术?在确保杨梅的食用安全与卫生方面,政府采取了哪些切实有效的监管措施?

张泽煌:福建杨梅产区政府对杨梅果品安全、卫生十分关注,福建省也制订了《浮宫杨梅》、《浮宫杨梅栽培技术规范》等福建省地方标准,龙海市浮宫杨梅还获得了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一些规模经营的果品企业也纷纷申请并通过了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

在杨梅生产过程中,各地政府农业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果农进行杨梅果品生产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同时在果品上市期加强对果品质量的跟踪监测,确保了福建杨梅果品质量的逐年提升。

记者:今后一段时间福建杨梅科研的重点和着力点是什么?

张泽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发区的大面积建设,以及上世纪90年代以来果树种植业的大发展,不少地方杨梅种质资源损失非常严重,大量特色地方杨梅品种资源被砍伐或高接换种,处于濒危甚至绝灭状态,开展杨梅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非常紧迫。因此,对福建省内现有杨梅种质进行调查、收集与保存非常必要,还要重点挖掘早熟和耐贮杨梅种质;同时,引进省外其他产区优质的早熟和耐贮杨梅品种,并开展品种适应性研究,筛选出适合福建地区种植的杨梅品种,争取早日实现早、中、晚熟期配套,满足市场的需求。

记者:福建杨梅产业发展有没有一个总体规划?对于福建杨梅产业,作为科研人员,您有什么建议?福建杨梅产业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与引导,您认为政府应在哪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张泽煌:相对大宗水果产业,杨梅产业发展相对缺乏政策和财政支持,科技投入也相对较少。目前杨梅生产上出现的新老病害缺乏系统研究,杨梅肉葱病、干枯病等病害尚无法得到有效根治,同时部分地区杨梅生产一直沿用传统的粗放管理手段,产量低,落果现象严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杨梅生产效益的提升。因此,呼吁有关职能部门和科研单位应尽快制订出与市场接轨的优质杨梅产业技术,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质量监督体系。

同时,要大力开展杨梅栽培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的栽培管理水平,改变传统的粗放管理习惯,提高果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生产出优质、绿色的杨梅果品,提高产业效益。

记者:您对我们刊物发展和内容报道有何意见和建议?

张泽煌:《中国果业信息》是一个专注果业发展的综合性期刊,及时报道果业相关资讯,介绍果品生产的相关技术,对推动我国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果业做大做强的大方向下,全国果品生产、科研、销售的沟通交流平台建设具有广阔空间,期待贵刊能在这一领域有所关注,推动我国果业健康发展。

目前休闲农业迅猛发展,各地都在举办丰富多彩的“杨梅节”等水果休闲观光活动,贵刊如果能收集相关资讯,给广大消费者提供相关活动的时间表和旅游指南,对推动区域水果休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果业果品杨梅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清欢杨梅酸
公民与法治(2022年6期)2022-07-26 06:16:32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
人大建设(2019年6期)2019-11-17 06:58:52
杨梅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18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腊月杨梅红
西江月(2018年5期)2018-06-08 05:47:38
杨梅
宝藏(2018年1期)2018-04-18 07:39:21
葫芦岛市“十三五”建设果业强市的战略构想
新农业(2016年17期)2016-08-16 12:02:38
发挥近郊优势 增加科技投入 促进红山区果业发展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56